机器殿堂-(1968)-The Hall of Machines
目录
机器殿堂-(1968)-The Hall of Machines
机器殿堂-(1968)-The Hall of Machines
上一页下一页
在殿堂的这一片区域,抽水机的槽和沟占据了很大一块儿,虽然它被木板建成的“墙体”围着,但依然给人向四周蔓延的印象。地板被纵横的沟槽割裂,到处都是凸起的金属表层。抽水机的主要铸造材料是生铁,但也有一些部分采用了更轻一点儿的金属,可能是合成金属,比如说铝合金。这机器结构复杂,由大型配件组装而成,搭建起来足足有20英尺高。更让人惊叹的是,撑起整个机器的重量的是几根纤细的金属支柱。
机器上部是顶层水箱的巨大的银制凸起部分。这是一个带有弧度的刮刀状物体,看上去像一只大勺子。像勺子一样的水槽承载着约莫直径有六英寸的抽水管,水柱从水管中喷出,就像是玻璃圆柱,然后流进水箱内部。
这机器虽然给人不寒而栗的感觉,但当我看到刀片运转和刀片之下那颤动着的复杂的桁架结构时,仍然觉得它甚为迷人。这么巨大的物体以如此快速的节奏运转,并不常见。地板的震动正好说明了这机器的沉重,估摸着有数百吨。

(英国)兰登·琼斯 Langdon Jones——著

机器之殇——1

虽然控制钟表运动的擒纵轮和卡摆擒纵机安装在三角形的顶端,但钟摆的长度相对时钟本身来说较短,可能刚超过六英尺。这使得大时钟缓慢的嘀嗒声没有更低沉的分音,不会搅扰他人。
从天花板到地面,巨大而细长的金属支条盘根错节,让人根本看不清房间深处的情况。随着这些机器的运转,空气都在抖动。虽然这些机械每一个都大不相同,但大多数的基本形状是一致的。它们约有十英寸高,核心构造是一大堆支条和其他一些连锁在一起的部件。这些支条的位置安排异常复杂,在它们相互连接的隆起的接口处,还安装着其他的一些零件,确保机器运转无碍。它们就这样通过连接不断扩张,到达地面的时候,已经需要占据很大一块面积了。
然而,还需要更多的调查研究,才能证实我这个激进的想法。
所有的水流最终都会汇入地板上潮湿的混凝土黑色水道,再从“墙面”上的洞流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电子机器带着温度的绿眼睛正盯着我。我的视野里只剩下明亮的镶嵌着玻璃片的塑料壳。微弱的声响传进我的耳朵,向我证明这些机器确实还“活”着。这是些静止的机器,虽然正在运转,但是没什么响动,唯一的动静只有仪表指针的走动和空带盘偶尔地转动。

死亡机器——1

金属体的内部传出轻缓但持续不断的声响。然而,突然之间,声响停止了,四下一片寂静。
这机器硕大无朋,占地极广,结构复杂,而且看上去毫无用处。很有可能,它被建造起来是出于象征性的目的;又或者,使它运转的东西或操作它的生物已经不在了。
连锁机器房
蓄水池凹陷的底部有六个泄水口,围成一圈,水从泄水口喷涌而出。这六道水流经过不同的路线,最终汇到地面上。其中一道经过的路线是大水箱的缩小版。另一道则注入铰链式水箱中的某一个。这些水箱被安置在一个大水车的两侧边缘之中,水的重量使得水车缓缓转动。水车转动四分之一周时,会有一个障碍物使水箱停下来并倾斜,让当中的水倾倒进多条水道之一。还有一道不断冲击着一个弹簧联轴器,使其在水流中不停地上上下下。联轴器的一端控制着一个类似时钟卡子的机械装置。
我观察了这个机器很久,母体似乎只会生产出两类不同的机械。它们的基本设计都是相同的,只不过看起来一类用来修建,另一类则用来拆卸。
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想要解析殿堂的本质,但对于所采用的方法,他们却莫衷一是,而且(得出的结论)也往往同事实极为不符。殿堂的外形已被众人熟知,但一旦我们想探究它的具体细节,就会发现一切都只能停留在猜测层面。

电子机器

连锁机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智慧的体现,或许是因为这一抽象的迷宫类似神经电流的传导模式。这种联动性又和受神经电流影响的人类性格十分相似,它们都会受到另一个个体的严重干扰。或许也有一点不同,这个房间中的人类大脑无法使机器转动分毫。
我正经过的是殿堂中相对封闭的一个区域。为
http://www•99lib•net
了将不同的机器隔开,这里修建了隔间,每一间占地都不小,这样就使得整个空间看起来没有实际上的宽敞。当我走过一间隔间的木质门,看到门上贴着一个白色告示牌,上面印着黑字:
机器经过了抛光上油,运转起来平滑流畅,却带来了极大的压迫感。房间中还有其他的东西,可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运动中的支条的影响。我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块平板,从平板上延伸出了可弯曲的机械臂。在其灰色的机械骨架中,连接两端的电线被绷得笔直。机械臂一端抬起,另一端则下降。当较高一端的电线受大型连锁装置的运动影响,被拉紧时,机器臂就会颤动着倒转位置。
不过水泵运作的声音会从墙的另一侧传来。
当肿块滑到管道尾段,接近地面时,真正的挣扎才算开始。这时,人们可以发现,管道的尾端开始缓慢地有节奏地扩张,机器的腹部仍然光滑,并没发生能引动人们情绪的变化,但旁观者却铁定能感受到它正忍受着极大的痛苦。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没有任何办法能使肿块往回滑进金属体内。
时间燃起熊熊烈火,映入我的眼帘,我转过头寻找逃离之途。但举目四望,尽是凝固在这红色机体里的秒与时。这有一个轮子,轮子边缘已经全被腐蚀了。那儿是一个活塞,但活塞可移动的部分已经被机器生的锈给塞住了,难以挪动。在角落里有一样被尘土覆盖的圆形物体,依稀可以分辨出是一卷电线。距它被扔在那里,不知已过了多少年岁。
我和女儿一同来到殿堂,牵着手在其中漫游了好一阵子。突然,我们在一堆机器的残骸面前停下了脚步。
片刻后,水箱开始发出吵闹的嘎吱声。突然之间,临界平衡达到了,在巨大的水压之下,嘎吱声拔高到了极点。水槽已经承载不住水的重量,开始颤动起来。溢出的水溅到地板上,朝着方形排水口流去。然后,水槽慢慢地、一寸一寸地倾斜,将装着的水倒出。水从厚实的倾注口流出,落到下面的几码以外的蓄水池中去。在下落的过程中,流水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丝带。接着,水槽加快了倾倒的速度,更多的水涌了出来。水箱倒水的速度越来越快,突的轰隆一声,整个翻倒了过来,一大波水泻入了蓄水库,水压之大,使得地面都震颤起来。这时候,因为平衡力的作用,水箱已经咯吱咯吱地翻转回了原位。
它们的功能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从事着默默无闻的工作,展示着电子的精确和流畅。
不同机器的支条依靠能够自由移动的接头连接在一起,其中的一条动了,另一条则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整间屋子的器械都处于运动之中,它们互相策动着,就像是被淫靡的本能驱动。
死亡机器——3
伴随着一声呼啸,它猛地启动了,轻捷地从母体旁边离开。母体发出咔哒的声响,然后内部的噪声再度开始响起。
新机器一动不动地停在地上,羊膜油从它的表面滴落排走。这是一种带有履带的小型机械,前端安装着不同形状的机械附件,像是用来加工金属或者石料。

运行中的机器

等到我的书完成的那天(这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到时候起码有厚厚的五卷),我将会对研究结果的正确性有足够的信心,那时候也会有足够的空间给我去展示其中的细节。而这些片段只能用来让人们大体上体会一下殿堂的氛围了。
兰登·琼斯(1942—— )是一位英国作家、编辑以及音乐家。他同新浪潮时期极具影响力的杂志《新大陆》关系密切,既是杂志的供稿者——从短篇故事《暴风雨输水隧道》(Storm Water Tunnel, 1964)开始,一直在创作,还同时身兼数种编辑工作。他大部分的知名作品,在形式上很有先锋性,而且采用了建构式(architectural narrative style)的叙事风格,这些作品都被收录进了《镜之眼》(The Eye of the Lens, 1972)。在停止幻想小说创作后,他仍旧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公共政治事务,并作为一位演奏家和编曲家继续享受古典音乐。99lib.net
小屋中的机器在三面墙上排列得整整齐齐,机器上是各种各样的开关和仪表。它们运转时发出的声音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合在一起,像是在共同谱写一首电子乐。

母体

这台机器有着平滑的金属表面,表面上有一道圆形的金属门。金属门通向一间被叫作“压缩机”或是“锅”的小屋子。除了这扇门和门旁边的一个开关,机器的表面再没有别的东西。这块区域似乎是整个殿堂中最沉闷无趣的地方。
在这么近的距离观察它的结构,看这些红色的线条是怎样被组装得如此紧密,真是让人着迷,就像是在观察着一个迷宫、一组血色的洞穴结构。我微微一转头,就能看见一幅全然不同的景象。我把女儿叫了过来,两个人牵着手,一起凝视着这台已经死亡了的机器。
水不断从支撑机器的柱子上滴下来,在地面上聚成一摊,顺着斜坡流向排水口:混凝土水道整整齐齐地排开,连接着生铁打造的黑漆漆的圆柱形引水管。引水管的表面上有凝结成的水珠滚动。
房间中到处都是电线,电线那明亮的原色与塑料机身整体上偏于柔和的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偶尔,水的噪声会变得震耳欲聋。
机器约有六英尺高,我可以看出它曾经的结构非常复杂。不知为何我的女儿并不感兴趣,走开去看其他东西了。但这台机器却给了我一种悲伤的感觉。整台机器都是由金属针密密麻麻地排列组成的,最长的针大概有3英寸长。一眼看上去,这台机器根本没办法被组装成一个整体。我猜测,在机器营造之初,这些针就被精确设计,以确保整台机器能保持内部的平衡。现如今,这台机器就像是一张由锈迹组成的蛛网,这么久能够撑着不散架,它的稳定性一定非常好。
我认为,自创始之初,殿堂就一直在扩张!
进到房间里面,我发现到处都是巨大的铁铰盘。

死亡机器——2

洋葱型机器的腹部毫无特点,只有灯光勾勒出它的弧线形轮廓。而管道则投下暗红色阴影。

时钟

虽然时钟巨大,但它的部件却非常精细——所有的齿轮边缘都很窄,擒纵轮的棘爪细长弯曲,就像是女人的手指。这个装置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家用时钟的放大版,毫无塔钟的粗糙笨重。我惊讶地发现同家用时钟一样,这个时钟竟然也是依靠弹簧为其提供动力。只不过这个弹簧巨大,必须得有非常大的压力,才能使装置工作起来。
这台机器被单独安放,四周空无一物。它体积巨大,大概有一百英尺高,形状像是一个被拉长的洋葱,从上端开始,越变越细,直到成为尖顶。机器的一侧,大概十英尺高的地方,有一根柔软的橡胶管道,垂向地面。
像人的手肘似的,机械臂的关节向下弯折。在靠近支撑体的地方,机械臂静止了,刀片则向上扬起。接着,两只机械臂跨越30码的距离向彼此靠拢(在靠拢的过程中),刀片的方向保持不变。当它们几乎完全伸直的时候,距离彼此只有一码左右,此时,机器运转暂停了下来。突然间,刀片开始独立运转了起来。它们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执行了一系列复杂的动作——突刺、闪避、旋转,两把刀的动作一模一样,互为镜像似的。再然后,运动又停止了,机械臂再一次开始弯折,将刀片带回靠近支撑体的地方。
我的足迹留在了锈菌地毯上。
这些刀片的运转方式明显是用来切割某种物体的。当我观看它的运作时,一直在想,这机器真的还完整吗?曾经会不会有某种投放机制,将尸体递到刀下,转瞬之间,尸体就被绞成血肉模糊的一堆?
四下俱静。
你大概还能记起我列出的某段说明,它详细地描述了制造新机器的过程。现在摘录在此:“这是一种带有履带的小型机械,前端安装着不同形状的机械附件,像是用来加工金属或者石料……母体似乎只会生产出两类不同的机械……只不过看起来一类用来修建,另一类则用来拆卸。”这两段话,加上一些我没有列出的材料,暗示着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因为时钟很大,所以齿轮的运转清晰可见。每一声嘀嗒声,每一个齿轮如九九藏书何运动、变化,这一景象引人入胜,我站在那儿,观察了时钟很久、很久。
我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描述,现在想要(与众位)分享。这些描述并非按照顺序一一列出,而是被打包呈现给大家。比起枯燥的学院式说明,这些描述是一系列有趣的记忆。我相信,殿堂之所以引人入胜,其中有一点就是因为它给观察者留下的印象异彩纷呈。
现如今,我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这项研究上。我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不是剪贴下报纸上的相关内容,就是在暗房中冲洗拍好的胶卷。就像这样,用剪刀、显影药剂、乐谱纸、胶水、磁带录音机和放映机,我描画出了一幅关于殿堂的图景,虽然和全景相去甚远,但在细节上已经非常可观了。
殿堂的这一区域幽深昏暗,散乱的光线勾勒出黝黑且布满凹陷的金属轮廓。我几乎不怎么看得清死亡机器,它就在我右手边,看上去是一面冰冷而突兀的金属高墙。有一条粗壮的链子,约一英尺宽,四英寸厚,从墙体凸出来,又转而没入墙体。除了链子,这机器只有一处其他结构了:从墙面伸出来的排水管。排水管之下是安装在地板上的水渠,废水通过水渠,被排入临近的下水道。下水道散发出的恶臭味简直无孔不入,令人难以呼吸。然而,排水管排进水渠的,是血。
魏映雪——译
它由桁架组成的宽广网络构成,整个网络都按照一种奇特的节律颤动着。机器上唯一不被这节奏影响的部分只有末端的两个大型支撑物。支撑物的框架也是由桁架组成,框架中有各式各样的驱动链和传动装置。在每个框架的顶端,都有一只可弯曲机械臂,长得不合比例。这些机械臂上也有链条和传动装置,在其末端,是银合金刀片,刀片微微泛着光。这些刀片似乎是通过某种球形接头安装在机械臂上的,可以非常灵活地转动。
想要观察到机械臂和刀片的详细运转情况是非常难的,用语言描述则更是难上加难。用语言条分缕析地描述运动的方式,往往会给人造成运动缓慢的错觉。然而事实上,考虑到这机器的巨大体积,它的运转可以说是迅捷无比的。
管道末端的开口越来越大,已经能够让人瞥见其中闪亮的水汽和若隐若现的金属光泽了。
综上可知,这时一定有个喷泉正在喷水。
《机器殿堂》首次发表在《新大陆》第180期(1968)上,接着作为名义上的三部曲中的一部被选入《镜之眼》。他花了15个月才完成这三部曲。在合集的序言中,琼斯写道:“这三个故事,比我之前写的东西都难写。这是我第一部完全抛弃了传统叙事和结构的作品,写作的过程就像是在难以通过的丛林中开辟出一条道路……这故事最初的构想诞生的时候,我正坐在通往伊灵大道的地铁上,地铁正穿过两个街区的交界线……事实上,在旅程的那一部分,火车是行驶在地面上的,而且正在经过一栋我从未留意过的小砖瓦房,房门上贴着告示:‘连锁机器房’。这场面在我脑海中激起的联想似乎同现实完全不相干。”

机器最顶端装着一根大的抽水管。经过一系列精妙的机械运作,抽起的水流过沟槽,被排出殿堂的这片区域。我觉得水很有可能是沿着一个大的循环线路在流动,于是扔了一张白纸在近旁的水道里。不出所料,不到三分钟,这张纸又从我的脚边流过。

机器之殇——2

管道的顶端鼓了起来,并不断向外膨胀。慢慢地,像肿块一样的东西开始在管道内部移动,从机身流向地面。机器运转的整个过程,给人一种竭尽全力的印象,更为奇怪的是,还让人觉得它很痛苦。或许是因为这个过程十分缓慢。肿块从管道中滑落,终将从尾端滑出,在灯光下现出形状。当人意识到肿块的最终去向后,面对如此缓慢的进度,便会产生一种类似于幽闭恐惧症般的急躁。与此同时,在时而紧张,时而放松的气氛影响下,人自己的肌肉也会随着假想中的收缩行为不断收放。
当我在详细勘查机器时,还有另外两个人也在那儿,一男一女。起初我以为他们是机器的一部分,但后来我注意到,他们震颤的频率稍稍落后于机器震动的频率,大概是因为柔软的身体形成了某种缓冲。
跟风格多变的作品一样,身为编辑的他,口味也可谓是兼容并包。这一点在先锋气质浓厚的作品集《新科幻:当代思索性小说原创集》(The New SF: An Original Anthology of Modern Speculative Fiction, 1969)体现得淋漓尽致。同现在相比,那个年代实验性质的作品更有商业价值。他还同迈克尔·摩考克合作编著了《灾难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Catastrophe, 1971),其中收录了好几篇摩考克和其他人发表在《新大陆》上的关于“杰里·科尼利厄斯”的小说。由于马温·皮克身患退行性疾病,他的小说《孤单的提图斯》(Titus Alone)在1959年首次出版的时候,受到了许多删改。1970年,在重新修订他的遗作时,琼斯承担了最终版本的编辑任务。
九*九*藏*书*网
有关殿堂规模的推测倒是不少,但从未有过确实可信的测量结果。至少有一个作家声称,实际上殿堂的面积是无限的。其他人则坚持认为殿堂的面积是不定的,以50平方米为一个尺度变化着。显然,这些人是受了那些夸张的报道的影响。而其余的证据则显示,不管从什么方面考虑,这两种说法都和事实相去甚远。在最近的几年里,我觉得研究所收集到的有关殿堂各方面的资料是一项很有成就感的工作。这工作很难,但十分有启发性。现在,在我的文件夹中,有大量的相关信息。其中有书、有文章、有剪报、有录音带、电影胶片,还有许多转录的采访。对我来说,这个话题变得一天比一天有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完全沉迷在了我的研究中。我发现近三年,我的正常作息被打破了,变得极为不规律。我将整个房间都用作了工作室,将各种有关殿堂的材料编成一本综合性的书是我的最终目标。整面墙上钉着的全是相关的剪报。根据我最近正在研究的内容,我对剪报的位置进行了调整:房间的正中是一台电影放映机(通常,我会收集到五个小时的胶片,一口气看完),放映机的旁边就是磁带录音机。除了采访和评论的录音带,我还有至少一个小时的某些机器运转时的录音。我尽可能准确地将这些声音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我用不同的乐谱系统来记录这些声音,在最基础的几种乐谱系统的对比中,我发现了非常有趣的联系,但再具体些的发现,却是没有了。
这机器坐落在殿堂深处,连运转的声音也几不可闻。我走在因干燥而龟裂的地面上,踩踏在我们的排泄物上。走在我身旁的一个人更是瘦得形销骨立。水源已经干涸了,剩下的只有灼热的放射性尘碴儿。整个世界像是变成了一个旋涡,这里就是旋涡的中心,是时间与空间的尽头,是归于无的终结。我已经吃掉了自己的食物。这里就是我的位置,没有任何可以得到救赎的方法,所剩下的只有恐惧。这是荒凉且如同死亡般冰冷的绝境。人类用自己的痛苦打造出了这惨淡无望的焦点。一定得试着打开这道门,我使劲一拉,门发出嘎吱的响声,然后大门打开了。房间很小,但有光亮,借着光亮我看到了一个词——奥斯维辛。
我身旁的一节支条被它旁边运动的支条带动了,然后引起了机器顶端的连锁反应,策动了另外一节支条。接着,更远处的机器也被带动了。当这些机器运转的时候,空气中充斥着金属碰撞的声音,就像整间屋子里全是打字员。
母体或许已经这样运转了数百年。
殿堂的这片区域一片死寂。一堆堆细长的时间在我周围拔地而起,它们巨大的机体上包裹着斑斑锈迹,锈菌给地板铺上了一层柔软的地毯,辛臭的气味刺激着鼻腔。高大的机器上有东西脱落,坠落到了地面上——那是一片剥落的时间。在此处,有许许多多相同的薄片剥落了。

抽水机

殿堂广阔无垠。我们能够想象,对于它所包含的内容的描述必然各有不同——没人能够探索完殿堂内部的所有区域。然而,大量有关殿堂内部的迷信谣言到处传播,让人很难将真相同鬼扯区分开来。
管口扩张到了最大限度,突然,一个金属物体显露了出来,其上还滴落着棕色液体。橡胶管贴在金属物表面上,一点一点地将其释放出来,蓦地,金属物混着羊膜油彻底脱落了出来。
他俩都赤裸着身体,九-九-藏-书-网位于刀片正下方的某一桁架上。男人仰躺着,在桁架上伸展开了身子,女人跨坐在他的臀部。桁架的震颤使他们的身体上上下下地起伏,以一种机械般的节奏交媾,显得十分滑稽。男人紧紧抓着女人的大腿,女人的脸转向了我,她紧咬着下唇,面色绯红,汗水淋漓。我甚至可以看到她每次喘息的时候,鼻孔的收缩。
在电子机器房后侧的小屋里,还有一些不同类型的机器。通往小屋的门是木制的,门上嵌着一块正方形的玻璃。看进去像是很多年没有人造访过了。
当刀叶碰撞时,一滴油从其上滴落,悄无声息地落在了女人的肩上。这滴油从她苍白的臂膀淌下,看上去像是一滴古老的血滴。
我没法儿再在连锁机器房中待下去了,即使只一两分钟也不行。再待下去,这个房间在心理上给我带来的影响是我无法承受的。
我觉得提到的这些机器和另一段描述中的机器是相同的。那段描述的作者曾站在殿堂的某堵外墙处,看着一组机器修建了一堵新墙,跟原来的那堵墙比起来,位置大概向外移了六英寸。而原来的那堵墙早已被另一组机器推倒。这一过程似乎不断地在殿堂的各个地方发生着,一堵新墙被修建起来,位置比原来的墙稍微远些。但有一天这堵墙也将被推倒,更新的被修筑起来。
《机器殿堂》发现了普罗大众的行为动机和小标题所说的神奇机器的相似之处。这是少有的能够将形式上的实验性和充沛的感情以一种难以界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作品。虽然琼斯只发表了十几篇小说,却影响了新浪潮运动,并因新浪潮而流传。
我多希望自己可以看见晨光透过窗户,照亮时钟的那刻。
离开殿堂的时候,我俩都觉得挺郁闷的。
机器顶部的喷射口不断发出咝咝的响声,流水奔腾,在水道里激起泡沫。当金属部件运转的时候,还会有巨大的嘎吱声。每隔几秒钟,就有一个金属部件被激活,发出一声巨响,此刻水量也会成倍增长。
殿堂里有许许多多的机器,但它们被木板分隔开来,所以当人行走在隔间有限的空间中时,就会忘记自己是置身在广阔无垠的殿堂之中。正是在某个隔间的一面“墙”上,我发现了像是巨大时钟的机械装置。它由锃亮的黄铜制成,至少有十英尺高。它面对着墙,所以完全看不到它的刻度和指针(如果真有这两样东西存在)。时钟呈三角形,正反两面都靠着黄铜框架支撑钟体,底部是四个弯曲的支脚。时钟的背面没有金属板,于是钟表的心轴就安装在黄铜花纹之上。这些造型优美的花纹和主框架相连接。
我希望以上信息能让我的读者朋友们对神秘莫测的殿堂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我所能补充的已经不多了,只有以下一点。
就在这时候,整台机器发出了一声嘎吱声,整个往下沉了几英寸。接着,仿佛是一声叹息,机器彻底坍塌成了一堆粉末,散落在我们脚边。鉴于我俩谁也没做出幅度过大的动作,我想一定是体温的缘故。
或许在数百万年前,这些机器被修建起来,保持着精准的稳定与平衡,仿佛是被冰冻起来的浪潮;当整个线路的最后一环被搭上,最后的机械支条同前一条衔接好,整个平衡就被打破了。于是,动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传播路径,被分配到不同的零件上去,促使机器转动。时至今日,这股动能依旧在机械间四处游走,不可预测其最终的方向。最初的那股动能已经被分割成了数百万股,而且仍在继续分裂。或许,这机器的设计更加精妙,在接下来的百万年间,被分配出去的动能将开始合流,机器的运转越来越简单,直至最后剩下两股交汇,达成平衡,这时一切运动都会停止。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