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开皇之治
推行文教
目录
第一章 流星王朝
第二章 杨坚出世
第二章 杨坚出世
第三章 仕途坎坷
第三章 仕途坎坷
第四章 权威镇主
第五章 翁婿斗法
第六章 杨坚辅政
第六章 杨坚辅政
第七章 翦除宗室
第八章 三方叛乱
第九章 平定三方
第十章 建立大隋
第十一章 万物维新
第十一章 万物维新
第十二章 妙选贤才
第十三章 营建新都
第十四章 降服突厥
第十五章 隋陈对垒
第十六章 统一天下
第十六章 统一天下
第十七章 再平江南
第十八章 计杀大义
第十八章 计杀大义
第十九章 圣人可汗
第二十章 开皇之治
第二十章 开皇之治
推行文教
第二十一章 太子失宠
第二十一章 太子失宠
第二十二章 杨广结盟
第二十三章 高颎罢相
第二十三章 高颎罢相
第二十四章 东宫易主
第二十四章 东宫易主
第二十五章 骨肉相残
第二十六章 由盛转衰
第二十七章 风波再起
第二十七章 风波再起
第二十八章 文帝之死
第二十九章 一代英主
第二十九章 一代英主
第二十九章 一代英主
上一页下一页
可是,这么个书呆子、糊涂虫,在大事上可一点都不糊涂。开皇初年,还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牛弘向隋文帝上了一份奏疏。他说:
有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呢?老百姓纷纷踊跃献书。就这样,经过隋文帝和牛弘等杰出君臣的努力,隋朝的藏书很快达到三万多卷,比原有的藏书规模整整大了一倍,当然也成为推行文治的基础。
更人性化的是,你把书献给国家,国家并不是据为己有,而是找人誊抄,抄完后,你的原件完璧归赵。
国家既然已经建立,就要考虑怎么治理。所谓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要把国家治理好,就要学习前朝的经验教训。而前朝的经验教训全写在书里。所以,要想治理国家,先得读书。

牛弘只好折回来,老老实实地对隋文帝说:对不起,我忘了您让我宣什么敕令了。隋文帝一听哈哈大笑,说:传话这样的小事,本来也不该您这样的大知http://www.99lib.net识分子来做。连皇帝的敕命都能忘掉,真是既呆又糊涂。
我们都知道,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尤其喜欢《兰亭序》,即位之后,通过坑蒙拐骗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弄到手,到手了怎么样呢?再也不还给人家,就在自己身边把玩。这也罢了,最出格的是,晚年去世时,他干脆把《兰亭序》带到棺材里,给他殉葬,让别人永远别想再看到,这是自私透顶的行为。而隋文帝抄完图书物归原主,不夺人所爱,这才是真正的风雅之举。
牛弘说,礼失求诸野。现在国家历经战乱,没有书,但是,私人藏书不少。我们可以从民间征集。可是,人都有私心,没有什么好处的话,谁愿意白白把手里的藏书交给国家?所以,牛弘在奏章中说:要想从老百姓手里征集图书,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必须舍得花钱买。要让老百姓觉得合算,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把九_九_藏_书_网书拿出来。
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焉。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
昔陆贾奏汉祖云天下不可马上治之,故知经邦立政,在于典谟矣。为国之本,莫此攸先。

这则故事说明牛弘本人不是斤斤计较钱财的人。但是,这么个眼光高远、对个人私利并不在意的人,却能够切实体察老百姓的利益需求、保障老百姓的利益需求,此即真正的政治家风度。
然而,我们要知道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准和发展前景,不能光看经济基础,还要考虑上层建筑,也就是文化指标。那么,隋朝的文化发展如何?
我们引一段史料。《隋书·儒林传》记载:
牛弘伟大,隋文帝更伟大。
事实上,在文化问题上,隋文帝不仅见识高,作法也www•99lib•net比中国历史上很多帝王高明得多。比谁高?唐太宗。

《隋书》记载一则著名的故事。牛弘之弟是个酒鬼,有次喝醉酒,把牛弘家的牛杀了。这牛可是牛弘的座驾,这不是耽误事吗?牛弘的妻子非常不高兴。等到牛弘回家,赶紧对他说:叔叔把牛杀了。牛弘一听,说了两个字:作脯。也就是做牛肉干,就到一边闷头读书了。他太太不甘心,又走过来说:叔叔无缘无故杀死咱家的牛,太怪了吧!牛弘连头都没抬,说:知道了。说完继续读书,不为所动。
对于牛弘这个建议,隋文帝有何反应?隋文帝的表现绝对称得上是英主。尽管当时国家刚建立,处处都等着钱用,隋文帝还是慨然下诏说:“献书一卷,赉缣一匹。”任何人,只要进献一卷图书,就给他一匹缣。一匹缣价值多少?当时国家的税收一共分租、庸、调三部份,其中,一个农民一年的调就是一匹缣,也就是说,99lib.net只要你给国家贡献一卷书,你一年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税就不用缴了。这是个不小的数字。
我们说过,隋文帝只正经上过两年学,文化水准不高,但是,他能够认识到发展文教的意义,并动用国家力量推动文化发展,是个有眼光、有见识的皇帝。
事实上,除了搜集图书之外,隋文帝还敦促各级政府兴办学校,平陈后,更是大力网罗南方的文化人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既富有远大理想,又有能脚踏实地办事的君臣,隋朝的文教事业才发展得如此有声有色。
说到这里,我们得要格外表彰隋文帝和牛弘君臣。牛弘了不起之处,除了力主国家优先发展文化事业,展现出学者远见外,还有个重要的优点是脚踏实地,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重视老百姓的利益需求。牛弘能想到这一点,大大不易,因为他对经济没什么概念。

这当然是个好主意,问题是,鼓励大家读书,总得有书可读才行。而99lib•net隋朝继承的是魏晋南北朝乱世的底子,根本没什么书可读。隋朝建立时,把北周和北齐的藏书归拢起来,才一万五千卷。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隋朝整个国家的藏书刚够杜甫一个人看,这怎么行?
意思是,隋朝统一后,四海之内的知识分子都汇集到京师来。人们为了追求学问,不远万里到处求学,所以,在路上都能听到诵读诗书的声音。这可是汉魏以来没有过的喜人景象。确实,自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开始,中国已经历了几百年的打打杀杀,路上往来的不是军队就是难民,现在居然满街都是吟诗作赋的书生,这是天下太平的最好写照。那么,这样的文化成果是怎么实现的?
在这方面,有位名为牛弘的官员做出杰出贡献。牛弘是关陇集团里难得的读书人,博览群书,简直就是个书呆子。《隋书·牛弘传》记载一事。隋文帝让牛弘宣布一道敕令。牛弘领命而去,结果下了台阶后,就把敕令给忘了。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