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宠臣兴衰
宦官出击:王毛仲争宠、争权、过于高调,成为宦官眼中钉
目录
第一章 天子风流
第二章 忧患王子
第二章 忧患王子
第三章 因祸得福
第四章 异军突起
第五章 诛杀韦后
第六章 太子监国
第七章 荣登大宝
第八章 巅峰对决
第九章 姚崇拜相
第十章 稳定皇位
第十章 稳定皇位
第十一章 姚崇新政
第十二章 姚崇罢相
第十二章 姚崇罢相
第十三章 宋璟守正
第十四章 贤相满朝
第十四章 贤相满朝
第十五章 张说复出
第十六章 二虎相争
第十六章 二虎相争
第十七章 牛刀小试
第十八章 封禅大典
第十八章 封禅大典
第十九章 张说下台
第十九章 张说下台
第二十章 后位之争
第二十一章 宠臣兴衰
第二十一章 宠臣兴衰
宦官出击:王毛仲争宠、争权、过于高调,成为宦官眼中钉
第二十二章 宰相纷争
第二十三章 二相登台
第二十四章 宰相斗法
第二十四章 宰相斗法
第二十五章 太子风波
第二十六章 天宝繁华
第二十六章 天宝繁华
第二十七章 父纳子妻
第二十七章 父纳子妻
第二十八章 六宫专宠
第二十九章 文士风流
第二十九章 文士风流
第三十章 宰相弄权
第三十一章 国忠发迹
第三十一章 国忠发迹
第三十二章 林甫败亡
第三十二章 林甫败亡
第三十三章 醉生梦死
第三十四章 宠幸禄山
第三十四章 宠幸禄山
第三十五章 君臣误国
第三十五章 君臣误国
第三十六章 范阳起兵
第三十七章 潼关失守
第三十七章 潼关失守
第三十八章 马嵬之变
第三十九章 玄宗退位
第三十九章 玄宗退位
第四十章 玄宗之死
第四十章 玄宗之死
第四十一章 盛世长歌
上一页下一页
可是,王毛仲舒心了,有些人却不舒心了。谁呢?宦官。宦官为什么看不上王毛仲呢?首先当然是出于嫉妒。因为他们其实都属于内廷势力。宦官是皇帝的奴才,王毛仲和万骑不也是皇帝的奴才嘛!就好比一个是贴身仆人,一个是马童,一个是保镖一样,只不过分工不同罢了。现在,马童和保镖得宠了,贴身仆人怎么能不恼火呢?
基于以上三种原因,宦官集团与王毛仲结成冤家,可是王毛仲对军界具有重大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算掌握了大唐帝国的枪杆子,所以皇帝李隆基对王毛仲也是非常倚仗。那么,手无寸铁的宦官究竟会用怎样的方法,来打击王毛仲呢?
宦官看王毛仲不顺眼,可是,怎么才能打击王毛仲的嚣张气焰呢?这时候,高力士出马了。怎么出马的呢?是不是直接找唐玄宗,挑拨挑拨他和王毛仲的关系呢?高力士没有那么傻。他知道,一个宦官轻易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是危险的。那怎么办呢?
虽然高力士通过大臣打击王毛仲的计划,表面上看是失败了,但是高力士敏感地察觉到,唐玄宗对王毛仲愈来愈膨胀的权力已经深存戒心。王毛仲缺乏危机意识,依然我行我素;高力士却锲而不舍,一直在耐心地寻找着机会。那么,高力士还会使出怎样的杀手锏呢?
光有经济基础还不算,这时候,宦官在政治上也崭露头角。其中有两个人风头最健,一个是高力士,另一个是杨思勖人。唐玄宗时的著名宦官,从小进宫,有军事才能,生性刚毅果决,性情凶暴,对待俘虏十分残忍。因功封为将军,是玄宗的得力帮手)。高力士我们知道,那是玄宗先天政变的功臣,政变之后就成了无可争议的宦官领袖,相当于玄宗的大管家。整天就陪在玄宗身边,随便什么事都能插上话。我们不是讲过张说吗?本来都抓起来了,高力士一句“说曾为侍读,又于国有功”就使其转危为安。一句话就能改变一个宰相的命运,够厉害吧!杨思勖就更传奇了。这个人别看是个宦官,但是号称“有膂力,残忍好杀”,唐玄宗诛杀韦皇后,他也立下战功。所以到开元年间,他干脆转换角色,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将军,专门负责岭南防务。唐玄宗开元十六年(七二八年)之前,跟岭南少数民族一共有四次大的战争,全是杨思勖领兵,基本可以做到战无不胜。不过可能是当宦官当得心理有点变态,特别残忍,每打一仗都要杀好几万人,而且还是虐杀,像什么剥脸皮、剥头皮,都是杨思勖的拿手好戏。每次看见他虐杀俘虏,手下的人都忍不住瑟瑟发抖,唯恐哪一天,这套刑罚用在自己身上。所以,杨思勖绝对是令行禁止,军纪特别严整。开元中期,高力士和杨思勖这两大宦官一文一武,炙手可热,而王毛仲偏偏也是红得发紫,真有点像《三国演义》里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估计在高力士他们的心里,也是整天喊着“既生瑜,何生亮”呢!
九_九_藏_书_网
九九藏书
事情闹到这一步,王毛仲幸灾乐祸呀!心想,我是什么人物呢?树大根深。你们几个文官就想撼动我,不自量力,看看,自己栽了吧?丝毫都没想收敛一下。他不收敛,万骑那帮军官就更放肆了,没事只知道赌钱喝酒、快意恩仇,甚至大白天就敢杀人越货,真是无法无天。
宦官和王毛仲矛盾的第三个原因是王毛仲太高调了。本来,王毛仲、万骑将士和宦官身份都差不多,套用《红楼梦》里的话,那叫“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可是,王毛仲却偏偏看不起宦官。像高力士这样的大宦官,王毛仲都不放在眼里,更不要说一般的小宦官了。好歹人家也是皇帝的奴才,王毛仲把人家看得跟自己家的奴才一样,稍不如意就骂个狗血喷头。宦官能www.99lib.net不恨他吗?
想到这里,玄宗对齐澣说:我知道你是一心为国,但是,这个事情不简单,你等我慢慢想一个妥当的解决办法。齐澣说:陛下,您慢慢想没问题,但,您可千万要保密。常言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玄宗心想,这我还不明白吗?把齐澣打发走了。没想到,没过几天,这个事情还真的泄密了。怎么回事呢?当时有一个小官叫麻察,因为一点小事被贬官了。齐澣跟麻察关系不错,就去给他饯行。两个人喝了几杯酒,齐澣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从议论朝政开始,一直说到他给唐玄宗提的建议,整个一个竹筒倒豆子,全倒给麻察。话说完,酒也喝完了,两个人依依惜别。齐澣还在一路哀叹麻察“西出阳关无故人”呢!可是,没想到,麻察并没有走。目送着齐澣远去,他翻身上马,折回朝廷,直接向唐玄宗告密,说:齐澣随便议论大臣,泄漏国家机密。麻察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一言以蔽之,自私呀!按他的想法,我虽然犯了罪,但是检举揭发别人有功,将功折罪总可以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朋友义气算得了什么。唐玄宗一听麻察的汇报那个气呀!我还真当个秘密在这儿守九九藏书网着,你倒自己出去泄密,这让我多被动啊!怎么办呢?能不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王毛仲解决掉算了?不能这样处理,因为此事牵扯的不是王毛仲一个人。那些万骑的将军怎么办?将军手里都是有兵的,万一解决不好就会引发军事政变。这些问题都没想好解决办法,怎么能轻举妄动呢?既然解决王毛仲还没做好准备,只好先把责任推到齐澣身上,另外,麻察居心叵测,也绝不能放过他。开元十七年七月,唐玄宗颁下制书,说齐澣和麻察离间君臣,把两个人都贬官了。
就在不久前,王毛仲还向他提过要当兵部尚书,他当时想也没想就否决了。要知道,兵部可是非常重要的部门,姚崇、张说他们都是从兵部尚书走上宰相岗位的,再怎么也轮不到王毛仲。所以,他还以为王毛仲跟他开玩笑呢!现在想来,王毛仲还是有野心的。他都控制皇帝的禁军了,还要向国家军队插手,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我们刚才不是说外廷不少官员都跟高力士有瓜葛吗?高力士先让跟他关系好的官员探路。开元十七年(七二九年)六月,就在王毛仲嫁女儿之后不久,吏部侍郎齐澣来找唐玄宗了。他说:“福顺典兵马,与毛仲为婚家,小人宠极则奸生,不预图,且有后患。高力士小心谨畏,加宦人可备禁中驱使,腹心所委,何必毛仲哉?”齐澣是何许人?就是说姚崇是“
九-九-藏-书-网
救时宰相”的那个家伙。这个人博古通今,是著名的小诸葛。他这个说法还是很有份量的。本来,骑兵和战马分开管理,就有相互制约的意思,现在兵和马都跑到王毛仲他们一家去了,王毛仲如果忠心耿耿,自然没什么问题,可是,谁又能保证人的思想永远不变呢?一旦王毛仲忠诚不保,玄宗的安全可就存在巨大隐患了!与其这么信任王毛仲,倒不如信任高力士,不管怎么说,宦官也比奴才靠得住!玄宗一听,还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觉得齐澣说得有道理,而且,齐澣这么一说,让玄宗想起一件事来。
宦官看不上王毛仲的第二个原因是争权。开元中期不仅王毛仲红得发紫,也正是宦官力量崛起的时期。本来,开元初年,因为姚崇的“十事要说”特别提醒过抑制宦官,所以,宦官发展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后来,随着这些宰相死的死、退的退,宦官在玄宗朝的势力还是愈来愈大。宦官势力为什么大呢?说白了还是因为皇帝势力大,而他们整天待在皇帝身边,位置太重要了。他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胜过一般人的千言万语。为了能得到他们几句美言,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官员都对他们趋之若鹜。宦官收礼收到手软,竞相在长安买房置地。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京城第舍、郊畿田园,参半皆宦官矣”。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