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切磋
学术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目录
闲话人生
闲话人生
谈情说爱
谈情说爱
教育杂谈
教育杂谈
五味杂陈
五味杂陈
五味杂陈
回念前尘
回念前尘
回念前尘
文化漫谈
文化漫谈
同道切磋
同道切磋
学术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序言后记
序言后记
序言后记
翻译小品
翻译小品
翻译小品
上一页下一页
——评陈文新主编《中国学术档案大系》
当然,我们肯定该丛书“为用益弘”的同时,也不得不指出它留下的“些许遗憾”。如《经学档案》和《国学档案》,一是论著提要部分收书不太全——该有的却没有;二是这部分收书略嫌滥——该删却未删;三是名著和论著的划分有点随意——少数没有名的却弄成了“名著”,有名的反而打入普通“论著”。
该丛书体例上非常新颖,这套丛书的宗旨是“鸟瞰学术版图,聚焦名家经典,梳理百年史事,指点求索路径”,这九九藏书要求编者将学术史论与文献梳理结合起来,将工具性与学术性结合起来,通过文献整理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丛书几乎囊括了人文科学的各个学科,其中每一种都由四个板块组成:百年学术史概述、名著名文评介、学术论著提要、学术史大事记。由于每种学术档案的编者大多是该领域的学术专家甚至名家,所以“概述”既能高屋建瓴,“评介”又能切中肯綮,“提要”也能要言不烦,“事记”更能细大不捐。如《国学档案》《六朝小说学术档案》《中国散文史学术档案》前面的概述都堪称“大手笔”九九藏书,它们从纵横两个层面勾勒了各学科学术百年来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各学科百年来的学术转型,论析了百年来学术的成就与不足。选定名著需要学术眼光,评介名著更见学术功力。“评介”近似于古代文献学中的叙录解题,要写好一篇名著评介,一方面要“深明道术精微”,另一方面要审定“群言得失”(章学诚《校雠通义》),绝不能像写诗词赏析那样,可以轻松地驰骋想象,可以任性地随意发挥。要评定名著的学术得失,论定它们的学术地位,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要有广阔的学术视野,还要有一定深度的见识。如果
99lib.net
说“名著名文评介”中的评介近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那么“学术论著提要”则近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前者详尽深入,后者提要钩玄。“学术史大事记”又近于史书中的编年,它可以弥补“评介”和“提要”中的遗漏,还可以补充名著、论著的背景,交代它们产生的原委。这种四大板块的设定和划分,的确体现了主编的巧意与匠心,“名著名文评介”是点,“学术论著提要”是面,“学术史大事记”是线,点、线、面三者有机结合,使每本学术档案都是一部别具一格的百年专科学术史。
几年前陈文新兄主编www.99lib.net的多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让很多人赞叹,这套档案大系又让人耳目一新,想不到,他本人既是学术的优秀“前锋”,同时还是学术上的出色“教练”。
既然称为“学术档案大系”,那就应在满足其学术性之外,还得满足其工具性和实用性的要求,也就是说,这套丛书的每个编者不能只顾着自己登山,还要时时给后来人“指路”。近百年是中国文化学术转型时期,这一转型不仅仅是学术形态从传统变为现代,儒家经典也从价值之源变为知识之源,很少人再以十三经来安身立命,所以经学著作也从为经典辩护,变为对经典进行分析批判。九-九-藏-书-网一册《经学档案》在手,学者可以神驰于上下百年倒在其次,学生可以从流以溯源却受用无穷。这套档案大系最大的特点,正是经由“考镜学术源流”,来指点学术门径。
原载2012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但凡参加了工作的人都有其个人档案,档案中记载了他的成绩与劣迹,一翻开档案就能了解他为人的好坏和能力的大小。可惜,无论是图书馆还是档案馆中,从来找不到一份“中国学术档案”。陈文新教授主编的《中国学术档案大系》,为学界填补了这一空白,也为学人弥补了一大遗憾。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