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目录
推荐序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上一页下一页
青年:您是说是否背叛是他人的课题,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事情?要做到肯定性的达观?先生的主张总是忽视感情!遭到背叛时的怒气和悲伤又该怎么办呢?
哲人:是的。就像我反复提到的一样,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那么人生就会简单得令你吃惊。但是,即使理解课题分离的原理和原则比较容易,实践起来也非常困难。这一点我也承认。
青年:……嗯。
青年:……不。哎呀,但是这……
青年:这里的信赖是指什么呢?
哲人:对方无意的言行、与别人通电话时的语气、联系不上的时间……如果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所有的事情看上去都会成为“不专一的证据”,哪怕事实并非如此。
青年:无条件地相信?又是先生您津津乐道的邻人爱吗?
青年:是啊,银行融资本来就是这样嘛。
青年:那么,难道我们就应该信赖所有人,即使遭到欺骗依然继续相信,一直做个傻瓜式的老好人吗?99lib.net这种论调既不是哲学也不是心理学,这简直是宗教家的说教!
那么,这样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关系呢?对方也能够瞬时感觉到你怀疑的目光,会凭直觉认为“这个人不信赖我”。你认为这样还能建立起什么积极的关系吗?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青年:但是,这种“肯定性的达观”中总让人感觉有些悲观主义色彩。讨论了这么长时间就得出“达观”这个结论,这也太令人失望了。
哲人: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青年:……嗯。
青年:信赖的反义词?……哎哎,这个……
哲人:与此相对,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
哲人:自我接纳。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九九藏书网了。
哲人:你现在一味地担心“被背叛”,也只关注因此受到的伤痛。但是,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青年:哎呀,我明白您的意思。建立深厚关系是信赖的重大目标。但是,害怕被别人背叛也是一种无法克服的事实吧?
哲人:一定很难做到吧。
哲人:是怀疑。假设你把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怀疑”之上。怀疑他人、怀疑朋友、甚至怀疑家人或恋人,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
青年:哎呀,这种事要看情况而定。
哲人: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哲人:是吗?达观一词本来就含有“看明白”的意思。看清事物的真理,这就是“达观”。这并不是什么悲观主义。
青年:这是99lib•net缺心眼儿的老好人!先生也许支持性善说,但我却主张性恶说,无条件地相信陌生人会遭人利用!
青年:不对!先生又在岔开我的话。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从哪里来呢?
哲人:当然,无条件地相信他人有时也会遭遇背叛。就好比贷款保证人有时也会蒙受损失一样。即使如此却依然继续相信的态度就叫作信赖。
青年:啊?为什么?
哲人:你好像还没能理解信赖的目的。例如,假设你在恋爱关系中怀疑“她可能不专一”。并且还积极寻找对方不专一的证据。你认为结果会怎样呢?
请你这样想。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怀疑;并且,我们的目标是把别人当作朋友。如此一来,是该选择信任还是怀疑,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青年:什么呀?您是说最终还是要诉诸感情吗?像圣人一样地用信赖去打动对方的良心吗?阿德勒一边不谈道德,但最终不还是要回到道德的话题上吗?!
青年:您是说这也是课题分离?
哲人:不是这样!信赖的反面是什么?
青年:那么,假设我为了和朋友搞好关系,给予了对方无条件的信赖。为朋友四处奔走,不计回报地慷慨解囊,总之就是费时又费力。即使如此依然会遭到背叛。怎么样呢?如果遭到如此信赖的朋友的背叛,那一定会导致“他者即敌人”的生活方式。不是这样吗?藏书网
哲人:这一点我要明确否定。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青年:他者信赖也就是相信他人吗?
哲人:当然,也并不是说做到了肯定性达观的自我接纳就可以获得共同体感觉。这是事实。还要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就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第二个关键词——“他者信赖”。
青年:看清真理……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很简单。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http://www.99lib.net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哲人: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哲人:在这里需要把“相信”这个词分成信用和信赖来区别考虑。首先,信用有附加条件,用英语讲就是“credit”。例如,想要从银行贷款,就必须提供某些抵押。银行会估算抵押价值然后贷给你相应的金额。“如果你还的话我就借给你”或是“只借给你能够偿还的份额”,这种态度并不是信赖,而是信用。
哲人:不,任何情况都会发现像山一样的不专一证据。
哲人:也许会被欺骗、被利用。但是,请你站在背叛者的立场上去想一想。如果有人即使被你背叛了,也依然继续无条件地相信你,无论遭受了什么样的对待依然信赖你。你还能对这样的人屡次做出背信弃义行为吗?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