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女皇——唐高宗李治第二任皇后武则天
第十节
目录
大将军是商王后----司母辛 妇好
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芈八子
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芈八子
谁又比谁更幸运——高祖刘邦妻吕雉、妾戚懿、妾薄姬
谁又比谁更幸运——高祖刘邦妻吕雉、妾戚懿、妾薄姬
“文景之治”背后的婆媳——汉文帝妻窦氏和汉景帝妻王氏
“文景之治”背后的婆媳——汉文帝妻窦氏和汉景帝妻王氏
“文景之治”背后的婆媳——汉文帝妻窦氏和汉景帝妻王氏
“文景之治”背后的婆媳——汉文帝妻窦氏和汉景帝妻王氏
“文景之治”背后的婆媳——汉文帝妻窦氏和汉景帝妻王氏
没有最苦,只有更苦——汉武帝的四位皇后
没有最苦,只有更苦——汉武帝的四位皇后
没有最苦,只有更苦——汉武帝的四位皇后
没有最苦,只有更苦——汉武帝的四位皇后
拣了一个皇后当——汉宣帝的第三位皇后王氏
拣了一个皇后当——汉宣帝的第三位皇后王氏
红颜祸水——汉成帝刘骜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姐妹
红颜祸水——汉成帝刘骜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姐妹
红颜祸水——汉成帝刘骜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姐妹
身份互换的妻与妾——汉光武帝刘秀妻郭圣通与阴丽华
身份互换的妻与妾——汉光武帝刘秀妻郭圣通与阴丽华
身份互换的妻与妾——汉光武帝刘秀妻郭圣通与阴丽华
名将之后——汉显宗孝明帝皇后马明德
名将之后——汉显宗孝明帝皇后马明德
善始难善终——东汉和帝刘肇皇后邓绥
善始难善终——东汉和帝刘肇皇后邓绥
乱世中的幸运儿——太祖武帝曹操妻卞氏(附曹丕妻甄洛、郭女王)
乱世中的幸运儿——太祖武帝曹操妻卞氏(附曹丕妻甄洛、郭女王)
乱世中的幸运儿——太祖武帝曹操妻卞氏(附曹丕妻甄洛、郭女王)
在预言和传说中沉浮——三国之蜀昭烈帝刘备的妻子们
在预言和传说中沉浮——三国之蜀昭烈帝刘备的妻子们
在预言和传说中沉浮——三国之蜀昭烈帝刘备的妻子们
两国两后在一身——晋惠帝司马衷、汉国国主刘曜皇后羊献容
两国两后在一身——晋惠帝司马衷、汉国国主刘曜皇后羊献容
挽救东晋王朝的女人——晋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
挽救东晋王朝的女人——晋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
两晋王朝的“另类”幸运后妃们
两晋王朝的“另类”幸运后妃们
平平淡淡才是真——南朝宋武帝刘裕继母萧文寿、妻臧爱亲
平平淡淡才是真——南朝宋武帝刘裕继母萧文寿、妻臧爱亲
好运不是永远的——宋孝武帝皇太后路惠男
梦不到的人生——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保母窦保太后
梦不到的人生——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保母窦保太后
一父同胞的三国三后——北周明帝独孤后(长女)、唐高祖李渊母元贞太后(四女)、隋文帝独孤后(七女)
盛世牡丹——唐太宗李世民妻长孙皇后(附诸妃)
盛世牡丹——唐太宗李世民妻长孙皇后(附诸妃)
唯一的女皇——唐高宗李治第二任皇后武则天
唯一的女皇——唐高宗李治第二任皇后武则天
唯一的女皇——唐高宗李治第二任皇后武则天
第十节
唯一的女皇——唐高宗李治第二任皇后武则天
唯一的女皇——唐高宗李治第二任皇后武则天
唯一的女皇——唐高宗李治第二任皇后武则天
唯一的女皇——唐高宗李治第二任皇后武则天
唯一的女皇——唐高宗李治第二任皇后武则天
殊途同归——唐中宗李显皇后韦庶人与昭容上官婉儿
殊途同归——唐中宗李显皇后韦庶人与昭容上官婉儿
啼笑因缘——唐玄宗“贞顺皇后”武氏与贵妃杨玉环
啼笑因缘——唐玄宗“贞顺皇后”武氏与贵妃杨玉环
啼笑因缘——唐玄宗“贞顺皇后”武氏与贵妃杨玉环
啼笑因缘——唐玄宗“贞顺皇后”武氏与贵妃杨玉环
雪域女神——文成公主(附金城公主)
雪域女神——文成公主(附金城公主)
雪域女神——文成公主(附金城公主)
生在乱世渐平时——宋太祖赵匡胤之母之妻(附后周两朝后妃)
生在乱世渐平时——宋太祖赵匡胤之母之妻(附后周两朝后妃)
生在乱世渐平时——宋太祖赵匡胤之母之妻(附后周两朝后妃)
往事只堪哀——南唐后主李煜妻大小周后
往事只堪哀——南唐后主李煜妻大小周后
狸猫何曾换太子——宋真宗章献皇后刘娥
狸猫何曾换太子——宋真宗章献皇后刘娥
狸猫何曾换太子——宋真宗章献皇后刘娥
断腕太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妻述律平
断腕太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妻述律平
辽国女将——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萧绰
辽国女将——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萧绰
四帝之母——元睿宗拖雷妻唆鲁合贴尼
四帝之母——元睿宗拖雷妻唆鲁合贴尼
与权力共生——那些政治斗争中的元王朝皇后们
与权力共生——那些政治斗争中的元王朝皇后们
皇帝宝座后的糊涂帐——元顺帝与他的三任皇后
皇帝宝座后的糊涂帐——元顺帝与他的三任皇后
大脚皇后——明太祖朱元璋妻马秀英
大脚皇后——明太祖朱元璋妻马秀英
夙世情仇——明成祖朱棣徐皇后
夙世情仇——明成祖朱棣徐皇后
盗子成名——明宣宗孙皇后
盗子成名——明宣宗孙皇后
情深不寿——明英宗妻钱皇后
情深不寿——明英宗妻钱皇后
老妻少夫——明宪宗万贵妃
老妻少夫——明宪宗万贵妃
殉葬迷雾——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
殉葬迷雾——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
从草原到紫禁城——清太宗皇太极妃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从草原到紫禁城——清太宗皇太极妃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从草原到紫禁城——清太宗皇太极妃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乾隆之母钮祜禄氏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乾隆之母钮祜禄氏
雾锁坤宁宫——嘉庆帝与道光帝的皇后们
雾锁坤宁宫——嘉庆帝与道光帝的皇后们
雾锁坤宁宫——嘉庆帝与道光帝的皇后们
最后的统治者——清咸丰帝贵妃叶赫那拉氏
上一页下一页
——然而,武媚真是太宗赐予李治的吗?当然不是。因为不看父亲的姬妾,所以父亲就奖给他一个女人?这是什么道理?就算是为了成全儿子的名声,当爹的也不可能这么干。何况做父亲的赐谁不行,非要选一个比儿子大四五岁的?李治做太子的时候早已娶妻纳妾儿女满堂,他又不是司马衷,要年长的女人教他为夫之道。
推来算去,李治和武媚只能是自发的姐弟恋,除此之外别无它解。
——说到这里,有两件事要单独拿出来议论一下:一道图谶和一道册后诏书。
然而,无论后来的人对这段不伦之恋有怎样的猜测和议论,有一点还是可以确定的:不管是迷恋还是纯为找刺激,他们之间确实曾有情存在过,尽管这情缘一开始就颠覆了伦理,最后又搅乱了李唐天下的秩序。
李冶是一个显得有些性情柔弱、优柔寡断的男子,从小到大直到老,无论是做小皇子还是做老皇帝,都99lib.net经常当众眼泪汪汪,表现得情深意长。然而他的优柔寡断多愁善感在另一方面也代表自视甚高的自怜自大,有些时候更会迅速转化成多疑猜忌,为了达到目的,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采用所有的非常手段。做为皇族子孙的李治,他的柔弱很有可能是童年丧母的阴影所致,而他在本质上仍然拥有李唐皇朝精悍辣狠的优良传统,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利益和欲望看得比世上任何人任何事都要紧。
毫无疑问,在一片乱哄哄和兴奋忧虑交煎的状态下,巩固自己的皇权才是李治的当务之急。何况此时的他做为“实习”皇帝,几乎都在长孙无忌的注视下生活,只怕就算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可能去关心武媚了。
正史一般认为,李治与武媚的关系最终突破伦理底线,是在太宗生命的倒计时阶段。当时唐太宗抱病,李治以太子身份入侍,而武媚又是太宗的近身侍姬九_九_藏_书_网,两人之间有了更多使关系突飞猛进的机会,而他们也抓住了这个机会。
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得多少有些不是地方,他是在行幸翠微宫时发病的,也就死在了这个远离长安城权力中枢的地方。二十一岁的太子李治面对这样可能瞬息万变的局面不知如何是好,只会搂着舅舅长孙无忌的脖子号哭不已。最后还是长孙无忌拿了主意,决定秘不发丧,而是让李治在第二天以太子的身份带着随行至翠微宫的飞骑、劲兵及旧将返回长安。经过一天的昼夜兼程,李治终于平安赶回了京城。随后,“舆驾”也摆着与皇帝活着时没有两样的仪仗,迅速地返回了长安。直到这时,长孙无忌才同时宣布太宗之死与李治登基。同时被宣布的,还有李治的嫡亲哥哥李泰不得奔丧进京的消息。
然而,当时武媚的现实身份是唐太宗的侍姬才人,因此,当太宗的去世之后,无论新任皇帝李治对她有多
http://www•99lib•net
依恋,她都必须离开后宫(现在这个后宫是属于新皇帝的了),李治所能给她的最多也只不过是些诺言而已。
事实上,登基前后的李治根本没有什么闲心去考虑情人武媚的去留问题。
一个是太宗的嫡亲儿子,一个是太宗的随身侍姬,李治和武媚之间应该早已互相认识。算起来,武媚入宫之时,李治只有十岁出头,尚在孩提之间,对父亲的妃嫔侍姬都不存在回避的问题,他们之间熟悉也很久了。这段姐弟恋是怎样开始的,只有当事人的他们才知道,我们永远无法想象其间过程。不过有一点应该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对于李治和武媚来说,这段男女之情的开端,除了彼此间外貌性格的吸引和某种挑战似的刺激之外,共同的爱好和情趣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比如他们都是大王书法的痴迷者。当然,彼此的身份也是这段情缘的另一种催化剂。背着无所不知的父亲与99lib•net他的侍姬亲昵会是个什么光景什么心态?当然,有人也说过,李治童年丧母,可能有某种恋母倾向。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也很难想象李治当真象某些人描述的那样循规蹈矩,完全将父亲敬若神明。
而册后诏书则是若干年后李治封武媚为皇后时颁布的。在这道诏书里,李治这样描述自己做太子时的严谨:“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并说太宗对自己的操守非常赞叹,因此“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意思是说,李治做太子的时候朝夕不离太宗身边,谨慎到甚至从来不抬头看父亲的妃嫔,因此深得太宗欢心。为了表彰李治的品行,太宗便将身边的宫女武媚赐给了她。因此武媚之于唐高宗李治,就等于汉朝王政君之于汉元帝刘奭,是“父母赐,不敢辞”。而且身份高于其它女人,是做皇后的不二九_九_藏_书_网人选。
这道图谶的内容非常有名,说的是“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据说当初唐太宗就是看到这道预言之后,才冷淡了武媚并将其斥为侍女的。更绝的是解释说让她当侍女是为了更好地找她的岔子以杀之避谶。这未免太小看中国皇帝的权威了:杀一个宫姬还需要公然找理由以便上堂公审吗?看见她都反感,还犯得着让她当贴身侍女,日日刺激大唐天子的神经、给她更多机会了解皇帝如何处理公事吗?——于是又有了另一种解释,说唐太宗不杀武媚,是怕万一杀了她,日后灾星更重。这个就更说不过去。因为在同样的传说中,唐太宗曾经因为疑心这道图谶将应验在小名“武娘”的武将李君羡的身上,而将李君羡杀之了事。怎么这时他就不怕灾星了?李世民自少年起就亲征疆场,甚至以亲身充当敢死队为乐,死在他手里的大人物乃至血亲数不胜数,杀死一名侍姬对他来说,又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后果?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