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组成中国军事顾问团
会说越语的都去越南当翻译
目录
第一章 风云骤起印度支那
第二章 联络代表罗贵波受命入越
第二章 联络代表罗贵波受命入越
第三章 毛泽东和援越抗法决策
第三章 毛泽东和援越抗法决策
第四章 组成中国军事顾问团
第四章 组成中国军事顾问团
会说越语的都去越南当翻译
第五章 中共中央的期望
第五章 中共中央的期望
第六章 陈赓秘密进入越南
第六章 陈赓秘密进入越南
第七章 中国军事顾问团奔赴战场
第七章 中国军事顾问团奔赴战场
第八章 调整战役方向
第八章 调整战役方向
第九章 边界战役获得全胜
第九章 边界战役获得全胜
第十章 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同时展开
第十一章 巴黎,临危拜将塔西尼
第十一章 巴黎,临危拜将塔西尼
第十二章 红河中游战役
第十二章 红河中游战役
第十三章 红河三角洲拉锯战
第十三章 红河三角洲拉锯战
第十四章 平原对峙拉上了雨幕
第十四章 平原对峙拉上了雨幕
第十五章 神秘的亚热带丛林
第十五章 神秘的亚热带丛林
第十六章 兵锋指向越西北
第十六章 兵锋指向越西北
第十七章 攻克义路,粉碎“洛林”行动
第十七章 攻克义路,粉碎“洛林”行动
第十八章 那产遇挫,出兵老挝
第十八章 那产遇挫,出兵老挝
第十九章 法军换将和“纳瓦尔计划”
第二十章 组建越军炮兵部队
第二十一章 大战前的博弈
第二十二章 “海狸”飞落奠边府
第二十三章 千载难逢是战机
第二十三章 千载难逢是战机
第二十四章 法军布局奠边府防御阵地
第二十四章 法军布局奠边府防御阵地
第二十五章 “速战速决”方案的提出
第二十五章 “速战速决”方案的提出
第二十六章 停止进攻,紧急变阵
第二十七章 战场风云与日内瓦会议
第二十八章 大会战的后勤保障
第二十八章 大会战的后勤保障
第二十九章 大战前的运筹帷幄
第三十章 石破天惊,奠边府决战终于打响
第三十一章 缩小包围圈
第三十一章 缩小包围圈
第三十二章 法国再求紧急军援
第三十三章 东部山头血战
第三十三章 东部山头血战
第三十四章 战与和的选择
第三十四章 战与和的选择
第三十五章 艰苦的相持战
第三十五章 艰苦的相持战
第三十六章 胜利天平倾向越方
第三十六章 胜利天平倾向越方
第三十七章 外交努力徒劳无功
第三十八章 举世瞩目的时刻
第三十八章 举世瞩目的时刻
第三十九章 攻克奠边府
第三十九章 攻克奠边府
第四十章 北纬17度线
第四十章 北纬17度线
第四十一章 拂去尘埃的回望
第四十一章 拂去尘埃的回望
第四十二章 完成使命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5月底,侯寒江去南京向梅嘉生报到。同行的还有三位年轻的越南人,黄明芳、文维、武德,他们都是越方最近派到北京到“青年训练班”学习的,现在结束学习,都到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工作。日后,他们都成了越南方面的重要中文翻译。
顾问团的名单里出现了侯寒江的名字,他要重返越南了。原来,他跟着李班一到北京,就提出了留下来学习的请求。经李班同意,侯寒江进入中央统战部为华侨党员举办的学习学习。5月,统战部突然通知侯寒江去见连贯。连贯告诉侯寒江,中央决定组建中国军事顾问团去越南协助作战,现在急需越语人才,就把你找来了,要你加入军事顾问团,先做翻译工作。连贯正式通知侯寒江:“你的组织关系已经从越南转来了。”99lib•net
当年才16岁的越语翻译丁苏萍在40年后向笔者回忆说:
命令急下,驻地在昆明昙华寺的边纵医务处朱碧英、冯明等六七个女战士赶往庄田在翠湖边的住所,当晚就在庄田住处的一个空屋子里打地铺睡了一夜。次日,99lib•net庄田带领工作人员和这批被视为宝贝的女翻译们乘车驶向开远,他们在第13军军部住了一夜,天明即赶往砚山。那里,越军第308师刚刚开到。
韦国清一直在北京负责军事顾问团的全面筹组工作,刘少奇和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就赴越工作问题找他先后谈了两次。在韦国清陪同下,聂荣臻还在北京两次接见中国军事顾问团的顾问们。
冯明记得,到砚山的那天特别热,她吃到了早熟的荔枝。
1950年,首批中国军事顾问团成员。其中的侯寒江(右二九-九-藏-书-网)早在1946年就开始在越南参加革命工作了
在军事顾问团紧急组建的同时,中越边境上,整训越南正规部队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着。原滇桂黔“边纵”司令员、现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庄田赶往砚山,会同第13军干部整训越军,进行必要的协调。
翻译,越南语翻译突然变得万分急需。云南军区下令,在原先庄田统率的滇桂黔边纵的越南华侨青年中寻找懂越语的人才。太巧了,1948年至1949年初,活动于滇桂黔边界地区的“边纵”受到国民党军的压力,曾从广西和云南边界出境,进入越南的高平、河阳等边境地区整训。在这段时间里,有许多华侨青年参军,其中有几十个华侨女青年,她们大九_九_藏_书_网都有一定文化,集中在宣传、医务分队。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华侨女战士集中在昆明、文山地区。
我出生在越南高平,是华侨的女儿,小时候读过四年书,13岁那年参加了“边纵”文工团。按说,我的越语挺流利,可那全是生活用语,要我理解军事用语已经困难了,何况还要翻译呢。我被分在越军“首都中团”的一个营,越南营长叫黎永明,中国顾问是李云龙。他们说的那些军事术语我从来没有学过,实在叫我为难了。可我倒也不怕,能翻多少是多少,嘴里说不出来就用手比画,再不行就实说我翻译不了。这时,他们也会换一种说法。我一身军装,越南官兵对我挺尊重,顾问也慢慢理解了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相处得很好。当然,笑话闹了不少。我们这些年轻姑娘初上练兵场,甚至有把步枪准星翻译作“蒜头”的。翻译到后来,我们比较顺当些了。但这时,越南部队也快回国了。九九藏书网
那时候,真觉得天下没有比翻译更难的事了。在云南砚山整训越军主力团的时候,受过大学教育,越语汉语都说得呱呱叫的也就那么三几个人,我们管他们叫“大翻译”,他们负责首长之间和上大课的翻译。再往下,就靠我们这些小翻译了。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