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州”与郡县:先秦时期行政区划的虚构与现实
4.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疆域及其郡县设置
目录
第一章 “九州”与郡县:先秦时期行政区划的虚构与现实
4.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疆域及其郡县设置
第二章 六合一统:秦汉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二章 六合一统:秦汉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三章 从“三分天下”到“八王之乱”:三国西晋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三章 从“三分天下”到“八王之乱”:三国西晋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四章 中原沦丧南北分: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四章 中原沦丧南北分: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五章 “天可汗”的疆土: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五章 “天可汗”的疆土: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六章 “强干弱枝”的新尝试:北宋与南宋(含辽金西夏)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六章 “强干弱枝”的新尝试:北宋与南宋(含辽金西夏)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七章 犬牙交错话行省:元代的疆域与政区
第七章 犬牙交错话行省:元代的疆域与政区
第八章 退缩中的疆土:明代的疆域与政区
第八章 退缩中的疆土:明代的疆域与政区
第九章 “桑叶”帝国:清代的疆域与政区
第九章 “桑叶”帝国:清代的疆域与政区
第九章 “桑叶”帝国:清代的疆域与政区
上一页下一页
其一,三晋各自设县的区域相对比较集中,河流两岸、地理形胜之区往往是诸侯国设县的首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然地理区域与政区设置的一致性,这种情况在三晋设县的早期尤为明显。如在上面所述中可以看到,韩国所设之县便是分布在汾水流域的上游,稍后韩又在位于太行山盆地的上党地区设县;赵国之县则主要分布在被太行山分割而成的东西两个地理单元之中(东部是河北平原,西部是山西高原)。魏国其时之县虽不能详考,但从已知所设的温县来看,可知也是位于河水沿岸的。魏国设县的这一特点还一直沿续到战国末年,后来在魏国的东部区域都城大梁以北、河水的两岸,就设置了不少的县。可见自然因素对政区设置的影响还是不小的。因为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时期,一定数量的可耕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河流的两岸、开阔的平原、肥沃的盆地,都恰好提供了适宜耕种的场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繁衍,在这些地区率先置县,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至于其他诸侯国具体是如何设县的,就不像秦国这样清晰明白了。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在各国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到了秦统一六国时,可以确知的县已达到几百个。下面以韩、赵、魏三国在不同时期设县的地域分布为例,来看一下战国之县大体所呈现出的几个特点:
秦国始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县西南),后又曾迁都到泾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栎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公元前350年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其疆域范围大致有今河南西端、陕西九九藏书大部、甘肃东半部以及四川大部的地区。

公元前280年韩、魏两国疆域形势示意图
魏国初期建都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公元前361年定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其疆域领有今山西西南部、河南东部,并涉及陕西、安徽两省境地。
此外,还有一个特例,那就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其境内虽然设了不少的县,却一直没有设过郡。齐国在县上所设立的是具有守卫性质的大都,其作用大约与其他国家的郡相当,齐国把全国的范围划分为临淄等五都,实行五都制。
其四,战国时期,郡下辖县制度已经形成,特别是三国的边地,这种郡县二级制的运用显得尤为突出。上文提到的韩在上党地区设郡、赵在北部边地设郡、魏在河西地区设郡,即是很好的实例。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战国时期郡县二级制已经出现,但从其时所设之县的情况来看,还有为数不少的县依然是独立存在的。而且有些县的地位与级别并不一定比郡低,如宜阳,在当时就是韩国的一个大县,而且“名曰县,其实郡也”。再如韩国的新城,在一度由韩属楚时,楚王就曾将新城作为主郡,以此来统领周围的边邑。
燕国的都城一直在蓟(今北京市)。其疆域有今河北东、北部,辽宁南部及内蒙古境地。

公元前280年诸侯国郡(都)县分布示意图
99lib.net
韩国最初以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为都城,先后迁都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公元前375年灭郑后迁至新郑(今河南新郑市)。其疆域大略有今河南中、西部及山西、陕西两省一隅之地。
魏在战国初期于河西地区设置的少梁、合阳、雒阴等县,则完全是为了巩固河西地区,抵御西部秦国的入侵。西河郡与上郡的出现,也说明这一地区所设置的县已构成了一定的规模。由此可见,战国时期的县在当时不仅仅是经济发达之区的代名词,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战略要地的同义语。

公元前350年诸侯国疆域形势示意图
战国初期,秦国不断向东发动攻势,拓展自己的地盘。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便在新占领的地区设置了不少的县。到了公元前375年,执政的秦献公开始着手改造最基层的居民组织。他下令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做法,被称为“户籍相伍”。到了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又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商鞅在变法中注意到了秦国地方行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一说三十一县)九_九_藏_书_网”的做法,每一县的最高长官,也都由国君来任命,以便中央对地方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
下面,将战国七雄的疆域情况大致作一介绍:
战国时期各国设置的郡,从现有文献记载来看,大都设在边地,目的是为了防范别的诸侯国或境外的少数民族。如三家分晋后,河西地区成为了魏的领地,魏在这一地区设置了上郡与西河郡,其目的便是为了防范西部的秦国。后来魏失此二郡,便退而求其次,继续在河东置郡,其功用还是为了对付秦国的侵入。再譬如赵国,在其北境设立了云中、雁门及代郡三郡,目的是防御林胡与楼烦等少数民族。燕国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则是针对东胡的。楚的巫郡与黔中二郡,也是为防百越与西南夷而设的。
战国末年,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到公元前221年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秦。
赵国的都城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迁至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公元前386年定都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其疆域有今山西中、北部,河北西南部,内蒙河套地区以及河南、山东两省境地。
战国时期,以秦、齐、楚、韩、赵、魏为首的诸侯国还纷纷进行改革,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些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大都采取了县与郡的组织形式。
其二,各国的都城周边多有县城分布。这种情况与春秋时期颇为不同,其时晋县多分布于晋国的边地,而且远离都城绛。到了战国,情况为之一变,在韩国的都城郑、赵国九_九_藏_书_网的都城邯郸以及魏国的都城大梁周围,都设置有不少的县。这说明,近都城之地,经济多较为发达,因此可以看出,在其时有一部分县是设置在繁华之所的。此其一。其二,这些设在都城周边的县,也应具有拱卫都城的作用,换言之,置县时也较多地考虑到了军事因素。
韩的上党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于这一地区的形势,在东汉初年冯衍给时任上党郡太守田邑的一封书信中有过如下的描述:“夫上党之地,四塞之固,东带三关(按,三关即上党、壶口、石陉三关)”。从地形上看,上党地区的东部是太行山,南部是中条山,西部是太岳山。三条山脉交汇,形成了一个封闭型的盆地,而此地的东部便是河北平原,因此占据此地,便可居高临下,俯视中原地区。韩为了有效地控制这一地区,先是在这一区域设了不少的县,随后又在这些县之上设置了上党郡。
赵在武灵王时为了加强与巩固北部的边地,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由东至西,分别设置了代、雁门与云中等郡,并在这些郡下设置了一些县。另外,太原盆地是赵的先人活动的重要地区,不仅是一个发达的经济区,同时也是一个战略要地,赵在这一区域先后设置了三十余县,并置太原郡来进一步加强控制与管理。
齐国的都城一直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北)。其疆域有今山东大部及河北东南部地。
降至战国时代,卿大夫们势力进一步上升,并已出现代替原来的诸侯的局面,其中秦、齐、楚、韩、赵、魏、燕七个诸侯国在当时势力比较强大,各自称霸一方,史称“战国七雄”。
由于史籍记载的缺乏,春秋时期99lib•net的县是如何向战国时期的县转变的,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现在所能知道的战国时期有关县的记载出自秦国。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郡县二级制当时只是在诸侯国的边境地区得以较为广泛地推行,在诸侯国的内地,则只是设县,一直没有设置过郡。再有就是,在诸侯国内,国君对亲属与大夫的封邑依然存在,并未因郡县制的出现而消除。
楚国建都于郢(今湖北荆川市江陵区西北),公元前278年在秦国的打击下先后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县)、巨阳(今安徽阜阳市北),公元前241年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其疆域大致有今湖北、湖南两省,河南南部,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大部以及山东、江西、陕西、四川等省之地。
另外,在郡与县之间,也慢慢出现了统辖关系。经现在学者们的推测,这种现象的出现大概是基于以下两种情况产生的。其一是起先郡置于诸侯国的边境地区,领域虽然广大,却相对比较荒芜,后来由于边地经济的不断发展,郡的辖境内开始变得繁荣起来,为了便于管理,于是在郡下再分设数县,这样以郡统县的制度便逐渐形成了;其二是在诸侯国的边境地带,原本已设置了许多县,后来因为军事上的需要,便又在这些县上置郡,以利统管,这样也便形成了郡下辖县的制度。到了战国中期,有关郡下统县的文献记载已很普遍。
其三,战略要地,也是设县的重点所在。这方面韩、赵、魏三国都有典型的实例。
战国时期,郡、县的长官都由诸侯国的国君任免,不能世袭,郡县的领域也都由国君直接控制,不再作为封赏。这样,以郡县制为其形态的行政区划已经基本形成。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