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
吹奏类
目录
音乐简史
音乐简史
著名音乐家
著名音乐家
著名音乐家
著名音乐家
著名音乐家
著名音乐家
著名音乐家
著名音乐家
著名音乐家
音乐常识
音乐常识
音乐常识
音乐常识
音乐常识
音乐常识
音乐常识
音乐常识
音乐常识
乐器
吹奏类
经典名曲
经典名曲
经典名曲
经典名曲
经典名曲
经典名曲
经典名曲
经典名曲
经典名曲
上一页下一页
传统的巴乌音量较小,音域也不宽,表现力受到很大的束缚。比如彝族的八孔巴乌,仅能发出c1、d1、e1、f1、g1、a1、b1、c2、d2九个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音乐工作者对巴乌不断地进行改进,加粗了管身,使用音键,使巴乌的音量增大,音域加宽,极大地丰富了巴乌的表现力。现在用于舞台演出的改革后的巴乌有两种,一种是十八孔F调加键巴乌,一种是十七孔F调加键巴乌。这两种巴乌都采用塑料管作管身,由装有簧片的上段和装有指孔指键的下段串接而成,前者的音域可以达到G-f2近三个八度,后者的音域也可以达到c-f2两个多度八。加键的巴乌不影响原有的滑音、打音、飞指、抹音等技巧的表现。
芦笙,是流行于我国西南苗、瑶、侗、壮、彝、佧佤、畲、水、仡佬、崩龙、拉祜等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的历史也相当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宋代。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说:“卢沙(即芦笙),瑶人乐,状类箫,纵八管,横一管贯之。”说它“状类箫”,是指它像排箫,由八根长短不齐的竹管排在一起,贯穿在一根很长的横置竹制吹管上,这个形制和今天的芦笙已经非常相似。芦笙的称呼,最早见于明代的文献,明代倪辂在《南诏野史》中记载,滇中(今贵州一带)的苗族人民,“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清代《苗俗记》还记载说:“每岁孟春……男女皆更服饰妆,男编竹为芦笙,吹之而前,女振铃继于后以为节,并肩舞蹈,回翔婉转,终日不倦。”这种风俗,一直到现在,仍在贵州、云南、湖南一带的苗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

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笙算得上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了,相传为女娲时隋所造。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就有“和”的记载,“和”也就是笙。《尔雅·释乐》说:“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可见在商代就已经有笙这种乐器了。在古代乐器的分类中,它属于“八音”中的“匏”类。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几支古匏笙,笙斗用葫芦制成,笙嘴用木制,簧片用竹制,其形制和调音方法竟与今天的笙完全一样。唐代以后,笙斗改用木制,最后,又改用铜制。
现代羌笛,用当地产的油竹(竹节长、管身细)制作,选两支筒径、长度一致的竹管,削去竹外皮成方柱形(有的将两管相邻外皮削平),在首、中、尾三处用细线捆扎。管身无节,全长13—19厘米,上开五或六个按孔。管上端装竹制簧哨。演奏时,口含双簧,用食、中、无名指按孔。音域c1-c2。音色清脆明亮,略有悲凉之感。
葫芦笙既可伴奏,也可用作独奏。川、滇地区的彝族、拉祜族、傈傈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都要在节日或丰收喜庆的日子,乃至祭祀、送葬的活动中,跳葫芦笙舞。
唢呐本来是流行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吹奏乐器,大约在元代传入中国,明代以后成为很重要的乐器,开始主要是用于军中和仪仗。明王磐散曲[朝天子]《咏喇叭》说:“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明王圻《三才图会》说:“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综合这两段话的意思,可知唢呐最早用于仪仗、军中,后来广泛用于民间。
唢呐的结构,是在一锥形木管上方装一细铜管,上面装芦苇做的哨子。木管下方接一铜质喇叭。木管上有八个音孔(前七后一)。唢呐的音色高亢明亮,音量也较大。明、清戏曲发展以后,唢呐的作用越来越大,许多过场牌子等都用唢呐做主奏乐器。在民间吹打乐中,唢呐也是最重要的乐器之一。近现代,唢呐不仅用于民族器乐合奏,还是很受欢迎的独奏乐器。

芦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笙的研制得到很大的发展,簧数增加到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二十六簧、二十七簧、三十二簧、三十六簧、五十一簧。还先后研制成加键笙、转盘笙、低音笙和排笙等,不仅拓宽了音域,扩大了音量,而且克服了转调不方99lib.net便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笙的表现力。

排箫

现代的芦笙一般为五管、六管、八管、十管,最常用的为六管。近年来经过改革的芦笙也有多达十九管和二十一管的,使其音域变得宽阔,音量也更大。
现在流行的管,又称“管子”,就是筚篥。古时候又叫“头管”或“笳管”。管子在北方很流行,在管乐中常常处于领奏地位,也是很好的独奏乐器。近年来,管子经过改造,音域扩大到接近三个八度,加键管能完整地演奏十二个半音,转调方便。
相传,西晋末年爱国将领刘琨善吹胡笳,他任并州刺史的时候,在晋阳城被数万匈奴兵围住。刘琨组成了一个胡笳乐队,朝着敌营吹起了《胡笳五弄》,匈奴兵怀念家乡,就流着眼泪退兵了。
元代以后,戏剧逐渐发达,而伴奏则渐趋简化,音域较窄,音量较小的排箫被逐渐淘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排箫得到新生,经过改进的排箫,音色更加优美,音量较前增大,演奏技法有所发展,因此,表现力大大加强,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巴乌,彝族称“吉非里”,傣族称“筚”,哈尼族称“梅巴”或“妞巴”,佤族称“拜”。它的管身用毛竹制作(也有用木制的),一般开有4-8个音孔,各民族的巴乌在形制和演奏上有一些差异,也没有一定的规格。现在比较通用的巴乌,长约27.5厘米,开有八个音孔(前七后一),一端的侧面开有一个吹孔。巴乌和竹笛的最大区别,在于巴乌的吹孔内嵌装有一个小三角形的铜质簧片,吹奏的时候,气流振动簧片发音。
笙和竽是同一类乐器,只不过竽要大些,笙要小些。但这小一些的笙,使用的范围比竽大得多,使用的年代也远比竽长。
笛的音域较宽,可以到两个半八度,音色优美清脆,演奏技巧非常丰富,表现力很强。传统的笛,有梆笛、曲笛之分。梆笛一般是开第三孔为G,是北方梆子的主要伴奏乐器,声音高亢明亮。曲笛一般是开第三孔为D,音色较低沉而优美,多用于昆曲伴奏和江南丝竹等。现代的笛,有从C调到B调十二支,还有低于C调的低音大笛。
葫芦丝又名葫芦箫,它是阿昌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乐器。它用葫芦做音箱,葫芦的细长顶端开口作吹口。在与吹口相对的下部并排插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每根竹管插入葫芦的部分都有一枚尖舌铜质簧片。中间一根竹管最长最粗,为主管,上面开有七个按音孔,六孔在前,一孔在后。吹奏时开按音孔,可以发出从c1-d2九度的音。旁边两根竹管各能发出一个单音(一管可发出d1音,一管可发出a1音)。在吹奏旋律时,两旁竹管发出的持续低音与主管吹出的旋律构成各种不同的和声,非常特别(也可以闭住两旁竹管,使其不发音)。
到了唐代,葫芦笙已经进入宫廷,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条载,用于宫廷演奏的“夷乐部”中有葫芦笙。在西南少数民族中,葫芦笙很受喜爱,唐樊绰《蛮书》说南诏地区,“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间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南宋时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还说:“瑶人之乐,有芦沙、铳鼓、葫芦笙、竹笛。”一直到现在,葫芦笙还是西南许多少数民族最喜爱的乐器之一。
《诗经》和《周礼》中都提到了一种叫“管”的乐器。但大家的解释都不一样,郭璞注《尔雅》,说它“有底”,蔡邕《月令章句》说它“有孔无底”。这种管已经失传,究竟是什么样子,说不清楚了。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的埙陆续出土,在距今约六千年的浙江杭州湾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一个有一个音孔的陶埙。有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两个陶埙,一个无音孔,一个有音孔。有音孔的一个可以吹出F和bA两个音,构成一个小三度音程。在山西万泉县荆村出土的三枚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埙,一枚是筒形的一孔埙;一枚椭圆形,有吹孔和一个音孔,为二孔埙;还有一枚扁圆形,有吹孔和两个音孔,为三孔埙,能发出e1、b1、d2九九藏书网三个音。近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奴隶社会早期平民墓葬中出土二十多个陶埙,都呈鱼形,鱼嘴即为吹孔,另有三个音孔,属四孔埙,可以吹出宫、角、徵、羽四个音。河南辉县疏璃阁殷墓出土的三枚陶埙,大的一枚已经残破。小的两枚除吹孔外,都有五个音孔,为六孔埙。它们可以发出a1、#c2、e2、#f2、g2、#g2、a2、#a2、b2、c3、#c3等十一个音。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墓出土的武丁时期的陶埙,也是六孔埙,发音与辉县疏璃阁的陶埙相似。
大概所有的人都知道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他吹的就是竽。竽和笙是同一类的乐器,在“八音”中属“匏”类。《艺文类聚》四十四引《世本》说:“隋作笙也。”《事物纪原》二引宋衷注:“隋,女娲之臣。”《礼记·明堂位》就干脆说:“女娲之笙簧。”这就不得了了,笙、竽的出现,简直是和人类的诞生同时了。虽然不知道笙、竽出现的具体时间,但是,在商、周时期已经被大量使用了。大家很熟悉的南郭先生,就是齐国的一个冒牌吹竽者。据《韩非子·内储说左上》所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这会是怎样一个壮观的场面啊!南郭先生就混在这个三百人的吹竽队伍中。笙和竽的区别,只在大小和管的多少。这两种乐器都是在匏内列管,另有一个吹管。每支音管都有一个发音的簧片。竽的形制比笙大些,最初是三十三管,后改为二十三管。竽在先秦、两汉都是重要的吹奏乐器。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竽的明器一件,二十二管,分前后两排。唐、宋以后,竽的使用少了,后来就几乎失传,仅在雅乐中尚保留一点位置。

这是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一种吹奏乐器。在《诗经》《楚辞》中都有关于它的记载。宋陈旸《乐书》说:“篪,有底之笛也,横吹之。”它的样子和后代的笛很相似,也是有一个吹孔和几个音孔,不同的是笛吹孔的一边有底(即不通),而另一边则无底。而篪两头都有底。另一个区别是笛有笛膜,而篪没有。
从殷商时期开始,埙就基本定型为六孔,到了汉代,才出现了七孔埙。埙在商、周时期是十分重要的乐器,《诗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埙的描写,如《大雅·板》说:“天之牖民,如埙如篪。”但是由于埙的音量较小,在后代逐渐不被重视。隋代“九部乐”中的《清乐》还使用到埙。唐代音乐艺术高度发达,许多新的乐器不断出现,埙的使用便基本绝迹了。以后,埙只出现在清代的宫廷雅乐中,再有就是用于琴埙合奏。近年来,埙又以其独特的古朴韵味重新受到人们的喜爱。
很多人听说胡笳这种乐器,都是从读了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开始的。
芦笙演奏的最大特色,是吹奏者边吹边舞,这种舞蹈被称为“芦笙舞”。
筚篥,又写作觱篥、必栗、悲篥,就是今天的管子。它本是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说:“觱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曰悲篥,有类于笳。”据说,它本来是作战的时候用来惊中国马的。《旧唐书·音乐志》就说它是“胡人吹之以惊中国马”。它的形制,是用竹做管身,上面有芦做的哨,管上有九孔。南北朝时期,又有大筚篥、小筚篥、竖小筚篥、桃皮筚篥、双筚篥等多种。在唐代,筚篥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乐器,出现过尉迟青、王麻奴等筚篥高手。
笛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重要的吹管乐器。竹制,横吹,有吹孔一、膜孔一、音孔六(近现代出现七孔、九孔、十孔笛以及十一孔的新笛)。
胡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最早的胡笳,就是把芦叶卷起来吹,《太平御览》引《蔡琰别传》说:“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之胡笳。”后来,又出现两种形式的胡笳,一种是把芦管的一头压扁吹奏,一种是把芦苇制成哨,安装在木制的管上吹奏。这两种胡笳都没有孔,也就不能吹出旋律。汉代又出现了一种管身上开有三孔的胡笳。
笛在南北朝和唐、宋时期已经是非常受人喜爱的乐
藏书网
器,出现了桓伊、唐玄宗、李谟这样的高手。
篪在南北朝时期还在民间广泛使用。据载,北魏河间王琛有婢朝云,善吹篪。琛为秦州刺史,诸羌叛乱,屡讨不降,他就让朝云假扮为一个贫穷的老妪,吹篪行乞。羌人听到后,引起思乡之情,都流着眼泪归降了。所以当时秦地的人说:“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

葫芦笙

巴乌

到唐代,竽的使用逐渐减少,至宋代就基本失传了,但是笙却一直沿用至今。
葫芦笙有高音、中音、低音三种。高音葫芦笙音色明亮,中音葫芦笙音色柔和,低音葫芦笙音色浑厚。
巴乌有横吹和竖吹两种。横吹者管身较粗,竖吹者管身较细。巴乌的音色柔和甜美,优雅圆润,它常用于舞蹈和说唱的伴奏,适合演奏歌唱性的旋律。流行于红河流域彝族地区的巴乌,音色柔和而略带鼻音,尤其适合演奏抒情性的乐曲。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里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了,诗中提到了羌笛,可见至少在唐代,羌笛就已经是很受欢迎的乐器了。其实,羌笛的历史还可以上溯很远,汉代马融的《长笛赋》说“近世双笛从羌起”,说明汉代羌笛已流行。也许羌笛的历史还可以上溯很久很久,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文字记载和地下发掘佐证而已。

胡笳

唐、宋时期,横吹的笛和竖吹的箫才完全分开称呼,横吹的笛称笛,竖吹的笛称箫。箫又被称作“秦箫”“凤箫”,因其无底,又称“洞箫”。和笛相比,箫的声音要柔和些,也更悠扬婉转,所以它的技巧变化虽然没有笛丰富,但更长于抒情,尤其是表现一种清远哀怨的情结。
春秋战国时期所说的箫,大多是指排箫,自秦、汉以来,竹制的单管多孔的吹奏乐器,主要是指横吹的篴和竖吹的箫,当时都叫作笛。东汉时马融作《长笛赋》说:“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这里所描述的,应该是箫而不是笛。本四孔,东汉京房(君明)以为没有商音,所以加了一孔,而且是加在背面,与现代的箫已经很相似。到了西晋时,荀勗改进笛律,他的笛有六个按音孔,五个在前,一个在后,与今天的箫已经完全一样了。汉代陶俑和北魏云冈石窟雕刻中都有吹箫的形象,可见在汉、魏、六朝时期,已经有箫在使用了。
在云南、广西的彝、哈尼、苗、傣、佤、布朗等少数民族中,流行着一种外形和演奏方法都和竹笛都非常相似的吹管乐器,它就是巴乌。
三孔的胡笳在唐代以后被筚篥取代了。
笙的形制也在不断地改进,明、清以来,流行的主要是十七簧笙、十四簧笙、十三簧笙和十簧笙。
芦笙的原理和笙基本上是一样的,现代的芦笙是将长短不齐的竹管插在笙斗中,竹管的根部有铜质簧片,管上距笙斗一寸左右有指孔。演奏时,用嘴吹或吸笙斗上的吹管,手指按音孔发音。管的长短不一,发音的高低也不一样。芦笙可以吹奏单音,也可以吹奏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等双音以及和弦。
尺八,其实就是箫的一种,所不同的是它用的材料是竹根部的一段。尺八的形状和箫很相似,但是要粗一些,它一般是用石竹、观音竹等上等竹材,取其根部制作而成,音量比箫大些,音色深沉含蓄而略带凄凉之感。其音色很接近西洋乐器中的长笛,但要朴实滋润一些,有人把它们比作郊野与城镇的分别。
最早的乐器,差不多都是劳动工具演变而成的,骨哨也是如此。最早的骨哨,是鸟兽的肢骨制作的,本是在狩猎中用来模仿鸟兽的叫声,后来演变成乐器。在距今七千多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了一百六十多件骨哨,在属于青莲岗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的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发现。长度6至8厘米不等,器身略呈弧形。其中有一件骨哨,出土时腔内插有一肢骨,将有孔的一段放入嘴里轻吹,同时抽动腔内肢骨,就可以吹出简单的乐曲。
葫芦笙是流行于我国西南彝、佤、傣、怒、苗、拉祜、傈傈、纳西等少数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它的历史相当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西南地区就已
99lib•net
经有葫芦笙了。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与我们今天的六孔笛十分相似的骨笛,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十六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八千余年历史,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另外还有美国华侨收藏的战国时期七个按音孔横吹的铜笛、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前433)曾侯乙墓中的两支横吹的笛、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三号汉墓(前168)中的两支横吹的笛、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的一号墓中一支用二节竹制成的七个按音孔横吹的笛,都足已证明笛子是最原始的乐器。

葫芦丝

据说我们的祖先在渔猎的时候,听到水边的芦苇折断后在风中发出的“呜呜”的响声而受到启发,截苇而吹,用以模仿鸟兽的叫声。后来,人们发现芦苇的长短粗细不同,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同,于是,他们把长长短短的芦苇编排在一起,就成了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苇籥。

唢呐

角,就是牛羊的角,就像乐器中的“贝”就是海贝一样。流行于汉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它没有音孔,只能吹奏单音,所以最初恐怕也没有把它当作乐器,但是,汉代的军乐和卤簿(仪仗)乐队中却用上了它,而且一直沿用于后代,尤其是军中。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宋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辛弃疾《破阵子》“梦回吹角连营”,描写的都是军中的角声。

1978年8月,在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乐器实物,其中有两支排箫,大小略有差别,都由十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依次排列而成,有一支至今仍能演奏,它不是按音律排列,但是超出了五声音阶的范围,更加证实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排箫已经是很重要的乐器。这一发现曾引起世界音乐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
苗族的芦笙舞,又称“踩堂”,现在仍然是苗族民间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不过现在女子大多是徒手,不再振铃。在节日期间,芦笙舞的规模很大,芦笙手上百一齐吹奏,真可谓声振林木。而参加舞蹈的人更上成百上千,大家围着芦笙手,层层环绕,按逆时针方向尽情歌舞,蔚为壮观。在“跳花”“跳月”时,青年们还通过芦笙舞选择对象、寻找爱情。
排箫一般都是有底的,它的音色没有无底类吹奏乐器如笛、箫、管子、唢呐等明快亮丽,而显得有一点虚幻,因此给人一种缥缈空灵的出世之感,有如遥远的天际、茂密的林间飘来的一缕天籁之音,令人有“如闻仙乐耳暂明”的感觉。
后来,人们不再用柔软而容易变形和折断的芦苇,而改用坚硬耐用的竹子来制作,这就是最早的排箫,在当时,它就叫做“箫”。《世本·作篇》说:“箫,舜所造。其形参差像凤翼,十管,长二尺。”它的编排管数,从最早的三管、六管,到后来的十管、十三管、十六管、二十管、二十一管,到二十四管(近代更被发展到两排共五十管),张载《博雅》说:“箫,大者二十四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底。”在古代,它是十分重要、十分受人们喜爱的乐器之一,据说曾使孔子一听而“三月不知肉味”的舜乐《韶》,就因为以箫为主奏乐器而被称作《箫韶》。伟大诗人屈原在《九歌·湘君》中,有“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的描写,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说:“舜箫名参差。”排箫本是按管的长短顺序排列,形如鸟翼。到了清代,才将单凤翼状的排箫改作双凤翼状,即中间短而两边长,并且把用绳捆竹编改为插在木制的底座之中。

羌笛流行于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及黑水一带羌族地区,不过在历史上,羌民活动的范围要大得多。

骨哨

葫芦丝是西南少数民族用葫芦制作的乐器。

羌笛

在苗、侗等少数民族中,流传于民间的芦笙乐曲很多。侗族有一百多首,常用的都有三十多首。苗族传统的芦笙乐更多,有一些“大谱”,长达三十多段,芦笙叙事曲《诺德仲之歌》,就是根据流传于贵阳谷立一带、歌颂民族英雄诺德仲多段体同名民间乐曲改编的九九藏书网
水族的芦笙舞,则多在每年九月水族新年时。也是男子吹芦笙舞于前,女子持花手帕舞于后。不过它的动作带有模仿性,主要模仿行船、骑马、射猎或水牛滚塘等劳动生活场景。
笛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一直没有定论,从前都认为横吹的笛是汉代才出现的,而先秦时横吹的竹管乐器是有底的篪。但是,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却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音乐中也有排箫,它的构造、外形、演奏方法和音色与中国的排箫几乎一模一样,英文作Pan-Pipes,传为古希腊牧神潘发明。在莫扎特的著名歌剧《魔笛》中,帕帕盖诺(Papageno)吹奏的就是这种乐器。在东欧的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匈牙利等,排箫在民间更为流行。罗马尼亚民间歌舞团多次访华演出,艺术家们用排箫演奏的罗马尼亚著名乐曲《云雀》和《霍拉舞曲》等,欢快热烈,优美动听,深受我国人民的欢迎。
在音乐已经高度发达的春秋战国时期,笙已是非常重要的乐器。《诗经·小雅·鹿鸣》就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诗句。《诗经》中还有《鱼丽》《由庚》等六首所谓“有声无辞”的诗(实际上就是器乐曲),就叫作“笙诗”。此后,笙在雅、俗乐中都一直是重要的乐器。
在学会钻木取火之前,人类使用的火是雷电击燃树木一类的“天火”,为了不让它熄灭,他们就不停地添草加柴。长时间地燃烧,火堆周围的土就变得坚硬,这给了原始人很大的启发,他们逐渐把泥土捏制成各种形状,然后放到火中去烧,这样,就做成了最早的陶器制品。这些陶器制品不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而且他们还发现在敲击它们的时候,会发出清浊低昂、激越悠扬的声音,于是,他们便用陶器制作乐器了,在学会冶炼金属之前,钟、鼓都是陶制的(陶制的鼓叫“土鼓”,是用陶制的鼓框,再蒙上兽皮)。他们在无意之中也许去吹一些小的陶器,发现它们可以发出一些悦耳的声音,于是,他们发明了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埙。

筚篥

角最初是动物天然的角,后来就用竹、木、皮革、金属等制造。尤其是后代铜制的角,形状和天然的角完全不同,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说:“古角以木为之,今以铜,即古角之变体也。其本细,其末钜。本常纳于腹中,用即出之。为军中之乐。”直到清代,卤簿中的鼓吹大乐仍在使用。
埙可以算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了,今天出土的陶埙,最早的是距今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实物,据说最早的埙是源于弹丸或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后来才逐渐变为乐器。
葫芦丝的音色柔和甜美,抒情性很强,可用于独奏,也可用于合奏。
唐、宋以后,篪就只用于宫廷雅乐了。清代有实物流传,吹孔和音孔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一点与笛不同。
葫芦笙用葫芦做笙斗,在上面插上几根长短不一的竹管,有五管、六管、七管、八管几种规格。竹管内装有长方形的竹制或铜制的簧片,吹奏时簧片振动发音。在靠近笙斗的地方,每根竹管上都有一个音孔。葫芦的细长顶端上另接竹管作为吹口。吹奏时,手指按在音孔上,口含吹口,或吹或吸都可发音。如果按住穿过葫芦底部的管口,每一根音管还可以发出小二度到大三度的两个音。改革后的葫芦笙为十管,笙斗改用木制,音管上加上共鸣器,音域扩展到g-f2近三个八度。
芦笙分为大、中、小三种,大的管长可达六七十厘米,小的管长则只有二十至三十厘米。它们的吹管比笙的吹管长得多,这主要是便于吹奏者边吹边舞,手可以伸得长些,舞姿也就优美一些。

尺八

1956年8月,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经过认真地讨论和广泛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决定以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的图案作为中国音乐的乐徽,这种乐器就是排箫。
湖南侗族芦笙舞,又称“踩笙堂”,一般在节日表演,男子吹芦笙在前,女子持折扇或彩帕随后,边歌边舞,情绪热烈。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