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西来风雨——美国所藏秘档解读
孔祥熙所藏西安事变期间未刊电报
目录
第一辑 东瀛幕后——日本所藏秘档解读
第一辑 东瀛幕后——日本所藏秘档解读
第二辑 隔海烟云——台湾所藏秘档解读
第二辑 隔海烟云——台湾所藏秘档解读
第二辑 隔海烟云——台湾所藏秘档解读
第三辑 西来风雨——美国所藏秘档解读
第三辑 西来风雨——美国所藏秘档解读
第三辑 西来风雨——美国所藏秘档解读
第三辑 西来风雨——美国所藏秘档解读
孔祥熙所藏西安事变期间未刊电报
第三辑 西来风雨——美国所藏秘档解读
上一页下一页
密。日内阁因对华交涉,现可暂事静观,枢院不致穷究,年内可以安渡﹝度﹞。其中央各方对华根本方针,因此时若加激动,恐陷中国于大混乱,在日亦不利,确实放弃武力政策,即关东军亦决无大举。华北方面,少数浪人仅藉冀东财力活动,图造成自治,更难有效。其分别向冀、察、晋、鲁进行局部防共协定,同属投机性质,非中央固定计划。至内阁本身,因责任,对庶政一新、增税、电力等案极端不满,议会开议后1月10日至未定日之旬日间(本句疑有脱误——笔者),必遭强烈攻击,对华任何问题,同时仍为论难之焦点。军部不甘屈服,裂痕颇深,势必力争。但继任人选,近卫以养望而成西园寺第二自命,必不轻试。宇垣本以寺内为台柱,寺内因久原真崎事已为少壮军人所不满,宇垣本身亦与少壮派有旧隙,然其活动甚力。此时我方要务,在能巩固中枢,使对中国有对象可与款洽。如能设法使日本各方深知中国对调整确有诚意,失败系因日深切诛求无厌,军人在绥,又处处侵略之故,庶几正其视听,俾将来可为我国有益之展开。英。
南京方面通过端纳得知蒋介石的确切情况后,态度转趋强硬。16日,南京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决议,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讨伐张学良。同日,南京空军轰炸渭南等地,向张学良施加军事压力。17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委员们纷纷发言,“语殊激昂”,决议贯彻讨伐方针。会后,孔祥熙再电张学良:

四十四、《张学良致蒋鼎文电》(1936年12月19日发,同日22时40分收)

六十六、《孔祥熙致阎锡山电》(1936年12月22日)

孔副院长庸之兄勋鉴:
特急。太原阎主任百川兄勋鉴:密。芷青兄出示皓酉电敬悉。此间将领并无反对尊处派员赴长安者。季宽兄赴晋,未携有何种具体方案,乃持孙、孔、居、叶、冯、李、朱、程、唐及弟联名函,请兄全权负责调处,因飞机在汴发生故障,改乘专车赴晋,明日未必能达。为应付事机起见,次陇、次宸两兄如能先赴西安一行亦佳。如何?请兄卓裁。弟应钦。哿申。秘。
宋子文于20日上午飞抵西安,会见张学良、蒋介石,并通过郭增恺了解到周恩来和中共方面的态度,21日,回南京报告:“介公在陕,确属安全,汉卿态度,尚可理解,前途颇有开展之望。”当日,孔祥熙致电宋子良云:
关于院长事,迭电均奉悉。此次消息传播后,德舆论均责备张学良而表同情于中央政府,深以中国正在统一进步之中而发生意外为遗憾。各大报尤多著论颂扬院长功绩。前数日虽屡载院长噩耗,经使馆一再辟谣,知系某方恶意宣传,已不置信。侨民对此极愤慨,均告以静候中央解决。惟因事出非常,放对一切交际应酬,均暂托故谢绝。又放奉汪主席电召,定18日赴义,馆务由谭参事处理,谨闻。旅费容后报。程天放。

二十六、《陈仪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6日)

本电所称“沙公”,当亦代指蒋介石。
南京财政部长孔钧鉴:

十五、《宋子良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4日23时50分发,15日9时30分收)

西安邵主席仲辉兄勋鉴:
奋密。返上各电,未知得达否?现弟对于国事,尚有种种意见,亟待奉商。尚希指定电台一处,以便随时通讯,而免延误。伫盼电复为荷。弟孔祥熙叩。元秘。印。

十一、《商震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4日)

孔副院长钧鉴:
良密。此间金融,经弟昨日召集银钱业会商,尽力维持法币与毫券比价。今日市面平稳,省行方面终日只售出法币90万元,港纸经沪方尽量卖出,外汇亦已回跌,堪请释注。西北事变,群情愤慨。此间财政金融,均已布置妥当,前途不致发生恐慌。如须派弟至西北探视介兄,亟愿前往,任何牺牲,在所不惜。岭南消息迟滞,尚乞随时电示一切为祷。弟子良叩。寒。印。

二十八、《程天放致南京外交部电》(366号,1936年12月16日,17日5时15分收)

十四、《商震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4日发,15日收)

张学良发动事变的当日,曾与杨虎城等19人联名致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各院部会等,提出八项要求;另有张氏以个人名义致孔祥熙电,说明发动事变的苦衷。此外,还有一电致宋美龄,全文云:
张天枢到潼关后,迅速设计了一套在西安内部制造矛盾利用杨捕张的计划,貌似聪明,实则颟顸,完全不了解杨的性格与为人。电云:
为了对张学良进行疏导,拯救蒋介石,孔祥熙几乎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下列电报即是一例。
南京方面认为,派人入陕是个重大问题,因此,意见歧异,顾虑重重。孔祥熙收到宋子良的电报后,旋即复电,肯定他的意见,但表示须待自陕释回的蒋鼎文(福州绥靖公署主任,随蒋介石赴陕被拘)报告后再定,电云:
李金洲受张学良、杨虎城派遣与阎锡山商谈后返回西安。19日,张、杨致电阎锡山,再次陈述除抗日外,绝无他图以及决不造成内战等意。20日,阎锡山将张、杨电文转告何应钦与孔祥熙。电云:

二十七、《孔祥熙致阎锡山电》(1936年12月16日)

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在于,迫使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转变政策,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出现了全民抗日救亡的热潮。从本电可以看出,这正是日本侵略者所最害怕的。
事变初起,广西驻西安代表刘仲容曾致电李宗仁、白崇禧,劝其响应。电称:“此间兵谏事,想已见诸张、杨两公通电。今后实际救国大计,正待共商,尤盼副座(指白崇禧——笔者)能乘机来此,共商一切。盼复。仲容。诞。文。印。”此电为南京当局截获。20日,孔祥熙致电白崇禧,邀请他来南京“协商大计”,反映出南京当局对广西方面的戒心。电云:

七十七、《孔祥熙致韩复榘、宋哲元电》(1936年12月24日)

除致电阎锡山外,孔祥熙又致电傅作义,加以鼓励。电云:

四十、《孔祥熙致冯钦哉电》(1936年12月19日)

九、《孔祥熙致蒋介石电》(1936年12月13日)

西安张副司令汉卿兄请饬译转蒋雨岩、蒋铭三、邵翼如、陈辞修、陈武鸣、陈雪暄、钱慕尹、朱一鸣、万耀煌、卫煜如诸兄同鉴:
李子范兄鉴:
度密。顷由杜月笙来电报告,谓据吴铁城由何部长处得来消息,大约委座可无生命之虞。彼以为中央一方面不遗余力威胁叛逆,一方面妥为张学良设法,使张于释放委座后对其安全问题无所顾虑,是为当前要题。
孔祥熙当时最担心的是蒋介石的安全,也担心发生内战,因此以全家身命为担保,要求张学良立即送蒋介石返回南京。当然,他懂得这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因此,又提出第二方案,即由陕西方面派代表,或允许蒋的随行人员蒋作宾、邵元冲等随端纳返京协商。他当然还不知道,事变当日,邵元冲因企图越墙逃走,被士兵开枪击伤,正好这一天在医院中去世。
限即到。南京军委会副委员长冯、行政院代院长孔、军政部部长何:密。(1)冯军长钦哉派郭副师长景唐、少校参谋徐恩贤来潼,表示不受伪命真意。现商定对匪军及奉军绝对打,对陕军任收容;不为中央后患。(2)69师杨澄原饬派上尉副官刘安平来潼联络,已将进展情形告知。(3)105师师长刘多荃及第1旅旅长唐君尧派该旅参谋长高志恒来潼,使中央设法调解,免除战事。恐其泄漏军情,暂行留部,转送开封,一面函慰刘、唐。(4)现以28师集中华阴,进占华县。职樊崧甫。删巳。参战印。
华县桂总队长鉴:
元电敬悉。辱承爱护,感洽肌髓。介公力图自强,诚人所共知,亦良所深信。惟国事日非,不容自讳。统一仅坐形式,外交不妄﹝忘﹞妥协。出兵援绥,尤未能倾注全力。在国家未至存亡关头,尚可从容处理,而今则河山半壁,几尽沦亡,国势之危,已如累卵。若犹讳疾忌医,始终隐忍,则民族立国精神沦丧殆尽,何以为国?何以为人?良等以为国难至斯,事事须求彻底,空谈团结,决不能搔着痒处。我公素抱抗日决心,为海内青年志士所共仰,一切言行,尤异凡庸,还乞进一步开诚赐教,俾救国之策得早施行。总之,良等此举,对事而非对人,介公果能积极实行抗日,则良等束身归罪,亦为﹝所﹞乐为。纯洁无私,可质天日。他人或有不知,而坚决抗日如公者,应能见谅。至先送介公回京一节,抗日主张及行动未能实现以前,势难遵办。我公关怀良等困难,并愿为之担保,具佩隆情。惟良等苦闷,惟在抗日未能及早实施,致国本日危,复兴无望,此外私人方面,固无困难可言。担保一层,尤无必要,盖良固不惮以七尺之躯,换得主张之实现也。公爱良至厚,良望于公者亦至殷痛切陈词,敬希鉴察。张学良叩。谏午。印。
良密。马电悉。文弟四时回京,汉卿已有悔悟意,前途颇可乐观。知注特复。兄零箇秘。印。

三十、《孔祥熙致张学良电》(1936年12月17日)

奋密。介公留陕未归,全国至为觖望。现在百公设法斡旋,请兄与次陇先生同赴西安接洽。以兄与汉卿多年袍泽,相知甚深,此次不辞辛劳,前往一行,当可面晤介公,商承一切,并对汉卿婉加劝解,令其感动,幡然悔悟。如获随同介公先赴太原,复与百公详加商讨,自可得圆满之解决。此行于国家安危关系綦切,举国上下,属望甚殷。特电驰候,并祝成功。弟孔祥熙叩。号秘。印。
太原阎主任百公勋鉴:
少壮派的鲁莽行动造成了东北军的分裂。2月3日,扼守东线的刘多荃师自动撤退,中央军进驻渭南。刘多荃并召集会议,宣布接受南京方案,全军东开。8日,中央军进入西安,杨虎城及17路军撤到三原。9日,樊崧甫致电孔祥熙云:
急。洛阳樊师长崧甫弟勋鉴:松密。西安事变,吾弟率旅前进,警护侦察,进行神速,足证爱护委座、爱护国家,至佩至慰。兄已密嘱敬之兄妥为布置,星速应援,请安心应付。洛阳治安,尤盼加意维护为要。兄即晚赴京,并以奉闻。文亥。沪寓。
事变初起,孔祥熙给张学良的电报,口气都比较婉转,本电则不同,“劫持领袖愈久,吾兄所负责任愈重”,“悬崖勒马,及此不迟”等等,都是以前电报中不曾出现过的。
行政院代院长孔:
陈仪时任福建省主席,他坚决主张以军事力量进攻西安,并切断中共与西安方面的联系。电云:
急。南京财政部孔副院长:咸秘。京电奉悉。奋密。委座安适,至慰。此时最要者:(一)须以极速极大的军事力量,克服西安,并截断赤匪与逆军联络路线,庶可救出委座。倘迁延时日,正式赤匪一入西安,张逆必被摒没落,则危险极矣。(二)指挥必须统一,步伐必须整齐。以上两项,业已电陈何部长,当荷同意也。陈仪。铣巳。印。

一、《张学良致宋美龄电》(1936年12月12日)

中国为防止西安事变勃发后所引起的法币制度及汇兑的动摇,刻正努力是维。因该件对日亦有最大密切之关系,视市场之推移如何,我方应采之方策,现正慎重交涉中。尚希在华日本银行,除必要政策以外,积极的助长中国经济之发展,切勿使之恶化,而加以严密的指导是幸(该件已与财政部协商)。

三十五、《孔祥熙致阎锡山电》(1936年12月18日)

13日,孔祥熙曾请张学良转致蒋介石一电。15日,张学良复电,已转呈。电文云:
南京行政院孔院长:
汉密。请转介兄赐鉴:日昨据报,西安兵变,深用悬系,急于晚车回京。今晨抵京,获读汉兄公私两电,始悉详情。查抗敌御侮,国人皆同此心。中枢同人,初无二致。吾兄以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言行开国际之视听,自不能不周详审慎而轻有所主张。在诸袍泽,痛乡邦之沦亡,激一时之情感,主张或近操切,当亦由于爱国之热忱,衡之事势,当殊途而同归,并非有何异趣。兄与汉兄,患难相依,久要契好。中枢之措施,汉兄尽所稔知,此次之事,当出迫不得已,别有苦衷。弟意任何主张,苟利国家,皆无不可从长计议。当此大敌当前,倘使别生枝节,既损前方之士气,转授敌人以乘我之机。瞻念前途,实深忧惧,望即洽商汉兄,早弭变乱,以纾国难。弟孔祥熙叩。寒。秘二。印。
连日日方宣传中国统一假面具完全揭穿,西安事变足以说明日德协定之必要,打破英美迷信云云。已随时设法驳斥。此间侨民及学生,以绥事正在进展,张学良突有此叛国之举,予敌人以机会,均极愤懑,纷请代电中央,迅予戡乱并营救院长出险,以息谣诼而定人心。除将连日部电情形宣示,加以安慰外,特奉闻。朱鹤翔。
重庆中央银行,乾密,即刻译送南渝中学张校长伯芩兄道鉴:
孔院长庸之兄勋鉴:
事变初起,孔祥熙不明底细,因此,单独致杨虎城一电,企图说服杨,由杨出面说服张学良及诸将领,电云:
度密。尊致部座电奉悉。关于樊部军费,已奉谕先汇一万元,以供临时支应。嗣后当每月酌予补助,请转知震初,即电告崧甫,并勖以努力奋斗。给养补助方面,部座自可协助维护。弟光叩。效。

三十四、《有田致天津领事密电》(293号,1936年12月17日)

八十一、《孔祥熙致赵戴文电》(1936年12月26日)

杭州蒋院长钧鉴:
良密。巧电悉。介兄被困,迭派端纳、黄仁霖二君前往探视。日昨铭三总指挥回京,得悉介兄安适如常,略以为慰。昨日大哥飞洛,今晨八时飞陕,俟得详情,再为转告。粤省财政重要,吾弟暂时不必北来,尤望安心处理为盼。美龄。号。

十六、《张学良复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5日)

张学良12日致孔祥熙电是打到南京的,他在上海从电话中得悉张电内容后,曾立即复电张学良,肯定其“爱友爱国”,发动事变事出有因,“或兄痛心于失地之久未收复,及袍泽之环词吁请,爱国之切,必有不得已之苦衷”。他当时最迫切的是要和张学良建立无线电联系,以便谈判。电云:
急。南京财政部孔部长庸兄赐鉴:良密。西北分子复杂,汉卿为人利用包围,跋扈横行,决非情感所能激动。闻中央将派大哥前往调解。此间中央地方军政当局,佥谓不可,弟意亦然。大哥负国家经济重任,去而再被挟持,则事态更形严重,应付更感困难,必致影响整个国策。如必须派人前往,无宁弟去,此间财政已布置妥善,金融有季高兄负责,无虑其他。如何?乞电示为盼。弟子良叩。铣。印。
巧、巧秘两电诵悉。△密。维宙、柳忱、庭功﹝午﹞三兄莅晋,极所欢迎。次陇、次宸本拟今日飞陕,因季宽来晋,拟俟晤谈后再行。知注并闻。弟阎锡山。皓午二。机。印。
部长张钧鉴:99lib•net
松密。本军先头部队昨已到达西安,后继部队正在陆续推进,顾主任佳日过此西上,主持行营。本部拟于明后日前往。逆部除城内尚留一小部外,主力已向三原、富平、高陵一带撤退。杨本人尚在新城,现军势已操我手,谅顽强者必能俯首就范,建设西北计划即可按步实施矣。知注谨闻。樊崧甫叩。佳午。印。
孔祥熙委托阎锡山出面斡旋一事得到居正、孙科等人的同意。19日,黄绍竑携带居正等公函飞太原,因飞机故障中途改乘火车,所携公函改由孔祥熙以电报拍出:
篠秘电悉。斗密。庭午、维宙两兄来陕,至所企盼。其来电迄未收见。弟前致维宙、柳忱一电,未审得达否?该电大意,略谓文日之举,纯为积极实现抗日救国主张,如中央确能改变政策,积极领导抗日,行动实现后,用我则愿作先锋,罪我亦愿束身归罪。否则,救亡无方,空言商洽,非弟本意云云。恐前电有失,请兄再将此意转达庭午、维宙两兄为盼。再,兄之“寒”、“寒秘三”、“咸秘二”三电均奉悉,倍承关注,尤深铭感。日内子文、墨三两兄即将来陕,似无庸再由雨岩、翼如两兄传达意旨矣。并闻。弟张学良叩。巧亥。机。印。
南京孔部长译转何部长:
自密。顷读兄及明轩兄漾电,仁言利溥,语重心长,承示三大原则,中央亦早具此心,我辈为爱护国家、爱护人民、爱护领袖,自应本此原则,一致努力。尊见谓各地方长官有何意见,皆应陈请中央,统筹公决,尤为破的之论。汉卿计不出此,西安事变所以为举国所惊痛也。现欲维持国家命脉,避免人民涂炭,非健强政府之力量不可;健强政府之力量,非先整饬国家之纪纲不可;整饬国家之纪纲,尤非先恢复领袖之自由不可。介公为全国公认之领袖,介公一日不出,则纪纲一日不振,人心亦即一日不安。所谓召集会议一节,更将群龙无首,力量分散。兄等现殷殷以领袖安全为念,即祈迅为共同设法,劝促汉卿,早将介公护送回京。对于党国大计,尽可从长计议,或提前召集国民代表大会,或先开临时救国会议,不第汉卿主张可以提付讨论,请求公决,即任何方面,亦可各抒所见,供备采择,然后始可集中意志,集中力量,在介公领导之下,整齐步骤,共赴国难。救亡图存,庶乎有豸。否则西安情势恶劣,分子复杂,设因夜长梦多,再生变化,即汉卿本人安全亦未必自保,又何能必保介公之安全乎?至于讨伐明令,原为明是非,别顺逆,平军民之公愤,示胁从以坦途,而军队调遣,尤在促汉卿之觉悟,防共匪之猖獗,使政治之途径顺利进行,和平之解决早日实现,其维持国家命脉,避免人民涂炭之苦心,与兄等并无二致。兄等公忠体国,主持正义,漾电所述,自当候由中央讨论公决。因系知交,特先奉布腹心。尤有进者,汉卿既以联俄容共为标榜。(下缺)
删电承示各节,至感关怀。弟之恒率,兄应早知,文电既已揭橥八项主张,则八项以外,自无余事,口是心非,弟不为也。进一步言之,目的惟在积极抗日,八项主张,不过发动抗日必备之条件,果能立时发动全国抗日,则一切自不成问题。弟既发动此举,一切牺牲,尚何所惜。非至抗日主张实现,殊难送委座南归。闻中枢诸公多为私人意气之争,危词耸听,有意内战,此匪特与弟主张背道而驰,且置国运及介公于不顾,甚非所敢闻也。掬诚奉复,并请将此意酌向中枢诸公说明为盼。弟张学良。皓亥。机。
衣密。并转呈夫人钧鉴:箇电敬悉,感奋莫名。张逆狡狯密谋,我以诚求彼以诈,借和为酿成其奸心,想非至其实力相当消灭时,恐不易就范。逆军到处劫掠,人民怨恨,我军士气旺盛,乐受欢迎。该张逆不敢危害领袖,军事进展正所以利谈判也。现奉令停进在赤水,准备进攻中。桂永清谨呈。印。
18日,山西省驻南京代表李鸿文致电阎锡山。次日,阎锡山复电云:

三、《宋美龄复张学良电》(1936年12月13日)

四十五、《阎锡山致赵丕廉电》(1936年12月19日收)

此电起草时间为15日,但实际拍发时间为16日。由于电讯不通,孔祥熙不能及时与张学良对话、交流,因此产生了种种疑惑,如怀疑张学良被人劫持,不能自主,又怀疑张学良“将挟介公一人以居奇”等等,因此,情绪不免激动起来。电报中,孔祥熙表示:“必不能久任吾兄空挟介公一人之质”,“中央为保持民族生存计,势不得不弃私情而取公义”,这就是说,南京国民政府准备不考虑蒋介石的个人安全而采取自认为正确的行动了。事实上,这也确是南京讨伐派们的主张。然而,孔祥熙毕竟懂得,那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兵连祸结,徒损国家民族之元气”,“立招分崩离析之惨祸”,因此,他又冷静下来,提出了一项新的解决方案:张学良将蒋介石送到太原,孔祥熙亲率中央负责同人前住协商。这一方案后来虽因情况变化并未实施,但是,却表现了孔祥熙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而做出的新的努力。
孔代院长钧鉴:
部密。(1)据樊光报告,谓本来中央命令,派徐庭瑶为潼关前敌总指挥,崧甫当呈商指挥之困难情形,现已委徐为总指挥,樊副之。惟因此次时事紧张,当初委座批该军部经常费为七千余元,军需署缩减为三千余元,致一切均感困难。希钧座设法补助若干,以便指挥。(2)副总裁云:今晨公债市场已到上星期之市价,外汇并无卖出一文。人心尚佳,静待时局转好。特谨闻。侃叩。皓。
蒋主任铭三兄勋鉴:
南京方面决定派宋子文赴陕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19日,宋美龄电告端纳,宋子文决定入陕,但其后就“阻力横生”,于是,宋美龄又去电取消前讯。其后,宋子文力争以“私人资格”前往,才作出决定。其间,宋美龄有电致张学良云:

二十三、《钱宗泽致张群电》(1936年12月15日)

奋密。昨在沪上,惊悉西安兵变,即晚来京,接奉文电,深以为慰。吾兄肝胆照人,素所深佩,与介兄历共艰危,谊同手足。在沪未接电前,已知其必承吾兄维护,当决无他;来京获读尊电,具见爱友之赤诚,极为感慰。惟精诚团结,始足以御侮抗敌;沉着准备,乃足以制胜机先。介兄自九一八以来,居处不宁,全在于此。吾兄久共军机,夙所深悉。凡吾兄有所建议,苟利国家,无不乐于采纳。介兄以地位关系,不得不加以慎重,藉避敌人耳目。吾兄贤明,当必深谅此意。我国为民主制,一切救国抗敌主张,当取公意。只要大多数认以为可,介兄个人,当亦从同。昨日之事,吾兄及所部将领,或激于一时之情感,别具苦衷,不妨与介兄开诚协商,彼此相爱既深,当可无话不说。否则别生枝节,引起中外疑惧,不免为仇者所快,亲者所痛,想吾兄亦必计及于此。至如何安慰部曲,消弭事端,极赖荩筹。介兄一切起居,诸祈照拂,容当面谢,并盼随时电示一切为荷。蒋宋美龄叩。元。

二十二、《孔祥熙致张学良电》(1936年12月15日)

急。南京财政部总座钧鉴:旗密。(一)确悉张、杨一方在西安与子文、铭三诸公谈判条件,一方严令部队漏夜集中,共军亦积极向西安推进。就事实观察,其谈判是否诚意,抑或为缓兵之计,大有可虑。(二)西安共党分子近日愈集愈多,万一张杨被其包围,且夜长梦多,愈酝酿,愈棘手。顷与当局密议,请钧座速与何部长密商,用快刀斩乱麻之策略,一方积极进攻,以隔离张、杨部队与西安之联络,一方派员与其谈判条件,同时用空军至西安城内,稍作示威,方不至受其夸计耳。前一二日,杨尚有慌乱气象,自宋到陕,反又坚决。近日沙公每日易地而居,甚可虑也。(三)昨杨电钦,说明其军事计划,今早又电约钦哉,择地晤面,详谈一切,钦均未复。(四)顷钦哉对知坚决表示,此次事变,如能照我们计划,和平解决,固为国家人民之福,万一决裂启战,第七军与杨部作战,情势均感困难。若攻击张部,我军可有绝大效力。拟祈钧座向何部长确切密示。总之,钦哉决意不与张、杨公﹝共﹞事,敬请钧座早为之谋。谨闻。知叩。漾印。

十三、《薛岳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4日15时收)

财政部总座钧鉴:

八十六、《杨虎城致孔祥熙电》(1937年1月22日0时5分发,同日8时40分收)

冯玉祥当时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在南京国民政府的要员中,冯是坚决主张抗日的。但是,在12月13日复张学良电中,冯玉祥却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如歌颂蒋介石“力图自强”,“政治军事逐渐进步”,“国事已真正统一,外交已真正不屈”云云。本电中,张学良反驳了冯的这些说法,强调指出,“国事日非,不容自讳”,要求冯能“进一步开诚赐教”。电中,张学良坚决拒绝了先送蒋介石回京的要求,对冯表示愿到陕作为担保事,张学良表示全无必要。“不惮以七尺之躯,换得主张之实现”等语,充分表现了张学良为国家、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斗密。顷晤廷五、维宙两兄,谓日前拟相约来陕,曾电兄请示行止,迄未奉复。未审该电已达览否?如何?盼即电示。弟孔祥熙叩。篠秘。印。

六十五、《汪精卫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22日)

四十三、《张学良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9日发,20日收)

广东长期是反蒋基地,因此,宋子良极为重视当地实力派余汉谋、黄慕松的态度,专门做了工作。22日,电告孔祥熙云:
太原徐督办次宸兄勋鉴:
南京何部长敬之兄、孔院长庸之兄:零密。顷接汉卿、虎城皓申电:李君金洲返,具述尊意及经过情形,敬悉。洞察愚情,指示周挚,感佩何可言喻。良等愿再为公告者,不﹝除﹞抗日之外,绝无他图;为抗日而受任何牺牲,在所不惜。予决不造成内战。兹事体大,动关安危,惟望我公不弃,切实指教。李君定明日返并。并闻。特先电闻。弟山。号午。机。印。
梯密。晨电奉悉。关于军事方面,已由敬之兄电复,想达。日前汉兄曾言,子文弟如能赴陕,当即能偕同介公回京,想现已至实现时机。介公回京之后,不仅汉兄保卫介公之苦心可大白于天下,而彼等主张自亦不难商讨,容纳实施。否则,介公留陕,国人皆认其已失自由,即有容纳彼等主张之切实表示,亦认为出自胁迫,中央多数主张,决不容接受,即希转告为盼!弟孔祥熙叩。漾亥。
傅主席宜生兄勋鉴:

五、《孔祥熙致杨虎城电》(1936年12月13日)

宋哲元、韩复榘的联名通电给了孔祥熙以极大烦恼,除命李世军通过秦德纯做工作外,孔祥熙又直接致电韩、宋二人,电云:
孔祥熙虽然态度转趋强硬,但仍然尽力争取和平解决,其方法之一是动员东北军的故旧及张学良的亲人出面劝说。15日,孔祥熙邀前吉林省省长王树翰(维宙)由北平来南京,与前东北军将领王树常(庭午)联名致电张学良,表示愿入陕晤商。同时又致二王电于凤至夫人,请其率子女由英国电西安,劝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17日,孔祥熙为二王入陕事致电张学良。电云:
孔祥熙于1933年出任中央银行总裁。该行总行设于上海。它是一个金融机关,但同时也收集情报。下面的电文向孔祥熙报告了端纳赴陕情况及四川刘湘的态度与措施,即是证明。
14日,端纳到达西安,见到蒋介石,并偕蒋迁居高桂滋公馆。15日,端纳自西安飞洛,以长途电话向宋美龄报告:蒋介石在饮食起居上受到优礼;张、蒋开始谈话;张学良盼望宋美龄及孔祥熙入陕。下面的电报系钱宗泽据端纳在洛阳所述向外交部部长张群的报告:
孔祥熙批准先汇一万元,樊光立即致电孔令侃报告。电云:
济南韩主席向方兄、北平宋委员长明轩兄勋鉴:
孔祥熙利用东北军的故旧对张学良做工作,张学良也借此对故旧说明发动事变原因,争取同情和支持。18日,张学良致电孔祥熙,复述致王树翰、莫德惠(柳忱)电大意。该电至19日才发出。电云:
孔部长庸公:
度密。顷接刘大使一电,文曰:密。汪意谓委座未出前,只能兵围,不能开火。恳坚持。齐亚诺亦电劝张。岛。号。等语,谨转陈。黄涛叩。马。
万福麟为奉系旧人,长期在东北陆军任职。1929年任黑龙江省主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第53军军长,驻防保定。14日,孔祥熙致电万福麟,劝其利用和张学良的关系进行疏解,电云:
事变发生时,汪精卫正在欧洲。22日,他复电孔祥熙,肯定救蒋“双管齐下办法”。电云:

四十六、《阎锡山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9日)

南京孔部长庸之兄勋鉴:
——读孔祥熙档案之一
张天枢一面力图分化张杨,一面积极收集西安方面的情报。24日,电孔祥熙献策云:

三十二、《孔祥熙复宋子良电》(1936年12月17日)

孔祥熙接到阎锡山19日电后,即向何应钦查询,何否认其事。20日,孔祥熙致电阎锡山,进一步询问有关情况。电中,孔祥熙并告以黄绍竑行程改变等情。电云:
急。太原阎主任百公勋鉴:迫密。芷青兄函告:汉卿飞机未到晋,次陇、次宸两兄需机飞陕。当询敬之兄,据云:此间无机可派。现已迳电西安,商派一机飞晋备用,特此电达。弟孔祥熙叩。养秘。印。
本电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刘多麟至西安对刘多荃进行策反,一是樊崧甫所述“某等”乘蒋介石西安被拘之机,“将图攫得军队,业在前方已有相当准备”等语,反映了南京政府内部,确有“阴谋派”存在。电中所称“毅公”,当代指蒋介石。
学良对国事主张,当在洞鉴之中。不意介公为奸邪所误,违背全国公意,一意孤行,致全国之人力、财力,尽消耗于对内战争,置国家民族生存于不顾。学良以戴罪之身,海外归来,屡尽谏诤,率东北流亡子弟含泪剿共者,原冀以血诚促其觉悟。此次绥东战起,举国振奋,介公以国家最高领袖,当有以慰全国殷殷之望,乃自到西北以来,对于抗日只字不提,而对青年救国运动,反横加摧残,伏思为国家、为民族生存计,不帽﹝忍以﹞一人而断送整个国家于万劫不复。大义当前,学良不忍以私害公,暂请介公留住西安,妥为保护,促其反省,决不妄加危害。学良平生从不负人,耿耿此心,可质天日。敬请夫人放心,如欲来陕,尤所欢迎。此间一切主张,元已文电奉闻。挥泪陈词,伫候明教。张学良叩。文。

六十二、《黄涛转刘文岛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21日15时收)

阎锡山接受孔祥熙的调停委托后,决定先行派赵戴文(次陇)、徐永昌(次宸)二人赴陕。18日,孔祥熙电阎锡山云:

八、《孔祥熙致张学良电》(1936年12月13日)

令密。顷由杜月笙面告:吴铁城得南京确息,谓政府忽又有准备轰炸西安及逆军之决议。若为安定日人心理之宣传,则可任其播扬,否则营救委座之企望必将全功尽弃等语。谨转呈。侃叩。效。
元秘电奉悉。密。西安事变,至为痛心。刻第25军尚固守咸阳,职决率大军西进,现先头樊军正进抵华阴,其余各师均赓续输送中。中央大计,仍祈赐示,俾便进行为祷!职刘峙印。寒巳。印。藏书网
阎锡山派赵戴文、徐永昌赴陕,需要飞机。孔祥熙与何应钦商量,何答以无机可派,孔祥熙不得不要求西安方面派机。22日,孔祥熙电阎锡山云:
巧亥电敬悉。斗密。此间要求,惟在抗日,委座已表示容纳。此种情形,兄已彻底明暸,请兄返京,确是诚心诚意,力谋解决此事。若大家能仰体委座之意,为国家着想,使抗日实现,则国际地位立时提高,委座得享千秋万世之令名,岂不善哉!文日之举,纯为爱国家,爱介公,绝无金钱欲望,但求国家不亡,绝不顾任何牺牲。此情兄已尽知,想到京以后,应不至因众口呶呶遂不尽言。总之,抗日主张如不能实现,难送委座返京。南京同人如能平一时之忿气,为整个事体打算,则一切一切,〈不〉难办〈到〉。否则,不顾大局,必欲用武力以对内,须知弟等发动此种惊人大事,岂能视同儿戏!一条生命,早已置诸度外。为自卫计,为保存抗日力量计,绝不惮起与周旋。谁造内乱,谁误国家,自有天下后世之公论也。弟部并未前进,而中央军已闯入潼关。是中央早已敌视此间,不惜国家与民命。中央既已不惜,弟等虽惜,亦复何用!国家安危,系于一念。请兄转达南京党政诸公,共审虑之!如尚欲求解决,仍请子文、墨三两兄即来此间,极为欢迎。否则只好各行其事,咎不在我矣!弟张学良。皓至。

四十一、《孔令侃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9日)

孔祥熙并无指挥军队权力,接到桂永清电报后,即告以宋美龄已偕宋子文飞陕并说了几句空泛的鼓励话。电云:
事变发生时,宋美龄正在上海。当夜,她和孔祥熙及蒋介石的澳籍顾问端纳匆匆返回南京。此前,南京国民党中央已决定褫夺张学良本兼各职,交军委会严办,国民政府并下令拿办张学良。13日晨,宋美龄读到张学良来电,力排众议,主张对事变不采取“急剧之步骤”,随即决定派端纳及黄仁霖赴陕,查明情况。同日,宋美龄复电张学良。电云:
15日,张群致电张学良,为解决事变斡旋。20日,张学良复电云:
元电奉悉。密。语长心重,无任钦佩。委座既被劫持,院务由公负责,举国上下,誓竭拥戴之诚。张逆丧心病狂,用心莫测。愚见似应一面设法晓以利害,一面调集师旅,遮断叛军、共匪联络之路线,促其恢﹝悔﹞悟。国事至斯,义无反顾。复陈微悃,敬祈垂察。商震叩。寒。印。
樊崧甫一面积极主张向西安施加军事压力,一面向孔祥熙要官,并通过在财政部工作的弟弟樊光(震初)要钱。但他又不直接找孔祥熙而是向孔令侃提出。19日,孔令侃致电孔祥熙云:
1935年1月,汪精卫在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被刺。次年2月,赴欧洲治伤,事变发生,他正在意大利。20日,驻意大利大使刘文岛致电孔祥熙,报告汪精卫的态度。该电由上海黄涛转,电云:
南京孔院长庸之兄勋鉴:
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是讨伐派中的积极分子,还在12月17日,他即率队由华县向赤水西岸进攻;25日,他又致电孔祥熙,陈述“军事进展”和谈判的关系。电云:
本电末尾批示云:“所见甚是,应照此进行。”
于学忠既是甘肃省主席,又是第51军军长。他积极支持“兵谏”;张学良离陕时,命于负责指挥东北军。1月11日,他致电韩复榘,宣布恢复张学良自由,中央军撤出潼关等三项要求,希望韩支持。14日,韩复榘将于电转报孔祥熙与何应钦,电云:
力密。宋委员长致杨虎城阳电,曾经电陈在案,顷接杨复电文曰:“宋委员长明轩兄勋鉴:阳电敬悉,承注至感。此间唯一主张,始终在积极抗日。汉公前此之不辞卤莽而留委座于陕者在抗日,继之不避罪刑而送委座入都者亦在抗日。委座在陕,确曾容纳积极抗日主张,事关国信,不容虚构。中央所订陕甘军事之善后办法,远非委座在陕容纳抗日主张之本意,具有陷委座于不信不义之嫌,以言抗日,实不啻南辕北辙。弟与汉公,因主张相同而结合,今汉公被扣,军队西迫,弟如放弃主张,即仅就道义论断,人将谓弟为何如人!兄等热肠照人,想必不欲竟有友如此。国家艰危至此,精诚团结的如尊论。特我以诚往,人以兵来,人我相形,使兄等处弟地位,能不痛心!兄长城抗战,增光国家,弟心印向往,追尘恨晚,务望以声应气求之义,作提携策应之图。东望燕云,实深翘企。弟杨虎城庚戌”等语。敬以奉闻,祈将最近中央对陕甘办法略示一二为祷。戈定远叩。文。印。
此电值得特别注意。电中,阎锡山表示了尽力营救蒋介石的决心,同时,坚决反对“其他说法”。这“其他说法”的内容,大有可研究、玩味之处。
商震除派刘多麟入陕活动外,又致电孔祥熙,建议调兵遮断西安方面与中共的联系。电云:
张学良离陕后,杨虎城力担重任。1月5日,他会同东北军、17路军将领通电,抗议南京政府扣押张学良并兵压西安,从戈定远所报杨电中也可以看出他的这一态度与立场。电报中,杨虎城明确表示,陕甘军事善后办法与蒋介石所承诺的抗日主张不合,“有陷委座于不信不义之嫌”。由于宋哲元是1933年长城抗战的将领之一,因此,杨希望宋能够“提携策应”,支持西安方面的正当要求。

五十四、《何应钦致阎锡山电》(1936年12月20日)

宋子文归来,宋美龄进一步获悉蒋介石与西安方面的情况,致电张学良云:
南京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各省市党部、各省市政府、各民众团体、各报馆公鉴:
汉密。兄上委员长寒、秘二电,业经转呈矣。特复。弟张学良。删酉。印。
事变期间,孔祥熙担心日本如加紧侵华,将使张、杨兵谏之举,获得国内外同情,并促成中共与张、杨的联络;又担心日本扰乱中国金融,造成物价波动。因此,他极注意日本方面的动态,本电即为其收集的情报之一,电云:
要和平解决事变,只劝张学良是不行的,还必须同时劝说蒋介石,因此,在拍发上电的同时,孔祥熙又请张学良转交蒋介石一电,电文云:
宋子良时任广东财政特派员兼省财政厅长,事变后他努力稳定财政金融。14日,致电孔祥熙,报告有关情况,并表示,愿去西北探视蒋介石。电云:
赵芷青兄。密。次陇、次宸本定今晨飞陕,因中央派黄季宽兄来晋,已令稍待,与季宽兄面谈,藉知京中近情,俾资到陕后之应付。并嘱汉卿之代表先行返陕,与汉卿切实说明,必须次陇、次宸能与介公单独谈话,方可前往,以免徒劳往返。山。号﹝皓﹞。
程天放时任驻德大使,此电报告德对事变的反映及汪精卫的活动,电云:
(1)顷晤樊军长,云:我军已进占华州。昨渭南有奉军二团,被我炸散,死伤千余。(2)西安城内奉军,只刘多荃一师,余为杨之警卫一二旅暨孙蔚如部。刘为商启予从小养大者,已派刘之胞弟到西安运用反正。(3)顷已与钦哉通电话,悉奉军一营昨日渡河,为冯军击退,并定明日派汽车来潼,迎知赴同。(4)崧甫云:某等乘毅公留陕,将图攫得军队,业在前方已有相当准备,并谓以后电呈部座,不可对外宣布,以防阴谋派之注意。谨闻。知(张天枢)叩。效。
一密。于青兄转示各电,均悉。弟咸电请公电劝汉卿陪同介公飞晋,一切问题,在太原开会集议。次陇、次宸两兄飞陕,弟意最好能由两兄在陕约同汉卿等伴同介公同回太原,尊意想亦谓然。即请转知两兄,并电商汉卿照办为荷。余情已嘱子范代陈矣。弟孔祥熙叩。巧。

五十九、《孔祥熙致宋子良电》(1936年12月21日)

张副司令汉卿我兄勋鉴:
芷青兄鉴:

五十二、《宋美龄致宋子良电》(1936年12月20日)

为了制止南京讨伐派的军事行动,17日,张学良通过蒋百里与蒋介石商定,派蒋鼎文携带蒋介石致何应钦的亲笔信返回南京。张学良对蒋鼎文的东返寄以深切希望,他知道,南京的讨伐派们不会善罢甘休,因此,致电蒋鼎文,请其勿因“众口呶呶遂不尽言”。电云:

十二、《孔祥熙致万福麟电》(1936年12月14日)

根据周恩来的建议,杨虎城、于学忠于16日(铣日)发表通电,表示接受南京政府的“革职留任处分”,要求准许张学良回陕,同日,鲍文樾、李志刚、米春霖等携带杨虎城的方案飞南京商谈,要求以张学良为陕甘绥靖主任,杨虎城为副;陕甘地区由东北军、第17路军、红军分驻。17日,孔祥熙复电杨虎城,对杨“遵令奉职”,表示“至深佩慰”。19日,孔祥熙再电杨虎城,认为米春霖等所提要求“似有拟使陕甘特殊化模样。势难完全采纳”。22日,杨虎城复电孔祥熙声明并无“使陕甘特殊化之意”,同时反驳南京广播中的“诬蔑”。严正声明:“在抗日联合阵线下联共则有之。”电云:
限即刻到。西安张副司令汉卿兄勋鉴:汉密。子文兄于本年乘容克机飞陕,到希赐洽。蒋宋美龄叩。效。
事变当日,张学良、杨虎城曾联名致电冯玉祥、李烈钧,说明发动原因,请冯、李“或远赐教言,或躬亲来陕”。次日,张、杨又联名电冯,再次请其命驾来陕,共决大计。同日,冯玉祥复电张学良,要求张学良先放蒋介石回南京,冯本人可以约同知交多人,留居陕西作为担保。本电是对冯电的答复,电云:
奋密。皓电奉悉,承注,无任感激。此间前由米代表等携呈之解决方案,纯就事实着想,用供中央采择,弟爱戴领袖终始不渝,如委座俯察此间之实际困难情形,凡有训示,弟必竭诚遵办,努力运用,只求事实上于国家有利,弟个人得失,在所不计。近日京中广播,语多诬蔑。弟始终忠于本党,在抗日联合阵线下联共则有之,但绝非容共,绝非赤化,弟无论何时,绝不抛弃本党之立场也。肝胆之言,想荷洞察,仍乞随时指示,藉资遵循,实深感祷。弟杨虎城叩。马戌。印。

五十三、《孔祥熙致白崇禧电》(1936年12月20日)

阎锡山派赵戴文、徐永昌赴陕。21日,孔祥熙致电徐永昌,加以鼓励。电云:

十七、《孔祥熙致张学良电》(1936年12月15日)

本电中,孔祥熙和盘托出了他的解决事变的方案:通过政治途径,和平解决,颁布讨伐令,调遣军队等等,都不过是一种辅助手段;当前急务是,劝说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然后才能考虑召集国民代表大会、临时救国会议等问题。
广州宋特派员勋鉴:
阎锡山素以圆滑谨慎著称。决定派徐永昌、赵戴文前往陕西调解,但不久又改变主意,决定派傅作义前往。当时,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准备在与宋子文谈判时提出,要求“改组南京政府,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张、杨并致电阎锡山,征询意见,但阎不知如何回答,通过黄绍竑向孔祥熙请示。电云:
刘峙时任开封行营主任,事变后,即率军西进。13日,孔祥熙致电刘峙,嘱其“就近设法”,营救蒋介石。电云:
自密。顷接兰州于主席孝侯真电,文曰:“西安事变,实有不得已之苦衷,所提主张,意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并非走入偏锋;外传赤化之说,尤与事实不符,其为故意捏造,不言而喻。自张副司令恭送蒋委员长返京后,已现和平商讨之景象。方期集思广益,共定国是,孰料张副司令留京未返,潼关东撤之中央军转而增兵西进,甚至陕甘驻军亦严令限期调动。袍泽闻之,愤慨异常。老子有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东北军亡省破家,现所存者只此生命,若并此生命而不许其存在,则死有何惧!中央如欲息事宁人,则下列三事实有提前解决之必要:(一)即日恢复张副司令之自由,可促其返陕;(二)潼关、华县一带之中央军即日东撤;(三)陕甘驻军照现在位置,暂时不动。至其他问题,或关国家大计,或难即时解决,不妨邀集各方,从长计议,求一全国公正之办法。现在中央军明言和平,而暗调大军压迫,似此办法,无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迁延日久,更恐无以善其后。此间共同主张,对政治途径不拒绝,对武力压迫不屈服,内部团结坚实,所有一切,已有相当布置。惟目击国势阽危,实不愿再见阋墙之争,吾兄爱护国家,爱护东北袍泽,倍逾寻常,尚乞鼎力斡旋,指示周行,无任盼感。再兰垣上月文晚稍有军事,次日即复原状,现已安谧如恒”等语,弟未便置复,特电以闻。弟韩复榘叩。寒。印。
南京财政部孔部长庸之兄勋鉴:

五十六、《孔祥熙致阎锡山电》(1936年12月20日)

有田本日在阁议报告,除提及英、德,谈要点外,云:根据川越电,略谓:张学良势孤,除陕甘外,均一致拥护中央。张学良起事原因,仍在促院长抗日,未被采纳。又谓,我国对日本静观态度咸表好感云云。东日载国民党政权有安定性,应承应(此字疑衍——笔者)认,国府在政治、经济上有统制力。初时有主张对华重新检讨,另树政策者,至是已渐消灭之。有田对英、德访,印象似尚良好。此间各报对我政府处置事变迅速稳妥,均表好意。敬陈。驻日大使馆。

二十四、《孔祥熙致张伯苓电》(1936年12月16日)

孔祥熙急于要知道事变的真实情况,建立和张学良的对话渠道,因此于14日电中要求张学良允许蒋作宾、邵元冲先回南京。15日,再电张学良,重申此意。电云:
蒋介石回南京后,态度大变。1936年12月31日,审判张学良。次年1月4日,决定将张“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5日,行政院通过“陕甘军事善后方案”,任命顾祝同为西安行营主任,杨虎城与甘肃省主席于学忠撤职留任。同时,以五个集团军的兵力进逼西安。1月7日,宋哲元致电杨虎城、于学忠,声称“在今日而言救国,只有精诚团结一途”,劝二人“遵照中央命令办理善后”。8日,杨虎城复电宋哲元,说明态度与立场。12日,冀察政务委员会秘书长戈定远将杨电转报孔祥熙。
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后,立即开始行动。17日,中央军第28、36、57等师进入潼关,空军轰炸三原、富平。面对讨伐派们的汹汹气焰,张学良毫不示弱,19日电孔祥熙云:

二十一、《张学良复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5日21时50分发,1936年12月16日8时30分收)

西安张副司令勋鉴:
西安事变期间,孔祥熙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代院长,负责处理有关事务。他藏有大量关于事变的电报和文件,其间颇多外间少见或从未见过的,现从哥伦比亚大学珍本和手稿图书馆所藏缩微胶卷中择其未刊而重要者介绍如下:
在国民党将领中,樊崧甫是坚决的主战派,他曾多次向孔祥熙建议,采取军事行动。1月19日,孔祥熙致电樊崧甫,询问:“张、杨、于三人部队及共军是否团结一致,政治方式能否解决,或非用兵力不可?”23日,樊电复孔祥熙,促孔“用兵”。电云:

七十、《孔祥熙致蒋鼎文电》(1936年12月23日)

三十九、《阎锡山致李鸿文电》(1936年12月19日)

赵主席次陇先生勋鉴:
宋子文、宋美龄到达西安后,形势急转直下。12月24日,蒋介石答复张学良:1.下令东路军退出潼关以东,中央军撤离西北;2.委托孔祥熙、宋子文为行政院正副院长,责成孔、宋与九*九*藏*书*网张学良商组府名单,命何应钦出洋;3.释放爱国七领袖;4.联红容共;5.召开国民大会;6.联俄联英美。同日,蒋介石又当面答复周恩来:“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25日,张学良伴送蒋介石等飞洛阳,次日,抵南京。同日,孔祥熙致电赵戴文,告以此项消息。电云:

五十五、《居正等致阎锡山电》(1936年12月20日)

本电起草于12月19日。张群可能怀疑张学良有其他目的,所以张学良在本电中明确声明:“目的惟在积极抗日。”当时,南京讨伐派们意气激昂,摆出一副关心蒋介石和国家民族命运的架势,本电尖锐地指出,这些人“危词耸听,有意内战”,是真正“置国运及介公于不顾”的人。
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曾致电阎锡山,请其响应,阎当即召开高级幕僚及重要将领会议。13日,阎锡山复电张学良等,提出四个问题:第一,兄等将何以善其后?第二,兄等此举,增加抗战力量乎?减少抗战力量乎?第三,移内战为对外战争乎?抑移对外战争为内战乎?第四,兄等能保不演成国内极端残杀乎?阎并通过其驻南京代表赵丕廉(芷青)将该电出示孔祥熙。16日,孔祥熙复电阎锡山,肯定他所提出的四个问题,告以端纳赴陕情况,要求阎电商张学良,先行护送蒋介石至太原。电云:
宋子文、宋美龄等抵达西安,孔祥熙认为张学良释放蒋介石的时机已到,致电蒋鼎文,要求张学良履行诺言。电云:
张学良离陕后,面对蒋介石的军事压力,西安内部出现了和战两派。以王以哲为代表的东北军老一代将领支持中共的和平方针,主张通过谈判营救张学良,以应德田、孙铭九为代表的少壮派主张为营救张学良,不惜对中央军作战。1月31日,杨虎城、于学忠、王以哲、何柱国、周恩来等会议,决定促进和谈成功。2月2日,应德田、孙铭九等集会,认为王以哲、何柱国等准备投靠南京政府,决定派人捕杀。同日,王以哲被害。4日,孔祥熙致电蒋介石云:
万急。北平秦市长绍文兄勋鉴:密。此间今日下午接宋公与韩主席自济南发出联衔漾电后,中央负责诸公,咸认为在此时期,中央表面上虽声张讨伐,而实际则仍积极求政治途径之解决,在双管齐下政策下,庶可以断绝张、杨与共党之联合,而救介公之安全,亦以求事变之和平妥善解决也。中央诸公面嘱世军,以此意转陈宋公,情词之间颇呈忧色,并谓共匪已派代表周恩来等三人与张、杨切实合作,而彼等尤以抗日号召,似此情形,如不采取军事与政治兼顾解决之方式,则不但无以救领袖,而对内对外,均无以应付,此至危难之关头,中央诸公认为漾电发出,将使爱护营救介公之至意,或受延长支离之影响,良以今日之事,危急万状,在侧面尽可谋政治解决之途径,而表面上应仍一致拥护中央既定之方式,庶能迅速解决。此当前之大难也。特嘱转陈委座,对于漾电后段之主张,详审考虑,并盼见示云云,究应如何说明,祈钧示为祷。弟李世军叩。漾亥。

六十、《宋美龄致张学良电》(1936年12月21日)

四、《孔祥熙致张学良电》(1936年12月13日)

孔祥熙在这里又提出了一个原则:“共见以诚”,这是正确的。但是,在政治斗争中,又是很难做到的。
当宋子文、宋美龄抵达西安,双方正进行谈判之际,北平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和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突然联名发出电报,提出三项原则:1.如何维持国家命脉;2.如何避免人民涂炭;3.如何保护领袖安全。宋、韩建议:“由中央召集在职人员,在野名流,妥商办法,合谋万全无遗之策。”当时,孔祥熙急于解救蒋介石,召开这样一个会议,将使解救一事推延并复杂化,因此,他命李世军致电北平市长秦德纯,要求秦与宋哲元商量,重新考虑所提建议。电云:
南京孔院长庸之兄勋鉴:
孔祥熙在12日致张学良电中曾说:“必须举国一致,方足以救亡图存”,本电中张学良明确表示:“弟等此举,正所以要求一致。”他并特别说明,发动兵谏,并非初心,只是由于蒋介石态度固执,才不得已而有此举。当时,南京的讨伐派们正大肆活动,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对此,张学良严正申明:“弟等抗日主张,敢信万分纯洁,决不愿引起内争。如有违反民意,发动内战者,自当独负其责。”这就给了某些不顾民族大义,企图浑水摸鱼的人以警告。
薛岳时任贵州省主席,他曾于12月14日以川黔将领及全体官兵名义发表通电,激烈攻击张学良,要求中央“明令讨伐”,“共剪凶顽”。同日,又单独致电孔祥熙,表示“誓以头颅热血拥护中央,救护领袖”,但是,他的这封电报却透露了一个秘密,是“遵令致电诘责”的,电云:

八十七、《樊崧甫致孔祥熙电》(1937年1月23日发,24日9时收)

西安张副司令汉卿我兄勋鉴:
哿电敬悉。介兄蒙难,诸兄忧劳倍加,弟在远道,惟有愧愤。急临之以兵,以夺其气;居间调停,谋自由之恢复。双管齐下,办法至□(此处当缺一字——笔者)。弟今日启程。汪精卫。养。
南京财政部孔部长庸兄赐鉴:
密。宥电奉悉。委座今午由洛抵京,汉卿亦偕来。此间一切,自可在委座指导之下迎刃而解。知注复闻。弟孔祥熙叩。宥亥。秘。印。

三十三、《中行秘书处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7日11时30分发,同日14时30分收)

汉密。昨据端纳自洛阳电话报告在陕访晤情形,兹得接诵删申电,俱悉一切。陕变起后,全国各地公私法团、全军袍泽,无不愤慨。昨日全国报界宣言,尤足表示各地舆情。尊论要求一致云云,可谓适得其反。且欧美各国舆论,无不一致斥责。英文《泰晤士报》,想兄处当经阅悉。日前苏俄舆论,亦称陕变以反日运动为投机,实际为敌作伥。可见无论中外,对兄此举,皆持反对。至言抗日,则陕变适足以摇动绥边前线之军心。统帅既被劫持,而徒空言抗战,天下宁有此理!兄等任何意见,中央采纳与否,必先集议讨论,然后始可决定。介公个人,并非中央全体。最好兄能伴同介公回京,或至太原,共同计议。且自事变发生以来,弟因与兄素日交好,相知最深,以为此事动机,或出于一时冲动,稍假时日,兄必幡然憬悟。不意函电信使,至再至三,而反有集中军队,准备攻豫情事,几至令人无词以对。盖劫持领袖愈久,吾兄所负责任愈重,且激起民愤愈深。兄纵不为本身计,宁独不为国家民族计,不为子孙计耶?国家民族之存亡,系于兄之一念。悬崖勒马,及此不迟。谊若弟昆,再进忠告,专复布意,愿闻明教。弟孔祥熙叩。洽秘。印。

四十七、《阎锡山致赵丕廉电》(1936年12月19日)

阎锡山曾是1930年中原大战时反蒋的主帅,而且也认为历史上另立“新主”的例子很多,但又认为,当时必须营救蒋介石,“今日介公之安危即国家之安危”,“救介公非攻下长安所能做到”,因此,力主和平解决,指示赵丕廉与孔祥熙密商。

七十六、《孔祥熙致傅作义电》(1936年12月24日)

勋密。据报,西安叛部内变,孙铭九等竟戕害王以哲等四人。回忆去冬驾留陕时,京中同志激于义愤,当时有一部分主张胁以军威,用机轰炸,弟等因知叛部分子复杂,诚恐惹起变动,铤而走险,危及我兄安全,关系党国前途太钜,坚主对彼等责以大义,晓以利害,动以感情,俾能早日和平解决。复幸天佑中国,吾兄安然脱险,证以西安现状,回思往事,至今栗栗。陕局善后,想正统筹。窃以为叛部内容复杂,处理稍一不慎,恐致枝节横生,更难收拾,幸祈垂察。弟。孔。豪。京秘。印。
一密。昨上寒电,谅邀尊览。芷青兄出示复汉卿电城寒电,语意沉痛,指示国家利害,至扼切要。所质四个问题,尤深钦佩,汉卿等见之,当亦有所感动。昨派端纳飞陕,顷据其由洛电称,介公在彼安全,并谓汉卿自称,此次举动,激于一时情感。颇露〔自〕悔孟浪之意,似此情形,我公如能出任斡旋,或易寻出解决途径。弟意请我公电商汉卿,先将介公护送至太原,弟当邀同中央负责人前往,一切问题,即在太原开会讨论,由公负责保证。鄙见如是,可否?敬候酌夺。我公经验甚深,此外尚有较好解决途径,并望统筹见示为感。致汉卿电,倘有需弟联名之处,即请系衔拍发。弟孔祥熙叩。删秘。印。
斗密。昨据报,西安事变,无任惊骇。顷据黄总团长来电,藉悉我兄已率军西进,迎卫委座,忠义勇为,至深感佩。现在中央对内对外,业已决定整个办法,绝不因一时事变稍〔涉〕张皇。务望我兄就近设法,俾委座得早离险境,是所盼祷,并将现在情形,随时电示为荷。弟孔祥熙。元秘。印。

十九、《刘峙复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5日)

孔祥熙当时有三怕:一怕张、杨与共产党合作;二怕日本外交上的压迫;三怕地方实力派独出主张,与“中央”不合作。他和李世军的电话谈话惟妙惟肖地透露了这种心理状态。
为了利用冯钦哉,分化张学良与杨虎城、东北军与第十七路军之间的关系,孔祥熙特派与冯有旧的张天枢赴陕。18日,张天枢抵达潼关,即与樊崧甫联系。21日,张以“知”为化名致电孔祥熙,报告军事进展及在西安内部策反情况。电云:
上海市场平稳如常,特闻。侃。马戌。
孔祥熙请出了王树翰、莫德惠、王树常,三人准备在赴陕之前,先行飞晋。19日,阎锡山复电孔祥熙,对三人表示欢迎。电云:
西安杨主任虎城兄勋鉴:

七十一、《李世军致秦德纯电》(1936年12月23日)

592号电敬悉。院长安旋,日本除极少数方面或不无嫉忌之意外,均为挚诚,普编〔遍〕为东亚大局及我政府巩固、秩序安宁,表示真挚庆慰之情绪,尤以金融之安定,更为惊佩。今后看法,仍重在有无妥协条件,妥协内容有无容共备战。一如724号电有田所云及,是否继续剿共。至对中央,不论是否改组,均信其仍必巩固,而不脱院长之领导。大使馆。
张学良发动兵谏,目的在迫使蒋介石抗日,当然不希望扩大事态,孔祥熙既已多次来电表示和平解决的愿望,因此,张学良复电云:

八十九、《樊崧甫致孔祥熙电》(1937年2月9日)

八十五、《广西各界抗日救国会霰电》(1937年1月17日)

樊崧甫除要官、要钱外,又为儿子走后门。电云:
冯钦哉17日致电孔祥熙,声称杨虎城派代表许海仙来,据云:此次事变,除杨一人外,十七路军各官长事前概未与闻。又称,杨虎城“拥护委座”,“绝对负责保护”。冯并要求孔祥熙“速筹善策,营救委座及虎城”。冯电给了孔祥熙以幻想,19日,孔电冯,命其与杨设法营救蒋介石。电云:
咸、洽两电均敬悉,密。前电拍发稍迟,致劳切念,复承拳拳故旧,再三见教,至感。铭三兄到京,想已悉此间真况。中央同人果爱国家、爱介公,自当推人来陕商洽。抗日实现以外,别无所求,更无金钱与地盘思想。区区志愿,蕴之已久,决非一时冲动。中央对弟主张如无办法,势难送介公返京。弟之部队,初未前进,而中央军进入潼关,占据华阴一带,反诬此间准备攻豫,抑何颠倒事实之甚耶?如中央必欲造成内战,弟等亦惟有起而自卫,谁负其责,自有公论也。特复。弟张学良。效戌。
卫密。极机密。本日端纳顾问由西安回洛,据云:委员长住张学良之旁楼甚安。张要求接受主张,委员长初甚反抗,以后云,无论如何,须回南京方能办。但对方认无保障,有请求孔部长赴西安之意。总之,内幕情形,似有转机。谨密陈。职钱宗泽叩。删酉。
汉密。文亥沪寓电谅达。弟今晨抵京,始获读吾兄震电,深以为慰。惟查抗日御侮,举国同心,中央同人,初无二致,惟虑倘无充分之准备,徒速国家之灭亡。介公主政中枢,赤忱报国,凡所施设,罔不博采周询。六中全会决议,非至和平绝望时期,决不轻弃和平;非至最后关头,决不轻言决裂,实图存之国策,为整个之主张,然军事方面,则准备整理,积极进行。盖必审慎周详,庶收最后之胜利。衡之民众袍泽,激于愤慨,发为激烈之主张,仅有时间之不同,决非宗旨之异趣。我兄弼主军事,夙赞戎机,对此情形,当所洞悉。弟与我兄,幸托交亲,十有余载,历共患难,谊若弟昆。此次之事,当必因所部之痛切乡邦,环词吁请,激一时之情感,为急切之主张。然介公之于我兄,夙共艰危,久要契好,对于贵部,精诚爱护,亦迈寻常。兄等有何匡时至计,苟属有利国家,当无不可从长计议,遽加兵谏,似越恒情。倘竟引起纠纷,国家前途必致不堪设想,将使仇者快意,亲者痛心,瞻念前途,不寒而慄。尚冀持以审慎,藉挽狂澜,言公言私,同深感幸。另致介公一电,即烦译交。弟孔祥熙叩。寒秘。印。
上海公馆孔令侃兄鉴:
齐亚诺,意大利外交部长,曾任驻中国代办,与张学良相识,事变后致电张称:“汝系吾友,兹若与共产党联盟,即成吾敌。中国苟无蒋介石将军,即不见重于人。”云云。

七十五、《孔祥熙复阎锡山电》(1936年12月24日)

二十五、《张学良复冯玉祥电》(1936年12月16日)

空言无益,一个实际行动比一百句漂亮话有力得多。“中央同人果爱国家、爱介公,自当推人来陕商洽。”张学良的这一要求是合理的,也是无法拒绝的。电中,张学良再次声明,行动出于抗日,并无其他目的,同时,威武不屈地表示:“中央如必欲造成内战,弟等亦惟有起而自卫,谁负其责,自有公论也。”充分表现出对正义和力量和信心。

四十二、《樊光致孔令侃电》(1936年12月19日)

22日,宋子文、宋美龄、蒋鼎文飞西安。同日,蒋鼎文致电孔祥熙、何应钦,要求将双方警戒线后移,电云:
急。太原主任百公赐鉴:密。季宽兄等抵晋,此间一切情形,想已面达。顷由敬之兄转示季宽兄来电,亦已祗悉,敬之已有复电。现中央切盼陕事早获适当解决,既已托付我公,仍祈大力斡旋,继续进行为祷。宜生兄如能同行,极所赞佩。进行情形如何,并盼随时电示为感。弟叩。敬。京寓。

三十六、《驻日大使馆致南京外交部电》(719号,1936年12月18日发,19日3时收)

南京行政院孔院长钧鉴:
急。西安张副司令汉卿兄勋鉴:斗密。先后奉上各电,迄未得复,岂其均未入览,抑吾兄被人劫持,不得自主,无任驰系。自吾兄劫持介公以来,中央同人,愤激万端。然犹以吾兄平日为人,素重信义,不虞其有他故,一再去电劝解,尚冀仍本爱国初衷,送回介公,俾得将尊见提付公议解决,以奠国本,而明心迹。不意时已数日,迄无表示,其将挟介公一人以居奇耶?殊不知国为民主,事决多数,介公现虽为军政之长官,究属中央分子之一,在中央固属爱护介公,而当此外患重重之际,究亦不能置整个民族及国际地位于不顾,将必不能久任吾兄空挟介公一人之质,以贻全民以无穷之祸。此理甚明,宁待赘述。倘吾兄不此之图,则中央为保持民族生存计,势不得不弃私情而取公义。万一不幸,结果所至,不惟兵连祸结,徒损国家民族之元气,亦恐同归于尽,立招分崩离析之惨祸。在吾兄以救亡抗敌始,岂不以速亡资敌终乎?以吾兄之明智,纵不为国家民族计,独不为自身子孙计乎?现在祸机迫切,间不容发,系铃解铃,惟在吾兄,弟意为今之计,最好吾兄一面严饬所部各队,仍驻原防,听候商决;一面亲送介公至并,弟即邀中央负责同人,前往会商,则任何问题,当不难当面解决。否则,不听忠告,调队备战,一任共党滋大,则中央断无坐致灭亡之理。弟与吾兄,相与有年,情感至厚,为公为私,不得不再进忠言,尚希吾兄熟计而慎图之。如何?仍盼明教为幸!弟孔祥熙叩。咸。九九藏书网
18日下午4时,蒋鼎文回到南京。19日,孔祥熙、何应钦、宋美龄等会议,作出两项决定。同日,何应钦将会议结果电告“讨逆军”东路集团军总司令刘峙及各将领。电云:

八十八、《孔祥熙致蒋介石电》(1937年2月4日)

斗密。寒电谅达。兄为保卫介公,留居西安,至为感慰。惟雨岩、翼如二兄,俱系文职,与军事无关,留陕过久,延误堪虞。且京陕电讯接洽,辗转须时,而真意所在,仍难尽悉。似不妨先送雨岩诸兄回京,俾将尊意宣达此间,则一切问题,当不难迎刃而解。如何?仍候明教。弟孔祥熙叩。咸秘。印。
西安张副司令汉卿勋鉴:
奋密。汉卿兄及兄等公电均奉悉。此次之变,殊出意外,闻者咸骇。介公自九一八以还,无日不作抗敌准备,在准备未完,自不敢轻言启衅,且以地位关系,一言一动辄为中外所注意,更不得不沉着以将事。我兄追随介公有年,相知素深,当喻乎此。今与汉卿、虎城诸兄共事一方,相处既久,当能将介公胸怀代为剖白,自不难共见以诚,转移变患,谅在荩筹。介公起居情形,尤望时加爱护,俾释悬念,并盼见复是祷。弟孔祥熙。元秘。印。
孔部长庸之兄鉴:
张副司令汉卿先生勋鉴:
特急。太原阎主任百川先生勋鉴:奋密。屡在敬之兄处得读尊电,于中央执行纪律之严整,介公迅速脱险之计划,兼筹并顾,至佩荩谋。弟等固兢兢守中央之立场,不敢稍离,而于营救介公脱险之心,寤寐未释。环顾国中,能深识此事之症结,熟权公私之两宜者,莫如先生。乞即向汉卿恺切劝导,即日送介公到太原,并敢以弟等一切为先生全权处理之担保。兹特请季宽兄晋谒面陈。不尽缕,并候随时指示。弟居正、孙科、孔祥熙、戴传贤、张继、王宠惠、何应钦、叶楚伧(下缺,应为冯玉祥、李烈钧、朱培德、程潜、唐生智——笔者)。
子文兄本午后四时安抵京,知注特闻。蒋宋美龄。箇。

四十八、《何应钦代电》(1936年12月19日)

三十八、《张学良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9日5时5分发,同日18时40分收)

杜月笙虽然不当权,但积极为营救蒋介石出谋划策,下列电文即反映出这种情况:
旗密。(1)按张、杨平日互相猜忌,杨向为取巧、尚诈、重利害、无定谋之人,如能商于钦哉,运用得宜,似可使其内部发生变化。知意先派人到西安,表示服从杨虎城,说明中央对杨尚能原谅其苦衷,然后派委员向杨商议,以整个十七路军生死存亡关系,请杨设法拘捕张,欢送沙公回京,再通电全国,表明此次事变,十七路军完全为被挟持,同时密与中央军联络,解决东北军。(2)密派妥人分赴西安附近各县,散布东北军将不利于十七路之流言。(3)由钧座密嘱留京东北要员,密电汉卿,劝其捕杨释沙,以保全东北军而作回头之计。因杨在西安特设有无线电台,将﹝接﹞收各方往来密电,各种密本均能译。(4)杨先误钦哉之言,暗得劝张之电,闻不利之谣,或能嘱其部下,断然捕张释沙。详细办法,火车中已有函陈,惟以事关重大,未便轻率,尚祈遵裁示遵。如蒙俯准,祈电汇款若干,以资相机运用。款交中国旅行社高茂卿即妥。恐函迟缓,谨再电陈。知叩。效。
蒋夫人赐鉴:
急。南京孔代院长钧鉴:顷致前方刘总司令及各将领一电文曰:皓日下午一时半,孔院长祥熙、居院长正、孙院长科、叶秘书长楚伧、宋委员子文、王委员宠惠、蒋夫人宋美龄、何部长应钦等,在孔院长私邸,会谈营救委座之最后办法,决定如左:(1)准宋委员子文用私人资格名义赴西安营救委座。(2)准许至十二月养日止,暂行停止轰炸。但张、杨所属各部,在此期间不得向南移动。各该逆部如仍向西安、渭南前进,我空军即向行动部队轰炸。以上二项,为最后之容忍。但我军之集中侦察与攻击准备,仍须积极进行。不得延误,希即转饬遵照等语,特此奉闻。何应钦叩。皓未、镇二。印。
保定万军长寿山兄勋鉴:
阎主任百公勋鉴:
樊崧甫为孔祥熙的“及门弟子”,时任南京中央军洛阳前线指挥。西安事变后,樊即调集兵力集中潼关,对西警戒侦察,并电孔祥熙、何应钦报告。同日,孔祥熙复电嘉勉。电云:
事变期间,日本政府决定继续支持南京政府。18日,有田根据驻华大使川越茂的电报向内阁做了报告。同日,驻日大使馆电告南京外交部云:

十八、《孔祥熙致蒋作宾等电》(1936年12月15日)

斗密。委座留陕,兄等侍从,瞻企贤劳,无任驰系,专电奉候起居。弟孔祥熙叩。咸秘。印。

七十二、《黄绍竑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23日)

西安张副司令汉卿我兄勋鉴:
孔祥熙发出上电的同时,又打电话给李世军,要求李通过秦德纯,转商宋哲元,重新发表谈话,说明“漾电”(23日电)和中央既定政策的关系,实际上要求宋撤回原电中立即召开国是会议的主张。电云:
西安张副司令汉卿兄勋鉴:

七、《孔祥熙致刘峙电》(1936年12月13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日本政府急于了解谈判内情及南京政府的今后方针,“有无容共备战”,“是否继续剿共”,等等。27日,驻日使馆电云:
孔祥熙除致电张学良、杨虎城进行疏导劝解外,又力图分化东北军及杨虎城的第17路军,杨部冯钦哉师驻大荔,事变后奉命接防潼关,但冯拒不奉命,派人与樊崧甫联系,声称“决不盲从作乱”。此外,第69师师长杨澄原,第105师师长刘多荃也均派人与樊接洽。15日,樊崧甫致电孔祥熙等,报告有关情况。电云:
宋子良曾经要求代替宋子文赴陕,本电中,宋美龄告以蒋鼎文回京后所述情况,并告以宋子文已飞陕。

八十、《孔祥熙复桂永清电》(1936年12月25日)

密。陕变起后,迭接尊电,极佩荩筹。闻兄将偕次陇、次宸、季宽诸兄赴陕,想以吾兄赤诚,导以大义,责以私情,汉卿等必将有所憬悟。现在国事危急,存亡系于介公一身。能早日回京,大局庶可安定,否则,国家前途实不忍言,汉卿诸人宁能幸免?兄等启行有期,仍盼先电;续有所闻,尤盼示知。弟孔祥熙叩。敬。京寓。

五十、《孔令侃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9日19时15分发,同日21时30分收)

张学良的原警备旅长刘多荃与河南省主席商震关系深切。12月13日,孔祥熙致电商震,建议“选派妥员”,前往西安,通过刘多荃劝说张学良,14日,商震复电孔祥熙,声称已派刘多荃之弟刘多麟前往。电云:

七十八、《李世军致秦德纯电》(1936年12月24日)

本电是打给杨虎城的,因此,对西安事变的谴责用词较重,例如“劫持主帅”,“不义不智”云云,但是,孔祥熙提出,“不妨开诚协商”,这倒是为解决事变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梯密。夫人暨宋部长等已于5时安抵此间,即将部长手书停战条件交张、杨两位,转告前线知照。惟此间同人尚望双方警戒线均稍向后移,免无知士兵误会冲突,中央方面最好能将主力撤至华阴附近,华县仍归中央军前线。乞尊裁转令遵办。鼎文。养。印。
南京冯副委员长焕公赐鉴:
养密。报载吾兄对记者谈话,于西安事变表示服从领袖,听命中央,忧国之忱,溢于言表,循诵之余,不胜倾佩。介公赤诚为国,数十年如一日。此次绥中之战,中央抗敌之心,亦足表示于天下。盖御侮图存,中枢同人及介公固已无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汉卿兄身居中委,对于国家大计如有意见,尽可从容建议中央,何至出以兵谏,徒召纠纷。当此内忧外患交迫之时,讵容更起萧墙之变。吾兄与汉卿兄相处有年,交谊素笃,尚祈责以大义,动以私情,或汉卿兄别有困难,亦尽可开诚相告。倘能因兄一言,幡然悔悟,护送介公,重返国都,则一切误会,悉可涣然冰释,廉、蔺之交复见于今日矣。专电奉达,伫盼惠复。弟孔祥熙。寒秘。印。

二十、《樊崧甫致冯玉祥、孔祥熙、何应钦电》(1936年12月15日)

孔祥熙一直希望张学良能将蒋介石送至太原,因此对阎锡山的斡旋寄以希望,决定付以全权处理之任,并决定派黄绍竑赴晋面商。阎锡山本已决定派赵戴文、徐永昌赴陕,得知黄绍竑即将来晋的消息后,命赵、戴暂缓成行。19日,阎锡山致电赵丕廉,告以有关情况,电云:
孔祥熙此电,目的在于献策并表功,但他清晰地道出了事变初起时南京政府内部的分歧,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南京孔代院长钧鉴:
朱鹤翔时为驻比利时公使,他向南京外交部报告了日方宣传及当地部分华侨的反应。电云:
蒋介石的安全牵系着宋氏家族每一个人的心,远在广东的宋子良听说南京方面将派宋子文去陕西,表示“如必须派人前往,无宁弟去”。电云:

三十一、《宋子良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17日9时25分发,同日16时10分收)

七十三、《张天枢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24日0时4分收)

蒋主任铭三兄勋鉴:
事变中,蒋介石的随行人员同时被扣,孔祥熙在与张学良的频繁联系中,不忘致电被扣人员,表示慰问,这是他的细心之点。电文云:
南京外交部张部长岳军兄勋鉴:

八十四、《韩复榘致孔祥熙、何应钦电》(1937年1月14日11时10分发,同日15时30分收)

斗密。昨电及端诺顾问携去电稿计达。细绎兄通电所列八项,其中多条,中央决议早已实行,即有尚待商榷之部分,亦不难开诚商洽,由中央决定。至我兄对于介公个人,昨承电示,保证安全,具见爱友至忱,无任佩慰。惟留陕过久,复杂分子,乘机羼入,必陷兄于易发难收之境。万一危及安全,兄将何以自白?此间及各界人心,均形愤激,愈久则愈难谅解,一旦决裂,则函关以内固糜烂不堪,而国力损失惨重,尤非兄所忍闻。故为兄计,惟有请兄陪伴介公,即日南下,兄等意见即可提出中央,于公于私,莫此为善。至兄个人安全,弟敢以全家身命担保,决无任何问题。万一有为难之处,或先派负责人员二人南来,共谋解决方策,或由留陕诸公中一二人,如雨岩、翼如等先随端顾问返京,以求解决之途径。如此则兄之主张,既可昭示国人,一切误解,亦可早日冰释。此与吾兄一生成败及国家安危,关系至重。夙承厚爱,敢布诚悃,务乞三思而图利之,并盼电复为祷。弟孔祥熙叩。寒。
邵力子时任陕西省主席,12月12日曾列名于张学良、杨虎城等人的联名通电中。13日,孔祥熙致电邵力子,望其代为剖白蒋介石的“胸怀”,并关心其起居。电云:
傅作义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1936年又在绥远抗击日伪军,深得人心。阎锡山派傅作义前往陕西调解,孔祥熙自然同意,复电阎锡山云:
万急。北平秦市长绍文兄勋鉴:密。漾亥电甫发出,孔部长在电话语弟云:宋、韩两公漾电,谋国深厚,用意至嘉,虽有人认为于目前局势及两公原意不无相左之处,但在伊个人,认为并不受若何不良影响,不过电已发出,甚盼委座能立即郑重发表谈话,说明漾电系完全本中央应付事变之既定政策,阐明反共救国以及迅速恢复介公安全之至意,以故目前急要之事,为介公早日回京主持大计,至于主张召集在职、在野名流,共议大计,系在介公回京后应有此集思广益之举。如能发表如此谈话,一则抑制张、杨之气焰,一则免为日本所藉口,发生种种外交之压迫。良以张、杨放弃甘肃,与共匪合作,已成事实。此刻唯有在中央一致政策之下,始能应付一切危困之环境云云。孔公殷殷嘱咐,谨以陈闻,祈转呈委座为祷。弟李世军叩。敬子。

七十四、《许世英致南京外交部电》(733号,1936年12月24日)

广州宋厅长子良弟鉴:
由于通讯堵塞,孔祥熙未能及时收到张学良的复电,因此,他着急起来了。15日电张学良云:
本电主旨也在于说明发动事变的苦衷,希望得到宋美龄的理解,其中对蒋介石有激烈的批评,但也有某种回护,例如“不意介公为奸邪所误”等句,目的在保留转圜余地。电报特别表示,保证蒋介石的安全,欢迎宋美龄来陕,对促使宋美龄下决心以和平手段解决事变,显然有重要作用。
衣密。电悉。夫人于养晨偕宋委员飞陕,省视委座。吾兄率师靖乱,迭奏肤功,诵电极深欣慰,务盼督励忠勇,迅扫逆氛,早迎委座回京,以慰四海苍生之望。孔祥熙。有秘。印。
张学良的来电是善意的、友好的,宋美龄此电也不得不报以同一态度,除对张发动事变表示谅解外,特别强调张、蒋之间的友谊,希望二人“开诚协商”,“只要大多数认以为可,介兄个人,当亦从同”,已经暗示了接受条件,转变国内外政策的可能。后来宋美龄回忆西安事变时曾说:“余复以长函致张学良,告以彼等此举将使国家前途受严重之打击,余深信其鲁莽灭裂之举动,初无断送国脉、陷害领袖之恶意,应及时自拔,勿贻噬脐之祸。”宋美龄此电同时以书信的形式交端纳带去,所以宋美龄回忆时称为“长函”。将宋美龄的回忆和原电相较,可以发现,两者的口吻、语气有很大的不同。

五十八、《孔祥熙致徐永昌电》(1936年12月21日1时20分发)

本电原稿也通过端纳带往西安。它起草的时间与实际拍发的时间均与上电同。它是给蒋介石看的,但又是请张学良转的,所以必须双方都能接受,两不得罪。因此,它既为蒋介石的对日政策辩解,又为张学良的兵谏说情,结论是双方“殊途而同归,并非有何异趣”。末云:“弟意任何主张,苟利国家,皆无不可从长计议”,虽然与致张学良电词句相近,但由于是打给蒋介石的,因此,其意味也就很不相同了。

四十九、《宋美龄致张学良电》(1936年12月19日)

许世英时任驻日大使。事变发生后,日本方面产生了重新检讨对华政策的要求,一部分人主张改变方针,改用柔软手段,诱使中国政府防共排俄。24日,许世英致电南京外交部,就中日关系有所建议。电云:
此电电尾有字迹云:“奉批,先汇一万元。原电送国库司归卷。”当系承办人字迹。

六十七、《宋子良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22日14时2分发,同日22时4分收)

南京财政部孔部长钧鉴:
特急。南京财政部孔部长庸之兄:皓京秘电奉悉。松密。张、杨、于三部原系同床异梦,近以统驭关系,猜忌颇深,兼之赤匪参入,益呈纷乱状态。闻现在张、杨各部,分将西安重要辎重移置蒲城、凤翔,可想见各自为谋之意态矣。拟请迅速用兵,促其分化,一面仍可用政治手腕应付,军事、政治同时进展,或较易结束。谨复。樊崧甫。号午。秘。印。99lib.net
一密。汉卿兄及兄等公电均奉悉。当此危疑震撼之秋,舍精诚团结无以救亡抗敌。介公自九一八以后,居处不宁,全在于此。盖抗敌准备,无时不萦脑际。吾兄与介公久同袍泽,夙共患难,其一言一动早为吾兄所洞悉,亦为国人所共见。此次西安将领主张,与介公意见,仅有时间之不同,而衷心策划,初无二致。其所以不愿腾诸口说者,当系地位关系,不得不出诸审慎,藉避敌人耳目。吾兄谅必同此见解。汉卿兄及所部将领怵于国难,意或激于情感。惟当此风雨飘摇之际,为共支危局计,不妨开诚协商,以介公之虚怀若谷,当无不尽量容纳。倘托名抗敌救亡,而劫持主帅,自起纠纷,则不惟足招栋折梁摧之祸,亦且反为仇者所快,亲者所痛,是以救亡始者适以速亡,以抗敌倡者转以资敌。不义不智,徒贻中外之讥。诸将领素具爱国赤诚,宁能见不及此。吾兄光明磊落,风义夙敦,务乞转达汉卿兄暨诸将领,动以情感,晓以大义,俾非常事态立予消弭,则功在国家,岂有涯诶。弟今晨莅京,正与中央协商,俾内外主张共趋一致,仍祈吾兄益励初衷,多方疏解,如荷见教,幸随时电示为祷。弟孔祥熙叩。元秘。印。
统密。陕变突生,中央决议,军事由焕章兄及军事委员会常委负责主持。观在中央同人盼兄早临,协商大计。桂省军务有德邻兄负责,想兄可以分身北来。即盼早日命驾,共图匡济。如行期已定,仍希先复,俾便欢迎为祷。弟孔祥熙叩。号秘。印。
张副司令汉卿我兄勋鉴:

五十一、《张学良致张群电》(1936年12月20日1时35分发,同日9时30分收)

劝了张学良,也劝了蒋介石,还必须提出解决事变的方案来。当时,张学良驻南京办事处的电台已和西安恢复电讯联系,因此,孔祥熙又致张学良电云:

六十一、《张天枢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21日)

皓秘电奉悉。松密。钧鉴﹝座﹞托于院长携带军饷接济冯钦哉部,均遵命转告。小儿元彰,蒙推爱提携,感极。遵即饬其诣府聆训。此间奉令停止三日进展,惟华县驻军,号晨突围图窜,当将全部包围缴械,华县已占领。樊崧甫。号。参秘。印。
限即刻到。南京行政院代院长孔:元秘电奉悉。委座一身系国家民族存亡,年来领导群伦,致力安内攘外事业,凡有血气,莫不爱戴!而张学良竟敢称兵劫持,为外寇张目,直欲亡我国家民族,痛恨曷极!岳誓以头颅热血拥护中央,救护领袖,不与张逆共戴一天。除遵令致电诘责外,谨此奉复。职薛岳。寒巳秘。筑。印。

二、《孔祥熙致樊崧甫电》(1936年12月12日)

特急。南京孔院长钧鉴:元秘电敬悉。△密。汉卿劫持委座,躬冒不韪,乖谬之行,令人发指。弟因此事之重要,昨已与经扶兄细加商讨,首步办法竟与钧座所见相同,并已由弟密派刘多荃之弟刘多麟驰往西安,妥为接洽。情形如何,容再奉达。待复。弟商震叩。寒巳。省机。印。
上电之后,孔祥熙又有一电:
大概是何应钦代电的后半部引起了关注,杜月笙从吴铁城处得知消息后,即向孔令侃进言,孔令侃随即致电孔祥熙。电云:
急。南京谭处长转呈部长钧鉴:乾密。顷据洛处铣电称:寒电计达。端纳昨晚电,据云:委座与张比邻而居。委座表示张等要求应提请政府核办,故张来见委座,更无可言。张谈,举动系部下意思,现仅就前次要求,提出重要者四条,并请部座或宋部长赴陕,再行恢复委座自由等语。又据渝行铣电称:昨公安局何局长召集中、中、交三行会议,谓奉刘主席电谕,渝市金融,应请三行切实维持,银币暂勿他运,拨款万勿紧缩,以安人心而维金融等语。渝市表面现尚安谧,惟人心不免惶恐。铜元因奸商居奇囤积,价格稍涨。日侨大部分离渝。职等镇静服务,一切相机应付,祈释注等语。又据蓉行铣电称:本日刘督办召集各军将领会议,一致拥护中央对内对外政策,并设法营救委座,态度极为鲜明。省政府并决定竭力维持法币。又本日省府出示,维持金融,并召集各机关首长及商会宣布省府切实维持法币宗旨,讨论安定市面金融办法:(一)令军警取缔投机操纵;(二)由中央、中国、农民三行尽量供应角票及辅币;(三)又以川洋价涨,影响法币信用,令领钞各行,暂停购买硬洋,共维市面等语。又据郑行铣电称:郑陕间明码电报,今日已通,惟电话尚未通,传闻委座甚安全,端纳顾问前日已返京复命矣,各等语。谨电转陈。中行秘书处叩。篠。

十、《孔祥熙致张学良电》(1936年12月14日)

特急。南京财政部孔部长庸兄钧鉴:良密。西安事变之后,此间各界,对于委座安全,深为关切。晨晤余、黄两公商及,以为国家纲纪,固应整饬;委座安全,切宜顾及。深愿中央通权应付,于可能范围内求解决途径。已由两公会电吾兄表示各界竭望营救委座之意。特电奉闻。弟子良叩。养。
西安事变,举世震骇。国家命脉所系至巨。吾兄与汉卿相知甚久,此时一言九鼎,当有旋转之效。可否即请尊驾迳飞西安,力为劝导,抑先飞京,面商进行之处,敬乞迅赐电复,无任祷荷!弟孔祥熙叩。铣秘。京。印。

五十七、《阎锡山致何应钦、孔祥熙电》(1936年12月20日)

元秘、文亥、汉密、寒晨先后奉到。端纳来,获诵尊函,并聆所述,殷殷筹国,至佩荩怀。介公委员长安全无恙,起居如常,特盼释念。弟等此举,绝纯为实现救国主张,绝无一毫对人私见,尊论救亡须举国一致,极佩卓见。弟等此举,正所以要求一致。至对委座,已再四涕泣陈词,匪惟不蒙采纳,且屡被斥责。弟受委座知遇,绝无负气之理。但委座主张,坚决莫移,已绝对不能否认,故不得已而出此。弟等抗日主张,敢信万分纯洁,决不愿引起内争。如有违反民意,发动内战者,自当独负其责。弟等绝不敢多所顾虑,只图自全,坐视国家民族危亡而不救。沥胆直陈,详由端纳函达。承询通电一节,弟于京沪原设两台,皆可随时应用,并祈赐以维护,俾资便利。又为各方彻底明了真相计,欧亚飞机之京陕航程,请饬即日恢复,此间必负责保护。救国之愿,彼此所同,开诚指示,至所祈祷。弟张学良。删申。印。
巧酉电悉。我对营救介公出险,应尽力设法,公义私情,均当如是。其他说法,绝对不可有,亦绝对不可谈,恐有害于事之成也。山。效申。机。
本电亦存于国民党“总统府”机要室档案中,台湾所出《革命文献》第94辑曾加以收入,但文字及标点均有误,关键文字“现商定对匪军及奉军绝对打”,脱落“绝对打”三字,故在此重新刊布。
刘峙属于讨伐派。15日,他复电孔祥熙,报告军事布置情况。电云:

八十三、《戈定远致孔祥熙电》(1937年1月12日14时30分收)

张副司令汉卿我兄勋鉴:
李宗仁、白崇禧和蒋介石有矛盾,主张抗日,和张学良等早有联系。1月16日,李、白二人与刘湘联名通电,要求制止中央军入陕,消弭内乱,团结对外。17日,广西各界抗日救国会再次通电,要求“采取政治方法”解决善后问题,同时要求蒋介石立即领导全国军民,发动民族抗战。电云:
纬密。皓午及未二电均悉。次陇、次宸本日未赴西安,业于皓电告知。汉卿代表到晋,窥其言词之间,颇有悔祸之意,但尚不能认为确有转危为安之方。惟中央将领有电我反对派员赴长安者。我认今日介公之安危即国家之安危,转危为安,非救出介公不可。救介公非攻下长安所能做到。今日营救介公,并非无隙可乘,而难处在无担当此责任之人,恐难一直进行,不生障碍,希密商庸之兄为盼。再乘(?)元首而言新主,为有效解决之方,历史上此例很多,但今则不然。党国初建,介公统驭,非名分问题,乃人的问题也。山。皓酉。

六十四、《孔令侃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21日22时发,同日23时收)

开封刘主任经扶兄勋鉴:
财政部总座钧鉴:

六十八、《蒋鼎文致孔祥熙、何应钦电》(1936年12月22日20时收)

本电当时曾发表过,但“晓以利害”以下至“促其恢〔悔〕悟”一段被删去,当系南京方面不愿暴露其军事策略之故。
本电表明,南京领导人终于在营救蒋介石问题上取得了部分共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何应钦在电报后半部拖了个尾巴,据此,南京空军随时可对张学良、杨虎城的军队进行轰炸。
金融稳定、市场稳定于经济稳定、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事变发生后,孔祥熙、张学良等都曾密切注意这一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本电所述四川情况反映出刘湘在这一问题上做出的努力。
阎锡山在即将派人赴陕斡旋之际,突然接到了“中央将领”的来电,反对派人,这使阎顿生疑虑,致电赵丕廉云:

二十九、《孔祥熙致张学良电》(1936年12月17日)

西安事变初起,南京国民党内部出现讨伐与政治解决两派,经过辩论,逐渐形成了所谓“双管齐下”政策,即表面上“声张讨伐”,而实际上“积极求政治途径之解决”。由于周恩来、罗瑞卿、许建国等人已于12月17日抵达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达成协议,红军加入由东北军、第十七路军成立的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更使孔祥熙确认,必须采取“军事与政治兼顾解决之方式”。此电对了解南京政府在事变期间的对策有重要意义。

八十二、《驻日大使馆致南京外交部电》(744号,1936年12月28日2时50分发,同日18时55分收)

南京孔部长钧鉴:
特急。太原阎主任百川先生勋鉴:一密。芷青兄出示兄皓电敬悉。询敬之兄,据云,此间将领并无反对尊处派员赴长安之事,并已有电致兄,想邀鉴及。至该电是否有人具名,请兄查明电告,俾便查究为幸!季宽兄本拟乘机直飞太原,因机至汴发生故障,改乘专车赴晋,明日恐未必能到。同人所致兄函,现以电拍去,想已达览。中央同人现以全权托兄,请即负责进行,弟等愿为后盾。如有见教之处,仍祈随时电示为荷。弟孔祥熙叩。哿秘。印。

六、《孔祥熙致邵力子电》(1936年12月13日)

急。广州宋厅长子良弟勋鉴:良密。铣电悉。弟见甚是。现蒋聘三君今抵洛,明晨到京报告,俟得确息续闻。熙。篠秘。印。

六十三、《樊崧甫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21日20时30分发,22日13时10分收)

分送南京孔部长庸之兄、何部长敬之兄勋鉴:

六十九、《张天枢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22日22时发,23日8时收)

此电原稿通过端纳带往西安,后又通过电台拍发。从电报内容看,本电起草时间为13日,但实际拍发时间为14日,所以电尾署明为“寒”。长期以来,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对日本侵略,一再忍让妥协,委曲求全,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西安事变的发生,即基于这一情绪。孔祥熙懂得,要和平解决事变,必须先消弭这一情绪,因此,他在电报中努力为蒋介石对日政策辩解,说明他和群众的要求,“仅有时间之不同,决非宗旨之异趣”。电报对张学良的兵谏有婉转的批评,但同时又表示体谅,要求张持之以冷静,从长计议匡时救国各种问题。电报末称,“倘竟引起纠纷,国家前途必致不堪设想”,这是很有见识的观点。后来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和平解决,正是各派都取同一认识的结果。

三十七、《朱鹤翔致南京外交部电》(172号,1936年12月18日发,19日17时收)

赵丕廉接到阎锡山19日电后,出示何应钦,何即于20日复电阎锡山,声称“此间将领并无反对尊处派员赴长安者”。电中,何应钦并告以黄绍竑赴晋及飞机发生故障等情,声称赵戴文、徐永昌“先赴西安一行亦佳”。电云:
养电奉悉。密。(1)百川对营救事愿负责进行,现改派傅宜生前往,以抗日将领之立场,说词较为有力。傅今到并,明可飞往。(2)昨电百川,以子文、铭三到陕,谈改组政府问题,询百川意见。百川极感答复困难,不审子文兄等在京有无谈及在陕商谈情形如何,颇为悬系。(3)近接桂方来电,态度仍冷静沉默,尚无恶化。(4)鄂主席职务,竑自维实难肩任,恳早日明令发表准辞职。竑叩。敬午。印。
张学良希望孔祥熙将此电大意转告王树常与王树翰,“救亡无方,空言商洽,非弟本意云云”,实际上是说给孔祥熙等人听的,意思是要南京政府拿出实际行动来。
连日报载,中央大军续向西安压迫,西北军民亦严阵以待,战云密布,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消息传来,不胜忧惧。窃前次西安事变,举世震惊,卒赖我委座及西北诸将领咸以国家为重,互相谅解、化险为夷。乃旬日以来,中央对于西安抗战之主张,未能见诸实行,竟复派大兵入陕,重相煎迫,万一激成变乱,人将谓中央勇于对内,怯于对外,而亡国灭种之惨祸亦不旋踵而至矣!心所谓危,不敢缄默,用特电恳中央,迅行制止入陕部队,采取政治解决方法,以弭内战而培国力,并恳委座立即领导全国军民,发动民族抗战。尤盼全国同胞,一致主张,以挽危机。党国幸甚!临电惶悚,无任盼祷!广西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霰。印。
有田,时任日本外相。12月16日,日本首相、海相、外相、陆相等会议,决定对西安事变,“暂时静观形势”。同日,外、陆、海各局长会议,认为“此时对华经济机构,决有积极援助合作之必要”。本电即发于会后。

七十九、《桂永清致孔祥熙电》(1936年12月25日收)

急。大荔冯军长钦哉兄勋鉴:啸密。篠戌电奉悉。陕变发生,举世震骇,吾兄力持正义,至佩忠忱。十七路各官长事前概未与闻此变,尤见爱国人同此心。虎城兄素重义气,且夙爱戴介公,当事变初起,弟即意其或为环境所迫,决无其他。今承电示,果如所料。吾兄与虎城兄相知最深,仍希就近设法,俾获介公一同出险为祷!现在匪氛待靖,中央已任命兄为渭北剿匪司令,并以贵军给养。此后或有问题,已托于院长将月饷携致。嗣后公私方面如有需弟协助之处,即盼电知。弟孔祥熙叩。效秘。印。
本电透露了一个重要讯息:“此间要求,惟在抗日,委座已表示容纳。”电中,张学良特别说了一段话:“弟等发动此种惊人大事,岂能视同儿戏!一条生命,早已置诸度外。为自卫计,为保存抗日力量计,绝不惮起与周旋。”这是说给南京的讨伐派们听的,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表现了张学良的魄力和大无畏精神。此前,宋美龄曾通过端纳转告张学良,孔祥熙因系行政院代院长,不能离职赴陕,建议以宋子文或顾祝同代,因此,电末,张学良对二人表示欢迎。
桂林白委员健生兄勋鉴:
南京部长孔钧鉴: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