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三战三捷
3、两孔半窑洞里提出“蘑菇”战术
目录
第一章 上党战役: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第一仗
第一章 上党战役: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第一仗
第二章 绥远战役:首创两军区协同作战之先例
第二章 绥远战役:首创两军区协同作战之先例
第三章 邯郸战役:大规模歼灭战的光辉范例
第三章 邯郸战役:大规模歼灭战的光辉范例
第四章 四平保卫战:首开大规模城市防御战先例
第四章 四平保卫战:首开大规模城市防御战先例
第五章 中原突围:起了极大的战略作用
第五章 中原突围:起了极大的战略作用
第六章 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战史罕见
第六章 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战史罕见
第六章 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战史罕见
第七章 定陶战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第七章 定陶战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第八章 张家口保卫战:不计一城一地得失
第八章 张家口保卫战:不计一城一地得失
第八章 张家口保卫战:不计一城一地得失
第九章 宿北战役:华东战区的一个转折
第九章 宿北战役:华东战区的一个转折
第十章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扭转东北战局的一役
第十章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扭转东北战局的一役
第十一章 巨金鱼战役:灵活用兵的典范
第十一章 巨金鱼战役:灵活用兵的典范
第十二章 鲁南战役:35天歼敌3个整编师
第十二章 鲁南战役:35天歼敌3个整编师
第十三章 莱芜战役:一次空前的胜利
第十三章 莱芜战役:一次空前的胜利
第十三章 莱芜战役:一次空前的胜利
第十四章 延安保卫战: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有机结合的经典之作
第十四章 延安保卫战: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有机结合的经典之作
第十四章 延安保卫战: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有机结合的经典之作
第十五章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三战三捷
3、两孔半窑洞里提出“蘑菇”战术
第十五章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三战三捷
第十六章 泰蒙战役:大踏步进退,高机动回旋
第十六章 泰蒙战役:大踏步进退,高机动回旋
第十七章 孟良崮战役:战绩辉煌
第十七章 孟良崮战役:战绩辉煌
第十七章 孟良崮战役:战绩辉煌
第十八章 鲁西南战役: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
第十八章 鲁西南战役: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
第十八章 鲁西南战役: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
第十九章 进军豫西战役:忽东忽西歼疲敌
第十九章 进军豫西战役:忽东忽西歼疲敌
第二十章 沙家店战役:陕北战局的转折点
第二十章 沙家店战役:陕北战局的转折点
第二十一章 清风店战役:创晋察冀歼灭战新纪录
第二十一章 清风店战役:创晋察冀歼灭战新纪录
第二十一章 清风店战役:创晋察冀歼灭战新纪录
第二十二章 石家庄战役:开夺取较大城市之先例
第二十二章 石家庄战役:开夺取较大城市之先例
第二十三章 宜川战役:改变了西北战场的形势
第二十三章 宜川战役:改变了西北战场的形势
第二十三章 宜川战役:改变了西北战场的形势
第二十四章 临汾战役:典型的阵地攻坚战
第二十四章 临汾战役:典型的阵地攻坚战
第二十五章 豫东战役:一次大规模的攻城打援
第二十五章 豫东战役:一次大规模的攻城打援
第二十六章 襄樊战役:灵活机动打孤城
第二十六章 襄樊战役:灵活机动打孤城
第二十六章 襄樊战役:灵活机动打孤城
第二十七章 济南战役:首克敌重兵坚固设防的大城市
第二十七章 济南战役:首克敌重兵坚固设防的大城市
第二十八章 辽沈战役:鏖战黑土地,夺取东三省
第二十八章 辽沈战役:鏖战黑土地,夺取东三省
第二十八章 辽沈战役:鏖战黑土地,夺取东三省
第二十八章 辽沈战役:鏖战黑土地,夺取东三省
第二十九章 太原战役:一场殊死的血战
第二十九章 太原战役:一场殊死的血战
第二十九章 太原战役:一场殊死的血战
第三十章 荔北战役:创造了平原作战的经验
第三十章 荔北战役:创造了平原作战的经验
第三十一章 淮海战役: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
第三十一章 淮海战役: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
第三十一章 淮海战役: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
第三十二章 平津战役: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
第三十二章 平津战役: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
第三十二章 平津战役: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
第三十三章 渡江战役:宣告蒋家王朝的灭亡
第三十三章 渡江战役:宣告蒋家王朝的灭亡
第三十三章 渡江战役:宣告蒋家王朝的灭亡
第三十四章 扶郿战役:西北大会战第一回合
第三十四章 扶郿战役:西北大会战第一回合
第三十五章 兰州战役:迎来了大西北的解放
第三十五章 兰州战役:迎来了大西北的解放
第三十六章 衡宝战役:典型的速决运动战
第三十六章 衡宝战役:典型的速决运动战
第三十六章 衡宝战役:典型的速决运动战
第三十七章 漳厦金战役:渡海登陆作战的序曲
第三十七章 漳厦金战役:渡海登陆作战的序曲
第三十八章 广东战役:解放战争史上极其重要的篇章
第三十八章 广东战役:解放战争史上极其重要的篇章
第三十九章 成都战役:国民党军大陆上最后一个战略集团被歼灭
第三十九章 成都战役:国民党军大陆上最后一个战略集团被歼灭
第四十章 海南岛战役:成功的岛屿进攻战
第四十章 海南岛战役:成功的岛屿进攻战
上一页下一页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人是在1947年4月13日到达王家湾的。在这里住了57天。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人来到王家湾后,这个平常很安静的小村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这里的老乡们住处本来就不宽敞,为了不给老乡们增添更大的麻烦,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只好挤住在贫农薛如宪腾出来的两孔半窑洞里。
任弼时则住在右边的那半间小窑里,是个有炕没脚地的半截窑,条件更差,连腰也直不起来。
4月15日
第四、你们现在位于瓦市以东及以北地区,引敌向瓦市以北最为有利;然后可向廖昂薄弱部攻击,引敌向东;然后你们可折向安塞方向,引敌再向西。
第二、目前敌之方针是不顾疲劳粮困,将我军主力赶至黄河以东,然后封锁绥(德)米(脂),分兵“清剿”。故敌寅世(3月21日)到清涧不即北进,目的是让一条九_九_藏_书_网路给我走;西进瓦(窑堡)市是赶我向绥、米。现因发现我军,故又折向瓦市以南以西,再向瓦市赶我北上。
毛泽东
因为住得很挤,进出又只有一个门,平时除开会外,大家都各自聚精会神地工作,窑里没有一点响声。周恩来每天清早起来,常要连着咳嗽几声,他总要快步走到院子外面去咳,免得影响别人。
这是一进两开的窑洞,被烟熏得黝黑黝黑的。毛泽东住在左边的套窑里。里面除了土炕、一张无斗柳木条桌、两个小圆木坐墩外,还砌了个长方形的土粮仓,安放着一溜酸菜缸,几乎挤满了。毛泽东只能在炕上放一张小炕桌办公。
第一、敌现已相当疲劳,尚未十分疲劳;敌粮已相当困难,尚未极端困难。我军自歼31旅后,虽未大量歼敌,但在20天中已达使敌相当疲劳与相当缺粮之目的,给今后使敌十分疲劳、断九_九_藏_书_网绝粮食和最后歼敌以有利条件。
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毛泽东仍然日夜地为指挥全国解放战争而忙碌着。4月15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给彭德怀、习仲勋等人庆贺全歼敌第135旅的电报后,他对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又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思考成熟后,他提笔起草了给彭德怀、习仲勋并告朱德、刘少奇的电报:
王家湾,坐落在远离公路的一条大山沟里。村子很小,半边靠山,黄土斜坡上有几排窑洞,只有十几户人家。沟底下是一条名叫双羊河的小河,弯弯曲曲,绕过村庄,向北流去。河对岸是一道叫石寨的山壁,岩石赤红似火,屹然而立,成为王家湾的一道屏风,在黄昏落日的照射下,显得更加雄伟。
第三、我之方针是继续过去办法,与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1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与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http://www.99lib.net寻机歼击之。我军主力不急于北上打榆林,也不急于南下打敌后路,应向指战员及人民说明,我军此种办法是最后战胜敌人必经之路。如不使敌十分疲劳与完全饿饭,是不能最后获胜的。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
第五、但你们在数日内,即应令359旅(全部)完成向南袭击之准备,以便在一星期以后派其向南,担任袭击延长、延安之线以南,宜川、洛川之线以北地区,断敌粮运。
周恩来和陆定一住在一进门的过道窑里,连一张桌子也没有,他们工作时,只好坐在小木墩上,膝盖上垫一个用高粱秆结成的锅盖拍拍(盖帘),把电报、文件放在拍拍上,边看边批。腿麻了,就伏在锅台上继续工作。
由于这一年王家湾闹灾荒,粮食极为紧张,毛泽东他们在王家湾的生活十分艰苦。一次,毛泽东沿双羊河散步,走到99lib.net深沟里的一个僻静处,发现沟畔上一个小水塘边上长有灰青菜,他喜出望外,弯下腰拔了一棵,抖落根上的泥土,问随行的警卫员:“你们看,这是什么菜呀?”警卫员不知道这种野菜叫什么名字,只好摇了摇头。毛泽东说:“这个菜南方有,来北方后很少看到,我在老家吃过,长征的时候还用它当饭吃呢!”(《艰难的转战》)后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人就经常吃这种野菜了。
彭习并告朱刘:
在这艰苦的条件下,毛泽东经常深夜伏在小桌子上,仔细地批阅电报,不断地标记着报告材料中的问题和数字,缜密地计算着,认真地思考着。每当战场上传来重大胜利消息时,毛泽东总是一手端着煤油灯,一手拿着红蓝铅笔,俯身在铺满地图的小炕上,细心地察看着,指画着,思谋着。
这就是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在这个作战方针中,毛泽东正式提出了“蘑菇”战术。这是正确总结西北人民解放军撤出延安后,与胡宗南部周旋20余天的作战经验的结果。任弼时曾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毛泽东的这种“蘑菇”战术:“我们就像正月十五闹秧歌,来回和敌人转圈子,扭辫子,时间长了,不把他拖死也得拖垮。”他又说:“毛主席在撤离延安时就说:‘敌人像五块豆腐,撂在一起,我们的胃口没有那么大,吃不下;等他摆开来,再一块一块吃,比较容易了。’现在,我们已经用‘蘑菇’战术吃了两块,第一块在青化砭,第二块在羊马河,第三块也快到口了。我们用这种方法再吃他两块,就可以反攻了。”(《任弼时传》)藏书网
第六、以上意见妥否望复。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