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生产生活
四、汉字与医疗
目录
第一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社会等级
第二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第三章 从汉字看古人的信仰世界
第三章 从汉字看古人的信仰世界
第四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礼俗
第五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生产生活
第五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生产生活
四、汉字与医疗
第六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第六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第七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兵器刑法
第八章 从汉字看单位名词
第八章 从汉字看单位名词
第九章 从字到人:古人如何认识自己
上一页下一页

1.医巫同源

“医”的繁体字形有两种,即“醫”和“毉”。“毉”从“巫”,说明医巫关系十分密切。《山海经·大荒西经》写道:“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群巫在灵山升降,采集那里的药草。群巫采集的不是普通的药草,而是所谓的不死之药;其中的巫咸据说就“实以鸿术为帝尧医”。《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群巫手操不死之药,为的是救活已经死去的窫窳(yà yŭ)。显然,巫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与医生的职责相同;也可以说,最初的医生由巫来担任。

“药”的小篆字形作“”,楷定为“藥”,《说文解字》说解为“治病艸”,说明植物是最重要的中药来源。传说神农是慈爱的天神,他牛头、人身,力大无穷,常常帮助穷苦人家耕种,像牛一样,辛辛苦苦为人类服务。人类跟神农学会了种地,有了足够的粮食,从此不愁挨饿一事。可是,不少人吃饱饭之后,常常会生病。有的人患了病,很长时间也不好,直到死亡为止。这类事情被神农知道之后,他感到很焦急,他不相信巫医问卜,但也没有治疗疾病的办法。于是,他便与不少人商讨,怎样才能把疾病治好,使他们摆脱疾病的困扰。他想了很多办法,如火烤、水浇、日晒、冷冻等等,虽然能使某些疾患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效果却不理想。有一天,神农来到山西太原金冈一带,品尝草木,发现草木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他就将带有苦味的草,给咳嗽不止的人吃,这个人的咳嗽立刻减轻不少;把带有酸味的草,给肚子有病的人吃,九_九_藏_书_网这个人的肚子就不疼了。神医尝百草是十分辛苦的事,不仅要爬山走路寻找草木,而且品尝草药还有生命危险。神农为了寻找药品,曾经在一天中中毒多次,神农被毒得死去活来,痛苦万分。可是凭着他强壮的体力,又坚强地站起来,继续品尝更多的草木。大地上的草木品种多得很,数也数不清,神农为了加快品尝草木的速度,使用了一种工具,叫“神鞭”,也叫“赭鞭”,用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草木,这些草木经过赭鞭一打,有毒无毒,或苦或甜,或寒或热,各种药性都自然地显露出来。神农就根据这些草木的不同特性,给人类治病。他在成阳山上,曾经发现不少疗效显著的草药,如甘草可以治疗咳嗽,大黄可以治疗便秘,黄莲可以消肿等等。所以,后人管成阳山叫神农原,也叫药草山。
实践中,先民逐渐认识到,酒是一种最佳药物溶剂,于是把酒和草药混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药物剂型——“鬯”(chàng),即药酒。“鬯”的甲骨文作“”,金文作“”,像用器皿盛放着用黑黍(秬)酿造的酒之形,本义就是祭祀时用的香草酒,以郁金香草与黑黍混合酿制而成,其香浓郁,可以提神醒脑,祛除蛊野诸毒和秽腐恶臭。甲骨卜辞中有关于鬯的记载,说明至晚在殷商时期,先民已经知道制作和使用药酒了。有人统计,至清代,散见于各种医籍里的药酒方近千则,而流传于民间的单验方更不计其数。
九*九*藏*书*网

3.针灸疗法

远古时,科学技术很不发达,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先民认为是鬼神在暗中操纵一切:得到神的庇佑,可以消除灾祸,解除病痛,否则将受到惩罚。摆脱苦厄灾祸与疾病痛苦,必须求助于鬼神,而人与鬼神的交通媒介是巫。所以,先民要解除病痛,必须依靠巫,从这个角度说,巫就是医。
医巫同源,成了后来医仙同流的滥觞,秦汉时期盛行的神仙方术也往往采用医术巫术相结合的方法。众所周知,将医生从业雅称为“悬壶”典故中的费长房,称医界为“杏林”典故中的董奉,其妙手回春的医术都来自神秘力量的佑助。民间传说虽99lib•net然不可尽信,却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始终贯穿着医巫同源的传统。
“灸”是中国古代医学中常用的另一种治疗方法。《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久声。”段玉裁注:“久灸皆取附箸相拒之意。凡附箸相拒曰久,用火则曰灸。”那么,“久”不仅标识“灸”的读音,也有表意的作用,即“久”“灸”是读音相同,并有相同义素的同源字。“灸”的字形从两个方面说明了灸疗的基本特点:“灸”从火表明要用火烧,烧灼是灸疗的第一个特点;从久表明“灸”在灼烧时要“附箸相拒”,既不要像针疗那样刺割,也不要像按摩那样漫漶,而是抵近肌肤表面的某一穴位点灼烧,以求对人的经络穴位产生某种热刺激,从而调理气血阴阳,疏通经脉,使人康复。
“医”的小篆字形作“”,楷定为“醫”,从殹从酉。“殹”表示疾病,“酉”取象酒坛之形,表示酒可以用来治病。整字表示“治病工也”,即医生。酒可以通血脉,养脾气,厚肠胃,润皮肤,去寒气,适量饮酒是一种良好的祛湿散风、活血化淤的手段。因此,酒被视为百药之长,“医”字从酉正突出了酒在医疗上的特殊功效。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记载有五十二个医方,其中三十三个与酒有关。秦汉时大医学家秦越人、淳于意、张仲景等都有用酒治病的医案。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酒可以消毒防腐,在针灸或外伤时可以用来作局部处理。
99lib•net

2.古代药物

最古老的针刺工具是“砭”,“砭”字从石突出了它的石制特点。砭的外形像一根粗大的针,所以也称为石针,又称药石,或称石。《一切经音义》:“攻病曰药石,古人以石为针。”《战国策·秦策》“扁鹊怒而投其石”,其中的“药石”“石”都指砭石。用石针刺病也叫“砭”,《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砭”的主要作用是挑破脓肿部位,使脓血流尽而加快肿块痊愈。“砭”这种疗法在古文字形体中有所反映:金文“殷”作“”,左边是突出腹部的人形,表示人腹部患疾肿胀,右下方构件像手持砭针刺腹部。砭针作为治疗肿胀的常用工具,在文献中多有记载。《黄帝内经·素问》:“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石针所抵,弹人雍痤。出其恶血。”考古中,砭石多有发现,山东日照西城镇龙山文化遗址中曾采集到两枚锥形砭石,河南郑州附近的龙山文化灰坑里也发现一枚三棱形砭石。这说明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用砭石的治疗技术了。商周以后,青铜冶炼技术高度发展,刺病的石针,逐渐被金属针代替。《一切经音义》:“古人以石为针,今人以铁,皆谓疗病者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服虔注:“石,砭石也,季世无复佳石,故以铁代之耳。”于是,文字中也出现从金的“鍼”字,后简化为“针”。随之,以砭石治病的技术也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
九_九_藏_书_网
《汉书·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颜师古注:“箴,所以刺病也。石谓砭石,即石箴也。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可见,东汉时期砭石技术已经绝迹。
人类所患的疾病很多,而神农所发现的草木有治病功效的不多,他为了治疗更多的疾病,便不停地去品尝更多的草木。一次,他在品尝一种攀援在石缝中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时,把花和茎吃到肚子里以后,没有多久,就感到肚子钻心地痛,好像肠子断裂了一样,痛得他死去活来,满地打滚。最后神农没能顶得住,被这种草所毒死。神农以生命为代价,发现了一种含有剧毒的草,人们给它起名叫断肠草。
“巫医”的神职身份,注定其治病方法必然要利用巫术。《韩诗外传》卷十:“上古医曰茅父,茅父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意思是上古名叫茅父的巫医,以蒲草为席,以草编为狗,模仿巫术,并且向北方不断发出祝祷之语。显然,作为巫医的茅父主要是利用巫术治病。实践中,巫医在治病时更多使用的是巫术和医术相结合的方法。《广博物志》卷二十二引《物源》:“神农始究息脉,辨药性,制针灸,作巫方。”搭脉、辨药、针灸,都是神农配合巫术创造出来的医疗方法。传说神农时白族的巫师们还探求了以野兽来治病的方法。《说郛》卷三十一《芸商私志》:“神农时白尼进兽药,人有疾病则拊其兽授之语,语如白尼所传,不知何语。语已,兽如野外衔一草归,捣汁服之即愈。”意思是巫师对兽使用巫术,使兽获知病的感应力,从野外衔回药草,人们捣烂服之即愈。当然,这只不过是巫术之幻想,但从中可以看出上古医术和巫术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