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四、古代交通
目录
第一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社会等级
第二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第三章 从汉字看古人的信仰世界
第三章 从汉字看古人的信仰世界
第四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礼俗
第五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生产生活
第五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生产生活
第六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第六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四、古代交通
第七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兵器刑法
第八章 从汉字看单位名词
第八章 从汉字看单位名词
第九章 从字到人:古人如何认识自己
上一页下一页
“走”的甲骨文字形作“”,上边的构件像一个人跑动时双臂前后摆动的样子,下边的构件像一只脚,表示该字意义与脚有关,本义就是“跑”。“走马观花”中“走”就是“跑”的意思。以“走”为部首的字也都与“跑”意义相关,如“趣”是小步快跑,“超”的本义是“跃上”,“越”的本义是“度过,跨过”,“赶”的本义是“追”,“赴”的本义是“前往”。
“辒”(wēn)和“辌”(liáng)都是卧车。辒车密闭,比较温暖,与“温”有同源关系;辌车旁边开有窗户,比较凉快,与“凉”有同源关系。后来因这两种车专门用来载丧,合为一种车,称为辒辌车。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外出巡游,因病重死在半路上,尸体就是用辒辌车拉回京城咸阳的。丞相李斯担心皇帝在外地去世的消息一旦传出去,皇子们和各地的势力会乘机制造变故,因此就暂时没有发布丧事消息,除了他和胡亥、赵高之外,并无他人知晓。当时是夏季,秦始皇的尸体很快腐败变臭。为了掩人耳目,赵高以皇帝要吃鱼为名,命令随从官员往车里装了一石有腥臭气的鲍鱼,来遮掩尸体发出的腐臭气味,而且每天还装模作样地到车外请安问候一次,好避人耳目。到咸阳后,胡亥继位成了秦二世。

“轈”(cháo)又称“轈车”,与“巢”有同源关系,《说文解字》说解为“兵高车加巢以望敌也”,意思是用来窥望敌情的侦察车。
步的甲骨文字形作“”,西周金文字形作“”,像徒步行走时左右两脚一前一后的样子,本义就是“行走,步行”,如“散步”“步行街”。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一年多,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从哪里进攻呢?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的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他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可乘其疲惫,预先在其必经之路马陵设下埋伏,如此必然大败魏军。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并听从孙膑的安排,让孙膑坐在四周封闭的辎车中指挥战斗。结果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孙膑之所以坐在辎车中指挥战斗,就是利用辎车四周封闭的特点,把自己隐藏起来,这样,对手庞涓就无从知道相关信息。
“䡴”(chōng),指古代一种冲城陷阵的战车。




“舟”的甲骨文字形有“”“”等,西周金文字形有“”“”等。从“舟”的古文字形体可以看出,当时木船的形制:方头方尾,首尾上翘,并且加有横梁。很明显,这不是独木舟的形状,更酷似后代的舢板。所以,至迟在商代,木板船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形式。小篆“舟”字作“”,《说文解字》说解为:“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由此可以得知,传说中“舟”的发明者是共鼓和货狄,最初的舟是把树木的中间挖空制成的,船桨是用砍削的树木制成的。99lib•net

1.水上交通


先民为躲避洪水居住在露出水面的山阜上,要彼此连通,只能依靠水路,因此离不开各种水上交通工具。
“桴”最初作“泭”,小篆作“”,《说文解字》解释为“编木以渡也。从水付声”,意思是把若干根毛竹或原木平摆着编扎在一起,用作水上交通工具。后来写作“桴”,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是说,如果自己的主张得不到推行,就坐木排到大海中自由漂流去。
“车”的西周金文字形作“”或“”,像古代车舆之形,包括两个车轮、一个车轴和一个车厢。根据形制和用途的不同,车可以分为很多种类。“辂”(lù)指天子及皇后乘坐的豪华富丽的大马车。“辇”(niǎn)字金文作“”,像二人拉车之形,本义就是人力车,后来专指皇帝或皇室所坐的车。“輚”(hàn)又叫栈车,与“栈”字同源,是士乘坐的车,它的特点是用竹木条编制而成,带卷棚的栈车又被用来作为寝车。“轩”是供大夫以上贵族乘坐的车。《说文解字》将“轩”说解为“曲辀(zhōu)藩车”,意思是这种车的特点是辀的形状穹曲向上,三面有遮蔽。“軿”(píng)和“辎”都是有帷幕的车。前有遮蔽的叫做“軿”,前后都有遮蔽的叫做“辎”。辎车车辕比较长,一直伸到车厢后边,可供乘者上下车时登踏。战国时期的孙膑就曾利用“辎车”具有遮蔽性的特点,有效地隐瞒自己指挥齐军的实情,从而实现“围九-九-藏-书-网魏救赵”的作战计划。
先民在水中行进依靠的工具是船,在水比较浅的地方,露出水面的石头,往往成为人们渡水的凭借。这种情况在古文字形体中也有反映。甲骨文中有“”字,中间是水,两边是石头,整字像溪流中的一个个跳墩子,这些跳墩子就是人们渡水的凭借,使两岸变成“通途”。这种跳墩子也叫“石矼”。先民通过溪流的凭借还有桥梁。“榷”字本义就是独本桥,《说文解字》把它说解为“水上横木,所以渡者也”,意思是说,榷是横跨水流两岸的独木桥。它的特点是,两头堆聚石头,上面架起一根横木,可供行走。当溪流较宽,独木不能连接两岸时,就在溪流中间投入巨大的石墩,然后,每两墩之间架以横木,从而连接两岸。《说文解字》中“梁”的古文形体“”,形象地反映了这种桥梁的特点:左边的构件像水形,右边的部分由上下两个“木”构件及中间的“—”组成,表示木与木相接,中间的“—”,表示交接之处。此外,“桥”字,《说文解字》说解为“水梁也。从木乔声”,“水梁”就是水上桥梁的意思,以“乔”为声符的字大都有“高而曲”的意义,因此,命名为“桥”,突出了它高出水面而又略呈弧形的特点。
在水中行走叫做“涉”。“涉”的甲骨文字形作“”,金文字形作“”,像两足迹在水旁,有徒步过水之意。本义就是“徒步过水”,如“跋山涉水”。
藏书网
“轿”字从车乔声,本来写作“桥”,“轿”与“桥”有同源关系。《正字通》:“轿与桥通,盖今之肩舆,谓其中如桥也。”清俞正燮说:“轿者,桥也。状如桥中空离地也。”今人张舜徽说:“轿之为言桥也,谓高负在人之肩,如桥之高出水也。故俗称肩舆。”意思是说,“轿”与“桥”有共同的特点:悬空离地。“轿”称“肩舆”,是因为它的特点跟舆(即车厢)非常相近,但是没有车轮,因此要由多人用肩扛着行走。
“軘”是用来屯守的一种兵车,与“屯”有同源关系。
“道”“途”都以“辶”为部首。“辶”的甲骨文字形作“”或“”,像一只脚在道路上行走,到小篆演变为“”,楷书作“辵”,简化为“辶”。因此以“辶”为部首的字大都与道路或行走有关。可以想象,人类社会之初,大地上榛莽丛生,而生产力又十分低下,人类不可能去修筑道路。因此,《释名》说:“道,蹈也;路,露也。言人所践蹈而露见也”,说明最初的路是众人踩踏出来的。而把“途”(写作“涂”)说解为“度也。人所由通度也”,说明“途”是从功能角度进行的命名。


“征”字甲骨文作“”,左边的构件“彳”表示道路;右边的构件“正”由取象脚形的“止”和表示目的地的“囗”构件组成,整字表示是向某个目标进发。本义就是“远行”,如“长征”。“往”的本义是“去,到”(某处),如“往来”“往返”。“徐”的本义是“慢慢走”,如“徐行”。“徒”的本义是“步行”。“徘徊”的本义是“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引申为犹豫不决或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如“独自徘徊”。
人工修筑道路起源很早,据说大禹曾“开九州,通九道”(《史记·夏本纪》)。商周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以及各个诸侯国与商王朝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其间的道路交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春秋时期,单襄公奉周定王命令到宋国聘问,又从宋国经过陈国往楚国聘问,古代文献记载其情况是:“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候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国语·周语》)意思是:单襄公又借道陈国去访问楚国。已是清晨能见到大火星的季节了,道路上杂草丛生无法通行,负责接待宾客的官员不在边境迎候,司空不巡视道路,湖泽不筑堤坝,河流不架桥梁,野外堆放着谷物,谷场还没有修整,路旁没有种植树木,田里的庄稼稀稀拉拉。单襄公见到这些情况后,归报周定王说:“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国语·周语》)他判定陈将亡国的重要征兆之一,便是十月间道路上还长满了草,道路两旁也没有护路的树木。可见,交通与国运之间有密切联系。
“奔”字西周金文作“”,上边的构件与“走”的构件相同,下边是三只脚,突出跑得快的特点,本义就是“快跑,疾驰”,如“奔驰”“狂奔”。



对于倚水而居的先民来说,舟在他们生活中十分重要,因此,“舟”成为他们创造新字的重要构字部件,《说文解字》中以“舟”为部首的字有十六个,以“舟”为非部首构字部件的字也有十几个。如“前”字甲骨文作“”,上边的构件像一只脚,下边的构件像一只小舟,整字表示乘舟前进;《说文解字》把小篆“前”字解释为:“不行而进谓之前,从止在舟上。”意思是人在船上,不用步行,却能凭借舟船在水中前进。本义为“就也”的“造”字,《说文解字》古文形式作“”,以“舟”为部首,说明“造”(即“靠近”)的方式可以是行走,也可以是乘舟。“履”的小篆字形作“”,《说文解字》说解为:“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夊,舟像履形……,古文履从页从足。”《说文解字》把“鞋”看作“履”的本义,用鞋的形状与舟形相似的特点解释“履”从舟的原因。其实“履”最初的意义是“践行”,字形中的“舟”“足”都与“践行”义相关,是表义构件。因此,“履”的古文字形也说明“舟”是造字时期“行”的重要凭借。九-九-藏-书-网

山间田野的道路,主要是踩出来的,因此记录相关语词的字或者以“足”为部首,或者以“彳”“辶”“止”为部首。如“蹊”(或作“徯”)是贪走近路的人不按正道走而走出的邪道,所以只通行人而不能通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蹊”意思就是摘桃李的人踩出的小道。同样,“径”(或作“迳”)以“彳”为部首,“彳”是取象四通八达道路的“”的省略,因此以“彳”为部首的字往往也与道路或行走相关;“径”的声符“巠”金文字形作“”,像织布机上的经线,因此以“巠”为声符的字意义都有细、直、长的特点,“径”即专指贪走近路的人不按正道走而走出的小道,这些小道相对于绕远的大路当然具有细、直的特点。

4.交通工具

3.行的方式

“行”的甲骨文字形作“”,西周金文字形作“”,像四通八达的道路,本义就是道路。以“行”为部首的字本义都是城邑中道路的专名,具有“行”字形体所体现的四通八达的特点,如“術”(简化为“术”)本义是城邑中的道路,引申为技艺、方法;“街”本义是“两边有建筑物的大路”;“衢”本义是“纵横交错的四通八达的街道”。

2.陆路交通

“馗”(kuí)字从九首,《说文解字》说解为:“九达道也。似龟背,故谓之馗。”当然,“九”并不是确数,是说道路纵横交错的样子与龟背上的纹路相似。“馗”也可写作“逵”。
九_九_藏_书_网
如前所述,“行”的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字形像四通八达的道路,本义就是道路。由“道路”义引申为“在道路上行走”。因此,有些表示行走的字以“彳”为部首。
“轞”(jiàn)是囚车,与“槛”有同源关系,本来写作“槛”,又称“槛车”。“槛”指关牲畜野兽的栅栏,又特指囚车。后来造“轞”字作为槛车的专用字。
“畛”字从田,《说文解字》说解为“井田间陌也”,意思是田间小路。《诗经·周颂·载芟》“千耦其耘,徂隰徂畛”描写了西周的农业生产劳动场面,其中“畛”的意思是“田间道路”。“阡陌”也是田间小路,田间小路往往在土埂之上,比生长庄稼的田地要高出一些,因此以“阝”为部首。具体说来,南北方向的田间小路叫做“阡”,东西方向的田间小路叫做“陌”。
《说文解字》把“俞”字说解为“空中木为舟也”,即“刳木为舟”(意思是剖凿木头使空心,用以做舟)。从我国考古发掘来看,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多是独木舟。例如:1975年,在福建省连江县发掘出一只樟木制成的独木舟,长7.1米,据专家考证,该独木舟距今已有六千年。

“歧”字从“止”,“止”甲骨文作“”,像脚形,以“止”为部首的字或与行走有关,或道路有关。“歧”字声符为“支”,以“支”为声符的字,意义具有“分叉”的特点,如“枝”“肢”都是从主干上分出来的“叉”,因此“歧”字也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岔道。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