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兵器刑法
目录
第一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社会等级
第二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第三章 从汉字看古人的信仰世界
第三章 从汉字看古人的信仰世界
第四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礼俗
第五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生产生活
第五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生产生活
第六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第六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第七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兵器刑法
一、古代兵器
第八章 从汉字看单位名词
第八章 从汉字看单位名词
第九章 从字到人:古人如何认识自己
上一页下一页
有人类就有战争。聪明的人类最利用天然的木棒和石块作为辅助争战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兵器。本章以古文字和兵器种类为线索,对原始时代兵器、短兵器、长兵器、抛射兵器和防御性兵器一一进行了介绍。刑法是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家产生,就伴随着刑法的产生。本章从“法”和“刑”的古文字形体入手,深入分析了其文化内涵,并通过分析古文字形体对中国古代刑具和各种刑法手段进行了概括勾勒。

一、古代兵器

所射之箭又称“矢”,“矢”的甲骨文作“”,金文作“”,上像箭头,中间是箭杆,下端是箭在飞行过程中起平衡作用的箭尾。箭的作用主要是杀伤敌人,而箭的威力主要通过箭头来实现。《左传》记载,齐国将领子渊捷与鲁国将领声子相遇,子渊捷拉弓射箭,箭飞过车辕,声子赶紧用盾牌一挡,箭射入盾脊中整整有三寸,可见子渊捷之神力。声子不甘示弱,放下盾牌,也拉弓射箭,射人先射马,他瞄准子渊捷战车上的马匹,一箭飞出,穿透勒在马脖子上的皮带,马匹当即倒毙。如果箭头没有了,箭的杀伤力就会大大减弱。《孟子·离娄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子濯孺子和庾公之斯同是射箭高手却各为其主。不巧的是,战场上子濯孺子突然发病,他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我是必死无疑了。”他问驾车人:“追我的人是谁?”驾车人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说:“我能活了!”驾车的说:“庾公之斯是卫国善于射箭的人;您(反而)说‘我能活了’,这是为什么呢?”子濯孺子说:“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跟我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正派人,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庾公之斯追到跟前,说:“先生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无法拿弓。”庾公之斯说:“我向尹公之他学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您学射箭,我不忍心用您传授的技术反过来伤害您。虽然这么说,可是今天这事,是国君交付的事,我不敢不办。”说完便抽出箭来,在车轮上敲掉箭头,向子濯孺子射了四箭之后返身回去了。
爱因斯坦说过:“我不清楚第三次世界大战将用什么武器相互厮杀,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会使用棍棒和石块。”意思是说武器将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人类将从原始社会重新开始,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也将从棍棒和石块开始。
弓不仅可以用来发射箭,也可以发射弹丸。这可从古文字形体上得到证明,“弹”(读作“dàn”)字甲骨文作“”,像弹丸在弓弦上之形,小篆字形作“”,左边的构件是“弓”,右边是“丸”,会意字,本义就是弹丸。也可从文献中找到例证,汉刘向《说苑·善说》:“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说明弹是利用竹片的弹力发射弹丸的兵器;《左传》记载:“晋灵公不君……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意思是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钢刀不仅用于战场上,在官场上同样地位尊贵。汉朝时,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刀。佩刀表示达官贵族的身份等级。东汉时,对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装饰都有极严格的明文规定,谁也不准许逾越。这种佩带用刀,从外形上要求精致美观,刀身通体雕错花纹,刀环铸成各种形态的鸟兽图案。例如东汉中山穆王刘畅生前的佩刀,全长105厘米,刀身饰有线条流畅的错金涡纹和流云图案。两汉三国时,诸国君臣莫不看重佩刀,有的几近嗜好,不惜花费重金,延请名师,耗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功夫,炼制宝刀。隋唐时采用更为先进的“灌钢法”代替了百炼法,炼出的刀更加坚韧锋利。唐朝的刀有仪刀、障刀、横刀、陌刀四种。仪刀是皇朝禁卫军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带用刀;横刀是专门装备军队的战刀。唐代制刀不仅注意保持汉民族传统的制作技艺,而且随着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还吸收了不少外来的制刀技艺,促使战刀的制作更趋于实用。明朝军队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体狭长,刀身弯曲,刃部延长,吸收了倭刀的长处,使劈砍杀伤的威力增大。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非常重视腰刀的制作,在其军事著作《练兵实纪》中对腰刀制作方法有着详细的研究与记载。清朝,刀的种类更为繁杂,有腰刀、滚背双刀、脾刀、双手带刀、背刀、窝刀、鸳鸯刀、船尾刀、割刀、缭风刀等等。
“剑”字籀文作“”,从刀佥声,小篆作“”,从刃佥声。《说文解字》说解为“人所带兵也”,本义就是一种古代兵器。这种兵器的特点是两面有刃,前端尖,中间有脊,安有短柄,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现在作为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为细长的钢条,顶端为一小圆球,无刃。

“刀”的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像一把弯刀之形。刀是一种单面长刃的短兵器。无论是作为生产工具,还是作为兵器,刀都是基本成员,所以,以刀为义符构成的字特别多。九九藏书网
关于宝剑,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干将莫邪剑”的故事。楚国干将、莫邪夫妇二人,给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很生气,想杀他。剑有雌雄二柄。当时妻子莫邪怀孕快生产了,丈夫对她说:“我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了,我去一定被杀掉。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长大后,告诉他:‘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干将拿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非常生气,叫人去仔细查看。验剑人说:“剑有两把,一把雌一把雄,雌剑带来了,雄剑没有带来。”楚王发怒了,把干将给杀了。
我国古代的兵器有长短之分。短兵器主要包括斧、刀、剑、匕首等。斧是一种短柄砍斫武器,“斧”字从斤父声。义符“斤”甲骨文作“”,像曲柄斧之形,左边的尖头是斧刃的侧面图,右边的曲线表示曲柄。曲柄斧是古代一种砍斫工具。斧、斤都是古代常用的砍斫工具,《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说明斧斤常用来伐木。后来斧子逐渐演变为军事上的兵器,如月牙斧、凤头斧等。作为武器通称的“兵”,甲骨文作“”,像两手持曲柄斧形,说明“斤”(曲柄斧)不仅是砍物工具,也是重要的兵器。汉字体系中,以“斤”为部首的字大都与斧子有关,除了“斧”字外,如“斨”的本义是“方孔的斧子”,“斩”“斫”“斲”“断”“斯”的本义都是与斧子相关的动词。
传说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根据《黄帝本纪》“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管子·地数》“而葛天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由此可见,剑的历史极为古远,故后人称之为“短兵之祖”。从商代开始有制剑的史料记载,最初的剑为铜质,呈柳叶形或锐三角形。《周礼·考工记》详细叙述了制剑之法。汉代以后铜剑渐被钢铁剑替代,并趋于定型,即剑身中有脊,两侧有刃,前有剑尖,中有剑首,后有茎,茎端设环处称镡(xín),此外尚有剑鞘、剑穗等附属饰物。东汉以后,剑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为佩带仪仗或习武强身自卫。隋唐时期,佩剑盛行,根据《隋书·礼仪志》记载,隋朝时佩剑有相当严格的礼仪规定;唐代文人墨客把剑看作能够表现其尚武英姿或抒发凌云壮志的饰物。后来,剑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成了道士们手中的法器之一。

“介”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像人穿戴铠甲之形。本义就是铠甲。《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介胄生虮虱,民无所告愬”,其中“介胄”指的就是铠甲和头盔。古代战争中,不仅人要穿上铠甲,马也要披上战甲。《左传》记载,成公二年,齐晋在鞌地展开大战,当时兵力占优势的齐侯非常轻敌,竟然“不介马而驰之”,意思是不给马披上战甲就驱马进攻,结果大败。“介马”包括给马戴上面罩,在前胸挂上护甲,把马尾捆束起来装在套子里。保护马尾的套子,也叫作“马尾韬”。其中前胸上的护甲主要将马的胸腹包住,后来就称没有袖筒的夹袄为“马甲”。马甲的样子与背心相同,只是要比背心厚实,大都有里有面。
后来,我们的祖先又发明了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将箭射出的古代弓箭,这种弓箭叫做“弩”。
矛是古代用来直刺的进攻性武器,长柄,有刃。“矛”字金文作“”,像没有安柄的直刺兵器矛头之形,右侧的圈,表示设在矛头侧面的环孔——将矛头紧绑于矛柄时用来穿绳子。
楚王梦见一个男子,眉间广阔,约一尺宽,说要报仇。楚王悬千金重赏捉拿。赤听说了这件事,便逃走,跑进山里悲歌。碰到一位侠客,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哭得这样伤心?”赤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了我的父亲,我想报仇!”侠客说:“听说楚王以千金重赏购买你的脑袋,请把你的脑袋和剑都交给我,我为你报仇。”赤说:“太好了!”于是自杀,双手捧着脑袋和剑,尸体却僵立不倒。侠客说:“我决不会辜负你!”这样,尸体才倒下。

3.长兵器

“戚”字金文作“”,本义是一种两侧有齿牙的长柄大斧。《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其中“干”是盾牌,“戚”就是这种大斧。这段话的意思是:刑天与黄帝争夺最高统治地位,结果被黄帝砍断了头,被葬在常羊山麓。刑天虽断了头,却仍不泯志。他以乳头为目,以肚脐为口,操盾牌、大斧继续挥舞,与黄帝再决雌雄。

侠客提着赤的脑袋去见楚王。楚王很高兴。侠客说:“这是勇士的头,应当用大汤锅煮。”楚王照着他的话做了。三天三夜也煮不烂,头还跳出汤锅,瞪着眼睛充满愤怒。侠客说:“这小孩的头煮不烂,请大王亲自到锅边看看,就一定能煮烂。”楚王立刻走近去看,侠客用剑砍了一下楚王,楚王的脑袋就掉进汤里;侠客也砍掉自己的头,头也掉进汤里。三个脑袋都煮烂了,没法分辨。于是把肉汤分成三份埋葬了,笼统称为“三王墓”。如今这墓在河南省汝南县西南。
“甲”字甲骨文作“”或“”,像鳞甲之形。本义就是鳞甲,如“甲骨”;引申为“铠甲”,如“甲胄”“盔甲”。作为防御性武器的甲,周以前,仅以皮革制成,无铠片。西周时期皮质甲上钉缀青铜饰件,以增强防护效能。战国出现铁甲。秦汉革甲、铁甲、铜甲并用,卫体部位增多,防护部分为胸、背、腹。南北朝时,保护腿部的甲裳“腿裙”和护臂的“披膊”“简袖”相继问世,全套铠甲形成。唐代出现制作精良的甲,有细麟甲、乌锤甲、锁子甲等。在唐代铠甲的基础上,宋代的甲胄形成了较完整的制度,盔甲的材质分为铁、皮、纸三等,铁甲最为贵重。南宋中期以后,铠甲的重量有所减轻,但甲叶的数目有所增加,说明铠甲的质量又有所提高,更加精细了。甲胄一直沿用了数千年,其间形制不断得到改进,制作甲胄的材料亦多种多样,其防护功能逐步完善。九*九*藏*书*网
斧钺类武器因形制沉重,灵活不足,最终退为仪仗用途,也作为权力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君王授予将帅征伐权力时,往往用赐予斧钺的形式表示授予军事权力。《淮南子·兵略训》:“主亲操钺,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这段话非常具体地说明了君主授予将军军事权力时的仪式——把象征最高军事权力的斧钺交给将军。


4.抛射兵器


按周礼,头上戴胄时,见到尊长就要摘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秦军经过周北门,为表示对周的尊敬,“左右免胄而下”。两国交战时,一方的臣遇见对方的国君要行君臣之礼,《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晋楚鄢陵之战时,晋郤至在战斗中每次遇见楚王都下车免胄,此事传为佳话。
“胄”金文作“”或“”,上边的构件像头盔,下边的构件用眼睛代表人头,整字像人戴头盔之形。“胄”的本义就是作战时戴的头盔。“胄”不仅遮掩保护头的顶部和后部,也遮挡保护面部,因此戴上胄之后,别人就看不清他的脸了。《左传·哀公十年》记载叶公子高平定楚国白公之乱时:“(叶公子高)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为不胄?国人望君,若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而又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开始有人建议叶公子高带上头盔,理由是如果盗贼之箭矢伤害他,将使国人伤心失望,于是他戴上头盔;后来又有人建议他不戴头盔,理由是要让国人能看见他的脸,知道他活着,这样心里踏实,更有斗志。于是叶公子高又摘下头盔。可见,戴胄是为防矢,但也会把人的脸遮盖。
殳是用以扑击的无刃兵器。“殳”的甲骨文作“”,像手持殳之形,从字形看,殳这种兵器的特点是顶端粗大;从出土文物看,秦代的殳有的长达3米以上。殳在远古时期广泛用来装备部队,后来将殳头改造成有棱无刃的金属头,杀伤力更大了。《诗经·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先驱”,诗中伯所持的武器正是殳,说明殳在当时军队中广泛使用。另外,“殳”作为部首,构字能力比较强,也说明殳比较常用,如“殴”“段”“殿”“毁”“殷”“毅”的本义都与“击打”有或远或近的联系。
显然,如果战斗者一手持盾防御,一手持兵器进攻,在乱军中很难有所作为,因此,有人认为盾牌最初可能主要用于遮挡远距离射来的箭。为了适应短兵相接的战斗,先民发明了戴在头上的“胄”。

如果在戈的顶端安上矛头,就成为既可以直刺,又可以横击的戟。最初的戟就是将戈和矛头安装在一起。后来才出现将横刃竖刃铸在一起的戟。
为了保护好箭,有专门盛箭的箙。“箙”甲骨文作“”,金文作“”或“”,都像矢在箭袋中之形,本义就是箭袋。表示盛箭之器还有“函”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取象装有箭矢的箭袋,本义就是装矢之器,泛指匣子。九_九_藏_书_网
“武”的甲骨文字形作“”,由“止”“戈”两个构件组成,“止”像脚形,表示行走,“戈”是武器,整个字形表示拿着武器去征伐。后来,“止”字引申有“停止”的意思,而且成为“止”的最常用义项,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对“武”字构意进行了重新说解:“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意思是说,“武”的作用就是建立功业,制止战乱,因此用“止戈”(意思是“制止战争”)组成“武”字。楚庄王的这个解释正与儒家思想相合,所以许慎拿来解释小篆字形,这种说解一直以来成为“武”的精髓。

5.防御性兵器

莫邪生下的儿子叫赤。后来赤长大了,问他母亲:“我父亲在哪里?”母亲说:“你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把他杀了。他走时嘱咐我告诉你:‘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儿子出房,往南看没有山,只见堂前松柱下有一磨剑石,就用斧头砸开它的背后,得到雄剑,整天都想找楚王报仇。
棍棒作为武器,在古文字形体中有生动的反映。“干”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像有丫杈的木棒,并分别在其主干部分用短横线和圆点指出木棒的主体部分。“干”的本义就是“树木的主体或重要部分”,即木棒。木棒是古人狩猎和战争的重要武器,这一点可以从包含棍棒形构件的古文字形体中得到反映。如“狩”字甲骨文作“”,是有丫杈的木棒与猎犬的组合,说明木棒是重要的狩猎工具;“攴”的甲骨文作“”,像手拿棍棒之形;而“攻”“救”“政”“更”等字的古文字形体包含“攴”构件,这些字中的“攴”构件都像手拿棍棒之形,只是有的棍棒带丫杈,有的不带丫杈。这说明棍棒是重要的进攻性武器。而“捍”的异体字“㪋”的金文作“”,左边的“干”构件金文作“”,说明木棒也是重要的防御性武器。因此,“干”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树木的主干,也可以用来表示一种武器的名称。如“干戈”“干戚”等词语中的“干”就是指盾牌类防御性武器。

“戈”字商金文作“”,甲骨文作“”,像古代兵器戈之形,中间长竖表示戈柄,上部左边是戈头,右边是戈头上的装饰物,下端表示戈柄的镦,上端的短横表示枝杈,古人选取戈柄时有意保留一段枝杈,以防止戈头脱落。戈作为啄勾兵器,是古代战争中一种主要的进攻性兵器。这不仅可以从用“戈”组成的“干戈”“倒戈”等双音词得到体现,也可以从用“戈”为构件组成的合体字得到体现。如“戎”最早字形作“”,像人一手拿戈一手拿盾之形,后中间的人形构件省略,金文做“”,进一步简化为“戎”,本义为“兵器,武器”;“戒”字甲骨文“”和金文“”均像双手持戈之形,本义是“防备,戒备”;“伐”的甲骨文作“”,像以戈斩首之形,本义是“砍杀”;“杀”甲骨文作“”或“”,像以戈断人首之形,本义就是“杀死”;“歼”字甲骨文作“”,像戈击二人之形,本义是“尽灭”;“何”的甲骨文作“”,像人荷戈之形,本义是“担,挑”。武器不止一种,可以用肩扛的东西也很多,可是这些字都选择“戈”为构件,说明造字时期戈十分常用。此外,“战”“戡”“戢”“截”“戳”“戏”“或”等字也以“戈”为部首。这也体现了戈在当时的重要性。http://www.99lib.net
原始社会,先民用石头、蚌壳、兽骨打制成各种形状的刀。商代开始出现青铜刀,最初的青铜刀较小,刀形较宽,刃端多向上翘,形如石刀,说明青铜刀由石刀发展而来。青铜刀主要用来砍削器物,宰牛羊,或防身自卫,还未正式用于战争。西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大刀,柄短刀长,有厚实的刀脊和锋利的刀刃,刀柄首端呈扁圆环形,所以又叫“环柄刀”。北京昌平区白浮村西周木椁墓中出土两把青铜刀,一把刀身长41厘米,刀背微弓;另一把长24厘米,类似冰刀形。那时的青铜刀质地较脆,缺少韧性,劈砍时容易折断。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首先是刀身加长,而且已有专门的战刀和佩刀之分。佩刀讲究式样别致,镶饰美观;战刀则注重质地坚韧,做工精良。在诸国战争中,兵车已渐渐退出战场,取而代之的是骑兵队成为作战主力。因此单纯的刺兵器不足以发挥效力,擅长劈砍挥杀的钢刀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刘备令工匠造刀五千把;孙权则命造刀一千把;司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八千把。这些刀是用来装备军队的,那时刀已成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环首刀”,这种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长度一米左右,便于在骑战中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在战场上的厮杀格斗中,许多将领往往长矛短刀并用,远刺近劈,威力无比。西汉时大将李广之子李敢“左持长槊,右执短刀,跃马陷战”。《三国演义》中南蛮首领孟获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飞刀,百发百中。她曾手提丈八长标,背插五口飞刀,重伤张嶷(nì),活捉马忠。
“盾”的小篆字形作“”,《说文解字》说解为:“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意思是,盾是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金文中有“”(毌字),形象描绘了古时候盾牌的样子。古代将士在作战时,通常左手持盾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刃矢石的杀伤,右手持刀或其他兵器击杀敌人,二者配合使用。古人称盾为“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传说我国最早的盾,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山海经》中有关于“刑天”这位英雄人物的神话,描写他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挥舞不停的雄姿,其中“干”就是盾。成语“自相矛盾”语出《韩非子·难一》,是说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称赞他的盾说:“我这盾非常坚固,没有东西能刺穿它。”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非常锋利,没有它刺不穿的东西。”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钺”字最初写作“戉”,金文字形作“”或“”,像刃部呈弧形的长柄大斧。钺是中国先秦时代武器,为一长柄斧头,重量较斧更大。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钺在当时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戊”字商代金文作“”,与“戉”不同的是刃部呈内弧形。
“弓”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像弓张弦形,小篆字形演变为“”。本义是用来射箭或打弹的器械。弓很早就用于战争,《尚书》《诗经》《左传》都有相关记载。弓主要用来射箭,如“射”字甲骨文作“”,像箭在弦上之形,金文“”又增加了手形构件,表示用手拉弓射箭。
http://www.99lib.net
“岁”字甲骨文作“”,金文作“”或“”,像刃部两端的尖角向上卷曲环抱的斧钺之形,字形中间的两个点,表示环抱所形成的两个孔。

1.原始时代兵器


与斧子类似的兵器还有“钺”(yuè)“戌”(xū)“戚”“岁”“我”等。
“戌”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像一种刃部平直的长柄大斧。

“我”字甲骨文作“”,西周金文作“”,像一种刃部有齿的斧钺形武器。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是一种短兵器,装上长柄后才能用于战场上砍杀。

2.短兵器

“炮”也是一种抛射兵器,它最初是将石头抛出砸向敌人,即是一种飞石车,又叫“抛车”、“抛石车”、“抛石机”等。后来为它造了专用字“𨋛”,显然,“𨋛”字“从车从抛省,抛亦声”。后又为“𨋛”重造了形声结构的异体字“砲”。直至现在,象棋中“炮”也有的写作“砲”。火药发明后,砲发射出去的不再是石头,而是更有杀伤力的炸弹,于是借用“炮烙”的“炮”字记录该词。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