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
目录
11月19日
上一页下一页

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葛底斯堡演讲》

传奇人物邵逸夫

兄弟俩最后在南洋干出了一番事业,到抗战前,他们已经在南洋拥有了一百一十家电影院和一个最大型的院线公司,在新加坡、印尼的爪哇、中国香港等地也都有了分公司。结果这时候日本鬼子来了,南洋沦陷了,香港沦陷了,上海也沦陷了,邵氏家族的电影产业全没有了。但这电影业都是轻资产公司,抗战之后完全能东山再起。邵氏兄弟几个在抗战胜利后一起来到了香港,又成立了邵氏电影公司。当年邵氏电影公司产量之大令人称奇,每年能够拍出好几十部电影,更重要的是邵氏兄弟在香港开发了一块到今天为止也是香港乃至亚洲最大规模的电影制造基地,叫邵氏电影城,面积有八万多平方米,前后建了七年。如果大家没去过坐落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电影城,可以去看看过去的邵氏老片,那些老片中的场景全都是在那个基地拍的,邵氏基地有山、有水、有湖、有海……当年邵氏电影公司每年都有数十部的电影产量,在香港期间拍摄的电影的总产量超过了一千部,今天全香港一年也拍不出几十部电影。后来电视业崛起,邵氏兄弟又敏锐地意识到电视也会是个赚钱的行业,他们的眼光永远比人超前一步,于是就投资了无线电视,成为无线电视第一大股东。这哥儿四个当中最后成为邵氏影业老大的是这个排行老六的最小的弟弟——“六叔”,邵逸夫还出任了无线的董事局主席,在他的主持下,香港无线下面的几个台,包括大家最熟悉的明珠台、翡翠台等,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华人电视台。
2013年美国为了纪念葛底斯堡战役一百五十周年搞了很多的活动,这一整年美国除了联邦政府部分停摆以外,最主要的事儿就是纪念葛底斯堡战役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活藏书网动的规模非常大,以至于到每个超市里都能看见大量的书、杂志出的纪念专刊。我还买了一本《国家地理》杂志出的专刊,纪念葛底斯堡一百五十周年,里面确认了南北战争死亡军人是七十五万,而不是以前历史书上说的六十二万。美国还举办了南北战争迷们的体验活动,八千多南北战争的军迷穿上当年的衣服,这些军迷攒下的钱舍不得去玩,全都拿来买当年的真枪、当年的军装和军旗,而且他们还要学当年的口音、当年的骂人话,特别有意思。2013年这次的纪念活动也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八千多南北战争的军迷穿上当年南北两军的军服,来到葛底斯堡这个地方,完全照着葛底斯堡战役又来了一遍,是非常非常隆重的纪念。
当时邵家于1925年在上海成立的这个电影公司叫天一影业,天一影业由邵逸夫的大哥、二哥打理。1931年天一公司拍摄了《歌场春色》,能片上发声,成为中国最早的有声电影。此事已被载入了中国电影史。不过当时上海的电影公司竞争很激烈,这个天一影业在上海就有很多的敌人,遭到了很多上海电影公司的联合围剿。于是,邵逸夫和邵家三哥在1927年下了南洋,在那里开拓市场。日后当生意已经十分红火时,他们才成立了另外一家电影公司,叫邵氏电影。于是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刚去南洋时条件非常差,邵氏两兄弟就拿一个破放映机,在南洋的每个橡胶园、每个村庄放映电影,非常非常艰苦。当年中国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是上西洋留学,有革命理想的人到东洋留学,而下南洋的就是那些最最贫苦的几乎不识字的福建、广东的最底层的老百姓。邵氏电影公司就是从服务于最底层人民的娱乐开始。邵逸夫和三哥背着放映机,几乎跑遍了南洋的每个99lib.net橡胶园、每个村庄。
香港有那么多传奇的创业故事,一代船王包玉刚、大实业家李嘉诚……唯一靠做娱乐业起家的是邵逸夫,跟航运出身的、房地产出身的这些大亨并列在一起,成为香港最大的大富豪,我觉得这是我们文化娱乐业的光荣。在香港的大亨中间,邵逸夫应该算是排名第一的慈善家,大家看到邵逸夫的名字,最多不是在影视剧中,而是他在全国各地大学捐建的逸夫楼、逸夫馆,尤其是图书馆。我的母校清华大学图书馆也得到过邵逸夫先生的捐助。邵逸夫自己没上过大学,就像所有香港大富豪一样,李嘉诚、包玉刚、霍英东等都没上过大学,但是他们都觉得我们这一代没上过大学,那一定要让下一代受好的教育,所以他们都大量地捐资于教育。邵逸夫总共捐了五千多个教育项目,有三十多亿元。
邵逸夫出生于清末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历经了整个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直至今天改革开放,今天是他一百零六岁生日。在他百岁的时候,他卖掉了所有的产业,香港无线最后卖了八十多个亿,他的七百六十部影片卖给了马来西亚首富。其实他总共拍过上千部电影,但里面也有一些烂片,人家不要,最后邵氏影业的七百六十部电影一共卖了四亿港币。邵逸夫把自己大部分的钱都捐出来搞教育,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敬仰的。邵逸夫也获得了至高的荣誉,英国女王曾授予邵逸夫“爵士”勋章,中国政府也给了他崇高的荣誉,中科院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就以他的名字命名——邵逸夫小行星。一个人活到99lib•net百岁完全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所以我非常钦佩邵逸夫先生,他曾经创下华人最大的娱乐帝国,也是最大的慈善家。六叔,一百零六岁生日快乐!
1863年的今天,林肯总统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发表了著名的演讲,这次演讲也是美国总统最著名的演讲之一,其中“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这句话后来也被全美国人民当作最重要的信条或者叫座右铭,每一个政治家也都会说这句话。其实林肯总统这次伟大的演讲,所用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两分钟,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远远不止延续一两百年。当时林肯总统为什么要在葛底斯堡演讲呢?大家知道,美国当年的内战——南北战争,是一场近距离的战争,打得非常惨烈,交战双方都是成群结队地排着大方阵过来,在非常近的距离内互相开枪,最后靠拼刺刀,双方都伤亡惨重。葛底斯堡战役是整个南北战争中最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在1863年7月1日至3日的三天激战中,由李将军率领的南军猛攻由北军坚守的几个高地。经过殊死战斗,北军终于击败对手,赢得了关键性的胜利。因为北军一举击败了南军中最能征善战的李将军,所以葛底斯堡战役成为整个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此役双方损失极大,北军十一万人中伤亡两万三千人,南军八万人中伤亡两万以上,共计伤亡四万多人。整个南北战争期间,南北两军一共死亡了七十五万军人。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又参加了美西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把所有美国后来参加的战争中的所有死亡的军人加在一起,可能都没有美国自己内战中打死的人多。那个时候已经有了照相机,可以用照片记录下当时的情景。在整个南北战争中,大家看到的战场、尸体,以及林肯本人、罗伯特·李将军、格兰特将军等,都是有照片记录的。最近又发现了一张林肯当时演讲的历史照片。因葛底斯堡战役伤亡惨重,故而战后修建了阵亡将士的公墓。当四个多月后这座国家公墓举行落成典礼时,林肯总统便亲自出席并发表了这一举世闻名的演说。林肯的演讲一共没有两分钟,但是就是在这次演讲中,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成为留传于世的名言。藏书网
先来说说邵逸夫,邵逸夫先生创建了大名鼎鼎的邵氏影业和TVB(香港无线电视)。如果说TVB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是一说香港无线,那大家都太熟悉了,香港无线一直以来都是华人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电视机构,曾经拍过那么多影响了不知多少人的电视剧,而且培养出众多的艺人,像无线四大小生刘德华、梁朝伟等。邵氏影业也算是第一大的华人电影公司,曾经拍出一千多部电影。所以邵氏兄弟实际上曾经服务了华人娱乐八十年,从一开始的普通话到后来的广东话,然后又回到普通话。
今天在这里我们提到林肯总统的演讲,大家记住他的这句话——一个政府应该永远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11月19日。在1863年的这一天,美国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发表了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在1907年的这一天,“六叔”邵逸夫出生,百岁老人生日快乐!99lib.net
邵氏兄弟最早是在上海起家的。我在讲上海的时候也曾经讲过,在旧中国的时代,上海是远东第一大城市,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而香港那时候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所以中国的电影业、娱乐业的发源地一开始都在上海,邵氏兄弟最初也是在上海打拼。邵家最早在上海开了一家绸布庄,邵逸夫小的时候家境还不错,他们兄弟姐妹一共八人,邵逸夫排行老六,所以后来在香港,大家都称他为“六叔”。邵氏兄弟的名字都特别有意思,本来他们的名字都是按照“四书五经”起的,结果他们兄弟四人后来全都改了名,老大邵仁杰改成了邵醉翁,老二邵仁棣改成了邵村人,老三邵仁枚改为邵山客,老四邵仁楞改成了邵逸夫,全都改成陶渊明的诗里面的词儿。这邵氏四兄弟最后没有一个继承父业,再加上邵家的绸布生意确实也潦倒了,兄弟几个全都进入了娱乐业。上海曾经有一家剧院叫“笑舞台”,由于经营得不太好,后来就倒闭了。邵家那时候生意还行,就把这个“笑舞台”给接管了,接管以后就派邵家的大哥、二哥去管。那时候邵逸夫还上中学呢,等他中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家就败落了,给兄弟四个留了一栋房子和一个“笑舞台”。这哥儿四个决心投身娱乐业,哥儿四个最后一咬牙,把父亲那房子卖了,把钱全部投到“笑舞台”去了。这哥儿四个就觉得华人一定喜欢看武打,所以在那个“笑舞台”上就开始演各种打戏,于是“笑舞台”的生意慢慢好了起来。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他们又敏锐地感觉到电影未来一定会发展,哥儿几个就凑钱买了一架破摄像机,轮番当导演、当编剧,开始自己拍电影。由邵氏兄弟创办的公司于1925年拍摄了《立地成佛》,虽然它并不是中国最早的无声电影,但确实是一部全部由华人班底拍出来的故事片。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