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交礼俗
第三节 送礼与名帖
目录
第二章 育子礼俗
第二章 育子礼俗
第三章 成年礼俗
第四章 婚姻礼俗
第四章 婚姻礼俗
第五章 日常礼俗
第五章 日常礼俗
第六章 社交礼俗
第三节 送礼与名帖
第六章 社交礼俗
第七章 节庆礼俗
第七章 节庆礼俗
第九章 丧葬礼俗
第九章 丧葬礼俗
第十章 祭祀礼俗
第十章 祭祀礼俗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上述士相见要奉上礼物,还称“执挚”,只是一种礼节。到后来则凡是为表礼敬而送物品于人,就直接称之为送“礼”了。
名帖的作用,当初是人们在登门拜访求见时,用来通报自己姓名的。但逐渐又出现了逢年过节时,本人不登门而派仆从到亲戚朋友家投送名刺,以此祝贺节日的现象。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说:“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佥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其中还记了这样一件趣事:“余表舅吴四丈性滑稽,适节日无仆可出,徘徊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漫取视之,类皆亲故,于是酌(饮)之以酒,阴(暗中)以己刺尽易(交换)之。沈仆不悟(未察觉),因往遍投之,悉(全部)吴刺也。”吴四丈的掉包计颇为巧妙,一时成为人们相互传说的笑话。这种逢节遍投名帖的现象,类似于现如今辞旧岁迎新年之际,人们互相寄送贺年片。
此外,明清时期请客赴宴、请医生来家治病等,也用名帖。让人拿名帖去请,就如同自己亲自去请。对方收下名帖就是接受亲自去请;而退回名帖并不是不接受邀请,只是不敢承当亲自去请的礼节。《红楼梦》第十回记贾珍给秦可卿请医生,说:“我已叫人拿我的名帖去请了。”去的人回来禀报道:“奴才方才到了冯大爷家,拿了老爷名帖请那先生去,那先生说是:‘方才这里大爷也和我说了,但只今日拜了一天的客,才回家,此时精神实在不能支持,就是去到府上也不能看脉,须得调息一夜,明日务必到府。’他又说:‘医学浅薄,本不敢当此重荐,因冯大爷和府上既已如此说了,又不得不去,你先替我回明大人就是了。大人的名帖着实不敢当。’还叫奴才拿回来了。”这里描述的就是当时使用名帖的一种情况。九九藏书网
与送礼相关联的还有“名帖”。名帖又称“帖子”,相当于今天的名片。名帖在我国起源很早。据载,秦汉之际人们在拜访谒见时,就开始用名帖通报姓名了。不过那时的名帖
九_九_藏_书_网
是把竹木片削平,上书自己的名字,名称也叫“谒”,后又称“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汉高祖刘邦引兵过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郦食其“踵军门上谒”,求见刘邦。刘邦以为郦食其只是一普通“儒人”,不愿见,便派使者辞谢,“郦生瞋目按剑叱使者……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刘邦这才召见郦生。这里提到的“谒”,就是名帖。东汉之后,由于造纸术的发明,开始用纸制作名帖,又有了“名”、“名纸”、“名刺”等名称。由于有的名帖除乡里、姓名外,还一并写上自己的官爵,故又称为“爵里刺”。唐宋时官僚士大夫中流行的“门状”,明清时下属见上司、门生见老师所用的“手本”,也都属于名帖的范畴。
古人对名帖十分看重,几乎成了本人的代表,送礼时派人携带礼物的同时又拿着名帖,就等于自己亲自送去,显得更为礼貌郑重。所以,封建社会后期达官显贵派仆人送礼,一般都同时呈上本人名帖以示恭敬。如《红楼梦》第十一回写贾敬过生日,贾蓉谈及:“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四家王爷,并镇国公牛府等六家,忠靖侯史府等八家,都差人持名帖送寿礼来。”九九藏书网
一般红白喜事,各种大礼,送礼要有礼单,收礼要有礼帐。送厚礼讲究四色、八色,不能送单数。呈上礼单后,收礼的人可以照单全收,也可全不收。而大多数情况是收几样退几样,把礼单上所列的,在收的物品下注明“敬领”,在不收的物品下注明“敬谢”,然后把礼单交送礼的人带回给其主人。记礼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预备将来对方有事还礼时查考。对于送礼者则按例要给赏钱,以示犒劳。
在中国古代社会,社交活动中送礼是必不可少的。发展到后来,其中奥妙越来越多。给别人送礼,因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礼物有轻重,要估量厚薄、权衡轻重,掌握其尺度就要有一番斟酌。因为“来而不往非礼焉”,不但需权衡送出去的,而且要估计人家送来的。估计对方可能送什么,考虑如何回礼、赏送礼的人,这又需要有预见性,更非易事。古典小说《红楼梦》是反映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状况的名著,其中记载了大量送礼的事例。邓云乡著《红楼风俗谭》把其中的送礼分为八类。一是纯属友谊情感的馈赠。如第三十一回写史湘云送姐妹们绛纹石戒指,东西虽小,但有送有收,也属送礼。二是初次见面的馈赠,即常说的见面礼。其中有为友情的,有因礼貌的,还有另存目的的,情况较为复杂。三是红、白喜事的送礼。娶亲、聘女、过寿是红喜事;死人是丧事,但白寿也当喜事办,叫“白喜事”。此外尚有盖房上梁、乔迁新居、做佛事等,都当喜事送礼。各种红白喜事送礼,除关系特殊者外,一般是“礼”的成分多而“情”的成分少了。四是生日送礼,一般生日与整寿祝寿的礼不同,所送礼物也因过生日者的身分地位而有区别。五是节礼,过年、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腊八等大小节日都要送礼。节礼亲友之间要送,上下级之间要送;宫廷也要向王公贵戚家送,不过不说“送”,而叫“赏”。还有借送节礼来“打秋风”的,即倚仗权势,借着给富豪之家送一点不值钱的礼物(如年节送对联等),换取银钱财物等价值更重的回礼,其送礼为名,图利是实。六是送土特产,过去叫“馈送土仪”。古代旅行不易,长途跋涉到外地,总要带些地方特产送礼。如《红楼梦》第十六回写黛玉由江南回来,“将些纸笔等物分送与宝钗、迎春、宝玉等”,也属于这一类。七是穷富亲友之间的礼物。如刘姥姥和荣国府之间的礼物往来,虽然刘姥姥只送了点瓜果干菜而却得到了更多的回礼和资助,但其性质不同于“打秋风”、敲竹杠。八是钻营的送礼。即以送礼为手段去结交权贵,拉拢关系,进而达到投机钻营的目的,得到更大好处。以上八种,概括了送礼的大体类型。九九藏书www•99lib.net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