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丧葬礼俗
第三节 坟墓与陵寝
目录
第二章 育子礼俗
第二章 育子礼俗
第三章 成年礼俗
第四章 婚姻礼俗
第四章 婚姻礼俗
第五章 日常礼俗
第五章 日常礼俗
第六章 社交礼俗
第六章 社交礼俗
第七章 节庆礼俗
第七章 节庆礼俗
第九章 丧葬礼俗
第九章 丧葬礼俗
第三节 坟墓与陵寝
第十章 祭祀礼俗
第十章 祭祀礼俗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还须提及,在古代帝王、贵族官僚的墓地上,十分明显地代表着墓主等级地位的,是墓前大道(称“神道”)两旁陈列的石像雕刻群。这些石刻不仅有高低大小和数量的差别,而且类形品种也不同。例如明代,明孝陵前的石兽有狮、独角兽、骆驼、象、麒麟、马六种,共12对;石人有文臣、武臣二种,共四对。明长陵沿用孝陵石刻群的组合,只是增加勋臣一对,并成为明代皇帝陵的定制。至于官僚墓前的石刻群,《明会典》明确规定:公侯和一、二品官,是石望柱、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各一对;三品官减去石人一对;四品是石望柱、石马、石虎各一对;五品是石望柱、石马、石羊各一对;而六品以下不准设置石刻。清代大体沿用明制,其他各代也都有类似的等级规定。另外,古代受到推崇的特殊人物,墓前神道也有石刻,如曲阜孔林神道即有石人、石豹、石角端(传说神兽)、石望柱各一对。
从战国中期开始,君王的坟墓有了专名,称为“陵”。《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公元前335年)“起寿陵”,这是历史上君主坟墓称陵的最早记录。君主坟墓称陵的原因,据杨宽著《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所说,主要有两点。一是当时作为封建身分等级制中最高一级的国君,坟墓造得最高。现在咸阳以北的秦惠文王墓和秦武王墓都高三丈以上,这在当时坟墓中算是最高大的了。当时人们已经把高大坟墓比作山陵,因而很方便地把国王的高大坟墓称为山陵。二是战国时代人们已用山陵比作最高统治者,把最高统治者的死隐讳地称为“山陵崩”。因此,当国王活着就预先建造坟墓时,为了避免不吉利,也就隐讳地称为陵或寿陵了。这种把君王坟墓比作崇高的山陵,也是古代推崇皇权至上的一种表现。到了汉代,就已经是“无帝不称陵矣”(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五)。www.99lib.net
土葬埋死者的地方叫坟墓。上古坟与墓是有区别的,葬后封土成丘称坟,不堆土亦不植树称墓,后来才将坟墓连称。据现代考古材料看,商代和西周的墓均无坟堆,如殷代的武官村大墓和妇好墓都不见有
九九藏书网
坟丘。这与《礼记·檀弓上》所说“古也墓而不坟”是相吻合的。就是后世也有不起坟头的土葬,如蒙古族有一种葬法,是将尸体深埋地下,掩土后驱马踏平,任榛草生长,不留痕迹。墓上加坟的习俗,大约起源于春秋时期。据《礼记·檀弓上》载,孔子把已故父母合葬的时候就筑了四尺高的坟丘。近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发掘的春秋晚期宋墓,已有了高达七米的坟丘。战国以后,坟丘已较为普遍。墓上筑坟主要是作为墓的标志,同时也是为了增加盗墓的困难。自从坟丘式的墓葬推广之后,坟墓的高低、植树的品种以及占地面积的大小,也都成了表示身分等级的一个标志。汉代班固《白虎通德论·崩薨》引《春秋含义嘉》说:“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这反映了先秦的情况。至汉代,已将坟堆的高低列入法律条文:“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周礼·春官·冢人》郑玄注引《汉律》)唐代之后,对品官坟制历代都有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且九九藏书网大同小异。如《明史·礼志》载,明代功臣死后封王,坟地周围100步,坟高二丈,四周坟墙高一丈;一品坟地90步,二品以下递减十步,七品30步,七品以下20步;一品坟高一丈八尺,二品以下递减二尺,七品以下六尺;一品坟墙高九尺,二品至四品递减一尺,五品以下四尺。
汉代以后,还出现了与墓碑性质相同的墓志。墓志是和棺椁一起埋在墓穴内的石块,上面刻有死者的生平概况。当初其作用主要是为了防备陵谷变迁,以此为标志便于后人辨明墓穴,所以也称为“埋铭”或“葬志”。魏晋时期,由于魏武帝等帝王曾以天下凋敝、碑表虚美等原因下诏禁止立碑,于是埋墓志之风开始盛行,至北朝魏齐时达到极盛。最初墓志的形状各式各样,北魏之后方形墓志成为定制。一般墓志是两块正方形石板,一上一下相合,平放置于棺椁前。上石为志盖,刻有标题(某朝某官某人墓志),并饰以花纹、神像。由于文字多为篆书,也称为“篆盖”。下石为志底,刻有志铭,主要内容是死者姓氏、籍贯、官阶、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等。其内容用散文体的称“志”九-九-藏-书-网,用韵文体的称“铭”。有的有志无铭,有的有铭无志,而大多数是志铭兼而有之,所以统称为“墓志铭”。墓穴埋志是我国古代一种颇具特点的丧葬礼俗,主要是为了表彰死者,以示永志怀念。南北朝之后的墓志刻工愈加精细,形制结构也愈加讲究。有的还刻有线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或龟蛇合体)等四方守护神形象和莲花图案纹饰。有的志盖则雕成龟形,首尾四足出露,在龟背中间题写死者之名。
与坟墓相联系的还有墓碑和墓志。最初的墓碑是木制的。先秦王公贵族下葬时,因墓穴很深,棺木要用轳辘系绳(即绋)缓缓地放下去,那装轳辘的支架就是碑。这种碑的上端凿有一圆孔,可扣住粗大的绳子,古碑上方有圆孔大概即由此而来。这种供悬棺入土的轳辘支架到汉代改为石制。起先所有的墓碑都是无字的,殡仪结束就留在墓穴里。后来就利用这现成的柱子刻上墓主的姓氏官爵、卒葬年月等内容。这种刻着文字、含有纪念性的“碑”,就是后来完整意义墓碑的雏形。到汉代墓碑就已立在墓上了,其制作越来越精细,碑文也多为歌功颂德之词,成了炫耀死者身99lib•net世、业绩的手段。
约与君王坟墓称陵同时,又出现了在帝王陵墓顶上或边侧建“寝”的制度。这是因为当时人们迷信死者灵魂就藏在陵墓的墓室中,建寝则可便于死者灵魂用作饮食起居的处所。从汉代记载看,当时帝王的陵寝中陈设有坐位、卧床、几、匣柜和被枕衣服及其他生活用具,如同活人的居室一样应有尽有。每天由宫女像对待活着的君主一样,按照一定时刻为灵主灵魂整理床上被枕,提供盥洗用水,布置妆饰用具。每天还要按时刻献供四次食品。这种帝王陵园建寝制度,开始于战国时期,确立于汉代。东汉时曾一度把每年元旦朝贺皇帝的“元会仪”,搬到陵寝来而成为“上陵礼”,并建筑了举行仪式的大殿,使得陵寝在祭礼中的地位大大提高。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动乱,战争频繁,陵寝难以保存,处于衰落阶段。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增加,陵寝制度又有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明代扩大了祭殿的建筑,取消了寝宫的设施,废止了留宿宫人、日常供奉的形式,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的隆重礼仪。这种讲究朝拜祭献排场的风气,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