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客家人生礼俗
第五节 奇异的二次拾骨葬习俗
目录
第一章 客家人——汉族的独特民系
第二章 客家传统民居文化
第二章 客家传统民居文化
第三章 客家饮食文化
第三章 客家饮食文化
第四章 客家岁时节日文化
第四章 客家岁时节日文化
第五章 客家人生礼俗
第五章 客家人生礼俗
第五节 奇异的二次拾骨葬习俗
第六章 客家话——客家民系的文化标志
第六章 客家话——客家民系的文化标志
第七章 客家山歌特出名
第八章 海外客家华侨及侨乡习俗
第八章 海外客家华侨及侨乡习俗
第九章 著名的客家人物
第九章 著名的客家人物
第十章 客家精神
第十章 客家精神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所谓“拾骨葬”的大致程序是这样的:遗属择定改葬的风水宝地后,便于农历八月初一(福建有的地区是大寒前后)请来安葬师傅,在焚香祭祀后便掘墓开棺,并在油纸雨伞的遮盖下,一一捡拾遗骨,并用山茶油拭擦干净。此谓把长眠地下的先人“牵起来”。随后,他们将遗骨按人体的结构自下而上,屈肢叠放装入俗称“金盎(ang昂)”的缸状陶瓮里。这叫“捡金”。最后,他们将写有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的盆形圆盖,反扣在金盎上,便用砖块、三合土等砌建永久性的坟地——客家人称之为“做地”。
客家人素有重孝道、敬祖先的传统。他们对丧葬礼仪习俗尤为重视。年过花甲的老人,身体尚健,晚辈便要为之准备其死后穿的寿衣和棺材。老人看着或红或黑的油漆棺材,材头材尾写着福、寿大字,为自己过世之后有了长眠的卧具而欣慰。他们一高兴,愈发精神健旺,身板硬朗了。

传统风水意识及丧葬改革

到客家地区旅行的外地人,常九九藏书被建于山腰的一座座形状奇特的坟地所吸引。的确,客家人的丧葬习俗和坟地建造皆很有特点,这里主要介绍奇异的“二次拾骨葬”习俗。
对客家人的二次葬,早先的社会贤达和有识之士,已有批评之词。今天安居乐业的客家人,不再迁徙流离。为此,摒除旧俗,推行火化等殡葬改革便益显重要。在广东梅县、兴宁、五华等县市已先后建起火葬场和殡仪馆,推行火葬。有些村镇的老年人,自动组织起“老人会”、“老人福利会”,倡议丧事从简,自觉革除陈规旧俗。
奇怪的是客家人第一次埋葬逝者,既不起墓,也不竖墓碑,而是过三年五年或者更长时间后,再举行隆重的改葬仪式。这就是民俗学家所称的“二次拾骨葬”。

隆重的葬礼

至于用陶罐、陶瓮为葬具埋葬死者,其历史就更为久远了。考古发掘资料表明,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人,已用陶瓮来埋葬未成年死者。本为中原居民的客家人,或许一直传承着九_九_藏_书_网6000年前的古老葬俗呢。
其实,二次拾骨葬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葬俗之一。战国时期的《列子》及《隋书》等史籍,都记载了古代荆楚一些地区的二次拾骨葬习俗。晚近,东北地区鄂温克、达斡尔、赫哲族的一些猎人及萨满死后,常用桦树皮或苇席包裹遗体,放置在木架或树杈上。待三年两年后尸体腐烂了,再拾骨装棺埋葬。广西壮族,广东、广西瑶族,云南苗族,福建、浙江畲族,以及上海郊区崇明岛的一些居民,也有与客家人相似的二次拾骨葬习俗。
不过,生老病死终究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当老人病危弥留之际,儿孙要依俗将他们抬至上厅堂,放在临时支搭起来的木床上,铺席置枕,悬挂蚊帐,床前点灯,亲人轮流日夜守护伺候。
客家坟地的构筑,还酷似客家民居围龙屋:碑后面安葬了“金盎”的穹隆形墓室,是围龙屋的“上厅堂”;碑前及碑侧左右筑造的插香燃烛的蜡庵,似围龙屋的左右“横屋”;碑前摆放供品的祭台,有如围龙九-九-藏-书-网屋前面的“晒坪”;坟前挖筑的半圆形墓塘,宛若围龙屋前的池塘;而墓后筑造的半圆形地坟头,正像围龙屋背后的“后龙山”,是象征承接“龙脉”之处。由此可见,客家人继承着“人死灵魂在,事死如事生”的古老观念,并因此而为长眠地下的先人,设计了酷似其生前居住的围龙屋状的坟地。
客家人行二次葬时,还十分看重是否能为祖宗坟墓觅得风水宝地,并认为这对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关系甚大。所谓风水宝地,要义有三:一是要有龙势,即山岭的脉络要发脉雄壮,奔腾有势,落颈俊秀灵活,结基丰实、宽敞。据说龙势主人丁兴旺。二是要有局,即对景罗列各峰,湾环回托,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应为基地所利用。据称,局主功名。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对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冲基地,而是水口回环带水。水主财路。为此,从前行二次葬时,已将先人遗骨装入“金盎”了,却因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于山间岩穴或田头地坎,以待日后九*九*藏*书*网安葬。这种暂时寄存的“金盎”,俗称“寄岩子”。
客家坟地,大多依山势斜坡而筑,后高前低,左右形状宛若罗圈形的靠背椅,好似让逝者安坐在向阳背风的安乐椅上,甚为安详稳当。
亲友闻讯立即前来吊唁。孝家门外悬挂一面铜锣,司锣者一见唁客前来便敲锣报信。孝子孝孙闻讯即到门口跪迎,痛哭,并与唁客同入灵堂吊唁。
关于客家人二次拾骨葬的由来,这与客家人本为中原居民,后因躲避战乱而不断南迁分不开。他们不论迁往何处,必由男子用陶罐装上祖先遗骨同行,待定居后再择地另行安葬,以免远徙他方,无法返回故里祭坟。
按照客家习俗,孝家要请人选择吉日良辰,分别进行“小殓”(将死者装棺而未加钉密封)、“大殓”(将棺材加钉封死),并举行隆重的“成服”礼:在祭告亡灵和祖宗、天地之后,孝子孝孙等遗属和亲友依序穿上孝服。随后,抬棺出屋,并在门口和门坪上停棺,僧尼诵经,绕棺唱悼亡歌等,这叫“出柩”。最后,在吹鼓手的哀乐声和九-九-藏-书-网飘飘扬扬的铭旌、挽幛中,送葬队伍出殡送葬。四位壮汉抬着灵柩,送到附近山上事先挖好的墓穴里埋葬。因客家人多住山区,死者皆葬于山上,于是俗称安葬死者为“还山”。
待老人咽气去世(客家人俗称“过身”),遗属立即下跪痛哭。他们中的长媳要拿一个水壶,一路哭泣着去河溪打水。她先在河边插上未点燃的香烛纸钱,再丢几个钱币到河里,以示向河神买水。舀水时,要顺流舀水,而且不论舀得多少均不可重舀,回去时还不能哭泣。此俗名为“买水”。“买水”回来,亲属要趁着尸身还热软,赶快给逝者抹洗脸部,再打水抹洗全身,换上寿衣,穿上寿鞋寿袜,戴上帽子。同时,亲属们还在族人帮助下设置灵堂,并派人四出向亲友报丧。身穿孝服的亲属,皆灵堂席地而坐,日夜守灵。

奇异的拾骨再葬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