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小梁后
目录
第一章 党项兴起
第一章 党项兴起
第二章 固守西北
第二章 固守西北
第三章 夹缝求生
第三章 夹缝求生
第四章 关门称帝
第四章 关门称帝
第五章 元昊立国
第六章 延州之战
第七章 元昊南侵
第七章 元昊南侵
第八章 宋夏议和
第八章 宋夏议和
第九章 元昊之死
第九章 元昊之死
第十章 淫行太后
第十章 淫行太后
第十一章 破宋五路
第十一章 破宋五路
第十二章 大小梁后
第一节 永乐城之战
第十三章 左右逢源
第十四章 得敬分国
第十四章 得敬分国
第十五章 西夏灭亡
第十五章 西夏灭亡
上一页下一页
在西夏王朝的历史上,出现了“一门两后”的现象。“两后”指的是老梁太后和小梁太后,她们姑侄俩,一前一后,都曾主动发起过对宋战争。这是两个什么样的女人?身为女人,她们为什么要挑起战争呢?
宋神宗接受了沈括和种谔的建议,准备在银州、夏州、宥州三州交界的永乐地区筑城,因此就派了一位朝臣,给事中徐禧来到前线。徐给事中是文官,他来到前线之后认为此地是天险,可以筑城。种谔极力反对,说此地虽然山势险要,但有个致命的缺陷——缺少水源,如果在此地筑城,大军会活活渴死,因此万万不可以在此筑城。徐禧不听,你官大还是我官大?我是朝廷派来的,负有皇命,我说在这儿筑,就在这儿筑。徐禧这个人,纸上谈兵,不通兵事,他坚持在此地筑城,发动二十几万民夫到了永乐,一天三班倒,人可以换着休息,工程一刻也不能停,苦干了十四个昼夜终于修了六座堡寨。大寨周长九百步,小寨五百步,可以屯驻军马,差不多平均两天半一个寨子。皇帝非常高兴,赐名为银川寨,钦令徐禧率领部队驻扎此地。
永乐地方,乃扼西夏三州咽喉之地,西夏当然不可能坐视宋军在此地筑城。梁太后听到消息之后,派部下大将率领二十万人马,团团围住永乐城。永乐城筑好之后,徐禧留下大将曲珍率军万人防守,自己回到了五十里以外的米脂修整。边报一天十几次传来,西夏大军要夺永乐,他都不信,认为是武将们好大喜功,谎报夸大,想引起重视,他们贪生怕死,想请朝廷增兵。后来一看西夏大军真要来了,徐禧才半信半疑地领兵增援。临行之前,一位大将跟他讲,永乐城小,又没有水源,不宜驻守。他一听就急了,训斥这位将领,大战在即,你这是动摇军心,谁说这个地方不能坚守?身为武将,贪生怕死,来啊,拖出去斩了。周围的将领赶紧跪下求情,徐禧才恨恨作罢,说把他先送到延州监押起来,等我打了胜仗回来,再报告朝廷宰了他。于是就把这员大将送到监狱里关起来了。
徐禧带领大军来到永乐城,登上城头一望,天哪,夏军真来了。俗话讲,“兵到一万无边无沿,兵到十万彻地连天”,二十万大军刀枪耀眼,铁甲狰狞,在城底下铺满了。一员武将跟徐禧讲,趁着夏兵没有列阵,我军赶紧发动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如果夏军列好阵,可就不好打了。徐禧冷冷地瞪了这员武将一眼,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知道什么?王师不鼓不成列,绝对不能在人家没列好阵的时候去打人家,那像话吗?我们天朝大军,得两阵对圆,堂堂正正地跟他打。敌人多怕什么?敌人来得越多,咱砍的脑袋就越多,咱立的功就越大。
徐禧亲自指挥,羽扇纶巾,学着诸葛孔明的样子,登上了城楼。说话间,夏军的铁鹞子兵开始过河了。曲珍建议徐禧击敌于半渡,趁他过河过到一半的时候赶紧发兵攻击。徐禧说这哪儿成啊,天朝大兵讲的就是仁义,哪能说人家没过完河咱就打,一定得人家上岸之后咱再打。这徐给事中简直就是宋襄公的转世灵童!西夏军铁鹞子兵过了河之后,步兵跟着也过来了,兵马非常多,一冲上岸来,宋军就抵挡不住了。但别看徐禧是文官,还真不白给。史籍记载,徐禧“执刀自率士卒拒战”(《宋史·徐禧传》),自己挥着刀领着士卒冲上去了。但是夏兵越来越多,将士皆有惧色。曲珍就劝徐禧,大军暂退,以避敌锋,咱干吗现在跟人玩命啊,这一票人要是都死在这儿,城守不住,也对不起皇上啊!徐禧不听,双方部队打在一起。宋军的前锋士兵很英勇,可惜猛虎架不住群狼啊,遇到如此众多的夏军,很快就败退下来。这一败就惨了,撤退变成了溃退。一个回合没打完,就往后撤,士卒争先恐后地往城里跑。后面的人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也跟着跑,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光战马就被西夏缴获了八千多匹。
如此一来,“夏人乘之,师大溃,死及弃甲南奔者几半”(《宋史·徐禧传》卷三百三十四)。战死的和逃散的宋军,几乎占了一半,徐给事中这才慌了,狼狈撤入永乐城中。夏军把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军情万分紧急。事到如今,给事中徐大学士才有了自知之明,知道了自己能喝几碗稀粥,知道了自己不知兵,不会打仗,赶紧表奏朝廷,请速发救兵。
朝廷接到战报,立刻给当时的前线总指挥李大公公下令,速派兵解永乐之围,又命令延州知州沈括去跟夏人接洽谈判,只要夏人答应撤军,永乐城咱给他了,咱算帮忙给他筑的。但问题是此时西夏军队,四处抢掠,沈知州自顾不暇,哪有工夫去找西夏人谈判,再说也不知道找谁、跟谁谈啊?所以永乐城中的守军,盼兵兵不到,盼粮粮不至,只能在那儿死守。

第一节 永乐城之战

永乐城外,人声鼎沸,战马嘶鸣,西夏军轮流攻城,宋军不得喘息,只能死守。几天几夜过去了,援军未到,粮草殆尽,更惨的是连喝的水都没有了。困在城中的宋军该怎么办呢?
夏军向城里的宋兵喊话,你们投降吧,城里连一滴水都没有,再守下去你们全得渴死。徐禧站在城楼上,端起自己的水壶给夏兵看,“哗”一下还倒了半壶,瞎了你们的狗眼,看见没有,这不是水吗?等援军一到,我要你们的狗。城下的夏军哄堂大笑,您就剩那一壶水了,别洒了,您喝了它多好啊,洒给我们看什么劲儿,就这么点儿水,你还好意思洒?要是城上一万多士卒都在那儿倒水,我就相信城里还有水,就你一个人举着水壶九九藏书网,哎哟,你还真能打肿脸充胖子,我倒要看看你能充多久!夏军围而不攻,宋军统帅都跟那儿倒水玩了,士卒肯定是没有水喝了,宋军已是瓮中之鳖。咱们等着苹果熟透了自己往下掉吧,还费劲摘什么啊?夏军围了几天之后,曲珍劝徐禧,跟西夏谈判试试吧。
徐禧一筹莫展,下令在城里打井。打下去十丈,按现在来讲几十米深了,才能见到一点儿水。水一打上来,徐禧下令,按职位高低喝水。到这个时候,当兵的还管你那一套?现在城里都已经到了喝人血、绞马粪喝马粪汁的程度了,好不容易打出水来了,你想按官职大小喝?开玩笑嘛!为了一壶水,士兵们自相残杀,地上能倒下几十口子。永乐城现在随时都有可能被夏军攻破。曲珍就劝徐禧,趁着现在士卒还能动,咱得突围了,跑不动咱还能走,再这么下去,一票人全得死在这儿了。徐www•99lib•net禧不听,我身负皇命,镇守此地,弃城而逃,对不起天子,我决心以死报国,誓与城池共存亡。
永乐之败后,史籍记载:“帝始知边臣不足任,深悔用兵,无意西伐矣。”(《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七)皇上知道了,边帅们好大喜功,满嘴跑骆驼,不足信任,仗不能再打了,神宗一朝,再也无意西伐了。
俩人出发之前,徐禧拉着他们的手,十分动情,你们这一去,万一要有个什么闪失的话,咱们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这两个人慷慨激昂地表示,大丈夫当以死报效国家,我二人愿凭三寸不烂之舌,拯救城中数万生灵。俩人慷慨激昂地去了。徐禧也不琢磨琢磨,从古以来,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有在谈判桌上得到的吗?刀枪都夺不回来,舌头还能夺回来?那就甭养兵了,养一帮舌头嘚啵不就得了。俩人见了夏国统帅,说我们奉命来谈判,您有什么条件?夏军统九-九-藏-书-网帅说,条件很简单,上一次你们侵占的我国领土,全部归还我们,我们就撤军。这俩人一听,此等朝廷大事,我二人不便做主。夏军统帅火了,你做不了主你来谈什么?跟我逗呢?滚回去!等会儿,还不能都滚回去,回去一个,另一个扣下羞辱羞辱。怎么羞辱呢?把他的头发剃成党项人的样式,你们中原人不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吗?我给你剃了,表示你归顺我们党项了。万一以后宋军杀良冒功,砍你脑袋的时候省得再给你再剃了。逃回去的将领告诉徐禧、曲珍,没戏了,夏国人不肯谈判,宋军的士气一下低落到了极点。
西夏将领一看围了这么多天,城里的宋军还没死,那就谈一谈吧。徐禧就命一员偏将出城,去跟西夏的统帅谈判。俩人一见面,西夏将领一看宋将的戎装服色,就知道他是哪个级别的干部了,立马喝令宋将跪下。你一个偏裨小将,有什么资格跟我谈判,给我滚九九藏书网回去,叫曲珍来。宋军的小偏将只好滚回去了,说人家不跟我谈,非要让曲珍曲大帅去。徐禧说,曲大帅不能去啊,我打仗全仗曲大帅呢。徐禧现在知道,得靠曲大帅了,他要是去了的话,谁来守城啊?徐禧只好另派了两个级别高一点儿的军官去。上回派个尉官确实是不合适,将军又万万不能去,那就去俩大校吧,让他们俩去见夏军统帅。
败报传到朝廷,神宗皇帝“涕泣悲愤,为之不食。早朝,对辅臣恸哭,莫敢仰视”(《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七)。皇上听到永乐的败报传来,号啕大哭,食不下咽。第二天早朝召见宰执大臣的时候,皇上还是痛哭流涕,哭得大臣们低着头,都不敢看皇上,皇上太伤心了,都失态了。本来想在永乐城扳回一局,结果丢人现眼到家了,这次失败得更惨,花费的军费是个天文数字,死亡的士卒带民夫,据说多达六十万,整个一个赔本没赚上吆喝,赔到家的买卖。
http://www.99lib.net天夜里,雷鸣电闪,暴雨倾盆。夏军得到消息,国内的援兵到了,夏军更是士气大振,一声呐喊,奋勇登城,城池就被攻破了。曾经劝徐禧趁着敌人没列好阵就进攻的那位将军,准备冲出去与夏军决战。老将军出马的时候,孙子抱着他的马腿(他孙子也在军中)说,趁着乱爷爷您赶紧走。老将军仰天长叹,白胡子乱抖,我年已七十,跟夏国人打仗从来没失败过,今天落到这步田地,身受皇恩,以死报国,岂能逃窜?言罢,老将军纵马冲出去,再也没回来,死于乱军之中。其他的宋朝将领,也纷纷出马迎战,有被俘的,有被杀的,曲珍等人换上小兵的衣服,脱掉军鞋,狼狈逃走。至于徐禧就不知所踪了,有人说是死了,有人说是被俘了,还在夏国当了顾问。宋朝这一次又是犯了择将非人的错误,这一仗损失将校多达二百三十余人、精兵万余,连筑城的民夫也都没能逃脱,除了被卖做奴隶的,都做了刀下之鬼。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