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烽烟又起
安庆绪的末路
目录
第一章 杨国忠的美好时代
第二章 两虎相争
第二章 两虎相争
第三章 叛乱前夜
第三章 叛乱前夜
第四章 范阳鼓起
第五章 潼关内外
第六章 自作孽,不可活
第六章 自作孽,不可活
第七章 马嵬坡
第八章 李亨当政
第八章 李亨当政
第九章 快乐的猪
第九章 快乐的猪
第十章 两京光复
第十章 两京光复
第十一章 微妙平衡
第十二章 烽烟又起
安庆绪的末路
第十三章 棋逢对手
第十四章 造化弄人
第十五章 二帝归天
第十五章 二帝归天
第十六章 重回一统
第十六章 重回一统
第十七章 天下多事
第十八章 天壤之别
第十九章 前赴后继
第十九章 前赴后继
第二十章 新旧更迭
第二十章 新旧更迭
第二十章 新旧更迭
上一页下一页
果不出史思明所料,安庆绪阵营中真有人动了活心眼。
接下来,安庆绪听到了令他肝胆俱碎的一句话:“退下去,斩!”
安庆绪被感动冲昏了头脑,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了史思明的陷阱。
话说的都是一切为公,事做的却是一切为己,张通儒、高尚所谓的“拜谢”,其实是给自己提前准备后路,以防万一。安庆绪知道张通儒、高尚的心思,但他已经拦不住了,只能大方地表示:“你们随便,愿意去就去!”
尽管心中狂喜,史思明依然不动声色,他要趁机给安庆绪挖一个坑。
仪式够隆重的!
要命的是,安庆绪偏偏认为形式有用。
这一回史思明动用的棋子叫安太清,身份是安庆绪手下的将军。史思明秘密召见了安太清,教给他一套说辞,让他回去说服安庆绪。安太清领命而去,不久,效果出来了。
安庆绪绷不住了。
安庆绪和四个弟弟一起被引到了史思明所在的庭院,安庆绪环顾四周,他发现所有的士兵都已经严阵以待。
傻孩子,逗你玩呢!
我们不是说好歃血为盟吗?
安庆绪给史思明回了一封信,内容很简单:要求与史思明歃血为盟。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安庆绪同样认99lib•net可这句话。
这下发财了,能吃顿饱饭了。
奏疏到了史思明手里,史思明心里乐开了花,不过还装作一脸严肃:“何至于这样啊!”压抑着内心狂喜的史思明将奏疏在诸将中传阅,正传阅着,口号声此起彼伏:“万岁!”“万岁!”“万岁!”
眼看安庆绪装糊涂躲在邺郡城不搭理自己,也不兑现“礼让皇位”的承诺,史思明也装糊涂,他既不跟安庆绪主动联系,也不南下追击唐军,每日只在自己的大营里犒赏将士,丝毫不提邺郡城的事。
史思明本以为张通儒、高尚回去会说动安庆绪来见自己,然而整整三天过去了,安庆绪还是没来,连封信也没有。
是时候唱一出大戏了,史思明暗暗对自己说!
在沙河,史思明集结了自己的队伍,然后调头返回了邺郡,全军驻扎到邺郡城南。
如果唐军也能派出一支侦察部队,或许提前返回邺郡的就是唐军,只可惜,九大节度使各自为战,都不负责,最后只能接受功亏一篑的结局。
人比人,气死人!
心思活络的是“宰相”张通儒和“中书侍郎”高尚。
被沙尘暴刮得晕头转向的史思明一路向北狂奔,心中充满恐惧,不过他还
http://www.99lib.net
是留了一个心眼,他向刚才战斗过的地方派出一支侦察部队。
相比之下,从小想做大事的高尚就没有严庄高明了,人家严庄一看形势不妙,果断解套离去,高尚却跟着安庆绪一起跌停,然后被深度套牢,最后遭遇了摘牌的厄运。
邺郡城下,往日的热闹早已不,六十万唐军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不会说话的粮食。安庆绪打开城门一看,喜上眉梢,他让人把唐军的粮食收拢到一起,一统计居然有六七万石之多。
仔细一算,从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范阳起兵开始,安禄山、安庆绪父子折腾了三年多的时间,安禄山“开创”了大燕帝国,仅仅当了一年皇帝,安庆绪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也不过当了两年皇帝,现在接力棒交给了二大爷史思明。
张通儒、高尚要的就是这句话,出了安庆绪的“皇宫”,便进了史思明的大营。史思明何等精明,他马上热烈接见了两位,热情招待之后,还让他们满载而归。
九*九*藏*书*网
热情洋溢的信送到安庆绪手中,智商有限的安庆绪被深深地感动了,二大爷,太讲究了!
安庆绪被推了出去,陪同他被斩的还有他的四个弟弟,以及他的政府高官高尚、孙孝哲、崔乾祐,他们的结局都是一刀两断。
安庆绪一页就此翻过,接下来的一页属于史思明。
史思明长出了一口气,哦,都跑了,那咱们回去。
没想到,史思明突然翻脸,怒喝道:“丢失两都,不值得一提。你身为人子,却杀父夺位,天地不容。今天我要替太上皇讨贼,岂能接受你的谄媚!”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本来是个好主意,至少能让安庆绪多活几年。
史思明决定再给安庆绪加把火。
没过多久,侦察部队回来了:“大王,唐军都跑了!”
智商不高的安庆绪可能是武侠小说看多了,他以为歃血为盟就能让每个人遵守自己的誓言。殊不知,任何盟誓都只是一个形式,本身并没有意义。真想遵守承诺,不在乎形式,不想遵守承诺,再神圣的形式也没有用。
然而好主意遭到了众人的反对,众人对安庆绪说:“邺郡城靠史王才得以保全,今日怎么就这样背弃史王呢?”安庆绪被问得哑口无言,索性装起了糊涂,不接话茬。藏书网
追求形式的安庆绪率领三百骑兵到了史思明的大营,一步一步走近了史思明的陷阱。
张通儒和高尚对安庆绪说:“史王远道而来,臣等应该去参拜以表谢意!”
如果人有一双看到未来的眼睛,估计所有的人都会避开这个死亡接力棒,包括心比天高的安禄山、史思明,只可惜没有。于是,无数人蜂拥而上,他们以为抢到了宝贝,到头来,只不过是一根死亡接力棒。
手中有粮的安庆绪召来孙孝哲和崔乾祐商量,经过商量,三人达成共识:取消当初以皇位相让的承诺,关闭邺郡城门,把史思明拒之门外。
史思明暗暗对自己说,被呼“万岁”的感觉真好。
斩完安庆绪,史思明勒兵进入邺郡城,他摇身一变,成了这里的主人。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全部士兵,然后打开府库当起散财童子,经过一阵滥赏,以前所有姓“安”的东西,都改姓“史”了。
安庆绪顿时明白了,什么叫翻脸比翻书还快。
连日来,张通儒、高尚、安太清不断游说安庆绪,让安庆绪不胜其烦。这时,安庆绪也看清了自己的现状,以他的实力,根本无法跟史思明耍无赖,他还得老老实实地兑现承诺,把“大燕皇帝”的皇位让给史思明,不然,这个坎他过不去99lib•net
史思明并不是糊涂,他的心里真有打算。在史思明看来,安庆绪已经日薄西山,他的内部一定会起变化,自己只需静心等待,就一定能抓住安庆绪的破绽。
公元759年四月,史思明在范阳称帝,自称“大燕皇帝”,改年号为“顺天”,封妻子辛氏为皇后,长子史朝义为怀王,周挚为宰相,李归仁为大将,范阳定为国都。
安庆绪对着史思明下拜道:“臣没有能力担负大任,致使两京失守,自己还久陷重围,不料大王因为太上皇(安禄山)的缘故,长途奔袭前来解救,使臣得以复生。臣即便粉身碎骨,也无法报答大王的恩德!”安庆绪说这番话,其实就是跟史思明客套一下,他心里惦记的是“歃血为盟”。安庆绪满心以为史思明也会跟他客套一下,然后举行盟誓仪式。
安庆绪命安太清替自己给史思明写了一道奏疏,在奏疏上,他自称“臣”,请史思明解除铠甲进入邺郡城,到那时,他双手将“大燕皇帝”玉玺献上。
史思明亲手给安庆绪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没有称呼安庆绪为“臣”,他“饱含深情”地写道:愿我们结为兄弟之国,互为屏障,互相支援,与唐朝成三足鼎立之势,并立于世。至于你尊我为帝,向我称臣,绝不敢当!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