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宋后期的诗词创作
第二节 秦观与贺铸的词作
目录
绪论 两宋诗词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
第一章 北宋前期诗歌的革新历程
第一章 北宋前期诗歌的革新历程
第二章 宋初词坛与柳永的变革
第三章 苏轼的诗词成就
第三章 苏轼的诗词成就
第四章 北宋后期的诗词创作
第二节 秦观与贺铸的词作
第五章 两宋之际诗词的嬗变
第六章 陆游与“中兴诗人”
第六章 陆游与“中兴诗人”
第七章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第八章 南宋的格律词派与晚期的诗歌走向
附 宋词讲座系列(一)柳永词论
附 宋词讲座系列(一)柳永词论
附 宋词讲座系列(二)周邦彦词论
附 宋词讲座系列(二)周邦彦词论
附 宋词讲座系列(二)周邦彦词论
上一页下一页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卫州(今河南卫辉市)人。他为人豪侠仗义,对现实中的是非曲直敢于放胆直言,从不回避当世权要。虽然他娶宗室赵克彰之女,自己又是孝惠后的族孙,但他一生只做过右班殿直及泗州通判一类小官,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晚年退居苏、杭一带,自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
这首词抒写了词人“报国欲死无战场”的苦闷,文辞是雄文劲采,声调为急管繁弦,感情则抑塞磊落,表现出豪壮纵恣不可一世的气概。“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的激昂呼号,实为岳飞、辛弃疾等人爱国词的先声。



——《虞美人》
从“淡妆多态”到“风月逢迎”,从“轻颦浅笑”再到“暗解香罗”,极尽情侣妩媚可人的风韵;从“不见踏青挑菜”的望眼欲穿,到叮咛“双燕”的深情厚意,再到“厌厌睡起”的百无聊赖,备写自己思念的刻骨铭心,笔势一气贯注,铺叙委曲详尽,情思缠绵深挚,为贺铸言情词的代表作之一。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犹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他在赋情恨别的情词中融进了仕途的失意和人生的感伤,“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周济《宋四家词选》)的结果,使词的意蕴更为丰富,词的意境更为凄婉,如《水龙吟》:“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他饱尝了官场的险诈便更留恋爱情的温柔,
九-九-藏-书-网
因而他赋情千回百转,一往情深,如: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望海潮》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这首词是词人春日怀念情侣之作。回忆别时的“画楼芳酒,红泪清歌”,极尽怜爱、追悔与感伤,但词人起笔却以“薄雨收寒,斜照弄晴”和“烟横水漫”画出“空阔”的“春意”,赋情委曲而细腻,但笔势却夭矫腾挪,气象也阔大旷远。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横塘路》九*九*藏*书*网

二、“解作江南断肠句”的贺铸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鹊桥仙》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苏轼首先以词来抒写自己的逸怀浩气,一洗晚唐五代以来的“绮罗香泽之态”,为词人“指出向上一路”,但时人还是沿袭“花间”和晏、欧的旧路,或者宁可暗中去效法柳永也不愿按东坡指的路数填词。他的门人陈师道甚至直言不讳地说苏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诗话》)。他另外两个以词名世的门人与友人秦观、贺铸,词风也以幽微婉约为主。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一、“情韵兼胜”的《淮海词》

后两首词写于他接连贬谪之后,无一不调苦、情悲、辞怨。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寒”绝非刺骨如冰,只是“轻”而已;“阴”也并不晦暗,只是“晓阴”罢了;“飞花”如“梦”那样“轻”,“丝雨”似“愁”那样“细”;“流水”见自“画屏”,因而为“幽”;“宝帘”已被“挂”起,所以是“闲”,全篇的字面细而且柔,用笔轻而不重,生动地传出了词人那精微深婉的体验。笔轻、语丽、情柔,典型地体现了秦观的艺术个性。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史称他年轻时志强气盛,可惜在科举中很不顺利,“淹留场屋几二十年”(《淮海集》卷三十二《登第后九*九*藏*书*网青词》),直到三十七岁才考取进士。元祐初,因苏轼等的推荐除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新党当权后,他先后贬杭州、郴州、横州、雷州等地,放还途中死于藤州。《淮海词》中存词七十二首,近人龙榆生补辑二十八首。他的词在题材上沿袭“花间”,十之八九是描写男欢女爱春恨秋愁,但他提高了这类词的格调,除极少数作品涉于猥亵轻浮外,他以词赞美天长地久的纯洁爱情: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黄庭坚一首《寄贺方回》的绝句说:“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这既写出了秦、贺都工于言情的特点,也隐隐指出了他们在词坛上并驾齐驱的成就与地位。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澹烟流水画屏幽。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暗解。
秦观天性敏锐易感,早99lib.net年为人志强气盛,后来当这种强志盛气受到压抑和摧残时,他没有苏轼在同样情况下那种“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的旷达,也没有黄庭坚那种“风流犹拍古人肩”(黄庭坚《定风波》)的傲岸,所以他易感的心灵就更易于受到伤害,一陷逆境便心断望绝,词境由凄婉一变而为凄厉,调子也由柔婉一变而为哀怨,如:
——《鹧鸪天》
这两首词写情缠绵却不轻浮,宛转而又深厚,用笔同样都是因情布景,融景以入情。《横塘路》为词人晚年寓居苏州横塘时作,因所慕佳人的凌波微步不过横塘路,他痴情地目送芳尘远去,并呆立到蘅皋暮云渐合,想象佳人在琐窗朱户的深闺之中,这才挥动彩笔写下叫人断肠的词句。外为“月桥花院”,内则“琐窗朱户”;其人正值“锦瑟年华”,其情多似“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赋情可谓深婉,用字也堪称绮丽,最后三句博喻尤为新奇,词人因此博得了“贺梅子”的美名。《薄幸》同属怀念情人之作,上片的合欢为他们二人所共,下片的无聊为他一人所独,全词以昔日欢会的快乐反衬今天独处的难熬。
——《薄幸》
他长于以清丽之笔抒柔婉之情,很少套用陈词或卖弄典故,用自然清新的语言写自己那细腻幽微的感受,词风以纤柔清丽见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词“情韵兼胜”。《浣溪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史称贺铸“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宋史·文苑传》),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也说“方回状貌奇丑”,但他的铮铮铁骨却裹着一副温柔心肠,“奇丑”的状貌更不妨碍他写出艳丽照人的辞章。他的内心世界原本复杂丰富,为人也常叫人不可捉摸:驰马嗾狗时像头脑简单的赳赳武夫,在窗下写牛毛小楷时又像一介恬静书生;饮酒使气时大似剑客,轩裳角逐时又怯如处女(见程俱《贺方回诗集序》)。两
99lib•net
百多首《东山词》真实地反映了他性格的多面性:“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袪;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张耒《东山词序》)《东山词》中固然不乏风云豪气,但更多儿女柔情,词风仍以婉约为主: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满庭芳》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词中的女性多是些歌妓舞女,她们很难享受到《鹊桥仙》中这种天仙般的爱情,等待她们的命运常常是被玩弄、被抛弃。倚门卖笑是由于生活的逼迫,并不是她们本性水性杨花,在秦词中她们对幸福的爱情更渴望、更执着、更专注,如《调笑令》中的歌妓灼灼和盼盼说:“妾愿身为梁上燕,朝朝暮暮长相见,莫遣恩迁情变。”他还以怜惜的笔触来表现青楼女子被遗弃的痛苦和幸酸:
由于贺铸兼有豪迈之气与柔婉之情,所以他常以健笔写柔情。如《伴云来》本来写悲秋怀人的孤寂情怀,但以“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这样的健语喝起,朱孝臧评为“横空盘硬语”(引自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这样以遒劲之笔抒柔婉之情,柔情才不至失之纤弱。再如《石州引》:
也有小部分词写得神采飞扬,表现了他侠义仗气的一面,如《六州歌头》:
——《千秋岁·谪处州日作》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