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绰号
目录
第一章 取名的演变
第二章 字的由来
第二章 字的由来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四章 名字的时代特征
第五章 如何称名称字
第五章 如何称名称字
第六章 名字的应用价值
第七章 谥号
第八章 别号
第八章 别号
第九章 绰号
第一节 绰号的起源
第十章 笔名
第十章 笔名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所谓绰号,就是抓取人物特征起的名号。最初只叫“号”,后来叫“浑名”。所谓浑名,是与庄重的正名相对的,意思是诙谐戏谑的名字(传统戏曲管丑行的逗笑叫浑,或者叫插科打诨),现在一般叫外号。顾名思义,外号的意思是人物表现特征的名号,也可以说是外人就其各种特点起的名号。旧时武侠小说写人物在某种场合自我介绍的时候,常说:“在下某某,闯荡江湖二十多,蒙朋友们抬爱,送号某某某。”外号都是别人起的,自己起的不叫外号,它是和“自号”相对的。下面介绍绰号的情况。

第一节 绰号的起源

汉末三国,起绰号的多起来。《三国志·魏志·张燕传》说:“燕剽捍捷速过人,故军中号曰‘飞燕’。”张燕原是黄巾军,属于黑山一部。他的合作者叫张牛角,其他人有叫黄龙的,有叫白爵(即雀)的,有叫雷公的,有叫羝〔di低〕根的,大约都是绰号。裴松之注引《典略》对其中一些名字作了解释:
绰号也是古已有之的,太早的难以稽考了。拿《史记》来说,这里边的“卿子冠军”、“飞将军”、“苍鹰”,就应该说是绰号了。如果同后代的“急先锋”、“双枪将”、“扑天雕”相比,毫无两样。也许春秋战国时代就有绰号了,但同政事无关,史书不载,我们就不便推测了。不过,像战国时代国君的亲属,功臣名将,很多都有封号,像孟尝君、马服君、望诸君,等等,难免不给绰号以影响。
九-九-藏-书-网
99lib•net
绰号不只行于民间,士大夫中也有起绰号的。《隋唐嘉话》和《朝野佥载》等笔记,就记载了不少唐人的绰号。如李守素精于世家大族的谱系,人们称他为“肉谱”,虞世南改称他“人物志99lib•net”。唐太宗因虞世南学识渊博,称他为“行秘书”。这是雅一些的。还有俗的。如《朝野佥载》记酷吏周兴,严酷残忍,人称他“牛首阿婆”。牛首阿婆就是后代说的牛头阿旁,佛家讲的地狱里的恶鬼。苏征举止轻浮躁动,被称为“失孔老鼠”(找不着洞的老鼠)。王熊糊涂贪婪,被称为“王癞獭〔ta塔〕”。这些都极形象生动。
从《典略九*九*藏*书*网》的解说来看,这都是绰号,只不过是当时无绰号之名罢了。
唐代俗文学中有一种形式叫作说话,也就是后来的说评书。发展到宋代,形成了好多专业门类。其中有专说“杆棒”、“朴刀”的,内容都是英雄好汉争斗拼杀的故事。南宋已有说水浒梁山故事的了。说话人为了人物生动形象,都给这些好汉起了绰号;经过文人的加工,现在的《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个英雄,每人都有一个符合身分的绰号。从此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一个没有绰号的。后世绰号就成了擅长技击者的“专用品”了。http://www.99lib.net
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马,谓轻捷者为张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