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黄金时期与“白洋淀诗群”的产床
白洋淀诗群三主将
目录
第一章 红卫兵文艺浪潮的兴起
第一章 红卫兵文艺浪潮的兴起
第二章 最初的地下文艺沙龙
第三章 从郭路生、依群到童话诗的泡灭
第三章 从郭路生、依群到童话诗的泡灭
第四章 黄金时期与“白洋淀诗群”的产床
第四章 黄金时期与“白洋淀诗群”的产床
白洋淀诗群三主将
第五章 “知青歌曲”的泛滥
第五章 “知青歌曲”的泛滥
第六章 军中地下文学活动
第七章 知青文学
第七章 知青文学
第八章 旧体诗词在“文革”中的复兴
第八章 旧体诗词在“文革”中的复兴
第九章 郭小川、郭小林父子对床夜雨
第十章 监禁文学的诗人群像
第十一章 1974年江青集团对地下文学的围剿
第十一章 1974年江青集团对地下文学的围剿
第十二章 爱情文学与性文学
第十二章 爱情文学与性文学
第十三章 民间口头文学
第十四章 “文革”中的秦城监狱秘密写作
第十五章 丙辰清明天安门运动前前后后
第十五章 丙辰清明天安门运动前前后后
上一页下一页
1971年夏季的某一天,芒克、岳重等人已插队一年多,芒克拿来一首自己写的诗给岳重、多多看。岳重当时的反应令多多大吃一惊,“那暴风雪蓝色的火焰……”他复诵着芒克的一句诗,像吃了什么甜东西。可是,多多对诗和岳重之间发生的重大关系一点预感也没有。那时,多多的笔记本上是隆美尔的《战时日记》和加罗谛的《人的远景》。
《三月与末日》
青年时代栗世征与岳重一直形影不离。栗世征讲:“如果没有岳重的诗(或者说如果没有我对他诗的恨)我是不会去写诗的。”
岳重进入沙龙之后,很快也成为中心人物。岳重同栗世征来自白洋淀,插队已三年。岳重当时马上要被中央乐九_九_藏_书_网团录取,是个男低音,而栗世征自认为是一个“永恒地唱不上高音”的男高音。岳重很有天赋,其父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家中有四千册藏书。15岁时岳重即将《人·岁月·生活》(爱森堡)、《往上爬》(约翰·布兰)等黄皮书阅尽。这是他早熟的条件。19岁即写出《三月与末日》等八首长诗,此后一歇笔就是15年,他的经历是神童式的:中学数学补考;笛子拿来就会吹;画的漫画让每个被丑化的人都开心之至;以至于后来到农村无师自通,在白洋淀站在船头高歌几声就进了中央乐团。当时,在沙龙里岳重作为诗人还不为人所知,当时的“头把小提琴”非依群莫属九-九-藏-书-网
既然/大地是由于辽阔才这样薄弱,既然他/是因为苍老才如此放浪形骸/既然他毫不吝惜/每次私奔后的绞刑,既然/他从不奋力锻造一个,大地应有的/朴素壮丽的灵魂/既然他浩荡的血早就沉寂/既然他,没有智慧/没有骄傲/更没有一颗/庄严的心/那么,我的十九次的陪葬,也却已被/春天用大地的肋骨搭成的篝火/烧成了升腾的烟/我用我的无羽的翅膀——冷漠/飞离即将欢呼的大地,没有/第一次拼死抓住大地——这漂向火海的木船,没有/想拉回它……
“白洋淀诗群”三名主要干将:姜世伟(笔名芒克)、岳重(笔名根子)、栗世征(笔名多多)相识于“文革”前1964年,三人都13岁,共同考入北京三中,分在初一七班,在1969年初又一同赴河北白洋淀插队。在上初中二年级时,岳重的一篇作文曾刊登在《北京晚报》上,第一句是:“八月,当鲜红的枣儿挂满枝头的时候……”1968年初,多多和岳重曾写过一些古体诗。在纪念毛主席诞辰七十三周年时,岳重曾提笔作赋:“一八九三年,红日出韶山,春秋七十四,光焰遍人间。”在1968年晚秋又为同学占为明插队作诗“卜算子”:“为明赴蒙古,毅登康庄路。北疆霜寒冻骨硬,程远雄心固。”除了这些之外,这三个人都尚未有谁动过写诗的妄念。www.99lib•net九九藏书
继《三月与末日》之后,岳重一气呵成,又作出八首。其中有《白洋淀》、《桔红色的雾》和《深渊上的桥》。当时多多认为《桥》最好,后来岳重也认可这首。遗憾的是他的诗已大部散失。《三月与末日》是当时地下诗坛最具现代色彩的诗作,全诗共98行。摘录如下:
1972年春节前夕,岳重把他生命受到的头一次震动带给多多,这就是《
九*九*藏*书*网
三月与末日》。多多坐在马桶上反复看了好几遍,不但不解其文,反而感到这首诗深深地侵犯了他,他对它有气!他感到一时不知诗为何物,后来他发现自己在坚持固有的诗品观念:诗,不应当是这样写的。岳重的诗与他在此之前读过的一切诗都不一样(他已读过艾青的诗,并认为艾青是中国白话文以来的第一诗人),因此多多判定:这不是诗。如同对郭路生的了解一样,也是随着时间推移,多多才越来越感到岳重狞厉的内心世界,其诗品是非人的、磅礴的。后来,多多总结了岳重的形象,用一句话:“叼着腐肉在天空炫耀。”①
岳重的诗被介绍到沙龙中之后,徐浩渊立即断言,“岳重为诗霸,岳重写了诗没有人再可与之匹敌。”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