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1939——积小胜为大胜
本年大势
目录
第一章 1931——东亚历史的分水岭
第一章 1931——东亚历史的分水岭
第二章 1932——南与北:孤独的抵抗
第二章 1932——南与北:孤独的抵抗
第三章 1933——城下之盟
第三章 1933——城下之盟
第四章 1934——中国:岛国的后院?
第四章 1934——中国:岛国的后院?
第五章 1935——谷底
第六章 1936——殊途同归
第六章 1936——殊途同归
第七章 1937——到了最后关头
第七章 1937——到了最后关头
第八章 1938——以空间换时间
第九章 1939——积小胜为大胜
第九章 1939——积小胜为大胜
本年大势
第十章 1940——窒息时刻
第十章 1940——窒息时刻
第十一章 1941——内与外
第十一章 1941——内与外
第十二章 1942——结盟后的远征
第十三章 1943——光与影
第十四章 1944——两条生死线
第十四章 1944——两条生死线
第十五章 1945——永载史册的胜利
第十五章 1945——永载史册的胜利
第十五章 1945——永载史册的胜利
上一页下一页
1939年秋,一次长沙会战以日军撤退回原防而告终。蒋介石及统帅部的幕僚们为此而滋生了一种乐观情绪,以为日军已丧失了实施大规模进攻的能力。中国第二期军队整训工作则大体完成,部队实力得到恢复和增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支撑了这种乐观情绪,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3日,波兰的盟国英国与法国正式对德国宣战,欧洲陷于全面战争状态。反法西斯阵营与法西斯阵营之间已是界限分明,中国的抗战已与欧洲的战事连接起来,因此,中国应乘此绝好机会组织大规模的反攻,“企图夺回重要据点,树立最后胜利之根基”。但是煞费苦心组织的冬季攻势有声势而少实质性的战绩,这次规模很大的进攻战役反而暴露了http://www•99lib•net国民政府军队的固有缺点:缺乏战略战术配合,各处进攻力量分散,成效有限。虽然有昆仑关大捷,但紧跟着就发生宾阳的惨败。当发现延伸到1940年初的冬季攻势效果不彰以后,蒋介石对他的军队进攻能力已经无法再抱有幻想。这也是1940年以后,正面战场开始变得有些沉寂的重要原因。
1938年11月,日本近卫首相发表第二次近卫声明,宣布以日、“满”、华三国合作建立“东亚新秩序”,公开表明不再尊重列强在华权益。日本全面侵华渐渐引起英美等国的不安。1938年12月,美国宣布给中国2500万美元的信贷借款。随后,英国也对华提供550万英镑的援助,这些援助对中国的抗战来说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鼓舞了中国民众抗战的信心,表明中国以顽强的战斗逐渐赢得了美、英等国的尊重与支持。
日本战略的调整,给了重庆方面喘息的机会。国民政府军事统帅部在南岳、西安九-九-藏-书-网等地召开军事会议,在会议上提出游击战重于正规战、政治重于军事、敌后方重于前方、训练重于作战等。国民政府决定将全国三分之一兵力配置于游击区域,还在敌后设立了苏鲁与冀察两个战区,司令长官分别是鹿钟麟与于学忠,大批部队重新进入敌后作战。
第一是苏联的支持仍然很坚定,不仅有武器、作战志愿人员的输送,而且还派来了许多军事顾问。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经济在1939年运行良好,因为战争和日军的封锁,一直在中国倾销的外国商品无法进入,这难得的机会大大刺激了后方的工业生产,手工业更是大行其道。这年的粮食也是个丰收年,平稳的经济和物价有力地支撑了战争。
第二是共产党的军队开始在敌后扎下了根,致使日军深感占领区的“治安”大成问题,这就使日军继续向前进攻有了后顾之忧。共产党军队的壮大对国民党开始是喜,稍后是忧喜参半。但从1939年开始,随着八路军逸出山西向整个华北九_九_藏_书_网平原展开,蒋介石等的感受已经是忧大于喜了。国、共两党合作中的隐患,两年以后通过皖南事变而为全世界所知晓。
1939年6月,日本正式封锁天津英国租界,搜查所有进出租界的人员,侮辱英国男女侨民,干扰他们的商业活动。英国政府对日本的挑衅感到愤怒,但面对强大的对手,却可耻地采用了以牺牲中国为代价的对日绥靖政策,7月间与日本签订了《有田一克莱琪协定》,承认日本侵略中国的合法性,要求英国在华人员不要做任何有损于日本军队的行动。中国舆论将这个协定称为另一个慕尼黑协定,受到国、共两党的共同抨击。
从低调悲观开始,却以高调乐观结束,1939年蒋介石的内心画出的是这样一条略有波动的上升曲线。
其后,国民政府统帅部同时抓紧整训部队,培育新的有生力量,将正面战场上的部队化成小单位行动,不断发动有限攻势。从春季攻势开始,经历夏季、秋季攻势,而达到冬季攻势的高潮。
1938年底,广州、武汉的失
九九藏书网
守,长沙大火及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离开重庆出走越南河内,给人们的心理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正面作战的中国野战军战斗力严重损耗,只是这种损耗远不如1937年底那般严重。就战争的大局而言,中国抗战已经出现了转好的迹象。
攻占广州、武汉以后,日军失去了方向感,它也得考虑苏联等国的军力。兵力不足、供应线过长是它的软肋。尽管日军还可以用重拳挥击中国残破的军队,但权衡利弊,它决定还是稳妥地打持久战了。它先巩固占领地,同时在武汉留下一支精锐的野战军不断进攻正面战场上的中国军队,实行反消耗作战。而决定打持久战就已经落入了中国的步调。
蒋介石在沦陷区与战区均将共产党军队、地方军队及非嫡系部队配置于前方,一方面借以削弱日军战斗力,一方面则保持效忠于他的嫡系部队对共产党军队、地方军队及非嫡系部队的实力优势。
于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结束,相持阶段开始,战争双方的战线相对稳定,战事已经从平原作战转变九九藏书网为山地丘陵地带作战。
这一年,共产党的方针是明确的,就是继续向华北和华中渗透和发展,“东进”是这一年的主旋律。第一一五师在罗荣桓的带领下挺进山东,八路军已经成功地从荒凉的内陆踏上了富庶的沿海土地。经过1938、1939年两年的快速布点做眼,中共敌后武装在中国北部的根基已经奠定,而在华中地区也建立起了基础。
第三是在顶住日军长时间的进攻以后,对日军的恐惧减少。所以从南岳会议开始,蒋介石就认为中国军队已开始进入了转守为攻的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判断,国际形势对中国日趋有利,“各友邦援助物资益见积极,而英、美、法对倭之联合制裁则更日见具体化”。因而军事委员会先后指示各战区抽调部分兵力发动1939年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这种有限度的主动出击的战略指导是武汉弃守前未曾见过的。在这方面,毛泽东比蒋介石冷静得多,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已经明白无误地预见到武汉失守以后,战争将进入漫长而艰苦的相持阶段。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