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讲 国宝南迁
目录
第43讲 太上皇宫
第44讲 明宫太后
第45讲 清宫太后
第46讲 皇家外戚
第47讲 天潢贵胄
第48讲 理亲王府
第49讲 诚亲王府
第50讲 恭亲王府
第51讲 金枝玉叶
第52讲 宫廷太监
第53讲 宫女闺怨
第54讲 宫廷御膳
第55讲 宫廷造办
第56讲 御医御药
第57讲 皇家敬畏
第58讲 庙学联珠
第59讲 宫外三宫
第60讲 西苑三海
第61讲 宫外三堂
第62讲 京畿苑囿
第63讲 避暑山庄
第64讲 沈阳故宫
第65讲 国宝南迁
一、从宫到院
第66讲 大哉故宫
第66讲 大哉故宫
第66讲 大哉故宫
上一页下一页

导语

故宫文物,原合为一。沧海变迁,时局动荡,现分藏于两岸。《三国演义》开篇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分开来说,都是大故宫的一部分;合起来说,全都是大故宫的文物——总之,共同典守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之宝。
中华国宝,文明精粹,沧桑巨变,历经磨难。有人问: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国宝,为什么会到台北故宫博物院了呢?这要从国宝南迁说起,分作三题——从宫到院,从北到南,从分到合。

一、从宫到院

中华国宝,荟萃皇宫;文物精品,天府永藏。本讲参考郑欣淼先生《天府永藏》、欧阳道达先生《故宫文物避寇记》、那志良先生《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等著作。但是,辛亥鼎革,清朝灭亡;民国建立,历经艰难。从清朝皇宫演变为故宫博物院,紫禁城所收藏的宝物,成为博物院的藏品,从而成为真正属于人民的国宝。从“宫”到“院”,这条道路,走了百年。
中国故宫文物,有着历史传承。元大都宫殿,承袭金中都和南宋临安宫殿的文物。元亡明兴,明亡清兴,宫廷文物,前后连续。民国以后,清宫文物,遭受三次大的浩劫。清朝三次重大文物损失:第一次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等的劫掠和焚毁。仅伦敦大英博物馆就收藏有3万多件中国文物,其中直接从圆明园掠夺的文物达2万多件,如唐人所摹晋代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法
九九藏书网
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收藏圆明园文物达3万多件。第二次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对皇室财宝的抢劫与破坏。经过这两场浩劫,“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家奇珍,扫地遂尽”(柴萼《庚辛纪事》)。第三次则是逊帝溥仪出宫之前。
溥仪出宫。1924年10月22日夜,冯玉祥倒戈,密回北京,发动“北京政变”。他们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决定“清室即日移出宫禁”,并由京畿警卫总司令鹿钟麟等负责执行。11月5日上午,鹿钟麟等到紫禁城隆宗门外,与内务府总管大臣绍英等交涉。当两位太妃闻知限她们3个小时内搬走时,又哭又闹,坚决不肯走。这时醇亲王载沣急忙进宫,与溥仪商量,经过权衡,做出决定,即刻出宫。交出了传国玺、宫殿,遣散部分太监、宫女。下午4时10分九-九-藏-书-网,溥仪及其妻妾、载沣等在前,绍英、太监、宫女等在后,由御花园走出,登上国民军开到顺贞门前的五辆汽车,驶出神武门,到了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今宋庆龄故居)。
当然,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经过由“宫”向“院”转化的三个阶段:
一是宫所并存。辛亥革命以后,原故宫一分为二,就是后宫仍为皇家禁地,前廷于1914年2月4日,成立国家古物陈列所,主要收存沈阳故宫和避暑山庄等处文物,并利用武英殿西配殿开放。从1913年11月到1914年10月,避暑山庄等文物由滦河水路运到滦州,再转火车运载到北京,前后运送7次,共计1949箱,文物117700余件。1914年1月开始,起运沈阳故宫文物,到3月24日结束,前后运送6次,计1201箱,文物约共114600余件。以上文物均暂存于99lib•net武英殿等处。
三是院馆并存。故宫合而为一,就是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午门外两庑及端门建筑也交故宫博物院。这样,端门内及紫禁城都统一归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与历史博物馆并存。这项分割与合并,直到2008年才算结束。
二是院所馆并存。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原故宫一分为三,就是后宫部分为故宫博物院,前朝部分为古物陈列所,午门外两庑及端门为国立历史博物馆。避暑山庄文物交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文物仍移交故宫博物院沈阳分院(现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成立。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在乾清宫前举行隆重典礼。这一天,神武门上镶嵌李煜瀛手书颜体大字“故宫博物院”青石匾额。当天正式开放。自永乐建宫五百多年来,人们第一次可以游览故宫中路三大殿和后三宫,以及西六宫、养心殿、寿安宫、文渊www.99lib•net阁、乐寿堂等处。两天内前来参观的多达5万人。同时,筹建故宫博物院两馆一处——古物馆、图书馆和文献处。
国宝流失。清逊帝溥仪在内廷13年中,文物损失严重。辛亥革命后,根据《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逊帝溥仪仍“暂居宫禁”,就是外朝归民国政府,内廷暂归逊帝溥仪。宫里文物珍宝,仍由皇室占有。因此,“这些财宝每一分钟都在被赠送、出售或典押,甚至被偷窃”(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从1922年(“宣统”十四年)7月13日,到12月12日,仅五个月时间,就运出宫外大量名贵字画、古董,其中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曹娥碑》等,有钟繇、怀素、欧阳询、宋高宗赵构、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人的真迹,有司马光《资治通鉴》原稿,有唐王维的人物画九_九_藏_书_网、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字画总数约有1000多件。又将乾清宫昭仁殿的全部宋版、明版书运走,约有200余种。在地安门大街两侧,太监和内务府官员新开了一家又一家古玩店,卖内府古玩秘籍。幸亏,因逊帝溥仪出宫,事情发生了变化。
11月7日,临时执政府发布命令:清理原宫内公产私产,昭示大众。善后委员会由政府和清室双方人士组成。点查清宫物品,以宫殿为单位,逐件编号,依序登录。将各宫殿按“千字文”编号,如乾清宫为“天”、坤宁宫为“地”、南书房为“元”、上书房为“黄”等。经过五年多时间,清宫物品清点结束,随后出版《清宫物品点查报告》,共6编28册,载录每一文物的编号、品名、件数,以及参点人员、监视人员的姓名。清宫遗留物品,有117万件之多,留下完整记录。这些文物就成为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的藏品。(郑欣淼《天府永藏》)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