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月如歌
“四大金刚”
目录
01、弄堂里的小伙伴
01、弄堂里的小伙伴
02、从小学到初中
02、从小学到初中
03、四川北路巡礼
04、在初中的开心日子
04、在初中的开心日子
05、从少年到青年
05、从少年到青年
06、难忘的大学生活
06、难忘的大学生活
06、难忘的大学生活
06、难忘的大学生活
06、难忘的大学生活
07、山雨欲来
07、山雨欲来
08、我的“文革”岁月
08、我的“文革”岁月
08、我的“文革”岁月
09、干校风云
09、干校风云
09、干校风云
10、我的工厂岁月
10、我的工厂岁月
10、我的工厂岁月
11、“文革”风月
11、“文革”风月
12、拒绝遗忘
12、拒绝遗忘
13、坎坷的婚姻之路
13、坎坷的婚姻之路
13、坎坷的婚姻之路
14、忆父亲
14、忆父亲
15、岁月如歌
“四大金刚”
上一页下一页
我这里是否在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唱颂歌呢?非也。那个年代的点心都是民国时代传下来的,都具有民国的范儿。把传统丢弃后,现今粗制滥造的东西倒是破旧立新的产物。

2

南方人习惯吃米饭,所以粢饭也是上海人喜爱的早餐。2两饭团里包1根油条,再加一点糖(1950年代是加一点绵白糖),就成了一道美味早点。有的顾客要求包一根“老油条”,这种二次回锅的油条比较脆;也有人不要加糖而是要加一点榨菜末——反正加什么都不另外加钱,总共2两半粮票8分钱。食量大的人要3两粢饭加油条,也不过1角钱。
“四大金刚”现在仍是上海普通百姓早餐内容,但制作者早http://www•99lib.net已换成了全国各地来的农民,当年的“集体所有制”摊头早已消失,都变成了个体经营。“新上海人”的手艺固然比不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师傅,至少从形式上而言,“四大金刚”还存在。大家担心的无非是炸油条的油是不是地沟油?做大饼的面粉是否加了增白剂?
目前上海类似羌饼的饼类不少,如东北千层饼,等等,然而味道大相径庭。过去的羌饼又厚又香又软,现在再也吃不到了。
买油条必定排队。油条和大饼豆浆粢饭是一个摊位联合经營的,但只有油条排长队。有一回为了下泡饭我去多伦路油条摊买油条,快轮到我时,前头一个“赤佬模子”拿出半斤粮票4张1角头人民币、大喊一声:“来10根!”拿么好!等到10根油条1根1根炸好,“赤佬”1根1根拿到伊带来的“淘米箩”里得意洋洋地走了。我呒没买到,只得耐心等油条师傅把经过发酵的面团拉开,再用刀切成一段一段,然后放入油锅。我本来打算拿2根的,花了那么多时间只买2根?于是我对油条师傅也喊了一声:“4根!”九九藏书
有几样早点在形式上也不复存在了,那就是葱油饼和羌饼。“新上海人”九九藏书也做,但他们不知道做法。过去的葱油饼在生面坯里就放油,形成油面,再捏入油酥,做成一个一个圆形,加一两粒生猪油(板油),撒些葱花,再在炉上特制的铁板上烙熟,最后还必须在炉边竖起来烘烤几分钟才算完成。花5分钱1两粮票就能购得一只,“吃口”是呒没闲话讲!喷喷香。现在也有人卖葱油饼,制作极其马虎,不放油酥和板油粒,最后一道烘烤程序根本没有。

1

当年多数上海人的早餐是泡饭。泡饭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昨晚的剩饭用开水泡一泡、立刻就吃;另一种是剩饭加水放在火上煮一阵子,变成名符其实的“饭泡粥”。用来“下饭”的一般是昨日的剩菜,也可九九藏书以是酱菜、乳腐之类,讲究的人家还有用皮蛋、咸蛋、肉松、油氽豆板这类佐粥食品来过泡饭的。但是多数人家会去买大饼、油条。大饼、油条佐以泡饭,就是上海普通家庭的常见早餐。
至于我小辰光吃过的梅花糕、海裳糕之类的特色早点,1960年代就已绝迹。只有粢饭糕和米饭饼保留至今。
豆浆可以在摊头上“堂吃”,也可用搪瓷大杯或热水瓶买回家。淡浆3分钱半两粮票一大碗,“堂吃”的人往往喝咸浆外加一副大饼油条。一碗热气腾腾的咸浆鲜美无比,豆浆里有虾皮、榨菜末、碎油条、酱油和辣油,价格比淡浆贵2分;甜浆是豆浆加砂糖,价钿和咸浆一样。不过那时“吃豆腐浆”必须趁早,过了7点钟就卖完了。
上海的大饼制作工艺可能出自苏北的烧九九藏书网饼,在全国大城市中堪称第一。我去过北方,那里的烧饼不能和上海比。(指1980年代之前)尤其是北京的大饼(那里叫火烧),硬如石头,足能砸痛你的脑袋。信不信?
大饼、油条、豆浆、粢饭称作“四大金刚”,是上海人除了泡饭之外的主要早食。一副大饼油条加一碗豆浆,是过去上班族的首选。大饼有咸甜两种:咸大饼有芝麻葱花、甜大饼有糖和芝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芝麻真香!当时的大饼3分钱一只、粮票1两——别忘了带粮票。1970年代我在玻璃厂劳动时,曾在工厂附近的青云路大饼店买到边上嵌豆沙的大饼,大饼的边做成夹花,仍是3分钱。以后大饼摊推出新品种:油酥大饼,价格为5分钱、属“高级大饼”,咬在嘴里一股酥香,真是一分钱一分货。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