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目录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上一页下一页
程乙本里头,没有“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这几句话。这个太过了!对宝玉太过智性(intellectualized),这个时候宝玉还不到那个程度,还没到“逃大造,出尘网”了悟的程度。他听了很悲戚,想到黛玉有一天没有了,其他人也没有了,这个园子可能就没有了,他感受到的到这步为止。程乙本没有往下的几句,其实够了。
蒋玉菡与宝玉的关系,不能看成普通的一段同性恋,或同性之间的情分,可能还有更高、更深的一层意义在里头。蒋玉菡的名字,第一个是玉,第二个是菡。菡萏是荷花、莲花,在佛教传统里面,莲花、荷花都是再生(reincarnation)的意思。他是玉荷花,再生的一个人。宝玉跟黛玉的那个“玉”字,是两个人互相定下的一段仙缘,在尘世里这段仙缘要完成,当黛玉泪尽人亡还了债的时候,宝玉最后是要成佛的。最后那一幕是了不得的一个场景,宝玉去考科举,考了之后就出家了,他把功名留给了家里,自己就走了,大家到处找,找不到他。有一天下大雪,贾政从外面回来,在船上突然间看到一个人,光了个头,赤着脚,穿着大红的披风像袈裟一样,向他合十四拜,站起来,一僧一道,两个神仙,两个菩萨,把他接走了。贾政追不上,看见红的袈裟慢慢消失在一大片白茫茫的雪地里。那个景象不得了,写得非常惊人的一个场景。宝玉的佛身离开尘世了,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真干净。这块青埂峰下的顽石,他的尘缘尽了,变成佛身走了,他的俗缘怎么办?他留下什么给尘世呢?第一,他中了举人,留给家里一个功名,这是他们要的。贾政一天到晚逼他念书,逼他考功名,他在尘世十九年,还给家里的是一个功名。第二,留给妻子宝钗的是什么呢?书里讲他跟宝钗圆过一次房,那时候他已经失掉玉,根本整个人空掉了,可是他有这个义务,对贾府,对妻子,他留下一个儿子,大概名字中有个桂字,“兰桂齐芳”,以后要靠贾兰——李纨的儿子,靠贾桂——宝钗的儿子,把贾府再复兴起来。宝钗戴了把金锁,扛起了整个贾府的兴衰,她要好好地抚养教育这个儿子。最后,在尘世他最牵挂的是谁?袭人嘛!他最早发生肉体关系的就是袭人,他的俗身老早给了袭人了。他在袭人身上有很重的俗缘,他要给她完成他世上的俗缘,一定要给她找个丈夫。谁呢?蒋玉菡。
这就是妓女的口吻!薛蟠接下的那几句话,更是俗得不得了。他讲女儿悲,讲不出来“登时急的眼睛铃铛一般”,好不容易,说了:“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把众人笑得不得了,他还有一套歪理:“一个女儿嫁了,汉子要当忘八,他怎么不伤心呢?”众人笑说:快点说!女儿愁,愁什么呢?“绣房撺出个大马猴。”你看,他的一切,都停留在动物阶段,乌龟、马猴,他把女孩子也看成动物,与宝玉对比起来,截然不同的境界。
不管怎么样,至少宝玉对蒋玉菡是有一种感情的深刻认同的。到三十三回,因为蒋玉菡,宝玉被打得遍体鳞伤,他跟蒋玉菡那一段俗缘在一起的时候,是要受伤的,肉体上面是要挨打的。书里暗示说,他跟他两个人有关系,蒋玉菡从忠顺王府逃出来了,官府就来找,说琪官(就是蒋玉菡)跟你们一个含玉的公子最近往来得很密切,他在外面置了产,公子一定知道。这一段呢,暗写,没有写出来,要么就是删掉了,要么就按下不表了。但是讲他们两个有密切来往,可见得他跟他之间有一段缘分。回到他们两人初见这一回,见面就十分留恋,宝玉问:你们班上有一个驰名四方叫琪官的,我还无缘得见。蒋玉菡笑道:“就是我的小名儿。”宝玉欣喜之余就解下随身的一个玉玦扇坠子送给他,蒋玉菡刚好有一条汗巾,大红的,谁给的呢?北静王给的。北静王在他们之间也扮演了一个角色(等于北静王替他下了聘礼),那条红色的汗巾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非常名贵,北静王赐给他,他解下来赠给宝玉,宝玉又把身上那条松花绿的回赠给他。一红一绿,在《红楼梦》里常常是成对的,互相交换汗巾子的时候,等于互赠表记。但松花绿汗巾子是谁的?其实是袭人的,所以这个时候,贾宝玉已经在无形中替花袭人找到她的归属了,那个归属就是蒋玉菡。为什么托这个人?因为他等于是宝玉俗身的化身。一方面宝玉跟蒋玉菡可能发生过肉体关系,宝玉跟花袭人也发生过肉体关系,贾宝玉的肉身一劈为二,一半在蒋玉菡身上,一半在花袭人身上,最后他们两个人成婚的时候,也就是一红一绿,两条汗巾子又归在一起。两个人在俗世上,完成了贾宝玉的一段俗缘。99lib.net
所以曹雪芹写曲或不论写什么都是量身定做的,不会随便写,要么是写他的身份,要么是讲他的个性,要么又指明他的命运。那些诗词歌赋,都是有作用的。
好啦,正当宝玉看薛宝钗看得入神、遐思翩翩的时候,林黛玉来了。宝钗看见宝玉发痴的样子原本转身要走,见到黛玉,问她怎么站在外头吹风。黛玉说,我听到天上有个呆雁叫了一声,宝钗问呆雁在哪儿,黛玉指的是宝玉,一下子把手绢一丢,丢在宝玉脸上,吓了他一跳。他们的三角关系,一直从各种的紧张气氛中表现出来,这个时候,黛玉心中对宝钗是相当耿耿于怀的。
在这个神话架构之下,他们的爱情又往上提升了,他们两块玉,一块黛玉,一块宝玉,两块玉互为知己,互为灵魂伴侣(soulmate),互相心灵的交媾,不能以世俗儿女之情来衡量。但是因为这又是一部非常写实的小说,它在写实层面也相当动人,林姑娘那个小性子,宝玉那种会对女孩子做小伏低,写得很好。这两种层次都要记得,才能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像《葬花词》只有宝玉听了有所感触,别人不懂的。只有宝玉最懂得黛玉,黛玉也最了解他。所以到了下面两回的时候,宝玉自己跟袭人讲,宝钗、史湘云都劝他要去学些经济之道,他把她们推出去,说姑娘们不要扰我安乐,说这些污染了你们的东西,只有林姑娘不讲这些混账话。其实,只有黛玉了解他,从来不劝他求功名。他不是那个世界的人,根本不是那个料,也无心于此,黛玉真的懂他。宝钗、史湘云,还是世俗之见,对宝玉来讲,她们还是拿儒家宗法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套标准,来衡量贾宝玉,那这个喜欢跟女孩子混、喜欢吃胭脂的怪男孩子,真的一无是处。可是别忘了,他是神瑛侍者下凡,不是个平凡的人。
可喜你天生成百媚娇,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度青春,年正小;配鸾凤,真也着。呀!看天河正高,听谯楼鼓敲,剔银灯同入鸳帏悄。
贾府里的公子哥儿贾宝玉、薛蟠,还有他们的朋友大将军的公子冯紫英……有他们所谓的社交应酬(social gatherings)。从前的社交,常请一些歌伎、戏子来,唱戏的唱戏,唱歌的唱歌,陪酒的陪酒,这是明清时的社会习尚。《金瓶梅》这类明清小说,都有这种场景。这种场景等于一种群戏,一定有一群人。群戏也不好写,每个人都要给他一个表演的机会,或者两笔三笔带到,也要给他们弄得很活。这一回是怎么回事呢?冯紫英请了薛蟠,请了宝玉,还有一些唱曲的戏子伶人。那时候的戏班子,大部分都是纯男性的,旦角也是男旦扮的,像汤显祖家里的家班子就是男扮,男孩子都是青少年,十几岁就训练出来唱戏了。到了清朝以后才有纯女性班子,所以贾府才能去找了十二个女孩子来唱戏。冯紫英这一次请了唱戏的来,还有许多唱曲儿的小厮并唱小旦的蒋玉菡。唱曲子的男扮小戏子中有一个唱旦角的叫蒋玉菡,还请了锦香院的妓女云儿。一群人来了,有妓女,有伶人,还有个薛蟠。薛蟠外号叫呆霸王,在
99lib•net
小说里他是个喜剧人物(comic character)。曹雪芹这整个小说以悲剧收场,可是有很多小的场景是以喜剧的方式表现。写薛蟠是其中一个,写刘姥姥是另外一个。这一群人大概知识程度都不很高,但也会吟诗作赋。这个妓女云儿大概是高级妓女,在法国叫courtesan,能够跟那些公子哥儿来往,还能跟他们唱和的,不是等闲之辈。蒋玉菡更佳了,他原来是忠顺王府王爷跟前得意的一个人。
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始可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荳蔻开花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不得进去,爬到花儿上打秋千。肉儿小心肝,我不开了你怎么钻?
曹雪芹写一个人物,正面写,侧面写,还对比着写,他都经过深思熟虑,设计了这些场景,很活,很有趣,达到他人物刻画(characterization)的目的。这一回还出现一个重要人物蒋玉菡,虽然他是一个次要角色(minor character),可是对宝玉,对整本书,有重要的意义在。我说过,《红楼梦》里面,名字有玉的,斜玉边不算,真正有玉的:林黛玉、蒋玉菡、妙玉,这几个玉,对宝玉都有特殊的意义。小红不是本来叫红玉而改掉了吗?因为她冲犯了宝玉的名字。这几个呢?特别留下来这个玉字。蒋玉菡是个伶人,当然他的身份修养不会高,但那个时候即使像妓女、唱曲的,因为来往的人很多士绅阶级,能够唱几支曲,能够吟几首诗,是最基本的条件。所以像云儿这样的妓女,能够到冯紫英家里侍奉这些贵族公子哥儿,也不是平常的妓女,多少懂一点文墨。从前的中国士大夫阶级、文人墨客,婚姻都是家庭安排的,没有所谓的爱情,很多时候爱情都在妓女伶人身上寻找,当然也有很浪漫的,不过还是逢场作戏为多。逢场作戏也要会作戏,像薛蟠就不合格。蒋玉菡唱了几句也很适合他的身份:
再回到写实的情节,这一回最后又写到宝钗了。曹雪芹写薛宝钗也是各种方式来写,写她吃冷香丸,非常冷静,非常理性,冷得有点无情。写她的金锁,很有象征意义的,她要担负很大的重担。现在呢,元妃赐下一些礼物,不是巧合,可能也是有心的,所有人的礼物只有宝钗跟宝玉是同样的东西,也同样多,黛玉的没有那么多。可能这个时候贾家的媳妇在元妃的眼里已经定了。元妃是聪明的人,她看宝玉身边几个人,哪个,哪个,什么样子,一眼就看透了。她给宝钗较多的礼物,其中一样就是红麝串,宝钗就笼在膀子上面,宝玉想看看,宝钗就从手臂脱下来拿给他看,因为她胖,不容易褪下,宝玉在旁等着。这是第一次写宝钗的身体,用很近的镜头特写: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林妹妹没关系,摸摸她也不会生邪念,林黛玉最多嘟嘟嘴巴生生气,就过了。宝钗可不是这么容易相与的,她有一股正气,很端庄的一个女孩子。可是端庄的女孩子,手膀也白白胖胖的,让宝玉动了遐思,他在别99lib•net人身上没有的遐思,在她身上就有了。所以宝钗也不光是冷静,也有相当的性感,有她可爱让男人动心的地方。后来女孩子们一起玩抽花签,宝钗抽了牡丹签,签诗写的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最后是她嫁给了宝玉。曹雪芹东点西点铺陈,已经点出来了的,难得写她的性感,也有意义在里头的。
宝玉对他的妻子,对他的父亲,对贾府,对他最牵挂的房中人,都有俗缘的安顿。尤其是袭人,如果随随便便地遣嫁,即使是上层的公子哥儿,宝玉也不放心。因为一般的男人都有门户之见,对于丫鬟出身的袭人,不会像蒋玉菡这样懂得怜香惜玉的。所以托给蒋玉菡,是宝玉亲手下的聘礼。后来花袭人本来百般不愿再嫁,她想忠于宝玉,不得已委委屈屈地嫁了(她并不知蒋玉菡是何许人),第二天早上一打开箱子,看见原来属于她的那条松花绿汗巾,在蒋玉菡的箱子里头,她晓得这一切原来都是前定,原来宝玉暗暗地已经替她安排了归属。这本书,至此才得到圆满的结果。
小说很重要的,就是写出令人永远不会忘记的人物(memorable character)。我们看了《红楼梦》以后,王凤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母、刘姥姥……这些人物栩栩如生,我们都会记得。《红楼梦》并没有一个大的所谓情节故事(plot),它跟其他几部不同,譬如《西游记》,唐僧跟几个徒弟到西天取经,要经过九九八十一个劫难,最后到了西天,一条路下去,清清楚楚。譬如《三国演义》,虽然很复杂,还是魏蜀吴三个国,最后被魏一统天下,有它的情节发展。《红楼梦》是很奇怪的书,从头到尾很复杂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线是什么?它隐在下面看不大见的。它是用许许多多的小场景(scene)连串起来,场景与场景之间,有时候不一定互相有关联。这一场跳到那一场,可是串起来又是一个很完整、很复杂、很全面的图像。它借用了春夏秋冬的很多节气,生日、丧礼、过年、元宵……这些节日,还有像祭祖、送花、饯花会之类所谓仪式(rituals)的细节来推展剧情。它的一个一个小的场景都写得好,都很活。像前面那一回短短的薛宝钗拿扇子扑蝴蝶,听了那两丫头说话,使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场景非常生动。宝钗扑蝴蝶跟黛玉的葬花,这两个放在前后好像没有什么关联的场景,写得一样动人,黛玉靠一首《葬花词》把整个场景又托得更高。他这种形而上的、象征性的、神话架构的东西,有时候又突然一降,降到非常俗气非常现实的写法,这一回就是一个例子。
蒋玉菡唱完了以后,要吟一句诗,这个诗必须是桌子上有的东西,他一看,有一枝桂花,他就念了:“花气袭人知昼暖。”(注意,这一句非常要紧。)薛蟠跳起来说:了不得!了不得!该罚,该罚。为什么?你讲到宝贝了!什么宝贝?问宝玉。原来指的是“袭人”两个字。袭人是宝玉的丫鬟,不是随便讲的,蒋玉菡无意中讲一句,定了她的一生。所以我讲曹雪芹心思细密,一点点都不放过的。看起来好像就是平常应酬吟首诗唱个曲,不是!这里就伏了一个后面的结局,决定袭人的命运。宝玉在太虚幻境的时候,不是看了袭人的册诗:“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优伶就讲蒋玉菡,最后跟花袭人结成了夫妇。要等到第一百二十回,全书结尾的时候,曹雪芹画龙点睛,是写实架构里面最后一段情节(episode),再下面又变成寓言,又是神话结构了。写实结构的最后一节是袭人跟蒋玉菡结婚,九九藏书网一部小说最后的所谓结局,一定是画龙点睛,绝对不是随便放在那个地方的。有时候,结局决定一本小说的成败,小说的意义,往往在最后把主题引出来。薛蟠说袭人是宝贝,叫蒋玉菡问宝玉,宝玉不好意思。冯紫英和蒋玉菡等仍问,云儿才说了出来,蒋玉菡马上起身赔罪。过一下,宝玉出去了,蒋玉菡也跟出去,二人欣悦订交,互赠表记。
薛蟠唱什么呢?“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他说,这个叫作哼哼韵。轮到那个妓女云儿,她想以女儿为题,要说出什么女儿悲、女儿愁、女儿乐之类,云儿便说道:“女儿悲,将来终身指靠谁?”薛蟠叹道:“我的儿,有你薛大爷在,你怕什么!”这时写的薛蟠,活得不得了!云儿继续唱,大家说:别混她,别去搅她。云儿又道:“女儿愁,妈妈打骂何时休!”这个妈妈,当然是老鸨了。薛蟠道:“前儿我见了你妈,还吩咐他不叫他打你呢。”薛蟠,这个呆霸王,他有他好玩的地方。虽然他很粗俗,虽然他闯祸,有时候尽是那种纨绔子弟骄奢淫逸的坏习性,但他有一点天真一点傻,所以也有他趣味的地方。《红楼梦》不避俗,俗的东西一样写得好,所以你看云儿唱的什么呢?
宝玉在席上先唱了很有名的曲子《红豆词》:“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玉粒金“莼”有点怪,程乙本是金“波”,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照不见的“见”程乙本用“尽”字。“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这是讲一个女孩子在春闺里闺怨的诗。宝玉对于女孩子的心思很细致的,所以他能够体会,而且有一定的境界,《红豆词》等于是宝玉在写黛玉的心境。很多人都听过《红豆词》,后来变成很有名的一首歌,是周小燕唱的,但听过的人不见得知道它出自《红楼梦》。曹雪芹安排在这里跟薛蟠的曲子一对照,就可以看出是多么不同的两个人。宝玉是神瑛侍者下凡,有他的灵性,对于女孩子是一种怜香惜玉的心。他是大观园里的护花使者,情榜中的第一名,他那种多情,那种疼惜,就是“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心境,他知道这些女孩子将来一个一个要嫁出去,要离开,所以对她们特别不舍。
贾宝玉写的《红豆词》与蒋玉菡唱的曲子,其实是相对的境界。《红豆词》就是黛玉的心境,“滴不尽相思血泪”,永远达不到的一段爱情,跟《葬花词》同是一曲悲歌。蒋玉菡的这首歌,“剔银灯同入鸳帏悄”,他最后是圆满的,“配鸾凤”暗示最后与花袭人的结合。诗词都有它更深一层的意义。
宝玉来寻黛玉,听到了《葬花词》。
为什么是蒋玉菡呢?第一,名字里边一个玉字,第二,宝玉跟他一见面,就有一种感情。第二十八回里,二人站在廊檐下,蒋玉菡又陪不是。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便紧紧的搭着他的手。一来就抓住他的手,对宝玉来讲,男人都是泥巴,浊臭的,薛蟠就是啊!薛蟠大概是污泥做的,蒋玉菡这个男人就不一样。宝玉跟秦钟,跟蒋玉菡有特别关系,尤其蒋玉菡,玉跟玉在一起,有一种深刻的认同。当然有一半是喜欢他长得好,但长得好他不一定认同,书里也有长得很俊俏的男人,他欣赏的是“妩媚温柔”这种女性的特质。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蒋玉菡身上就有这种特质。这可能跟一个时代的审美有关。不同的时代,有时候喜欢胖的,有时候喜欢瘦的,有时候喜欢偏阳刚的,有时候喜欢偏阴柔的,每个时代都不一样。到了现代,好像又有点回头了,一些什么“花美男”,日韩剧还有台湾的偶像剧明星,好像审美的观念又印证《红楼梦》时代了。九九藏书网
黛玉误以为宝玉不要见她,心中耿耿于怀,后来两个人一解释清楚,也就和好了。宝黛之间的感情,从小儿女的你试我一下,我试你一下,试出真情来了。到了最后黛玉说:你这样,我死了,我走了,你怎样?宝玉讲:你死了,我当和尚去!这下露出心声了。看起来是一句气话,最后一语成谶。到下面二十九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的时候,两个人真正变成互相的知己,亲昵相处出情丝来了。本来不太自觉的两个小儿女,慢慢变成一对自觉的小情人。一些小动作,像宝玉掉泪了,用新衣服来揩泪,黛玉把手帕悄悄一丢,这种小动作蛮动人,不好写的。很多小说都写恋爱故事,恋爱故事最难写得好,要写得不肉麻、自然动人、恰如其分,其实是很不好写的。宝玉跟黛玉因为前面有一个大前提在,他们是三生石畔灵河边一段仙缘,所以无论怎么都可以解释说那是三生缘定,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就写一对普通儿女谈情说爱,难写得好。
《红楼梦》,一般人都论到宝玉出家为止,以为宝玉出了家,好像佛家、道家最后胜利,得到圆满。从佛家来讲,宝玉解脱了,可是它又来这么一段情节,可能大有寓意。人世间有各种缘分,都需要圆满的结束,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西方的像希腊悲剧,都是很极端的,没有回头的。国破家亡,整个灭绝,那些希腊悲剧都是这么个下场,很恐怖,很可怕的。所以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说,看希腊悲剧是恐惧跟怜悯。《红楼梦》看到最后一回,宝玉走了以后,读者仍觉遗憾、怅然,他留下了这一段俗缘,我们心中还有点补偿,这就是《红楼梦》伟大的地方。它全面照顾,并没有给任何一种的哲学思想或一种宗教来霸占,这才是中国式的人生。这本书儒释道三种哲学互相为用,相辅相成,曹雪芹受这些哲学宗教的影响很深,但基本上,他是个小说家,完全是以小说的手法来呈现,用故事来阐述他比较深奥的人生看法。
明清很多王爷、贵族,自己有家班子的。曹家就有自己的班子,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还写了一个有名的传奇本子叫《续琵琶》。当时有家班子是一种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的象征,家里有很好的戏班子,表示在社会上有地位,请客的时候,没戏班子唱戏就差了一截。所以贾母请客的时候,请了薛姨妈、李婶娘她们,叫那些小女孩来唱戏,说你们要加油,唱好一点,这些姨太太家里头都有戏班子的。其实这个蒋玉菡是忠顺王府戏班子里的一员,但他不是普通的戏子,有相当的教育程度。他们在一起饮酒作乐,要会唱曲子、吟首诗,表示风雅博学。在这种地方,《红楼梦》常常得力于它的诗词,诗词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按理说小说是散文,不是韵文,当然后来也有韵文小说,如《玉梨魂》就完全是用诗来写的,《再生缘》也是用诗写的。可是《红楼梦》是散文的,但它诗词歌赋的运用非常恰当,各种类型都有。它用的诗词,不是随便用的,都有个性。贾宝玉写的那些诗,林黛玉的诗,薛宝钗的诗,都显示他们的身份性格,哪怕唱个曲子,也不是随便唱的。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