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丹东岁月
二、热火朝天排新戏
目录
第一章 戏校生活
第一章 戏校生活
第二章 生活苦难
第二章 生活苦难
第三章 重登舞台
第三章 重登舞台
第四章 丹东岁月
二、热火朝天排新戏
第五章 继承和发扬荀派艺术
第五章 继承和发扬荀派艺术
第六章 “文革”风暴
第六章 “文革”风暴
第七章 投身教育
第七章 投身教育
附录
附录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据张正芳回忆,对于剧团而言,包场收入仅相当于自由卖票的40%,但场次多,几乎场场满堂彩,这样就能同时把场次任务和经济任务都完成了,因此剧团也会很愿意在这类戏上投入。除《刘介梅忘本回头》外,丹东市京剧团当时还演出了《向秀丽》《钢铁显神威》《人民公社好》《学习雷锋》《学习焦裕禄》等一大批“应时应景”的现代戏,京剧成为了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
张正芳亲自骑着自行车,多次前往中小学、机关党委安排演出场次和组织观众,这也考验着她的协调能力。有一次,她去一个服务行业安排演出,对方单位的领导向她道了难处:“张正芳同志,你们能来演出,让我们受教育,我们很高兴。但我们是服务行业,剃头的、洗澡的……很多人早晨7点钟就要上班,上班之后根本没有看戏的时间。除非,你们7点钟以前给我们演出一个早场,我们的职工才能去看啊。”
现代戏的排演还为张正芳这些文艺工作者,提供了走向生产一线,了解生活的机会。
比如《刘介梅忘本回头》,刘介梅本是黄冈农民,解放后当了农会主席、区土改工作组组长,但他开始梦想发家致富,拒绝入社,所以是“忘本”;但后来表示悔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是“回头”。一时之间,刘介梅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全国各地巡回报告,甚至惊动了毛泽东。1958年电影《刘介梅》上演,各地剧团都排演戏剧《刘介梅》。
按照宣传部的指示,配合“整党运动”,演好刘介梅,组织教育全市人民,京剧团积极响应。张正芳组织艺委会成员连夜开会,讨论如何尽快排练现代京剧《刘介梅》,在讨论中,罗宝城介绍了剧本的主要场次、开头和角色,主要演员纷纷提出如何完善人物形象,张正芳主动要求担任配角,前后饰演刘母和刘妻两个角色。在艺委会高效的组织动员之下,由剧团里几个有写作能力的编剧各自分工,每人一场,短短两天就拿出了剧本,第三天就开始排练,几天之后,一出全新的现代戏《刘介梅忘本回头》就登台亮相了。
“传统戏毕竟有限,要想长九九藏书长久久地演下去,就一定要排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她说。这种戏不够演的状况,亦可见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
回顾这段岁月,张正芳很形象地总结说:“当时是来社会上什么运动我们就唱什么戏,上头有什么号召下头就有什么行动。”那个年月里,上演现代戏是政治任务,观看现代戏也是政治任务。于是,促成了一大批符合当时社会价值观的现代戏的诞生。
就这样,剧团带着《刘介梅忘本回头》这个戏,早上5点演出一场,7点以后又演一场,9点再演……一天总共要演五场。张正芳记得,“大跃进”时期,辽宁省的各个剧团之间甚至打起了“擂台”,看哪个剧场的演出场次最多。那是1958年,张正芳所在的丹东市京剧团一年总计演出850多场,不仅在全省排第一名,而且创造了京剧史上一天连演5场戏的历史。
1963年,为表彰丹东市一名全国劳动模范韩秀芬,并号召全市人民向她学习,丹东市京剧团组织排演《向阳花开》。作为主演之一,张正芳被派到韩秀芬所在的工厂丹东市丝绸一厂,跟班劳动、体验生活。从小就在戏校、戏班中成长的张正芳可以说,是第一次接触到了本专业之外的工作。她记得,去了工厂整整100天,在那儿吃,在那儿住,和同仁们一起三班倒,不仅了解了真实的工厂生活,甚至还学会了如何织布。这让她对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生活形态、精神风貌,都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了解,也更利于她贴近实际地去创作和表演了。
在排戏方面,张正芳曾在烟台期间,和储金鹏等老前辈合作,改造了一批传统戏,新编了不少历史剧,并赢得了当地观众一次又一次的大满堂。到丹东后,张正芳正好把之前学习的编戏、改戏本领用上了,她的新戏,特别是现代戏,同样成为叫座的好戏。
戏排出之后,如何保证上座率?
张正芳入团后排练的第一出戏是《春香传》。这是一出朝鲜戏,原本京剧里没有,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对这剧目不陌生,对它在当时的火爆程度也很了解。打听到当时的天津市越剧团藏书网在排这个戏后,丹东市京剧团就也决定要上这个剧目,立即安排了一个队伍,包括导演、舞美、主要演员等,到天津去观摩学习。
排演现代戏也是剧团间交流,特别是地方剧团提高业务的一个途径。
要排练什么戏、演什么剧目都由艺委会开会决定,开会时间不固定。艺委会由六七人组成。张正芳记得,自己进入艺委会不久,就提升为艺委会主任,其他成员还有罗宝城、刘骥、王宾亭、陈啸翔、徐啸山等。总之,生、旦、净、末、丑等各行当都包括了。在艺委会内部的分工中,一般是集体讨论出选题;然后由熟悉舞台、熟悉观众的张正芳等主要演员,提出大概的排演思路;最后,再组织剧院内部的编剧们,写成剧本。比如,1955年参加辽宁省好剧目会演的题材,就是由罗宝城提出的《乱点鸳鸯谱》,然后提交给艺委会开会,讨论戏怎么编,头场是什么、二场是什么,主演什么时候上,看点是什么,在此过程中,陈啸翔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并最终确定由张正芳和陈啸翔作为主角。讨论完后,艺委会成员分工,文化程度浅的写故事梗概和自己扮演角色的台词等,文化程度高的,则负责统筹全剧剧本,比如,最后决定由罗宝城来整理全剧。剧本初稿完成后,再提交艺委会,由全体成员二次讨论,修改剧本。剧本定稿后,就召集团内相关演员开始排练了。这样的合作保证了当时新编、改编剧目的产量和质量。一言以蔽之,即由艺委会保证国营剧团的剧目选定、角色排定等公平、科学和高效。
京剧《双玉蝉》是从甬剧移植过来的,它与《天要落雨娘要嫁》《半把剪刀》一起并称为甬剧的“三大悲剧”,在江浙一带地区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双玉蝉》讲的是少女曹芳儿18岁时,父亲为其定下一门亲事。青春年少的她以为爱情就要来临,非常高兴,精心梳妆打扮,等待丈夫到来。没承想,过门那日父亲却抱回来一个18个月大的男婴沈梦霞。原来,这个男婴的父亲跟曹芳儿的父亲在外出做买卖时,在一条船上认识,两人交好。结果后来船翻了
99lib•net
,男婴的父亲死了,曹芳儿的父亲就把男婴带回家中做女婿,真正一出人间悲剧。

1957年,张正芳在丹东排练新编历史剧《伊帕尔汗》,饰演香妃一角。
全戏最精彩的要数一段45分钟的独角戏。那是曹芳儿的小丈夫七八岁上学时,曹父已经过世,只有两人相依为命。沈梦霞一直以为曹芳儿是自己的姐姐,而曹芳儿却只能默默遵守族中规矩,等待沈梦霞成人后嫁给他。后来时局动荡,姐弟俩逃难到了一户官宦人家处,弟弟与官家的小姐年龄相仿,感情日深。曹芳儿有苦在心说不出,只想待沈梦霞能独立门户后,便依约过门成亲。然而,她的小丈夫终于得中头名状元之时,曹芳儿却独自一人,拿出镜子整装打扮。镜中人早已脸色发白,两鬓泛白——命运弄人,青春不再,对爱情的美好希冀,也早已成为了镜花水月。这45分钟的女主角表演,每次都能让观众感动到流泪。这出戏也是张正芳参与过的诸多新编历史戏中,在丹东演出的时间最长的,整整两个半月,几乎每场满棚,不留空座。

1955年张正芳与徐菊芬合作排练《春香传》,这是张正芳加入丹东市京剧团之后排练的第一出戏。
张正芳还特意讲了排演新编历史剧《双玉蝉》的前后经过,这出戏让她至今难忘。
1958年,中国京剧院首创京剧现代戏《白毛女》。丹东市京剧团听闻后马上组织人员到北京学习。“我们去www.99lib.net学习都很艰苦,”张正芳介绍,“比如,今天出发,我们一般是唱完了今天的戏后,当天晚上坐通宵的夜班火车到北京去,明天一早下了火车就到京剧院要本子学习,晚上看北京的剧院演戏,后天实地学习、排练一整天,大后天就赶回剧团,加紧练习。不久就能演出了。”虽然日程紧张,但张正芳也承认:“自从学习排练《白毛女》之后,我们才知道什么是正规的现代戏。”
当然,现代戏也不是那一时期剧团的全部工作,除了传统戏之外,新编历史剧也是重要的剧目来源,而且很受当时观众欢迎。
这出戏有很多朝鲜舞场面,很多龙套都要在场上跳朝鲜舞。为此,剧团专门请了朝鲜族的老师来教舞蹈。排戏时,京剧团人手不够,就发动全市文艺团体都来支援,评剧团、歌舞团、文工团的青年们云集一堂。张正芳说:“这让我体会到了国营剧团的优越性,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组织的力量是巨大的。那时张正芳京剧团唱得再好,也就是唱戏拿钱走人,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资源调动能力。”她还回忆,后来1957年排练新戏《香妃》时,剧团又请来了维吾尔族舞蹈老师。“总之,就是一切为了工作需要,一切为了文艺需要,需要什么,就调动全市,甚至全省的老师来教、来排,这是私营剧团做不到的。”
直到今天,张正芳依然没有忘记那个不知名姓的老太太:“我自己都没有料到,《双玉蝉》会如此打动人心。几十万人口的丹东,就有一个老太太能看九遍;而且直到我受冤屈时,她还能冒着危险来看我。这观众对我的厚爱,我一辈子不会忘记的。”
当然,现代戏更为这些参与其中的演员,带来了政治上的荣誉和资本。
1965年,张正芳被借调到辽宁省京剧团参与排练现代戏《红石钟声》,并担任女一号妇女队长车凤。那次,她与当时东北知名的京剧演员杨元勋、范成玉、张晓贤同台合作,在东北三省汇演中以该戏夺冠,并被邀请至东北三省各地巡回演出。
加入国营剧团,身份变化了,心情也变化了,但生活作息和专业训练其实并没有多大变化。无论是私营剧团还是国营九-九-藏-书-网剧团,都是按照戏曲演出和排练的规律来安排演员工作与作息的。张正芳记得,当时每天上午10点开始上班排戏,到下午1点结束;下午则休息,到了傍晚5点上班,就开始化妆、准备;晚上7点准时开戏,10点散戏,各人收拾回家。如果有特别的演出任务,则夜里10点半,演出结束后演员自愿排戏。有时加班加点,排戏直到夜里2点,也是常事,并没有“加班费”一说。紧张、忙碌的生活,张正芳过得倒也心满意足。而几乎天天演出,又天天有人看的情况,可见当时京剧是普通人日常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真正感人的戏都是深入人心的。多年后,“文化大革命”爆发,张正芳下乡劳动,常常要挑煤、卸车,后背上还垫着一块白布,写着“三反分子张正芳:反党、反社会主义、反动艺术权威”。有一次,一个她不认识的老太太忽然走过来,手里还拿着四个热乎乎的鸡蛋,趁没人的时候塞给张正芳,低声说道:“哎呀,张正芳,你快拿着吃吧……唉,太可怜了,我们知道你是好人啊,你的戏演得太好了,那《双玉蝉》,我连着看了九遍,哭了九遍哪,我还想看,你可一定要保重啊。”
张正芳把情况向剧团领导汇报了,她算了算说:“如果要7点之前结束,那么最晚清晨5点就得开戏。”5点开戏,就意味着演员们几乎不能睡觉,半夜要起来化妆做准备,辛苦可想而知。没想到,张正芳回剧团一说,无论是领导还是演员,都热情高涨地说:“党指向哪里,我们就走向哪里。我们愿意3点钟起来,5点钟演出。”这真是那个年代里特有的“革命热情”啊。
张正芳在戏中就扮演主角曹芳儿。她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原本期待爱情的少女,忽然看到自己只有18个月大的小丈夫时,该是什么心情啊?从喜到悲,心情的起伏又该是怎样的呢?

954年,张正芳演出《贵妃醉酒》的剧照。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