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一、不同寻常的“正”字辈同学演出盛会
目录
第一章 戏校生活
第一章 戏校生活
第二章 生活苦难
第二章 生活苦难
第三章 重登舞台
第三章 重登舞台
第四章 丹东岁月
第五章 继承和发扬荀派艺术
第五章 继承和发扬荀派艺术
第六章 “文革”风暴
第六章 “文革”风暴
第七章 投身教育
第七章 投身教育
附录
一、不同寻常的“正”字辈同学演出盛会
附录
附录
一、不同寻常的“正”字辈同学演出盛会
上一页下一页
我们“正”字辈同学,现在遍布五湖四海,不少已享有盛名。论待遇,几乎都应为“高知”水平。如果相聚于沪,坐软席,乘飞机,住宾馆……那是理所当然。但这势必给国家增加经费开支。这次演出活动能向国家伸手吗?乞求别人赞助吗?
不!“正”字辈同学纷纷表态,纪念“正”字辈同学的舞台生涯,是振兴我们民族艺术的好事,是向海外同窗寄托情思,是为满足浦江父老观众的艺术欣赏的要求。我们应以主人翁的身份办事情,一不依靠国家拨款,二不要乞求于赞助,咱们应当自力更生,勤俭办活动。大家决定,一不坐软席,二不住宾馆,三不要伙食补助。来一个“正”字辈“回娘家”:食宿自理。就这样,不到半个月的时间,50多名“正”字辈的同学由京、津、苏、鄂、鲁、赣、川,聚集到上海来了。
本来,临时“钻锅”是很不妙的事。孙正阳就说过:“师哥、师姐,天南地北团聚一堂,我高兴,谁演什么我都陪着,可就是别让我‘钻锅’,时间太紧,砸在台上,这辈子就留下了笑柄!”可是,老同学多年不http://www.99lib.net同台,各人有各自的戏,要合作,不“钻锅”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就需要有一种献身的精神,一种团结的精神,尤其是有名望的演员要有为京剧的振兴放下架子,甘当配演的精神。于是,大家就大胆地“钻”起锅来了。我“钻”了一个赵大嫂,黄正勤、周正雯陪我演《赠剑》,孙正阳、黄正勤、朱正琴陪我演《霍小玉》都是临时“钻锅”。这样,孙正阳三天戏演五个角色,黄正勤三场戏演四个角色,真是勉为其难呀!但到底还是显示了相当的艺术水准,台下一点儿也没看出这是临时“钻”的。孙正阳扮《霍小玉》的鲍十一娘,一段数板就是满堂彩,黄正勤每出戏一上台,就使戏别开生面。
没有想到,1986年我们原上海戏剧学校“正”字辈同学毕业45周年纪念演出,竟似春雷一样,于丙寅之初,首先为故乡的京剧振兴带来了一股生气。2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大众剧场(即当年的黄金大剧院)演出,盛况空前,各场戏票,瞬间即空:未得票者,云集场外等九-九-藏-书-网退票达数小时之久。国内外的贺信、贺电如雪片飞来。有词云:“大众荟萃胜黄金,安得再度慰乡音?”
(张正芳,发表于1986年4月刊《戏剧报》)

1986年,张正芳在上海与黄正勤合作《百花赠剑》演出中留影。
我主演了头两场的《百花赠剑》和《霍小玉》,北京的朋友看到我在《奇冤报》一剧中也有名字,十分奇怪地问我扮演什么?说来也是趣话,那天议论到这出戏中的赵大嫂这一角色时,一时找不到别人,是我举手应了下来,同学们称赞我顾全大局,甘当绿叶其实甘当绿叶何止我一人?不过赵大嫂这个人物,我从未演过,还得“钻钻锅”。
作为一个演员,最欣慰的莫过于演出的成功,而更令人欢欣的是,我们这次聚会不同寻常:“正
九九藏书网
”字辈同学们不沽名、不牟利、破陋习、重砚谊,体现了为振兴事业的一颗颗拳拳之心。
3天的演出圆满地结束了,广大观众热情地肯定了我们这次的演出活动。回想45年前,校长陈承荫(已故)、教务主任关鸿斌(故于台湾)等先辈,正是担心当时文化上的糜烂之风侵蚀民族戏曲,深忧戏曲事业后断无人,才力主革新摒旧,勤俭办校,培养出一大批戏曲人才。今天我们在新的时代里,发扬母校革新摒旧、勤俭办事业的好传统,继续为京剧振兴发挥各自的余热,这不仅是大陆上“正”字辈同学的愿望,一定也是海外的“正”字辈同学的愿望。我想,侨居海外的如沈正霞、关正良、宋正锡同学,尚在台湾的顾正秋、周正荣、刘正忠、张正芬、毕正琳、张正鹏、王正廉等同学,如果有条件,也一定会热情地参加我们这个活动的。这次他们没有来,但如果得知我们聚会的消息时,也一定会为大家高兴的。
接踵而来的,就是纪念演出的戏码、名次、牌位、场次等这个历来令人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正”字辈的同学来说,“昔日九-九-藏-书-网孩提艺未成,而今各自负盛名”,都是各地各团的“硬梁硬柱”,孰先孰后?谁高谁低?承担业务安排的孙正田、朱正雷、郑正学、刘正奎等同学开始很伤脑筋。然而,当大家发现了这一点时,都纷纷表示,45年前、我们都是在这里(现在的大众剧场,当时称黄金大戏院)初次登台,开始了我们共同的舞台生涯,那时谁讲过名次、场次、牌位?近半个世纪过去了,重聚一起,意义多大啊!想想事业,个人东西太渺小了。咱们还是保持童年时的友谊,遵照学校的规矩,名次先后、主演配演,一切服从业务组调动安排。王正屏同学说:“虽然都是‘正’字辈的,留在上海并不多,我只在上海当是主人,我先给大家唱‘开锣’!”正屏师兄作为“裘门”弟子,已享盛名,前不久在京演出,拒绝应得的高报酬,已成佳话;今天又自报唱“开锣”,一下子就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按照戏校的老传统,第一天的大轴应是武戏,而且必须阵容整齐,但我们都已年近花甲,怎样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呢?业务组提出要凑一台阵容过硬的《青石山》。张正娟(99lib.net即张美娟)第一个响应,王正堃不顾患有双腿流火症和血压高症,扔下了手中的拐杖,表示应演关平,孙正琦摘下了高度的近视镜,表示再度与张正娟合作“出手”,刘正奎欣应周仓,孙正阳出校后40多年未接触该剧,大家则帮助他从头对起了王半仙的角色。还差一位吕洞宾,谁演合适呢?程正泰提出,演完《文昭关》下来,再赶一个吕洞宾,作为一个主演甘当配角,一下子就把阵容充实得棒棒的,真是鲜见的高风格啊!这时,同学们又说:“正芳在观众当中影响较大,从小就是学校主演,又是30多年来未同上海观众见面,要安排好她的剧目。”然而,在那样良好的风气下,我哪敢“特殊”,便主动提出:“正屏师兄开场,我演第二出,第三出换老生戏,末出武戏,完全合适。”关正明也是“正”字辈公认的著名演员,理应第一天同观众见面,但考虑正泰久不回沪,于是也主动把第一天让给正泰先演。由于大家不争名位,3天的剧目就顺顺当当地安排下来了。报上的演员名次也完全以出场顺序排列。观众感到非常新鲜,高兴地说:“这才是应有的好风格!”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