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投身教育
二、《杨排风》
目录
第一章 戏校生活
第一章 戏校生活
第二章 生活苦难
第二章 生活苦难
第三章 重登舞台
第三章 重登舞台
第四章 丹东岁月
第五章 继承和发扬荀派艺术
第五章 继承和发扬荀派艺术
第六章 “文革”风暴
第六章 “文革”风暴
第七章 投身教育
二、《杨排风》
第七章 投身教育
附录
附录
附录
上一页下一页
问其原因,张正芳总结出以下三点。
《杨排风》教了一个学期,进行了汇报演出,学生们成绩都不错。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我们小时候是互相竞争,现在的学生是互相依赖”。张正芳记得,自己在课堂上常常会采用“刺激”学生的方法,“谁先会了,谁第一个念,我会加分的”。然后,老师的要求说出来后,学生们竟然谁都不举手。于是,张正芳只好点名让学生回答。她也曾有些恼火地批评学生们“混时间、混文凭”,但事实也的确如此,很多学生上课时人是来了,但课后背不背戏就不一定了。因此,她总发现,学生来回课时,很难达到她的要求。
除了学生的问题,张正芳也从老师的角度进行了反思。当时,戏校里一般一个老师教3~4个学生,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确实有一些老师认为,几个学生里能教出来一个就够了,因而会花更多的精力,偏向于教会学生里面最好的那一个,其他几个不上进或者资质不佳的学生,就会相对“吃亏”了。并且对老师而言,“会”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老师眼中也存在很大的区别,是能把一出戏演完,还是人物形象塑造地更为逼真入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张正芳记得,小时候在上海戏校,“会”的标准可是很高的。
就这样,教了将近两个月的《杨排风》,张正芳门下的4个学生,只有贾淑梅把戏全都学下来了,其余学生则都不太熟练。“会了后面的忘记了前面的
九九藏书网
。”一句话里,有多少老师的无奈,以至于学期末彩排时,张正芳只能给贾淑梅连排“四打”,其他学生只能先把“打焦赞”排出来,剩下的内容待到下学期再补课加工后,才能达到彩排水平。
这个学期,张正芳被分到了4个学生:贾淑梅、白小华、刘亚杰、吴蓓。在此之前,这4个学生在班里从未获得过登台的机会。当时,有为张正芳不平的年轻教师,看出来这4个学生都不是拔尖的,资质平平。“这怎么能教出来呢,这得去找人评评理!”张正芳拦住了那位年轻教师:“你别去找人,他们都是学校的学生,给我谁我就教谁,教出来不是更说明我的本事吗?”
对于《杨排风》,张正芳还是有遗憾的:“我当时刚刚到学校,教学和学生汇报演出时没好意思要录像,现在只有一个重庆戏校三年级的学生彩排‘打焦赞’的录像。”因为张正芳曾在各个时期对该戏进行过改革,有人觉得已不再是老的传统意义上的《杨排风》,因此她第一学期教授完后,学院方面就不让她继续再教授该剧了,因而也就再没有留下影音资料。
同是学戏,同是优秀的老师,为何学习效率上竟相差甚多?
张正芳从小以刀马旦开蒙,凡有亮武功之处,她都加倍地卖力气。比如,该走三个“鹞子翻身”的,都改做五个;耍棍花,也力求花样多变。剧中,杨排风和敌人韩昌、耶律休哥猛烈狠打时,挥动青龙棍,使用了www.99lib.net千变万化的棍花技巧,打得两个敌人只有招架之功,无有还手之力,最后只得叩头求饶,结束战斗。这时,张正芳颇具创意地塑造出了杨排风的新造型,即以非常傲慢又天真活泼的姿态肩扛青龙棍,以不同的舞姿,不同的云步、磋步等步法,亮出不同的造型,显示了烧火丫头也能打败辽邦大将的豪气,成功地塑造了杨门女将中另一个典型人物,自强不息的烧火丫头——三关上将杨排风。教授她此戏的恩师宋德珠,当年是以“帅、美、脆”为特色的,而张正芳不仅继承了他的优点,还挖掘出了人物新的神韵。
最后,她也直指了学院安排方面问题:“应当给学生安排更多的实践机会,缺少实践带来的结果就是学完下一出,忘了上一出,这个专业,只有常学常演才能记得牢、演得好。”张正芳再次重复了自己年少时在上海戏校那一年几百场的演出,对自己演艺水平的提高和帮助。“排练十次,不如上台一次”,她认为,戏校和其他学校不同,必须给学生们安排更多的舞台实践,才能让学生在实际演出中,对戏进行深入的体会与实践,从而改善和提高水平。
《杨排风》是张正芳的拿手好戏,在三十多年来,她每到一处,头一天打炮戏必定是《杨排风》
藏书网
。无独有偶,《杨排风》也成为张正芳在中国戏曲学院教的第一出戏。

1979年张正芳在中国戏曲学院为贾淑梅(左一)、刘亚杰(左二)、白小华(左四)等教授《杨排风》。
自从1952年,张正芳参加上海文化局的“纪念五二三讲话”座谈会之后,她就深深认同,应当对“传统戏推陈出新,留其精华去其糟粕”,应当“一切从人物出发,一切技巧都要合理化,不能单纯卖弄艺术技巧”。也是从那时起,她开始着意分析杨排风这个人物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让艺术技巧为内容服务等一系列问题。
张正芳从《杨排风》教起。上课时,先学唱念,再学身段,最后合成。一学期平均有3个月左右的授课时间,前两个月一般由各个行当的老师单独授课,到最后一个月时则采用“合课堂”的方式合排。所谓“合课堂”,就是一出戏中不同角色的学生们,学会各自的内容后,合在一起上课,跟台上一样过排,接着彩排。张正芳在教杨排风这个角色时,也有其他老师在教孟良和焦赞等角色。但张正芳作为该戏的主教老师,合课堂时,就把其他角色的学生送到她的课堂,由她来统一排练。
当了张正芳一辈子“打炮戏”的《杨排风》没九九藏书有留下来,她叹息连连。
而学习该戏的4个学生,在自己的刻苦努力中,也在张正芳“有教无类”地付出下,最终顺利毕业:贾淑梅被分到战友京剧团,白小华进入了北方昆剧院,刘亚杰到北京京剧院供职,吴蓓则进入了中国京剧院,顺利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张正芳这样分析杨排风:她是烧火的丫鬟,在天波杨府地位低下,杨府上下谁也不会想到她能上阵杀敌打败番邦。然而,在杨家一门忠烈的感召下,她也不甘落后,雄心壮志,并暗下决心,在烧火之余苦练武艺,一旦需要就能提枪上马。这正是体现了“卑贱者最聪明”的主题。
不过,差别也还是有的。她回想:“我们上海戏校的孩子们学习速度很快,比如‘五打’(“打青龙”“打孟良”“打焦赞”“打韩昌”“打耶律休哥”),由于我们求学心切,没到一个月,也就用了10多天就学完了。但我戏曲学院教的学生,一个学期3个月,也只有部分优秀的学生才能学完‘四打’,更多的孩子只能勉强学会《打焦赞》这一部分而已。”
1957年,《杨排风》参赛辽宁省老剧目展览,获奖后专家提出不少修改意见。张正芳通过两年的时间打磨修改,到1959年建国10周年,又以《杨排风》参加了东北大区汇演,斩获全省第一名。张正芳也因此被人称为“活排风”。
学期开始了,张正芳负责学生的专业课,教授京剧剧目。上课期间,一周6天,每天1次专业课,一次两节,九*九*藏*书*网每节45分钟。每天清晨6点,学生们开始练早功;7点30分吃早饭;8点到11点30分上4小节课。张正芳记得,一般来说,周一、三、五是上午的课;周二、四、六则排在下午。学生们除了专业课外,还有文化课和其他基本功课等。
这种分角儿教学的方法,是戏曲科班和旧时戏校的惯例。张正芳就记得,她小时候的《杨排风》是宋德珠教的,焦赞则由萧德寅来教,还有赵德勋与何金海老师也来协助教戏。
周全考虑,张正芳只能选择了教《杨排风》,这是她的代表作。
1978年,戏校由中专转为大学后,以考试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班,成绩较好的学生转入大专班,其余的继续留在中专班。张正芳被分到的第一批学生,就是1973年高小毕业后进入戏校的。如果他们继续留在中专,也就是1981年时毕业;如果转入大专,则需要再学习3年,到1984年毕业。
为什么又是《杨排风》?这里面还有着非常复杂的故事。简而言之,包括两点原因。第一,中国戏校的老师们大多是北京“富连成”科班一脉传承下来的,而张正芳是上海戏校毕业,被认为是海派的代表。虽然她在舞台上的演出大多是京派戏,但都经过自己的改良处理,这就无法得到京派的承认,因此这里包含着京派与海派京剧一直以来的矛盾;第二,史若虚起初想让张正芳教花旦,但在“无旦不荀”的年代里,荀慧生的长子荀令香也在戏校教荀戏,因此荀派戏张正芳教不成了。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