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价格 如何减少竞争的无谓损失
竞争的逻辑|社会成本决定规则的优劣
目录
第一章 稀缺 为何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第二章 成本 不要只盯着钱
第二章 成本 不要只盯着钱
第三章 需求 好东西运到远方去
第四章 价格 如何减少竞争的无谓损失
第四章 价格 如何减少竞争的无谓损失
竞争的逻辑|社会成本决定规则的优劣
第五章 权利 自由不等于免费
第五章 权利 自由不等于免费
第六章 耐心 想象力决定生产力
第七章 供应 好钢用在刀刃上
第七章 供应 好钢用在刀刃上
第八章 信息不对称 谁的话语权更大
第九章 合作 为何同工不同酬
第九章 合作 为何同工不同酬
第十章 协调 众人如何彼此影响
第十章 协调 众人如何彼此影响
第十章 协调 众人如何彼此影响
上一页下一页
我们一旦把竞争规则确定下来,人们就会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去努力。这个努力的过程,就会消耗真实的资源、时间、金钱、注意力等。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没有听说奔驰汽车短缺过。它只是稀缺,但不会短缺,它永远在商店里等着我们。哪怕是暂时缺货,也不会成为一个新闻,不会成为一个社会现象。蒂芙尼的钻石也一样,它永远待在商店里等待着顾客。人们只要把钱放下,就可以带它回家。我们从未看哪个媒体说,蒂芙尼的钻石短缺了。
与此相对,北京有多少间总统套房?我想不会超过60间,但是我们从未听人抱怨过北京的总统套房短缺。人们都知道总统套房好,也都想住总统套房,但为什么它没出现过短缺的现象呢?原因很简单,总统套房的标价足够高。所以只要根据价格进行分配,就不会出现短缺。

第037讲 何谓短缺和过剩

除了上述竞争规则,还有一种规则是被很多人所接受的,那就是按需分配,谁需要给谁。
中国有句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多人争取的东西,比如房子、车子、票子,最后都要看文凭。而争夺文凭,基本靠智力。所以考试不仅是人们竞争的一个重要方法,而且与暴力相比,它要文明得多。
以个人的视角看世界,扑面而来的是稀缺、选择、成本和需求这几个关键词;如果转换视角,聚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竞争和合作就是最好的概括了。我们先从竞争谈起,稍后再用巨大的篇幅谈合作。
人面临的一个最基本的约束就是稀缺,东西不够。那么东西不够时,人们是怎么分配的呢?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岛上有一群人,但只有一块面包。我们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确定这块面包归谁呢?
按照劳动时间、随机分配与先到先得原则分配财产
短缺不是供应的减少,而是指在商品的价格受到抑制的情况下,人们不仅要通过出价的方式去竞争,还需要依靠其他非价格的方式去竞争的一种特殊现象。
如果我们练武练得很出色,最后抢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练武本身所花费的成本对我们来说是值得的,但是社会上其他人,却不能从我们多出来的那些肌肉上得到好处;我们花很长时间排队,能得到自己要的东西,对我们来说,这些时间花得值得,但是社会上其他人,却不能从我们排队所浪费的时间当中得到任何好处;同样地,如果我们受过很多教育,脑袋里那些有关唐诗宋词的知识很多,别人也不可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有些人去攀附权贵,有些人努力钻营,所有这些努力本身,对于得到资源的人来说似乎都www.99lib.net是值得的,但是对于社会上其他人来说,这些努力都是一种无谓的损失,也就是说资源被白白浪费掉了。
我们知道美国的农产品就经常出现过剩。很多人说农产品是一种事关国家安全的产品,需要扶持,因此政府要把农产品的价格拔高一些,而这恰恰是很多国家农产品过剩的原因。
许多竞争带来的成本,其他人都难以得益
当然,只要有一方没有挑客的需求,那么“认钱”就往往是更可取的。例如,尽管顾客买衣服时都很挑剔,挑质地、挑颜色、挑剪裁等等,但只要商家觉得不必挑客,他就可以按“价高者得”的方式卖衣服。
所有这些竞争规则都是人类社会尝试过的规则。我们选择不同的规则,就会有不同的人更容易胜出。如果用暴力做标准,那么身体强壮的人就比较容易胜出;用智力做标准,聪明的人就容易胜出;用身份做标准,那些出身比较好的、根正苗红的人就容易胜出;以先到先得为标准,那些时间成本比较低的人就比较容易胜出;以出价的高低为标准,有钱人就比较容易胜出。
除了智力的高低,还可以用年龄的大小来排序,年纪大的多得,年纪轻的少得。论资排辈,也是一种竞争办法。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按照劳动时间、随机性、等待时间来进行分配。
当年我爸妈分房时,还是福利分房。那时候不是谁有钱就能买房,而是按照需求来分配,谁更需要就分配给谁。单位分房有一个公式,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分数,看谁更需要:那些夫妻分居两年的,就不如那些分居10年的更需要,分居10年的就不如30年的更需要。
如果将暴力作为竞争标准,人们就需要经常练武,练武本身就是一种成本;如果将智力、教育水平作为标准,人们就会整天学习、考试,这本身也是成本;如果根据社会职务的高低,那么就会有攀附的成本;如果将先到先得作为标准,那就会浪费许多的时间成本;如果按需分配,根据社会亏欠多少来分配,人们就要花费不少装穷的成本;如果随机摇号分配,那么参与摇号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产品就会落到那些其实并不需要的人手上,资源最终就会越来越稀缺,这也是一种成本。
在美国读大学时,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开车去,停车场非常大。因为停车场非常大,有些人就不得不把车停在离教学楼很远的地方。那么谁有资格把车停在靠近教学楼的地方呢?是校长,是教授,还是学生?按身份来界定。
那些根据排队来分配产品的国家,为什么往往都很贫穷?原因就在于,人们每天为了争取到一点物资所花的时藏书网间和精力很多,而这些被花费掉的时间和精力,对社会其他人没有用处。
最后一种竞争规则,就是按照出价的高低,有钱就能买到。这是我们今天社会中特别常见的一种竞争办法。
暴力依然是非常重要和常见的竞争规则
我们看到,稀缺是永恒的,而短缺和过剩都是价格受到人为干预的结果。当价格过低时,人们不得不展开价格以外的竞争方式,来争夺他们需要的商品,这时就会出现短缺;而当价格被人为拔高以后,卖家就不得不采用价格以外的方式,才能把东西卖出去,这时就会出现过剩。

思考题

请你举一个短缺或者过剩的例子,并且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诚然,除了“认钱”以外,我们有许多需要“认人”的场合,恋爱、招聘、教学就是典型例子。在这些例子中,男女双方、雇佣双方、教学双方,与其说是在进行买卖,不如说是在择偶。这时,“认钱”就不是上策,因为双方寻求的都主要是非金钱的品质。也就是说,在交易的双方都需要“挑客”的情况下,“认人”的标准往往比“认钱”的标准更可取。
更重要的是,不论选择哪一种竞争规则,竞争都会有成本。
短缺是因为价格受到了抑制
回顾中国的经济改革,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会说,它是有关竞争规则改变的改革:从过去看排队的时间,看出身,看政治面貌,变成另外一个规则,那就是看出价的高低。
出租车短缺了,是指出钱打不到出租车,人们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打到车,这叫短缺。春节期间买不到火车票,人们要找黄牛党才能买到,这叫短缺。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有钱买不到吃的,买不到穿的,买不到用的,需要用粮票、布票、电灯泡票,才能买到想要的东西,这叫短缺。

第035讲 竞争的规则

按需分配与价高者得
我小时候经常听说资本主义很腐朽,牛奶都要倒掉,土豆都烂在地里。当时的解释是资本主义生产盲目,没有计划性。今天我们知道,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过剩。在美国还发生过一种非常可笑的现象,那就是政府为了鼓励农民不要过多地生产而直接补贴农民,花钱请他们不要种地。这就是所谓的过剩现象。
人们为了争取想要的东西,就必须生产一些别人也想要的东西。在竞争过程中,当每个人都这么做的时候,产品和服务就会迅速丰富起来。www.99lib.net
因此,每当人们采用一个竞争规则,这个规则本身都会带来成本。
过剩是价格被人为拔高的结果
一个人杀了一个人,被称为杀人犯。一个人杀了10个人,就被称为连环杀人犯。一个人杀了10万人呢?那他是个将军。暴力,只有当它失败的时候,人们才会谴责它;当它成功时,人们往往会膜拜它。暴力是古老而常见的竞争方式,在文明有了相当发展的今天仍然如此。
暴力之外,比较常见的办法是比拼智力。谁的智力高,谁就能得到那块面包。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某个商品短缺了,某个商品过剩了。那么在经济学里,短缺和过剩指的是什么呢?
按社会身份分配财产
同样,过剩不是供给过多,而是商品的价格被人为地抬高,以至卖家必须搭配其他的竞争手段或服务,才能把商品卖出去的现象。过剩是价格被人为拔高的结果。
在过去的中国,辈分特别重要,因为它其实是一种社会公认的界定产权的办法。谁的辈分高一点,谁的辈分低一点,人们会在不同的场合反复重申。吃饭的时候谁先夹菜,饭桌上鱼头对着谁,祭祖的时候祭品怎么分配,这些全都有讲究。这不仅仅是为了讲究,而是为了彰显和重申每一个人的产权、社会地位以及分配社会上稀缺资源的权利。
除了按年龄、辈分,人们还会按社会身份来分配。

思考题

既然按出价高低这么好,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商品,是不应该按出价的高低来分配的,钱不能买什么?

计划经济时代有一个词叫“短缺经济”,是指在社会上什么东西都不够。所谓什么东西都不够,实际上指的是人们必须采用价格以外的方式竞争。比如在苏联,人们非常习惯排队。每个人上街口袋里都放一个网兜,一看到有人排队,就先加入他们的队伍,至于排什么队不管,只要排上队最后得到了就是好的。时间不值钱,那些通过排队买到的商品才值钱。
稀缺与短缺的关系
从公平的角度看,出价高低并不比别的分配方式更公平。但是从效率的角度,从社会财富积累的角度,从如何减少竞争带来的无谓损失的角度看,出价高低比别的竞争方式更有效率,它直接带来了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
最常用的一个办法就是暴力,看谁能把别人打倒。最后从人堆里爬出来的那个人,就能得到这块面包。
靠智力高低竞争资源http://www.99lib.net
所以,选择不同的规则,禀赋不同的人机会就不一样。
每当农民不能顺利地把他们的产品卖出去,而必须加上他们对政府扶持的竞争的时候,我们就称这种现象为“农产品过剩”。要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问题,政府要么减少补贴,要么限制农民的产量,要么引导农民自行处理掉那些超出市场需求的产品。
按出价高低竞争,可让社会财富高速增加
没有任何一个规则比别的规则更公平
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巨大成果是,今天我们所需要的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基本上都是以认钱——按照出价的高低——的方式来分配的。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社会竞争规则的转变,造成了我们整个社会财富的巨大变化。

思考题

在文章中列出的这些竞争规则里面,哪一个最公平?

当时我在乔治·梅森大学读书,经济系里有一位1986年就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教授詹姆斯·布坎南。他的停车位就在离教学楼最近的那个位置,而且这个停车位上还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RESERVED PARKING FOR DR. BUCHANAN ONLY. TOWING ENFORCED 24 HOURS.”(“布坎南博士专属车位。违者全天候拖车。”)我对这块牌子记忆犹新。
短缺是指因为价格受到了抑制,人们仅仅用出价的办法买不到这种商品,而只有采取其他的竞争方式才能得到这种商品的情形。
以论资排辈界定产权
首先是按照劳动时间分配,谁赚的工分多,谁能分配到的资源就比较多。其次是随机分配,比如北京买车的资格,就是随机分配的,摇号决定,既不按暴力、智力,也不按年龄、身份,完全随机。还有就是先到先得的方法,谁先来谁先得到服务,谁先来谁先得到商品。这也是一种竞争办法,看上去也挺公平的。
过去计划经济的年代,有很多商品,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例如火车的卧铺,就需要一定级别的官员才能乘坐。
只有一种竞争方式是例外。认钱,按照出价高低来竞争,就不一样。如果凡事都要用出价高低来竞争,人们就会努力地去赚钱。为了赚钱,人们就得生产和提供别人需要的商品或服务,让别人自愿购买。
我们前面介绍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竞争规则,接下来,我们将对各种规则进行比较,看看到底哪种竞争规则更好。
关于九*九*藏*书*网竞争的规则,我们需要了解,没有任何一个规则比别的规则更公平。选择不同的规则,禀赋不同的人,胜出的机会就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要让所有人都同意某个规则是最公平的,是近乎不可能的事。
每种竞争规则本身都会带来成本

第036讲 各种竞争规则孰优孰劣

几年前在北京,人们普遍打不到出租车。有人说是车不够,实际上北京的出租车有6万辆。打不到车,不是车不够,是出租车的价格不到位,结果导致乘客必须展开价格以外的竞争才能打到车。
这种竞争方式,会指引人们去从事一些积极的、有收益的、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福利的工作。按照出价高低来竞争,一下子就跟其他方式区分开了。它带来的不是多余的肌肉、不实用的知识、复杂的社会关系,它带来的是社会上其他人也愿意付钱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正因为这样,按照出价的高低来竞争,造成的无谓损失是最小的,由于竞争而消耗的资源是最少的。
但是短缺却经常成为新闻。我们看报纸杂志,看电视,经常听说某个商品又成为短缺商品了。那么什么是短缺呢?
我们知道,物物交换的交易费用极高,因为匹配的交易者相遇(称为双重偶然性,double–coincidence)的概率很低。而交易当中只要有一方是认钱不认人的,就能极大地增加交易的机会。这恰恰是货币的妙处所在。
所有这些竞争规则里,哪一个更公平?答案是,公平与不公平要看说的人是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公平观:身强力壮的人、喜欢练武的人,会觉得暴力是个挺好的规则;学霸会觉得考试是一个挺文明、挺公平的办法;根正苗红的人会说要按出身来排序;有北上广深户口的人会说户口其实挺好的……当然,有钱的人会说,按照出价高低更公平。
由于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市价,农民多生产就多赚,他们当然会拼命地生产。但价格过高,产品就不能顺利卖出去。这时农民要想真的在农产品上获得收益,就必须得到政府的扶持。而政府用来扶持农产品的资金是有限的,于是农民和农民之间会展开竞争,看谁能得到政府的扶持。
但是,这些竞争带来的成本,其他人是很难得益的。
认钱还是认人
稀缺是人类乃至动物都普遍面临的基本约束。好的东西永远不够。既然如此,那稀缺就不是新闻,也不是经济学家有能力解决的。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