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共和政体下的罗马
公民权
目录
第一章 罗马的诞生
第一章 罗马的诞生
第一章 罗马的诞生
第二章 共和政体下的罗马
第二章 共和政体下的罗马
第二章 共和政体下的罗马
第二章 共和政体下的罗马
公民权
第二章 共和政体下的罗马
上一页下一页
“毫无疑问,那就是我。”
罗马终于摆脱了公元前390年“凯尔特冲击”的阴霾,它在意大利中部确立了其领袖地位的时期与马其顿的伟大统帅在东方纵横捭阖的时期几乎相吻合。

于是,对“公民”的解释应该是:
尽管如此,属于罗马统治阶级的男性整体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原因是政府要职和元老院席位都向平民开放,所以经常会有新鲜血液进入。毕竟,进入统治阶层的最基本条件是必须享有罗马公民权。
李维给出的结论是:“即使敌人是亚历山大,最终的胜利想必还是属于罗马。”
比亚里士多德早200多年的罗马第六代国王塞尔维乌斯·图里乌斯说过这样的话,尽管有传言说他本人就是奴隶出身:
要理解古罗马人用授予或不授予公民权来区分的想法,必须在这里明确罗马公民权的含义。为此,除了词典上的解释,根据是否拥有罗马公民权,列举各自具体的权利和义务也是一个方法。
罗马与迦太基之间发生过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这是发生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扎马会战,即双方决出胜负之后的事情,所以时间应该是刚进入公元前2世纪。扎马会战失利后,逃到东方的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和战胜他的罗马将军西庇阿偶然在以弗所相遇了。由于二人曾经在扎马会战前夜有过一次会谈,后来作为双方的和谈代表,参与了和谈,所以他们自然互相认识。这二人在战场上互为敌人,但在战场之外,又互相很欣赏对方的才能。因此,西庇阿向比自己年长的汉尼拔表示了敬意,言谈也很有礼貌:

“想不到的路”

三、有依法接受审判的权利。同时,在罗马,被判死刑后,有权向公民大会提出诉讼,也就是上诉权。事实上,有罗马公民权的人极少被执行死刑。
同样,相比较以年贡的形式缴纳直接税,同盟国和行省都认为提供兵力支援更为体面。罗马当然很清楚,如果想要同化被征服者,与其希望提供资金援助,不如提供兵力支援更有利。
首先,罗马公民有义务服兵役。17岁至45岁为现役,46岁至60岁为预备役。
因有功于扎马会战的胜利而被尊称为“阿非利加努斯”的西庇阿对此微笑着说:

西庇阿接着问:
“如果是那样,我的排名会在皮洛士之上,也会在亚历山大大帝之前,当之无愧的第一。”九_九_藏_书_网

二、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参与国政的权利。
第二,与亚历山大大帝的军规相比,罗马人的军规之严毫不逊色。同样,已经延续了400年的罗马和只用十几年时间建起来的马其顿相比,单从传统出发,士兵的士气也具有不可比拟性。因为士兵的斗志除了有指挥官的激励,他们本身的自信也必不可少。
“是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作为战术家他最优秀,而且他从一开始就懂得建营地的重要性。”
因此,这个时期,如果亚历山大大帝把他的天才和热情放在西方而非东方的话,想象一下,从时间上来看,也不是不可能。因为针对其后不断深入地中海世界的罗马军事力量,当时著名的将领中未曾与罗马交手的唯有亚历山大大帝一人。
“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他不仅以寡敌众,击败波斯大军,而且一直打到遥远的地方,那里是远远超过我们所能想到的地界。只能用伟大来评价他了。”
“您认为当今时代最优秀的将军是哪位?”

在有用方面,两者几乎没有区别。奴隶和家畜用自己的肉体为我们人类所用,这一方面是一样的。
对于公民权,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区别也体现在奴隶的处境上。
但是,几乎在同一时期,除了罗马人,还有一个人意识到了补充新鲜血液的好处,并试图积极推广。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罗马对内对外都刚刚确立以重建为目标的体制。所幸的是这个人的视线落在东方而不是罗马所在的西方。对罗马人来说,这几乎可以说是神助。
罗马称霸意大利中南部的时间是公元前340年至前326年的14年间。亚历山大大帝开始远征东方到客死巴比伦的时间是公元前334年至前323年的11年间。
对于亚历山大来说,战役的失利直接关系到战争的失败。相反,罗马军队的特点是战役的失利与战争的失败毫无关系。
汉尼拔再次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汉尼拔的回答好像很理所当然的样子,他说:

首先,公民权不含国籍的意思。其次,列举了公民享有的权利,却没有提到义务。也许日本的这种独特现象和日本宪法第九条不无关系。
在随后就要讲到的与萨莫奈人长达40年的战争中,在与意www.99lib.net大利南部希腊殖民国家长达10年的战争中,罗马公民流血不止。这一情形之后也不曾改变。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在坎尼会战中,罗马被汉尼拔打得一败涂地。6000名罗马骑兵只剩下370骑,8万名罗马步兵只剩下3000名。尽管如此,罗马还是重新站了起来。这就是罗马人时刻不忘随时补充新鲜血液的结果。
“如果您在扎马会战中赢了我的话,又会怎么样?”

提图斯·李维曾经编写了卷帙浩繁的编年体史书《罗马史》。他根据希腊人留下的史料,介绍了这样的一段历史。
以上是罗马人列举的罗马的优势。当然,如果罗马真的与亚历山大交手,结果如何大概只有神知道。

显然,马其顿的风云人物并不是靠抛掷金币来决定把目标锁定在东方还是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攻打东方有其必然性。对于希腊人来说,他们的宿敌是波斯。想要维持独立并统一希腊,就必须敲打一下在历史上总是念念不忘染指希腊的波斯。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亚历山大把波斯打得一败涂地后,并没有急于退回西方,而是向更远的东方进军。这对罗马来说,实在是大幸。因为,当时的罗马军队与皮洛士和汉尼拔这样的天才将领苦苦鏖战几乎是常事。
亚历山大大帝远征东方用时只有10年。这就是罗马人与希腊人的不同。罗马人的征服尽管缓慢,却很稳健,虽然花费了很长时间,但是在维持征服地方面却很出色。
对于公民权,罗马人的开放性同时体现在他们承认双重公民权,也就是双重国籍。在那个时期,罗马联盟的同盟国中,如果人希望获得罗马的公民权,这是完全可以的。不仅如此,这个人不必为了罗马公民权而放弃自己属地的公民权。这种双重的公民权制度是罗马特有的,同时代的其他国家都没有这样的制度。
在希腊,奴隶终身为奴是普遍现象。但是,在罗马,奴隶是有路可选的。
四、有证据证明是有独立、自由身份的成熟男子,才被授予罗马公民权。

权利

法律并未规定公民不得用缴纳税款来逃避兵役,只是对于罗马人来说,这样做太可耻。在罗马,以经济行为纳税的只有不享有公民权因而不承担兵役义务的非公民以及经99lib.net济富裕但没有孩子的女人。
与萨莫奈人的战争和与皮洛士的对决,关系到意大利半岛南半部分的霸权。为此,罗马人从公元前390年的“凯尔特冲击”中再次崛起算起整整用了120年。
“那么,第二优秀的将军又是谁呢?”
李维把第五个理由归结为马其顿军队与罗马步兵军团的性质不一样。
在雅典,要取得雅典公民权必须父母双方都是雅典人,即使在鼎盛期也是如此。斯巴达也一样。但是,在罗马则不同,只要生活在罗马就可以取得公民权,而且这一情形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相反,在雅典,像亚里士多德,尽管长年生活在雅典,甚至开设学园,为雅典文化的进步尽心尽力,但是,终其一生,他也没能得到雅典公民权。
尽管只是引用词典上的解释,但是,在日本,对公民及公民权的解释还是颇有意思的。
汉尼拔当即回答道:
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城市的居民。在西欧,指享有参政资格和地位的国民、公民。

因此,它们应该是一样的。
不管怎样,亚历山大在美索不达米亚不幸染上热病死了。如果在气候比希腊还暖和的意大利,他完全有可能不会染上热病。如果他选择攻打意大利,说不定亚历山大可以活得更久。
从罗马诞生之初,我就一直在讲,在本书“罗马联盟”一节中我也讲过,在给予外国人本国公民权方面,罗马人是非常大度的。原因在于,罗马军队的士兵必须有罗马公民权。因此,雅典及斯巴达的军事力量始终只有以万为单位的兵力,而罗马却有以十万为单位的兵力。
西庇阿又问:
500年后,贵族的人数减少到了五分之一。原因或是家族消亡,或是家族没有男性继承人。但是,元老院元老的人数增加到了300人。也就是说,元老院作为罗马共和政体的心脏,在其精英中自罗马建国以来的名门望族的比例减少到了十五分之一。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罗马无法避免连绵不断的战争,作为领导阶级的贵族要做出比其他人更大的牺牲。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奴隶与家畜做了比较,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英语中的“citizenship”源自拉丁语中的“civitas”,英日词典是这样翻译的:“公民、国民身份、公民权、国籍。”
历史学家李维生活在公元前后交替时期。在他有生之年,罗马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所以李维的说法难免会有赞美祖国历史的嫌疑。假如不得不勉强接受他的说法,http://www•99lib•net听听他给出的罗马必胜的理由也很有意思。

亚历山大军队的指挥官只有他一个人。与此相比,同时代的罗马军中至少能列出11位优秀的指挥官。这是因为罗马的指挥官经常变动的关系。
根据李维的说法,第六个理由是亚历山大是在敌国领土上作战,罗马军却是在本国领土内。因此,罗马军显然要比亚历山大军有利得多。尤其是,罗马周围还有加盟罗马联盟的殖民地及同盟国。即便是亚历山大,想必也很难轻易冲破这张紧密相连的同盟大网。
每一名战士都有他们各自的命运,或生存或死亡。在罗马,一名战士的死亡并不会与国家损失直接相连。
这项义务替代了公民的另一项义务,即纳税的义务。以间接税为主的古代税制中,直接税用兵役相抵的情况很普遍,因此,军务又叫“血税”。
奴隶和自由民的不同不是先天造成的,而是生来遭遇的命运不同而已。
但是,亚历山大大帝还没有把目标指向西方就死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罗马就没有对手了。在亚历山大大帝客死巴比伦的三年前,罗马与统治意大利中南部山岳地带的萨莫奈人之间,已经开始了长达43年的战争。在好不容易征服了这个顽强的山岳民族后,几乎未加休整,又开始与伊庇鲁斯国王——汉尼拔称之为战术上的老师的皮洛士——展开对决。
马其顿的重装步兵团擅长整体进攻和防御。与此相比,作为各中队联合体的罗马重装步兵军团则更富有灵活性,在战术上更善于随机应变。

义务

这位迦太基名将这次是理直气壮地回答了西庇阿的问题:
如果亚历山大大帝没有进攻东方,而是把目标锁定在西方,又会怎样呢?
一、不论动产还是不动产,保障一切私有财产。允许私有财产自由买卖。
在罗马,奴隶主为了回报奴隶长年的无偿奉献会还奴隶以自由,或者奴隶能够用自己积攒起来的钱赎回自由。获得自由的奴隶叫“解放奴隶”,他们的子孙可以取得罗马公民权。至于有了公民权后,他们能否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就看个人的才能和运气了。相反,在雅典,甚至在伯里克利时代,由于结婚对象不是雅典人,生下来的儿子就不享有雅典公民权,只有依靠破例才有可能取得雅典公民权。
作为公民,其行动、思想、财产的自由受政府保护,享有所在国、地方自治体的参政权利。
这段对话的趣味性另当别论,www•99lib•net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最后四分之一时期的第二次布匿战争,与其说是罗马对迦太基的战争,不如说是罗马对汉尼拔的战争更准确。早于汉尼拔60年,位于希腊北部的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已经与罗马有过正面交锋,向意大利发动过进攻。汉尼拔列举的当时最优秀的三位将领中,只有亚历山大大帝没有在战场上与罗马人交过手。

查意日词典,要查“cittadinanza”,日文的翻译是:“公民权、国籍、公民地位乃至身份。”
“那么,您认为第三优秀的将军是谁?”

在古代,讲述历史同样禁用“如果”,真实发生的事件或者亲耳听到的事情才是历史。“如果”出现在“历史故事”中,这种历史会被认为是野史。因此,古代历史学家没有人会用“如果”来讲述历史,只有李维写下了“想不到的路”:“如果罗马和亚历山大大帝交战的话,罗马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第一,李维认为,之所以人们对亚历山大的评价如此之高,是因为亚历山大大帝年纪轻轻,命运尚未出现变化前就已经撒手人寰了。
但是,翻看日语词典,里面对公民权的解释则是:“作为公民的权利、公民权、人权、民权。”

在罗马,只有拥有公民权,且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核心——家族一员——才会被承认是成熟的人。
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罗马国的罗穆路斯召集的百人长老会是罗马元老院的前身。这100个人率领的家族被认为是罗马贵族的祖先。
至于李维给出的最后一个理由,他是这样说的:
第三,即使认同亚历山大本人在战略战术上的才能不允许他追随他人,毕竟罗马士兵与大流士士兵、印度士兵不同。因为,罗马人尚未习惯波斯人和印度人那样的奢侈生活。罗马人以质朴刚毅为美德。对手如此出色,亚历山大再优秀,也不可能像对付相对弱势民族那样百战百胜。
历史不允许有“如果”,但是这种假设不能不刺激古人的想象力。如果亚历山大大帝的视线瞄准的不是东方而是西方的话,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发展中的罗马发生激烈冲突,其结果会是亚历山大赢吗?抑或是罗马赢呢?
我想,这就是希腊、埃及、迦太基和伊特鲁里亚都认识到的罗马人的“哲学”。
李维的第四个理由是,如果亚历山大大帝与罗马发生战争,将是个人与人才济济的团队之间的对决。在亚历山大统治的十余年间,最终的胜利终究属于能有效发挥集体作用的团队而非有才能的个人。李维说: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