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吕不韦之死
明因与暗因
目录
一 荆轲刺秦王
二 襄公立国
二 襄公立国
三 穆公东扩
三 穆公东扩
四 孝公变法
五 合纵连横
六 昭襄王称霸
六 昭襄王称霸
七 异人奇缘
八 生父之谜
九 赵姬之乱
九 赵姬之乱
十 吕不韦之死
明因与暗因
十一 李斯为政
十二 通天大计
十二 通天大计
十三 韩氏初兴
十四 三家分晋
十四 三家分晋
十五 韩国之亡
十六 赵武灵王
十六 赵武灵王
十七 秦赵之争
十八 长平之战
十九 邯郸之战
十九 邯郸之战
二十 赵国之亡
二十 赵国之亡
二十一 水灌大梁
二十二 秦灭燕国
二十三 楚国之亡
二十三 楚国之亡
二十四 不战而降
二十五 股肱之臣
二十六 六世余烈
二十六 六世余烈
二十七 集权皇帝
二十八 统一制度
二十八 统一制度
二十九 万里长城
三十 生死茫茫
三十 生死茫茫
三十一 焚书坑儒
三十一 焚书坑儒
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
三十三 秘不发丧
三十三 秘不发丧
三十四 沙丘政变
三十五 李斯变节
三十六 二世诈立
三十六 二世诈立
三十七 巩固帝位
三十八 李斯之死
三十八 李斯之死
三十九 指鹿为马
四十 赵高之死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四十二 皇陵之谜
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四十四 汉儒评秦
四十四 汉儒评秦
四十五 唐人论秦
四十六 千古一帝
四十六 千古一帝
四十七 难说再见
四十七 难说再见
四十七 难说再见
上一页下一页
第二,从今之后,凡是像嫪毐、吕不韦这样操纵国家权力的人,罚他们的家人一律为犯人(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赵政如何看待吕不韦的自我炒作和广招门客呢?
吕不韦对《吕氏春秋》如此张扬地炒作,对秦王赵政来说,很难不产生反感。因为吕不韦对自己作品的大肆炒作,让赵政感受到了一种政治威胁。吕不韦手下门客中虽然产生了被秦王赵政重用的李斯,但是,其他未被重用的门客对赵政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可以看出秦王赵政对吕不韦手下的众多门客的真实态度。

第一,著书立说。
吕不韦的养士,不仅是为了和“战国九*九*藏*书*网四公子”一争高下,其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秦国网罗人才。在吕不韦的门客之中确有堪称国家栋梁的人才,比如说我们后面即将讲到的李斯。
吕不韦手下的宾客究竟为吕不韦干了些什么呢?
实际上,世界上哪有不能改一个字的书?吕不韦敢于在秦都咸阳的城门如此张扬地为自己的新作作这种广告,只能说明这纯粹是一种自我炒作。透过这种过于张扬的炒作我们看到的是吕不韦的权势巨大、自信十足。
99lib•net必!
第二,储备人才。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吕不韦本来就盛养宾客,二是各国竞相争夺人才。
吕不韦自杀于秦王赵政十二年(前235)。由于吕不韦是自杀而死,因此,秦国不为其举行国葬,吕不韦的门客用民间的丧仪安葬了他(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窃葬。《史记·秦始皇本纪》)。但是,吕不韦门客私葬吕不韦一事还是被秦王赵政知道了。赵政亲自下诏,重罚吕不韦的门客:
《吕氏春秋》书影此时,正是秦王政八年(前239)。赵政尚未正式举行加冠礼,也没有接管政权。吕不韦的势力则已经达到他人生的巅峰。
《史记》本传记载吕不韦被罢相之后,洛阳家中确实宾客盈门。99lib•net
战国时期,有著名的四公子: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他们争相养士,互相竞争(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自认为秦国如此强大,自己手下的门客竟然没有四公子多,于是自觉地加入到这种竞争行列之中,据说他手下有三千门客(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史记·吕不韦列传》)。
所以,《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的六国延请吕不韦,只是秦王赵政逼杀吕不韦的明因,那么,秦王赵政逼杀吕不韦的九-九-藏-书-网背后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个处罚相当严厉。针对的全是吕不韦的门客,可见秦王赵政对吕不韦大养门客的行为非常不满,一有机会就要进行严厉惩罚。更有意思的是秦王赵政在流放吕不韦的门客时,却将谋反的嫪毐迁到蜀地的门客家臣的赋税徭役免去(秋,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史记·秦始皇本纪》)。
吕不韦手下门客三千,其中有许多王佐之才。所以,吕不韦的门客是秦国一个巨大的人才库。
吕不韦召集他的门客编著了《吕氏春秋》一书。这部书历来被称为是“杂家”之作。但是,它实际上吸收了先秦诸子各家的精华,成为先秦诸子的集大成者。《吕氏秦秋》编成之时,吕不韦曾在秦都咸阳城门上悬挂全书,并重金悬赏:如果天下有人能够修改此书一个字,赏千金(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者予千金。《史记·吕不韦列传》)。99lib•net
第一,凡是吕不韦的门客不论参加吊丧与否一律流放。参加吊丧的门客,如果是韩、赵、魏三国的人,一律驱逐出境。如果是秦国人,俸禄在六百石以上的削去他们的爵位,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俸禄在五百石以下的,没有参加吊丧的,也流放到房陵,但不剥夺爵位(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史记·秦始皇本纪》)。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