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秘不发丧
目录
一 荆轲刺秦王
二 襄公立国
二 襄公立国
三 穆公东扩
三 穆公东扩
四 孝公变法
五 合纵连横
六 昭襄王称霸
六 昭襄王称霸
七 异人奇缘
八 生父之谜
九 赵姬之乱
九 赵姬之乱
十 吕不韦之死
十一 李斯为政
十二 通天大计
十二 通天大计
十三 韩氏初兴
十四 三家分晋
十四 三家分晋
十五 韩国之亡
十六 赵武灵王
十六 赵武灵王
十七 秦赵之争
十八 长平之战
十九 邯郸之战
十九 邯郸之战
二十 赵国之亡
二十 赵国之亡
二十一 水灌大梁
二十二 秦灭燕国
二十三 楚国之亡
二十三 楚国之亡
二十四 不战而降
二十五 股肱之臣
二十六 六世余烈
二十六 六世余烈
二十七 集权皇帝
二十八 统一制度
二十八 统一制度
二十九 万里长城
三十 生死茫茫
三十 生死茫茫
三十一 焚书坑儒
三十一 焚书坑儒
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
三十三 秘不发丧
臭鲍鱼掩人耳目:内有隐情
三十三 秘不发丧
三十四 沙丘政变
三十五 李斯变节
三十六 二世诈立
三十六 二世诈立
三十七 巩固帝位
三十八 李斯之死
三十八 李斯之死
三十九 指鹿为马
四十 赵高之死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四十二 皇陵之谜
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四十四 汉儒评秦
四十四 汉儒评秦
四十五 唐人论秦
四十六 千古一帝
四十六 千古一帝
四十七 难说再见
四十七 难说再见
四十七 难说再见
上一页下一页
历史最怕意外,但是,历史往往充满着意外。秦始皇巡游途中的意外离世让随从人员慌了手脚,让手握大权的丞相李斯非常犯难。秦始皇之死形成了秦帝国瞬间的权力真空,在新的接班人正式确立之前,他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要不要立刻公布这一消息。李斯是怎么做的呢?据《史记·李斯列传》的记载,秦始皇仙逝之后,主政的丞相李斯决定秘不发丧,没有立刻起驾回京,而是按既定的路线继续巡游。一个决定好做,问题是秦始皇死的时候正好是炎热的夏季,尸体的腐烂不可避免地要散发出难闻的臭味,随行的大队人马不可能闻不到。而且秦始皇是一个勤政皇帝,在巡游途中他还要批阅公文,如果长时间不办公也难免会引起怀疑。那么李斯怎样才能使众人全然不知呢?李斯决定秘不发丧的背后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臭鲍鱼掩人耳目:内有隐情

秦始皇已经死了,按说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退回咸阳,但是李斯害怕因此而引起他人怀疑,所以,为了掩人耳目,臭烘烘的车队不敢从沙丘直接返回咸阳,而是向西,再向北,沿着秦始皇生前定好的路线继续巡游,到达秦帝国最北边的九原郡治所(今内蒙古包头),然后,大队人马从直道快速赶回咸阳,这才向天下宣告圣驾已崩。
掩盖真相99lib•net总有办法。正是靠着李斯的“妙招”,秦始皇的死讯被遮盖住了,而当时真正知道秦始皇病故而且尸体已经发臭的只有李斯、赵高、胡亥与几位贴身的宦官(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一生迷恋求仙,对海上神山羡慕不已,一直没有得志,没想到死了以后,终于九-九-藏-书-网与“海”联系在了一起,与腐臭的鲍鱼臭味相合了。
前者好办。该值班的宦官每天照样在秦始皇的车上值班,该上膳的时候照样送到秦始皇的车上,只是不知道便宜了哪位有口福的宦官;该处理朝政时照样在车上通过值班的宦官批准百官的上奏,当然,这位宦官也就是坐在车中,扮成秦始皇的样子,作为秦始皇的替身,听完官九-九-藏-书-网员的上奏,替身一律同意所奏建议(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至于对不对,那就是丞相李斯要处理的问题了。
要让随行的大队人马不怀疑秦始皇已经驾崩,必须做好两点:一是要让秦始皇“正常生活”“正常工作”,一切一如既往;二是要保证尸体在99lib.net盛夏腐烂发臭之事不被怀疑。
后者则难办。秦始皇乘坐的这种豪华车的窗子可开可合,关上窗凉快,打开窗就热,秦始皇病死于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再凉的车子里也不可能保持尸体不腐烂啊!(车子不是冷冻柜)怎么关窗也挡不住秦始皇的尸体一天天变质腐烂。秦始皇尸体的变质腐烂反正无人看见,最麻烦的是腐烂尸体的臭味无法封闭遮掩,怎九_九_藏_书_网么捂、怎么盖,也掖不住、藏不住。幸好在赵高、胡亥的帮助下,李斯派人弄来了好多臭鲍鱼,放在其他豪华车上。如此一来,臭鲍鱼和臭尸体两种臭味混在一起,弄得大臣们都以为是鲍鱼臭而不知是尸体臭了。终于,李斯用臭鲍鱼“以乱其臭”的目的达到了(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史记·秦始皇本纪》)。
先看李斯怎样做到秘不发丧。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