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六世余烈
太多的偶然就是必然
目录
一 荆轲刺秦王
二 襄公立国
二 襄公立国
三 穆公东扩
三 穆公东扩
四 孝公变法
五 合纵连横
六 昭襄王称霸
六 昭襄王称霸
七 异人奇缘
八 生父之谜
九 赵姬之乱
九 赵姬之乱
十 吕不韦之死
十一 李斯为政
十二 通天大计
十二 通天大计
十三 韩氏初兴
十四 三家分晋
十四 三家分晋
十五 韩国之亡
十六 赵武灵王
十六 赵武灵王
十七 秦赵之争
十八 长平之战
十九 邯郸之战
十九 邯郸之战
二十 赵国之亡
二十 赵国之亡
二十一 水灌大梁
二十二 秦灭燕国
二十三 楚国之亡
二十三 楚国之亡
二十四 不战而降
二十五 股肱之臣
二十六 六世余烈
二十六 六世余烈
太多的偶然就是必然
二十七 集权皇帝
二十八 统一制度
二十八 统一制度
二十九 万里长城
三十 生死茫茫
三十 生死茫茫
三十一 焚书坑儒
三十一 焚书坑儒
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
三十三 秘不发丧
三十三 秘不发丧
三十四 沙丘政变
三十五 李斯变节
三十六 二世诈立
三十六 二世诈立
三十七 巩固帝位
三十八 李斯之死
三十八 李斯之死
三十九 指鹿为马
四十 赵高之死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四十二 皇陵之谜
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四十四 汉儒评秦
四十四 汉儒评秦
四十五 唐人论秦
四十六 千古一帝
四十六 千古一帝
四十七 难说再见
四十七 难说再见
四十七 难说再见
上一页下一页
燕国正是在谋求本国利益的短视行为中自掘坟墓的。
秦灭六国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已载入史册。有心之人不禁要问:秦国就算再气势如虹,也只是一个诸侯国而已,而六国的土地、人口、人才都几倍于秦国。无论如何,联合起来的六国也不可能都被秦国一一吞食。但事实就在这种种不可能中戏剧般地在历史舞台上上演,留给后人的是六国为何灭亡的谜团。晚唐文人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曾经给出过一个惊人的答案,他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那么杜牧的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秦国兼并六国和六国本身是不是有关系呢?
第一,“三家分晋”。
第七,齐国的历史错误。
第四,魏国错失良机。
第六,楚国的失误。
所以,“三家分晋”是晋国所犯的重大错误,也因此成就了秦国。
最后,再谈谈秦王赵政兼并六国之事。赵政继位之时,秦国统一天下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但是,由秦王赵政来统一天下又是无数个偶然所促成的,他是在秦国三十五代国君的基础之上完成统一大业的。赵政是地地道道的历史的宠儿。
第五,燕国不识大体。
燕国国力弱小,在战国七雄之
http://www.99lib.net
中本无关大局,然而,燕国享受了秦国“远交近攻”的一切好处,同时还为秦国统一天下帮了大忙。这从何谈起呢?
山东六国无一例外地犯了这么多历史性的错误,焉能不亡?在秦王赵政看来,六国所犯的错误是上天所赐的再好不过的礼物了。
“三家分晋”使阻挡秦国东进的最大障碍消失了。但是,历史竟然又让韩、赵、魏三家之中冒出了一个强大的赵国。赵国是三晋之中最强大且最有能力阻挡秦国东进的国家,但是,赵国偏偏出了一个壮年就退居二线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如果不壮年退位,如果不突发奇想地将赵国一分为二,让大儿子做代王,小儿子做赵王,赵武灵王会饿死吗?赵武灵王犯了这么一个低级的错误,最大的受益者当然又是秦国。赵武灵王的孙子赵孝成王如果不听信谗言,信任并重用廉颇,秦国怎么能够在长平一战中摧毁赵国四十五万生力军呢?如果赵国保留下四十五万生力军,秦国统一中国的大趋势还能形成吗?假使赵国的亡国之君赵王迁能够信任并重用李牧,也不至于使赵国如此迅速败亡。历史又一次眷顾http://www.99lib.net了秦国。
无论有多少偶然,毕竟天下是由秦王赵政统一的。统一了天下的赵政又会怎样经营这个空前统一强大的帝国呢?
在上部里,我们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讲述了“三家分晋”,目的就是为了阐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偶然性。当时如果没有“三家分晋”,可能会由智伯一家独霸晋国。如果强大统一的晋国横在秦国的东边,秦国还能轻易地兵出函谷关吗?但是,历史竟然让一个强大统一的晋国消失了。如果不是“三家分晋”而是“三家分秦”,那么最终将会由谁来统一中国,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赵国盛衰。
二是燕国疲赵。赵国是燕国的天然屏障,阻挡了秦国对燕国的侵扰。可是,燕国国君极其昏庸,完全没有大局意识。长平之战以后赵国极需时间休整,但是,恰恰在这一关键时刻,燕国竟然发动了对赵国的战争,使赵国不但不能休整,而且还损耗国力与燕国打了三年的仗。秦国借燕、赵大战之机,鲸吞了赵国的大片土地。
一是燕国弱齐。齐国是东方大国,是秦统一天下的最大对手之一。但是,燕国积极谋划五国伐齐,占领齐国五年,报了一国之仇,也为99lib•net秦统一天下清除了一个重要障碍。
韩国的悲剧是韩非生不逢时。韩非是比商鞅更伟大的法家思想代表人物,他如果能够得到韩王的信任,能够有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一定可以让韩国强大起来。但是,韩非生不逢时啊!在韩非出生之时,秦国已经成了气候,相比之下,韩国国力衰竭,亡国在即。历史完全没有给韩非一个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这么一位法家天才到了亡国之时才出现,这是韩非的悲剧,更是韩国的悲剧。而这对于秦国而言,又是一次有惊无险的机遇。
人们看到的往往是自身的利益,而且是自身的直接利益、眼前利益。但是,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往往与他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眼前利益也往往与长远利益密切相连。如果只顾个人眼前利益,将直接利益最大化,最终往往导致自身利益、长远利益大大受损。
楚国是七国中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也是力量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然而,楚国政治昏庸,明君极少,李园的误国更加速了楚国的灭亡。
齐国弱了,赵国疲了,燕国的屏障消失了,燕国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赵政的曾祖父昭襄王之所以能继承王位,是魏冉、宣太后共同拥立的。九*九*藏*书*网对秦昭襄王自己来说,是一偶然,因为当赵武灵王接他回国之时,他正在燕国做质子。秦昭襄王四十年,悼太子在魏国当质子时病故。正是由于悼太子去世,两年后安国君才得以继承太子之位。安国君的继位也纯属偶然,而异人被立为安国君的嫡子,又是吕不韦包装安排的结果。如果不是悼太子下世,安国君根本不可能被立为太子。如果没有吕不韦的成功运作,异人也不可能成为安国君的嫡子。如果安国君不是仅正式继位三天就下世,异人也不会迅速成为秦庄襄王。如果不是吕不韦送赵姬给异人,赵政也不可能出世。秦庄襄王在位三年便下世,这使得赵政十三岁便继承王位。太多的偶然造就了赵政的即位,也成就了他一代英主的地位。
魏文侯是魏国第一代国君,他在位五十年,重用李悝,在各国中率先实行变法,这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且,魏国的强大足足比秦国早了半个世纪。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魏国完全有统一天下的可能。然而,魏国却因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一蹶不振。更重要的是,魏国的杰出人才一个个不断外流,吴起、商鞅、孙膑、范雎等纷纷离开魏国。公元前247年,信陵君99lib.net率五国联军大败秦军。第二年,秦王赵政即位。但是,这么一位能干的信陵君,最终却不受重用,被魏安釐王罢免赋闲,以至于郁郁而终。如此国君,如此待贤,国家岂能不亡?这又为秦国一统天下扫除了一个障碍。

六国所犯的错误颇多,下面我们逐国一一道来。
第三,韩国悲剧。
当我们大谈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必然性时,也不能忽视历史的偶然性。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偶然性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六国所犯的错误,二是秦国的偶然性。

齐国是建国较早的诸侯国之一,而且,齐国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齐国不和秦国接壤,国土面积辽阔,国力强盛。但是,齐国却不像三晋、秦国一样谋求变法图强。齐国占领燕国,两国结下了世代怨仇。齐国独吞宋国,引发五国攻齐长达五年。田单复国之后,齐国已经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当年的雄风了。从此,齐国片面汲取了五国伐齐的教训,对韩、赵、魏坐视不救,安享秦国“远交近攻”的短暂和平,明哲保身,间接导致韩、赵、魏相继亡国。直至六国中五国皆亡之时,齐国仍然不修战备,齐王建还在继续做着五百里地封君的美梦,最终被活活饿死。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