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沙丘政变
赵高三说胡亥:核心是利害
目录
一 荆轲刺秦王
二 襄公立国
二 襄公立国
三 穆公东扩
三 穆公东扩
四 孝公变法
五 合纵连横
六 昭襄王称霸
六 昭襄王称霸
七 异人奇缘
八 生父之谜
九 赵姬之乱
九 赵姬之乱
十 吕不韦之死
十一 李斯为政
十二 通天大计
十二 通天大计
十三 韩氏初兴
十四 三家分晋
十四 三家分晋
十五 韩国之亡
十六 赵武灵王
十六 赵武灵王
十七 秦赵之争
十八 长平之战
十九 邯郸之战
十九 邯郸之战
二十 赵国之亡
二十 赵国之亡
二十一 水灌大梁
二十二 秦灭燕国
二十三 楚国之亡
二十三 楚国之亡
二十四 不战而降
二十五 股肱之臣
二十六 六世余烈
二十六 六世余烈
二十七 集权皇帝
二十八 统一制度
二十八 统一制度
二十九 万里长城
三十 生死茫茫
三十 生死茫茫
三十一 焚书坑儒
三十一 焚书坑儒
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
三十三 秘不发丧
三十三 秘不发丧
三十四 沙丘政变
赵高三说胡亥:核心是利害
三十五 李斯变节
三十六 二世诈立
三十六 二世诈立
三十七 巩固帝位
三十八 李斯之死
三十八 李斯之死
三十九 指鹿为马
四十 赵高之死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四十二 皇陵之谜
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四十四 汉儒评秦
四十四 汉儒评秦
四十五 唐人论秦
四十六 千古一帝
四十六 千古一帝
四十七 难说再见
四十七 难说再见
四十七 难说再见
上一页下一页
将神圣的灵光打在小丑的嘴脸上,借以行其奸,这似乎成了历史上一些奸邪小人遮盖其丑行的常规做法。
因为事关重大,因为胡亥的话并未说绝。
游说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在于击中对方的软肋。胡亥两次反对都有自己的理由,赵高要说服胡亥必须有针对性地破解胡亥的理由。

胡亥原先并没有篡改秦始皇遗诏自己当皇帝的意图。所以,赵高要实现自己的阴谋,第一步就要过胡亥这一关。赵高是怎样说服胡亥的呢?
历史最有说服力。赵高非庸才,他讲的这两个历史故事对胡亥影响重大。因为这两组历史故事一是臣弑君,二是子弑父。以臣弑君“不为不忠”,以子弑父“不为不孝”。弑君弑父都能做,何况杀兄称帝呢?胡亥能听不进去吗?这些堂堂皇皇的历史事件,为其政变蒙上了一层正义的遮羞布,使胡亥不至于做贼心虚。
天上不会掉馅饼。赵高早就在胡亥的身上下了很大功夫;胡亥如果做了皇帝,赵高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什么叫事关重大?胡亥当皇帝和当公子,对于赵高来说事关重大。因为,胡亥当了皇帝,赵高就可以一步步掌控胡亥,大秦帝国的江山可以一步步地变成赵高的江山。扶苏当了皇帝,赵高不但掌控不了朝纲,而且连现有
http://www.99lib.net
的位置都保不住。扶苏对赵高至少没有多少好印象,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事的两个机要官肯定做不成了,更遑论掌握朝纲,做梦去吧!所以,这两位公子谁当皇帝对赵高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他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为自己的权益奋斗,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赵高的阴谋是让胡亥当皇帝,这虽然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是,胡亥听说后立即拒绝。胡亥为什么会反对呢?
一说胡亥。
赵高怎样破解胡亥的理由呢?
观念支配行动。胡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秦始皇要立皇长子扶苏,赵高不怀好意地问胡亥:你大哥要当皇帝了,你却没有一点封赏,你怎么办?赵高这是诱发胡亥的不满,然后步步为营,好让胡亥同意篡改秦始皇遗诏。但是,胡亥回答得很干脆:“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这等于说父皇的安排是天经地义之事,毫无不妥。明君最了解他的臣下,明父最知晓他的儿子。父皇下世,不封诸子为王,没什么可说的。言外之意是这本来就是应该的。胡亥的这一套说辞说明: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切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则来办;胡亥原先并无弑兄篡位的想法。
原因九-九-藏-书-网不外乎三点:
一个“不义”,一个“不孝”,一个“不能”,再次看出胡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再次彰显秦始皇“焚诗书坑术士”并没有废除儒学。胡亥的拒绝没有让赵高退却,赵高仍然坚持不懈地继续劝说胡亥。为什么呢?

赵高的出身不好。他生于隐官,母亲是囚犯,这在当时是一件令人终生耻辱的事。但是,赵高靠一大优势、两手绝活当上了秦始皇身边的机要官员,这已经是获得荣华富贵了。不过,人的贪欲永无止境。
胡亥能接受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的想法吗?这取决于两点:一是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二是胡亥从中能够得到什么。
一是“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二是“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三是“能薄而材谫,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废兄立弟,这是不义之举;不遵从父亲诏书,这是不孝;自己才能浅薄,依靠别人的帮助勉强登基,这是无能。所以,胡亥认为:“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篡改遗诏,“天下不服”,不但自身危险,而且会危及国家社稷。这时胡亥的认识倒是很清楚的,而这一清晰的认识并没有能够阻挡住权力的巨大诱惑,大秦帝国的前景也正是向着这个巨大九九藏书网的诱惑发展的。
但是,仅仅有赵高和胡亥两个人的合谋,此事断断难以完成,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李斯。李斯是左丞相,手握大权。如果没有李斯的首肯,谁敢篡改秦始皇的遗诏?李斯在沙丘即可抓捕赵高。那么,李斯会同意赵高的这一阴谋吗?
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秦始皇排行第十八的幼子,深得始皇喜爱。胡亥的蒙学老师是赵高,赵高教他的主要是“决狱”断案,胡亥与赵高的私交甚笃。
赵高讲了两个历史故事:一是商汤杀夏桀,周武王杀商纣王;二是卫君弑其父。商汤灭夏,杀其亡国之君夏桀。周武王灭商王朝,杀暴君商纣王。但是,天下人并无异议,反而称赞商汤和周武王的所作所为符合道义。卫君弑其父,但是,卫国却称赞卫君的盛德,连孔子评论此事时都不认为子弑其父为不孝(高曰:“臣闻汤、武弑其主,天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德,孔子著之,不为不孝。”《史记·李斯列传》)。
胡亥仅仅是拒绝,但是,并未警告赵高再说此类话必将禀告丞相,加以严惩。这一点赵高心知肚明。所以,赵高两次碰壁之后并不灰心。
赵高为了个人的利益托荫,为了傍上一个能够控制的政治“大款”,使出了浑身解数,摇唇鼓舌,胡九-九-藏-书-网亥终于败下阵来。
所以,赵高在这两个方面大力忽悠胡亥。“方今天下之权,存亡在于子与高及丞相耳”,“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而道哉”。这等于明白无误地告诉胡亥:遗诏可以篡改,当皇帝和当臣民差别太大。
于是,赵高第三次游说胡亥。
二说胡亥。
知道秦始皇病故和召皇长子扶苏回京主持丧事的仅有三个关键人物:胡亥、赵高、李斯。既然秦始皇的这封诏书没有发出,这条诏命就完全可以改变。制造诏书所需的皇帝玉玺就在赵高手中。换句话说,只要赵高、胡亥、李斯联手,秦始皇的遗诏完全可以改变。
人生的决定往往取决于片刻之间对利害的权衡。胡亥听了赵高这番话肯定动心,为君为臣全在自己与赵高、李斯手中。但是,胡亥又拒绝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于是,胡亥同意了赵高篡改遗诏的阴谋。沙丘政变由此拉开了序幕,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什么叫话未说绝?
利害关系往往最能打动人。赵高说了这些还不算,他还从正反两面讲了一番利害。正面讲了两点:一是“大行不小谨”,二是“盛德不辞让”。什么意思?做大事就不要被小节约束,有能力就不要辞让,这是从正面讲;反过来讲,“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http://www.99lib.net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愿子遂之”。赵高认为,胡亥是顾小忘大、犹豫不决,最终会导致“有害”“有悔”。只有“断而敢行”,才能“后有成功”。
赵高要篡改秦始皇的遗诏,就是要废掉秦始皇立皇长子扶苏的诏书,立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人当皇帝。这个人当然非胡亥莫属。
世事沧桑,皆缘利害。人世间光怪陆离的万象其实都缘于“利害”二字。人要生存,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获得好的生存环境不外乎有正道、邪道两种途径。
历史有时会玩弄一个恶作剧,让一个平庸可笑的人物去扮演一个英雄的角色。于是,在一个短暂的时期里,善恶、忠奸、美丑一下子都被颠倒,这样的错位甚至成为一个社会或者一个王朝分崩离析的重要原因。
人对诱惑的抗拒是有限度的。赵高看出的这个巨大政治漏洞足以改变秦国历史,实际上它最终也改变了中国历史。赵高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个大好时机呢?赵高扣下了秦始皇没有来得及发出的诏书,就是要决心颠覆这个诏书,改变秦朝的历史。所以,他并没有因为胡亥的第一次反对而停止运作,而是继续对胡亥采取攻心战术:一是向他灌输天下可以改变的想法,二是让他明白为君与为臣地位差别极大。这两点都有巨大的诱惑力。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