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三家分晋
明明可以靠实力 拼的偏偏是智慧
目录
一 荆轲刺秦王
二 襄公立国
二 襄公立国
三 穆公东扩
三 穆公东扩
四 孝公变法
五 合纵连横
六 昭襄王称霸
六 昭襄王称霸
七 异人奇缘
八 生父之谜
九 赵姬之乱
九 赵姬之乱
十 吕不韦之死
十一 李斯为政
十二 通天大计
十二 通天大计
十三 韩氏初兴
十四 三家分晋
十四 三家分晋
明明可以靠实力 拼的偏偏是智慧
十五 韩国之亡
十六 赵武灵王
十六 赵武灵王
十七 秦赵之争
十八 长平之战
十九 邯郸之战
十九 邯郸之战
二十 赵国之亡
二十 赵国之亡
二十一 水灌大梁
二十二 秦灭燕国
二十三 楚国之亡
二十三 楚国之亡
二十四 不战而降
二十五 股肱之臣
二十六 六世余烈
二十六 六世余烈
二十七 集权皇帝
二十八 统一制度
二十八 统一制度
二十九 万里长城
三十 生死茫茫
三十 生死茫茫
三十一 焚书坑儒
三十一 焚书坑儒
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
三十三 秘不发丧
三十三 秘不发丧
三十四 沙丘政变
三十五 李斯变节
三十六 二世诈立
三十六 二世诈立
三十七 巩固帝位
三十八 李斯之死
三十八 李斯之死
三十九 指鹿为马
四十 赵高之死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四十二 皇陵之谜
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四十四 汉儒评秦
四十四 汉儒评秦
四十五 唐人论秦
四十六 千古一帝
四十六 千古一帝
四十七 难说再见
四十七 难说再见
四十七 难说再见
上一页下一页
知伯为什么如此狂妄自大?因为知伯不相信韩、魏两家会背叛他。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知伯为什么不相信韩、魏两家会背叛他?韩、魏一向非常听话,从来不违抗他,这是其一;赵国城破在即,韩氏、魏氏马上就可以和他共分赵氏土地,享受三年作战的成果了,这是其二。知伯总以为韩、魏听话,他不知道韩、魏是迫于无奈才献出土地来的,韩、魏两位大当家的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怨恨。赵氏的即将灭亡让韩、魏深感兔死狐悲,充满恐惧。因为知氏可以用这种方法对付赵氏,同样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付韩氏、魏氏。
其次是精心备战。赵襄子到了晋阳,视察城墙,准备兵器,做好了一切准备。当晋阳被知伯决开晋水淹没以后,赵襄子仍然坚持到了最后。
知伯和韩、赵、魏三家相比力量最强,为什么最终却成了失败者?韩康子力量最弱,为什么最终成为胜利者?
魏宣子的力量也不如知伯,他在韩康子的启示下也采取了忍让的做法。韩、魏两家的忍让促使知伯更加疯狂、更加骄横,最终导致全族被灭。

知伯是引火烧身,韩康子是将火引向他人。最终韩、赵、魏三家中力量最强的赵氏挑起了与知伯一决雌雄的晋阳之战。结果藏书网,三家联合,出其不意地灭掉了知氏。
如果知伯灭赵成功,那么,韩、魏两家绝难自保,最终晋国将成为知氏一卿之国,这样,也许晋国就不会分裂为三了。如果晋国不一分为三,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还能实现吗?当然,这都是不可能出现的假设。
晋阳之战中,知果两次提醒他警惕韩、魏两家,第一次是他看见赵襄子的家臣张孟谈趾高气扬,第二次是他看见韩氏、魏氏两个卿族的老大脸色不对,但是,知伯就是听不进去。第二次知果还劝知伯收买韩氏、魏氏卿族的家臣,因为这两个家族的家臣对其卿族老大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能安抚好,就可以保证韩、魏两个卿族不叛变。这又是一个好建议,但是,知伯还是不屑一顾。
第一,知伯狂妄自大。韩、赵、魏、知四家之中,知氏力量最强,赵略次之,韩、魏两家的力量最弱。客观上的强大导致了知氏的狂妄自大。
第二,韩、魏智斗得法。韩康子自知力量不如知氏,所以,一开始就不和知氏公开对抗,造成知氏强大的假象。韩康子的做法是忍让,同时也是纵容。忍让让知伯更加狂妄,纵容使知伯更加骄横。知伯的灭亡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由韩康子保全力量、最后一99lib•net击造成的。如果韩康子一开始就和知伯较上了劲,不给知伯土地,必然要和知伯开战。这样,凭借韩氏的力量,绝对不是知伯的对手。
韩、赵、魏三家灭了知氏以后,晋国的政权就由这三卿来掌管,晋国国君已经名存实亡了。到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迫使当时也早已名存实亡的周天子周威烈王赐韩、赵、魏为诸侯,晋国正式一分为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从此以后晋国国号被废,晋国历史终结,晋国彻底灭亡了,历史被改写了。
《国语·晋语九》记载:当年知宣子要立知瑶(知伯)为继承人的时候,知果就出面反对。知果认为知瑶不如知宵,但知宣子认为知宵太狠。知果说,知宵只是狠在脸上,知瑶是狠在心中。面狠不会危及国家,心狠却会危及国家。知瑶的优点非常明显:胡须漂亮、个头魁伟、善于驾车、能言善辩、性格坚毅,等等。缺点只有一条:没有仁爱。知瑶用他的优点和别人比,肯定比他人强,但是,仅仅一条不仁爱就足以毁掉一切。如果立了知瑶,知氏宗族肯定全完。但是,知宣子听不进去知果的意见,仍然将家族交到知瑶的手上,埋下日后灭族的祸根。
首先是根据地选择
九-九-藏-书-网
准确。赵襄子得知三个卿族的联兵将要攻打自己时,首先做的就是选好长期抗战的根据地。在选择晋阳之前,他的手下曾向他推荐了另外两座城池,一是长子,二是邯郸。长子城墙完整坚固,邯郸仓储充足,但是,赵襄子全部拒绝。为什么呢?赵襄子认为长子的城墙确实坚固,但是,它是在耗尽民力的基础上修建的(罢民力以完之。徐元诰《国语集解·晋语九》),这种城防再坚固也不适合作长期抗战的根据地,因为赵氏在这里失去了民心。邯郸仓储确实充足,但是,仓储是搜刮了民脂民膏聚集起来的(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徐元诰《国语集解·晋语九》),赵氏在这里同样失去了民心。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晋阳。为什么选择晋阳?因为晋阳主官(尹铎)为政宽厚,民心向着赵氏(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徐元诰《国语集解·晋语九》)。赵襄子选择长期抗战的根据地主要看民心,说明他头脑非常清醒。
正是有了赵襄子的三年抗战,有了赵襄子的联合韩、魏共灭知伯的计划,才使知伯功败垂成,才使晋国的历史得以重新改写。四卿执政变成了三家分晋,秦国东扩道路上最大最强的晋国分裂了。
无论如何,韩、赵、魏三家最终灭了九_九_藏_书_网知氏,奠定了五十年之后韩国的诞生。那么,新兴的韩国最后怎么会被秦始皇第一个灭亡呢?
有学者认为,晋国曾是多么强大,它有着辉煌的历史,曾是春秋时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如果晋国不灭亡,统一天下的很可能是它。但历史不容假设,晋国已经分成了韩、赵、魏三国。当人们重新审视这三国时,又想起了曾经不可一世的知伯,以他的实力完全有可能吞并其他三家,但历史没有选择他,这是为什么呢?三家分晋的最大失败者是知伯,而韩康子却是最大的胜利者之一。
最后是善于用人。整个晋阳保卫战,赵襄子的家臣张孟谈发挥了巨大作用。备战之时,提出箭头、箭杆用料的是他,赵襄子最后就要坚持不住之时又是他提出面见韩、魏两大卿族的首领,特别是面见韩康子、魏宣子之时,张孟谈剖析了赵氏和韩氏、魏氏唇亡齿寒的相依关系,深深打动了他们,使韩、魏两族在赵氏即将败亡的前夜,临阵倒戈,消灭了知伯。这场充满戏剧性的斗争,张孟谈是集编剧、导演、演员三种角色于一身。计划是他向襄子提出来的,夜间出城,面见韩康子、魏宣子,痛陈利害,联合两大卿族,也是他策划、执行的。赵襄子的高明在于他发现了张孟谈并重用了张孟谈。张孟谈大胆提出联合韩、魏两族时,赵襄子积极支持;张孟谈与韩、魏两族定下共灭知伯的方案后,赵襄子也全力执行。这样,才保证了赵襄子坚守晋阳三年、在大水淹城即将溃败之时能够反败为胜,联合韩、魏两家消灭知伯。九_九_藏_书_网

知伯的狂妄自大是一以贯之的。一次,知伯宴请魏宣子、韩康子。酒宴上,知伯突然戏弄韩康子,还侮辱其家臣段规。知伯的家臣知果提醒知伯:你要为今天的无礼付出代价,所以,你要早做准备。知伯说:难都是由我发动的,我不发难,谁敢发难(知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徐元诰《国语集解·晋语九》)?知果说:不对,“主不备,难必至矣”。你这一次宴会得罪了两个人,一个是韩康子,一个是段规。这叫什么?这叫“一宴而耻人之君相”。你再不准备,能有好果子吃吗?
第三,赵襄子智勇双全。晋阳之战能持续三年,赵襄子起了很大的作用。赵襄子集一个卿族的力量对付以知伯为首的三个卿族的力量,坚持了三年,的确不易。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