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李斯之死
胡亥发飙,赵高暗算,李斯夷灭三族:内斗开始
目录
一 荆轲刺秦王
二 襄公立国
二 襄公立国
三 穆公东扩
三 穆公东扩
四 孝公变法
五 合纵连横
六 昭襄王称霸
六 昭襄王称霸
七 异人奇缘
八 生父之谜
九 赵姬之乱
九 赵姬之乱
十 吕不韦之死
十一 李斯为政
十二 通天大计
十二 通天大计
十三 韩氏初兴
十四 三家分晋
十四 三家分晋
十五 韩国之亡
十六 赵武灵王
十六 赵武灵王
十七 秦赵之争
十八 长平之战
十九 邯郸之战
十九 邯郸之战
二十 赵国之亡
二十 赵国之亡
二十一 水灌大梁
二十二 秦灭燕国
二十三 楚国之亡
二十三 楚国之亡
二十四 不战而降
二十五 股肱之臣
二十六 六世余烈
二十六 六世余烈
二十七 集权皇帝
二十八 统一制度
二十八 统一制度
二十九 万里长城
三十 生死茫茫
三十 生死茫茫
三十一 焚书坑儒
三十一 焚书坑儒
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
三十三 秘不发丧
三十三 秘不发丧
三十四 沙丘政变
三十五 李斯变节
三十六 二世诈立
三十六 二世诈立
三十七 巩固帝位
三十八 李斯之死
三十八 李斯之死
胡亥发飙,赵高暗算,李斯夷灭三族:内斗开始
三十九 指鹿为马
四十 赵高之死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四十一 子婴亡国
四十二 皇陵之谜
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四十三 盗陵毁陵之谜
四十四 汉儒评秦
四十四 汉儒评秦
四十五 唐人论秦
四十六 千古一帝
四十六 千古一帝
四十七 难说再见
四十七 难说再见
四十七 难说再见
上一页下一页
李斯一封实名举报信让他蹲进了秦国大牢。
一是兼并六国统一天下;
二是南平百越北逐胡人;
原来,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东南)率领八百戍卒起兵反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中央集权专制的巨大民变。
李斯自述的“七条大罪”实际上是李斯协助秦王赵政统一天下的七件大功,但是,这封奏书可不像《谏逐客书》一下就打动皇帝,根本未起任何实质作用。
为什么呢?这份奏书可是李斯意图力挽狂澜的最后一搏啊!
秦二世证实李斯承认谋反后,李斯的“夷三族”罪自然成立。
李斯希望出现奇迹。李斯凭什么希望出现奇迹呢?
因为秦二世根本没有看到这封奏书。
一是他自负文才出众,二是他自以为功劳很大,三是他确无反叛之心。他希望像当年上《谏逐客书》一样,说服秦二世,一书定乾坤。所以,李斯宁可入狱也不自杀。
五是统一制度统一文字;
李斯反驳:不对!赵高是个贱人,不懂事理,地位、权势仅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人卑鄙无耻贪得无厌,我认为他非常危险(李斯曰:“不然。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史记·李斯列传》)。
自古官逼民反。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等八百戍卒被征发到渔阳(今北京密99lib•net云)戍边,由于大雨误期,无法按时到达。秦法严苛,“失期当斩”。面对赶到渔阳是死、造反也是死的困境,陈胜、吴广选择了造反。
李斯和他的长子李由谋反!
赵高精通秦法,当然知道这是必过的一道坎。所以,赵高派他的门客十多人假扮成秦二世的御史、谒者、侍中,轮流审问李斯。李斯信以为真,立即翻供,实话实说。赵高知道后就让人再用严刑拷打李斯,李斯这才知道上了赵高的当。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可不止玩了一次两次,而是玩了多次,每一次都让李斯付出了血的代价。
第二,田氏代齐。齐国有个田常,他父亲在世时,百姓贷粮之时大斗放出,百姓还粮之时用小斗收进,这一大一小,实际上是向齐国百姓让利,最终赢得了齐国的民心。到田常之世,他还继续采用他父亲那套办法,民心向之,最终赢得齐国民心的田常杀了齐简公,自己当了齐国国君。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田氏代齐”。
秦二世不但听不进李斯的话,而且担心李斯会利用丞相之权杀了赵高,于是私下里把李斯的话告诉了赵高。赵高听后,对秦二世说:丞相最怕的就是我赵高。如果我赵高一死,丞相就真正成为齐国弑君夺位的田常了(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史记·李斯列传》)。
不管李斯如何一心为www•99lib.net国,但是,审理此案的赵高却必置李斯于死地。
一是冤屈。李斯出于对国难的忧虑才冒死进谏,当然这之中有自保的成分。但是,他没有想到秦二世竟然是无道昏君,是杀关龙逢的夏桀,杀王子比干的商纣,杀伍子胥的吴王夫差。而且,秦二世的无道昏庸超过了夏桀、商纣、夫差!

这场民变是怎么引发的呢?
这场民变,最初只有陈胜、吴广率领的八百戍卒,人数少,装备差,但是星星之火迅速酿成燎原之势,一下子点燃了整个大秦帝国子民长期积聚的强烈不满情绪。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整个大秦帝国境内,特别是山东六国立即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秦大起义。

这次和李斯一块儿向秦二世进谏的还有右丞相冯去疾与将军冯劫。但是,冯去疾和冯劫认为自己身为将相,义不受辱,未入狱就自杀了。只有李斯一人入狱。
李斯这封奏书引用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两个实例:
七是轻刑薄赋获取民心。
李斯说:赵高现在兼有子罕专任杀戮刑罚的权力,又有田常非比寻常的地位,我担心他会假借陛下的威信,图谋不轨。
四是建立社稷修建宗庙;
当秦二世真派人去验证李斯口供时,李斯反倒以为又是赵高的鬼把戏,不敢再翻供,而是认罪服罪。使者将此种情形汇报秦二世。秦二世高兴地九_九_藏_书_网说:没有赵君,我几乎被丞相出卖了(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史记·李斯列传》)。秦二世再派使者到达三川郡调查李由时,李由已经战死。
上述七罪,足以处死,侥幸至今,已是万幸,希望陛下明察。
李斯为什么不自杀呢?
秦二世二年(前208)七月,李斯在咸阳被“夷三族”,走完了他一生流血的仕途。
陈胜、吴广还派出一支大军向大秦帝国的心脏关中进军。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郡守,郡治洛阳(今河南洛阳),扼守通往关中的咽喉。但是由于起义军的势力非常强大,李由无法阻挡来势汹汹的起义大军。于是赵高借此诬陷李由通“贼”。
李斯不是一般的臣子,他是重臣,以什么罪名杀李斯呢?
六是修筑驰道大兴楼观;
赵高以此为罪名,抓捕了李斯的宗族、宾客。赵高对李斯用毒刑拷打,李斯实在受不了酷刑之痛,只好被迫承认谋反(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史记·李斯列传》)。
三是焦虑。李斯认为,天下造反者已经过半,但是秦二世仍不觉悟,仍重用赵高,杀戮忠臣,看来大秦帝国不久必亡。李斯是大秦帝国的创建者之一,大秦帝国的生死存亡和他自己的身家性命息息相关,他能不焦虑吗?
九*九*藏*书*网李斯的奏书报上去之后,赵高说:一个囚犯怎么能上书?于是,扣压奏书不上报。所以,李斯倾注了全部心血写就的奏书根本没有送到秦二世的手中。
李斯在朝中一向势力强大,所以秦二世审查李由通“贼”一事很快被李斯知道了。
秦二世看了李斯的上书之后说:赵高只是个贱臣,国家安定他不会放纵自己,国家有难他也忠诚不改。我非常信任他,你为什么怀疑他呢?我年少丧父,不懂得治国,丞相年龄又大,我靠不了多久。我不靠赵高,又该靠谁?赵高精明勤奋,下知人情,上体我意,您不要猜忌他(且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习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在狱中写成了一封史上著名的奏书。
三是善待功臣拥立皇帝;
六国被秦兼并之后,六国王族的后裔一直没有死心。陈胜、吴广起兵反秦后,响应最积极的是两类人:一是最苦的农民,二是六国王族的后裔。农民最苦,所以反抗性最强;六国后裔素有威望,所以他们迅速开展了各自的复国运动。一时间,六国后裔纷纷重建自己的国家,楚国、齐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全部复国,整个函谷关以东一片混乱。
赵高可以扣压李斯的奏书,但是,李斯身为丞相,这么大的案子可不是主审官赵高
九九藏书网
一人说了就算数的,秦二世会派人复审。
这封奏书,正话反说,列举自己协助秦王赵政的“七大罪状”:
二是愤怒。秦二世杀兄弟、害忠良,大修阿房宫,横征暴敛,天怨人怒。国家稳定在于安民,如今无限度扰民,天下百姓已经极度不满。自己是为大秦帝国江山社稷考虑才冒死进谏,竟然被捕入狱,愤怒之情难以言表。
第一,子罕篡国。宋国有个叫子罕的人,他对宋桓侯说:老百姓最喜欢的是嘉奖赏赐,最讨厌的是杀戮惩罚。你是国君,嘉奖赏赐全归你,杀戮惩罚全归我。这样,您在百姓中肯定能落个好口碑,我管杀戮惩罚,肯定口很差。宋桓侯一听,有道理啊,就照此办理了。只用一年,子罕就杀了宋桓侯,篡夺了君位。因为掌握了杀罚予夺的权力就能够控制各级官员,控制了各级官员就等于掌握了朝政,所以,子罕杀宋桓侯是水到渠成之事。
秦二世一听赵高这话,立即下令逮捕李斯,并让赵高审理李斯一案。
李斯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他想求见秦二世说明真相,但是秦二世在甘泉宫休假,李斯见不着。于是,李斯便写了一封奏书状告赵高可能谋反。
李斯入狱之后,悲愤填膺,仰天长叹。他此时的感情非常复杂: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