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 永乐迁都
目录
自序
第01讲 永乐迁都
一、燕王装疯
第01讲 永乐迁都
第02讲 天下之中
第03讲 宫前气象
第03讲 宫前气象
第04讲 午门凤翔
第05讲 太和之门
第06讲 太和大殿
第07讲 太和大典
第08讲 中和方殿
第09讲 保和宫殿
第10讲 保和殿试
第11讲 文华经筵
第12讲 文渊书阁
第13讲 武英修书
第14讲 内阁大堂
第15讲 父子宰相
第16讲 乾清宫门
第17讲 康熙书房
第18讲 乾清三案
第19讲 乾清三宴
第20讲 乾清三悲
第20讲 乾清三悲
第20讲 乾清三悲
上一页下一页

导语

北京明清故宫,是中华文明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
儒家经典《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要了解“大故宫”,先要从了解“永乐迁都”开始,而要了解“永乐迁都”,就要从“燕王装疯”说起。

一、燕王装疯

大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永乐皇帝身着龙袍,端坐在奉天殿(太和殿)的宝座上,接受百官朝贺,庆祝新年的到来,也庆祝新落成的皇宫——紫禁城宫殿正式启用。从这一天开始,北京正式升格为明朝的都城,南京则成为陪都。从这一天开始,大明皇宫正式登上历史文化的舞台!
对坐饮茶,经过试探,两人所想,暗自合掌。于是,秘室策划,克期起兵。燕王起兵之时,狂风暴雨,房瓦坠地。朱棣大惊,脸色骤变。道衍说:大吉祥啊!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灰瓦坠地,将换黄瓦。(《明史·姚广孝传》卷一百四十五)燕王转惊为喜,师向南京,征战四年,夺取帝位。这里插叙道衍后来的故事。论功行赏,重奖道衍:赐蓄发,道衍坚辞,是为一;赐府第,道衍坚辞,是为二;赐土地,道衍坚辞,是为三;赐美女,道衍坚辞,是为四;赐金银,道衍坚辞,是为五;赐高官,道衍坚辞,是为六;赐厚禄,道衍坚辞,是为七;赐爵位,道衍坚辞,是为八。道衍和尚八拒永乐皇帝的赏赐,九九藏书只请求到大庆寿寺(在今西长安街路北,后称双塔寺)青灯一盏,念经修行。道衍上朝时穿官服,退朝后披袈裟。道衍和尚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他的确高明:夺天下时独居首功,治天下时全身而退,知进知退,知行知止,胸怀大格局,心藏大智慧!
道衍(1335—1418年),俗名姚广孝,江苏长洲(今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人。他14岁出家,修禅理,悟性高,通儒道,谙韬略,习兵法,工诗画,受朱元璋指派,侍随燕王朱棣。燕王同道衍共同谋划举兵大事,但事关天机,属绝对机密,需要彼此试探,以明隐秘心意。《长安客话》记载了一个故事:一天特冷,道衍陪燕王吃饭。酒席之间,二人对话——
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风云突变,祸临王府。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这时皇太子朱标已先死,朱标之子朱允炆(wén)以皇太孙嗣继皇位,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朱允炆继承皇位时22岁(时燕王朱棣39岁)。他生长藏书网在皇宫,少年聪颖,会念书,懂礼仪,很听话,是个乖孩子,但他缺少社会经验,更缺乏政治谋略。建文帝感觉到:威望不高,皇位不稳,担心叔王权势过大,威胁皇权,于是听信兵部尚书齐泰、大臣黄子澄的话,削夺藩王,强化皇权。从哪儿动手呢?俗话说:“吃柿子先拣软的捏。”他先惩治五王——以兵袭开封,将周王废为庶人;转过手来,又废岷王;湘王胆小,“阖室自焚”;齐王被削,成为平民;代王被囚,高墙圈禁。对燕王朱棣,他也有所试探。本来,燕王府邸在元朝旧宫,规模自然比别的王府大,如今建文帝却翻起老账,指责燕王府邸“越分”。朱棣上书辩解说:“《祖训录·营缮》条云,明言燕因元旧,非臣敢僭越也。”燕王朱棣打出皇父的“祖训”,来回答皇侄建文帝的指责,算是躲过一劫,但他仍感觉到了政治风浪的险恶。为稳住朝廷,再图良策,他心生一计——装疯!
朝廷使臣走后,朱棣回到王府,找来道衍,共同谋划。
梅兰芳先生有一出著名的京剧《宇宙锋》。这出戏说的是秦赵高已嫁女儿艳容,二世胡亥欲纳为嫔妃,赵高也献女逢迎。一边是君命,一边是父命,赵艳容急中生智,金殿装疯,逃过一劫。这出戏又叫“金殿装疯”。燕王演九九藏书网出的舞台不在金殿,而在王府,简直就是一出“王府装疯”的政治滑稽剧。事情是这样的:朝廷从南京派官,前来北平察看燕王朱棣的动静。一到燕王府,接待的不再是从前那位堂堂威武的燕王,而是一个疯疯癫癫的狂人朱棣。北平三伏,挥汗如雨,可是燕王身上穿着破棉袄,围着火炉,蓬头散发,哆里哆嗦,嘴里大喊:“冷啊,冷啊!”他理智紊乱,满口胡言。使者一见,扭头就走,回南京报告说:燕王疯了,不足为患!但有的大臣不信,认为朱棣是装疯。于是朝廷派官到燕王处再探。这次,燕王干脆把戏演到了厅堂之外,在大街上呼喊乱走,抢夺酒食,狂言乱语,躺在泥地,满脸污垢。使臣回到南京报告说:燕王真的是疯了!这下朝廷不再怀疑,暂时对燕王放松了警惕。透过燕王的“王府装疯”,可以看出朱棣是一位胸藏大智慧、大谋略的政治家,可谓能屈能伸、大智若愚。相比之下,年轻气盛的建文帝却根本不是这位皇叔燕王朱棣的政治对手。
朱棣话的字面意思是:虽然天寒地冻,但是“水”字缺一“点”,就不成“氷”(冰)字——“氷”与“兵”谐音,言外之意,就是“起兵如何”?
朱棣坐上皇位,要把这个特大喜讯昭告天下。但是,事物有阳,必定有阴。顺99lib•net利的事情,总有不顺利的一面。永乐帝满心高兴,却惹来一场“血色诏书”风波。
堂堂燕王,为何装疯?事出有因,一一细讲。
朱棣(1360—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4子,朱元璋称帝时朱棣才8岁。他11岁被封为燕王,17岁娶开国元勋、大将军徐达的长女徐氏为王妃,21岁带领护卫军官兵5770人离开南京,就藩北平。燕王府在故元大都皇太子居住的隆福宫,位置在今中南海。23岁时父皇选派高僧道衍(姚广孝)和尚为燕王随侍。
道衍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
儒家经典《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要了解“大故宫”,先要从了解“永乐迁都”开始,而要了解“永乐迁都”,就要从“燕王装疯”说起。
朱元璋起兵,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金陵(今南京),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改大都为北平,取意北方平定、和平。金朝建都北京,称中都,为北京正式建都的开始。元朝时北京称为元大都。明初定都南京,大都改为北平。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改北平为北京,此为北京这一地名的开始。民国时,北京曾改名为北平。1949年,北平又改称北京,并沿用至今。他为江山永固,采取了一项“强枝干、固根本”之策九-九-藏-书-网,就是分封子侄为王,分驻要地,加强地方,巩固中央。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长子朱标留在南京,第9子朱杞和第26子朱楠早死外,其余23个儿子都封为藩王,分驻各地。这里特别要说的是燕王朱棣。
道衍话的字面意思是:国家混乱、庶民愁苦,此时“王”字的一竖若不出头(加一点),怎么能成为“主”字呢!这分明是鼓励燕王朱棣起兵“出头”,做天下之“主”。
北京明清故宫,是中华文明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
朱棣说:“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氷!”
回过头来,还说朱棣。朱棣挑战皇位,事关江山社稷,更要争取民心。他借用汉朝“清君侧、诛晁错”的历史经验,打出“靖难”的旗号,就是宣称国家有难,奸臣齐泰、黄子澄之流当道,所以要带兵来拯救国难、靖安社稷。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时年40岁。靖难之役,血战四年,惨烈非常。最后,朱棣率军攻入南京,以武力从侄子手中夺取皇位,成为大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据《明实录》载,建文帝于城破后自焚而死,一说由地道出逃,出家为僧,还有说流亡海外,成为历史疑案。
永乐帝迁都北京,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更是影响千秋的决策。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