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保和殿试
二、金榜题名
目录
自序
第01讲 永乐迁都
第01讲 永乐迁都
第02讲 天下之中
第03讲 宫前气象
第03讲 宫前气象
第04讲 午门凤翔
第05讲 太和之门
第06讲 太和大殿
第07讲 太和大典
第08讲 中和方殿
第09讲 保和宫殿
第10讲 保和殿试
二、金榜题名
第11讲 文华经筵
第12讲 文渊书阁
第13讲 武英修书
第14讲 内阁大堂
第15讲 父子宰相
第16讲 乾清宫门
第17讲 康熙书房
第18讲 乾清三案
第19讲 乾清三宴
第20讲 乾清三悲
第20讲 乾清三悲
第20讲 乾清三悲
上一页下一页
换句话说,就算点状元有些偶然,此前科举的一路高中,难道都是偶然吗?平心而论,能呈送慈禧太后阅看的十份卷子,肯定是篇篇优秀,水平在伯仲之间。所谓靠名字取胜的说法不仅没有根据,而且也不能否定王寿彭文才书法俱佳的事实。在毛泽东的遗物中,就有一方铜盒装的砚,盒盖上有王寿彭的题字,被有关部门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王寿彭中第后,被清政府派往日本学习,考察政治、教育和实业。日本之行影响了他的后半生。1925年,王寿彭出任山东教育厅厅长,兼山东大学校长。他在任上虽做了些尊孔复古之事,有些不合时宜,但也能聘任留学东西洋的知识分子执掌法、工、农、医等学院,兼取科举出身的经史学者,新旧结合,使山东大学颇有生机。
殿试点甲,读卷官只有建议权。最后还是皇帝说了算,并不需要解释理由。既然信息不透明,各种传说就多了起来。比如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殿试,秦鸣雷夺魁,吴情为探花。有人说,本来状元是探花吴情的,可是此人运气不佳,名字和“无情”谐音,俗话说“无情无义”,嘉靖帝听了“无情”两个字很不舒服。加上当时大旱,嘉靖帝正在祈雨,夜里梦见打雷。99lib•net于是“秦鸣雷”的名字成了吉兆,让他捡了个便宜。当时流传一句打油诗:“无情举子无情帝,鸣雷只好捡便宜。”文章好,不如书法好;书法好,不如名字好。类似传说还有,清末恩科状元刘春霖,也是因那年大旱,慈禧太后盼天降甘霖,就点了刘春霖为状元。清朝末科(不算恩科)状元王寿彭,也有故事。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
其实,虽说是楷法取士,可读卷官却未必个个是书法家。极端的例子,比如乾隆朝的重臣兆惠,出身满洲正黄旗,汉文并不好。他率军平定了南疆大小和卓的叛乱,班师回朝。乾隆帝龙心大悦,命他参与殿试阅卷。兆惠照实说自己汉文不行,乾隆帝倒潇洒,对他讲:“诸臣各有圈点为记,但圈多者即佳卷也!”可怜一届苦练楷书的贡生,做梦也想不到要比试“圈多圈少”!道光时,大学士托津汉文也不熟练,同样奉命阅卷。他干脆请同事代阅代评,而且把这告诉监考官,毫不避讳。(《十朝诗乘》)看来读卷官首先是一种待遇,其次才是职务吧。
这里要澄清一个误区,即殿试要以文才论高下。其实,会试、殿试,文章高下虽同考试结果有关,但并非决定性因素。真正要紧的是书法。比如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探花刘凤诰,殿试那天,太阳落山,他还没有完卷。这自然是违反考场纪律的,惹得监考大臣要轰他出场。幸好礼部尚书常青见他书写工整,书法秀劲,让发给蜡烛,由他写完!几天后发榜,刘凤诰名列一甲,高中探花。与其说是常青慧眼识才,不如说是一笔好字救了刘凤诰。(昭梿《啸亭杂录》)但好事多磨,相传乾隆皇帝见到刘凤诰时,发此人其貌不扬,一眼大一眼小,不大喜欢他,就当场出对子考他,刘凤诰当即应对。99lib•net
又如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进士徐树铭,考试时已经完卷,还没有上交,却急着上厕所。他见身旁站着一位少年,就求道:“劳驾代为关照!”随即匆匆而去。少年翻阅他的卷子,见书法工整,非常欣赏,于是默默记下了“徐树铭”这个名字。这位少年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不久,道光帝去世,咸丰帝登极,随即多次超擢徐树铭。(《凌霄一士随笔》)一笔好
九_九_藏_书_网
书法,天子知遇恩。徐树铭后考取庶吉士,又点了翰林,步入升官快车道,曾官拜工部尚书。
世上纵有偶然事,岂能偶然再偶然。
在殿试中,由皇帝亲自出题,提出有关时政和策略的问题,叫作“策论”。一般说来,殿试不会再有淘汰,只是根据皇帝亲自甄试,重新安排一下名次而已。例如清末会试第一名(会元)谭延闿,殿试后却成了二甲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而刘春霖却中了状元。那么,金榜题名,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决定呢?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
晚清学术大家俞樾,做过章太炎的老师,又是俞平伯(红学家)的曾祖。他曾在《春在堂全集》里回忆说,自己从小就不练小楷,科考却中进士。后来才知道,时任礼部侍郎的曾国藩为读卷官,欣赏俞樾的文章,宁可打破规矩帮助他。俞樾一直活到86岁,官运并不顺遂,却成了一代学问大家。龚自珍却没有那么幸运。龚有才华,书法不合“楷法”,虽中进士,却未取庶吉士。有学者认为,龚自珍不满之情,在过镇江时溢于诗作:“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王寿彭,山东潍县人,家在南关新巷子99lib.net。两岁时,邻居曹鸿勋于光绪二年(1876年)中了状元。曹家很穷,据说高中之时,报子到他家里报喜,家里没有钱招待客人饭菜,更拿不出赏钱,还是邻居们帮忙现凑的。也许是榜样的力量无穷,27年后,王寿彭保和殿试,钦点状元,入翰林,授修撰。潍县城里一条长不过百米、宽不足三米的小胡同,二十多年间,连出两状元,曹王两府,南北相对,无比荣耀。可是流言也就传开,说王寿彭之所以中第,因名字有“寿齐彭祖”的吉祥之意。读卷官为讨好即将七十大寿的慈禧太后,就故意将他的试卷放在最上。慈禧一看果然高兴,就点了王的状元。王寿彭听说,当然不服气,写首打油诗来回应:
有人说我是偶然,我说偶然亦甚难。
有清一代,科考以书法论高下,考卷多以楷体书写,因此有“楷法取士”的说法。这就带来两个后果:一方面,考生唯恐字体不合读卷官喜好,于是一味求稳,泯灭个性。日久天长,形成所谓“馆阁体”。这种字体看起来千篇一律,用在抄书的工作上(比如编修《四库全书》)或许合适,对于有才华、有见地、有个性的考生则不啻灾难。另一方面,考生为博得皇帝青睐,往往打探皇帝喜欢的字体,答卷时投其所好。如99lib.net顺治帝喜欢欧阳询的字,当时的状元就多有练欧体字的;康熙帝则喜欢赵孟頫、董其昌的字,于是写赵、董体的字又成了中状元的窍门。(王士祯《分甘余话》)偶尔遇到一个字写得不好却中第的考生,就会记在历史上。
殿试还有故事。著名文学家袁枚(1716—1798年),浙江钱塘人,他少年异禀,聪明过人。乾隆元年(1736年),弱冠二十,被荐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以“年最小,试报罢”。四年(1739年)又参加殿试,中二甲第五名进士。他得意地说:“霓裳三百都输我,此处曾来第二回!”(袁枚《随园诗话》)就是说,四年之间,两入殿试。袁枚虽为庶吉士,但无意做官,“卜筑江宁小仓山,号随园,崇饰池馆,自是优游其中者五十年。”(《清史稿·袁枚传》卷四百八十五)他出游山水,为文辞歌赋,名流造访,岁无虚日。著《随园集》等三十余种,尽享天年,寿八十二。这是读书人的另途。但大多进士还是选择——走仕途,入翰林。
乾隆帝以四方星宿入题,“摘星手”一语尽展帝王气象;而刘凤诰以四时名花应对,“探花郎”更是一语双关,堪称妙对,传诵至今。刘凤诰后来官至兵部侍郎,参与纂修《清高宗实录》,道光年间过世。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