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文华经筵
二、明清经筵
目录
自序
第01讲 永乐迁都
第01讲 永乐迁都
第02讲 天下之中
第03讲 宫前气象
第03讲 宫前气象
第04讲 午门凤翔
第05讲 太和之门
第06讲 太和大殿
第07讲 太和大典
第08讲 中和方殿
第09讲 保和宫殿
第10讲 保和殿试
第11讲 文华经筵
二、明清经筵
第12讲 文渊书阁
第13讲 武英修书
第14讲 内阁大堂
第15讲 父子宰相
第16讲 乾清宫门
第17讲 康熙书房
第18讲 乾清三案
第19讲 乾清三宴
第20讲 乾清三悲
第20讲 乾清三悲
第20讲 乾清三悲
上一页下一页
什么是“经筵”?“经”指经典,主要是儒家的“五经”即《易经》、《书经》、《诗经》、《周礼》、《春秋》等。“筵”的本意为竹席,引申指座位,此处是“讲席”的意思。合起来,“经筵”就是儒臣给皇帝上课,讲授儒家经典或治国之道等,也就是皇帝学习的制度。给皇帝讲课的官员叫作“经筵讲官”。通过经筵,君臣之间,学习经典,相互研讨,结合朝政实际,阐发儒家思想。经筵有大小之分:通常所指的是大经筵,举行的次数不多,礼仪隆重,仪式性多于实用性;“小经筵”则是指“日讲”,也就是日常给皇帝上课,次数频繁,礼仪从简,实用性多于仪式性。明清时期,大经筵多在文华殿举行。
朝廷经筵,贵在有常。乾隆七年(1742年),经筵之日下雨,大臣依例请求改期。乾隆帝不听,讲起了战国时魏文侯的故事:有一次,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去打猎,恰好赶上下雨,为了不失信,魏文侯不顾大臣劝阻,决定冒雨前往。乾隆帝以魏文侯自比,拒绝经筵改期,但允许大臣穿雨衣,免去了一些礼节。他定下规矩,以后遇雨照此办理。(《清史稿·礼志》卷八十九)当然,大经筵在清朝也经常被取消。乾隆帝在位60年间,大经筵也不过49次而已。
明清经筵,怎样进行?明清经筵,礼九九藏书网制相同,略有差异,以清为例,综合叙述。先由礼部动议举行,翰林院选任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和讲官共同拟定篇目、撰写讲义,奏请钦定。经筵当天黎明,由大学士等,到传心殿祭祀。经筵举行时,文华殿宝座前摆放南北三张桌子,北面是皇帝用的御案,南面分别是讲官用的讲案,三案相对,呈品字形。案上各置讲章(讲稿),镇以金尺(镇尺)。旁边站立展书(翻书)官两员。讲官在两张桌子上安放好讲义:左边是“书”,即“四书”;右边是“经”,即“五经”。讲官一共四位,满汉各二,两人一组,分讲书、经。参加经筵的官员很多,规格也很高:丹墀左侧站立着满人讲官,以及当班的大学士,吏、户、礼部的尚书和侍郎等;丹墀右侧站立着汉人讲官,以及兵、刑、工部的尚书和侍郎等。如果孔子的后人——衍圣公入京朝拜,也可能获准参加经筵。此外还有负责礼仪的鸿胪寺官员、负责纠正仪表的给事中等也参加。明朝御座前有金鹤一对,东西伫立,口含熏香,喷吐青烟,气氛神秘,为外国贡品。经筵开始,皇帝御殿升座,众臣行礼,然后开讲。展书官膝行(跪着前行)御案前展开讲章,然后退回原处。先由满人讲官出列,用满语讲“四书”,然后由汉人讲官用汉语讲。讲完之后,皇帝就讲解内容发些议论,叫作“书义”,大臣们跪着聆听。再由满、汉讲官依次再讲“五经”,皇帝阐发些“经义”,尔后下课。皇帝给参加者赐座,九*九*藏*书*网或在廊屋赐茶,然后起驾回宫。讲官等人随后到太和门东廊吃饭,有时在文华殿配殿本仁殿设席。赐宴的酒食自然不错,剩下的饭菜还允许打包带走。(《水南翰记》)这在当时是皇帝的恩典,在今天看是节约、不浪费。
清帝学习,每况愈下。清朝皇帝读书,早期好学,晚期稀松。康熙帝五岁便知读书,十七八岁时曾因学习过劳而咯血。他重视日讲。日讲先是隔日举行,后诏改为每日举行,在瀛台避暑时也不间断。三藩之乱时,翰林院以皇帝军务繁忙,建议改为隔日进讲,被康熙帝驳回。康熙帝学识过人,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经筵日讲制度。皇上听课,主要靠日讲。但乾隆十四年(1749年)以后,日讲也被取消。(《清史稿·礼志》卷八十九)看来和乃祖相比,乾隆帝的好学精神差多了。
但是,“三杨”和张居正对正统帝和万历帝两位少年天子的教育都不成功,甚至都是失败的。究其原因,于教学——读书过程是:一读,二讲,三写,四行,经筵日讲,有读,有讲,有写,但缺乏行,重知轻行。于教育——教师(讲官)、家长(太后或太皇太后)、社会(宫廷氛围)难能协调一致。于体制——“立嫡以长”、皇帝终身的君主制度。总之,明代君主常用各种理由取消经筵日讲,一会儿说身体不好,一会儿说天气太冷或者太热。虽然大臣经常上书诤谏,但是皇帝往往无动于衷。
经筵制度汉代就已出现,宋代成形。明朝初期,洪(武)、建(文
九九藏书
)、永(乐)、洪(熙)、宣(德)五帝,都是成年即位,大多勤政好学,经筵虽未定制,但并不很紧迫。而宣宗之后的英宗朱祁镇,9岁即位。他的祖母张太皇太后督教很严。主掌朝政的名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深感教育幼主责任重大,上疏请开经筵,定下明代经筵制度——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举行经筵。
清代经筵,还有特例。这就是为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举行的经筵。其经筵地,改为养心殿;其御经筵者,从在位皇帝改为两宫太后。自同治元年(1862年)起,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母仪天下。课本不是“四书”“五经”,而是《治平宝鉴》。这是由南书房张之万、潘祖荫、许彭寿等编纂的。进讲仿照经筵仪式:正面坐着的是慈安和慈禧两宫皇太后,师傅坐在一张事先摆好的椅子上,旁边坐着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钟郡王奕詥(道光帝第八子),另一边站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尚书等。讲官每半个月轮一次。讲的内容除《治平宝鉴》的历史经验外,还列出宋、元、明、清四朝帝王政治事迹,共十五个专题,讲解历史,结合现实。
经筵日讲,经常进行。明朝有两位少年天子:一位是9岁的正统帝,另一位是10岁的万历帝。我重点介绍一下万历帝。九-九-藏-书-网经筵内容都是儒家经典,教化内容多,道理也深奥,小皇帝理解起来很困难。首辅张居正对万历帝是尽心尽力。《明史·张居正传》记载,神宗刚刚即位时,张居正考虑到皇帝年纪小,挑选了先代治乱的经验,编成《帝鉴图说》一书,选取历史上正面81个、反面36个,共117个故事,每个故事,配上图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用通俗语言,给皇帝讲解。如“谏鼓谤木”,说的是帝尧在位,虚己求言,门前设敢建言的鼓,敢批评的木,招引贤人,击鼓书木,批评自己的过错。“解网施仁”,说的是商汤出巡,见有人设网捕鸟,他让人把网解开三面,让鸟飞翔,百姓称赞说,汤的仁德,惠及鸟兽,何况人乎!三十六国,四方归商。“脯(fǔ)林肉池”,说的是夏桀无道,酒池肉林,荒淫无度,终于亡国。“游幸江都”,说的是隋炀帝巡游江都,船只数千艘,长二百余里,背拉纤者,锦彩为袍,靡费奢侈,不久隋亡。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涵盖修身治国各个方面,便于少年天子接受。
清代四位幼帝中,以光绪为例。光绪二年(1876年)三月十六日,六岁的光绪帝开始在毓庆宫上学。老师有翁同龢等。光绪帝坐北面南,前面摆着课桌,上面有笔墨纸砚。翁师傅写了“天下太平”、“正大光明”八个端庄颜体大字,后握着皇帝小手在红格纸上描红模子。尔后,用张居正的《帝鉴图说》做课本,讲修身治国故事。头两年,主要是认字、听课、背书。规定:每日生书读20九-九-藏-书-网遍,熟书读50遍。光绪帝常读到一半就不想读了,老师催促,则不开口。老师对皇帝不能打骂,也不能体罚,偶尔申斥几句,小皇帝就号啕大哭,声震宫外。光绪帝性格倔犟,有时十天半月不开口,翁同龢只好奏报慈禧,请醇亲王奕譞来陪读。另一位师傅孙家鼐想出“静坐法”,就是罚“不许动”。光绪帝发火,大骂起来,摔碎杯子,太监们“一”字排开,跪地求情,小皇帝根本不听,冲出书房,逃回宫里。皇帝罢课,慈禧出面,训诫皇帝,支持师傅。但另一位师傅李鸿藻教育灵活:“一日,穆宗(同治帝)学书,故为戏笔。鸿藻立前捧上手曰:‘皇上心不静,请少息。’穆宗改容谢之。”(《清史稿·李鸿藻传》卷四百三十六)光绪帝胆子小,怕雷电,一次雷雨,吓得直哭,翁师傅抱起皇帝,哄在怀里。有时光绪帝因肚子痛,未吃早饭就到书房,上一半课说饿了,翁同龢就让太监送来点心。光绪帝十一岁时,上课心神不定,催师傅提前下课,前后半月,经常如此。怎么回事呢?原来宫里有钟表,怕他分心,就撤了去。光绪帝借口怕误时,要了八音钟。他经常玩弄,给玩坏了,所以上课不专心,老惦记回宫修钟。后来翁让太监给他换了钟,才安下心来。光绪帝逐渐懂得感恩,九岁时新春赐“福”字,特意将“福”字从翁师傅头上身上反复来回拖了两遍,意思是“全身福”、“全家福”。(《翁文恭公日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慈禧命裁撤书房,翁同龢为光绪帝师傅达二十二年之久。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