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乾清宫门
三、重要信号
目录
自序
第01讲 永乐迁都
第01讲 永乐迁都
第02讲 天下之中
第03讲 宫前气象
第03讲 宫前气象
第04讲 午门凤翔
第05讲 太和之门
第06讲 太和大殿
第07讲 太和大典
第08讲 中和方殿
第09讲 保和宫殿
第10讲 保和殿试
第11讲 文华经筵
第12讲 文渊书阁
第13讲 武英修书
第14讲 内阁大堂
第15讲 父子宰相
第16讲 乾清宫门
三、重要信号
第17讲 康熙书房
第18讲 乾清三案
第19讲 乾清三宴
第20讲 乾清三悲
第20讲 乾清三悲
第20讲 乾清三悲
上一页下一页
一些老臣,每天上朝,实在辛苦。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当朝大学士六人,其中武英殿大学士阿桂出差在甘州、东阁大学士三宝兼湖广总督在任,其余四人都是高龄: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永贵76岁、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蔡新75岁、东阁大学士兼暂管直隶总督英廉75岁、东阁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嵇璜71岁,这时乾隆帝71岁,五人合计368岁,平均年龄73.6岁。(乾隆辛丑《御门》诗注)这是一个年龄老化的最高决策集团九*九*藏*书*网
清朝的御门听政,顺治发其端,康熙定其制,雍、乾、嘉、道四朝恪遵祖制,沿袭不变。但清朝后期,御门听政,走向衰落。
清帝懈政,清朝衰落。清朝衰落,江河日下。早在雍正三年(1725年),元旦清晨,鄂伦岱在乾清门院内掀衣便溺。这个鄂伦岱,为康熙帝孝懿皇后之兄、康熙帝的大舅子,雍正帝连带其他罪名,将他发配到奉天(沈阳)。这虽是件小事,却是知秋的一片落叶。
康熙三十二年(1693九九藏书网年),康熙帝谕大学士等说:“朕每日听政,必于辰刻中御门,闻部院奏事大臣,每日于黎明时齐集午门外久候,方始入奏,迄奏毕,复各归署理事,无乃过劳。朕观大臣内有年及六旬者,亦有六旬以上者,此后于家中各进糜粥,按时来奏,亦不至迟误。大臣节劳养体,亦可多为朕效力数年。”(《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六十一)有时皇上高兴,在乾清门,赐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御书扇各一(《居易续录》),还赐大臣书画、饮食、水果等(《九九藏书网尊闻堂集钞》)。
咸丰以后,逐渐懈怠。咸丰因“圣躬违和,此典久辍”。及同治亲政,也没有请行御门听政之典。到清末,乾清门放置两个木箱,其中收藏当年御门听政的器物,锁锈未开,五十年矣!
这几个历史小故事,反映清朝走向衰亡。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大学士高晋到京入觐,已命回两江总督任上,但他从未亲临御门大典,恳请晚走一天,随班观瞻御门听政典仪后再起程,获允。(《乾隆戊戌御门》诗注)还有发生御门听政迟到的现象99lib.net。如大学士傅恒,一日御门,已经迟到,踉跄而入。某侍卫笑道:“相公身肥,故尔喘吁。”乾隆帝曰:“岂惟身肥,心亦肥也!”傅恒脱帽叩首,心神不宁,数日难平。(《啸亭杂录》)这从侧面说明,乾隆朝后期,大学士、两江总督都没有参加过御门听政,有的大学士不能准时到会,可见乾隆朝的御门听政,已经远不如康熙朝时经常与整肃。
清帝勤政,清朝兴盛。御乾清门听政,以康熙帝为最勤。他说:“朕听政三十余年,已成常规,不日日御门理事,即觉藏书网不安,若隔三四日,恐渐致倦怠,不能始终如一矣。此乾清门乃在朕宫中,亦有何劳?……朕仍照常,每日听政。”(《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六十一)如康熙帝所说:“亲政六十余年,夙夜励精,始终惟一。”
到嘉庆朝,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民攻入紫禁城。事变平定后,嘉庆帝入宫。嘉庆帝御乾清门,王公大臣会集乾清门前,跪听皇帝宣读《罪己诏》。随后,打开内外各城门,特赐将士食品。这时的御门听政,远没有康熙时的宏大气魄,成为皇帝行施小恩小惠的场所。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