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 天下之中
三、中轴脊梁
目录
自序
第01讲 永乐迁都
第01讲 永乐迁都
第02讲 天下之中
三、中轴脊梁
第03讲 宫前气象
第03讲 宫前气象
第04讲 午门凤翔
第05讲 太和之门
第06讲 太和大殿
第07讲 太和大典
第08讲 中和方殿
第09讲 保和宫殿
第10讲 保和殿试
第11讲 文华经筵
第12讲 文渊书阁
第13讲 武英修书
第14讲 内阁大堂
第15讲 父子宰相
第16讲 乾清宫门
第17讲 康熙书房
第18讲 乾清三案
第19讲 乾清三宴
第20讲 乾清三悲
第20讲 乾清三悲
第20讲 乾清三悲
上一页下一页
就“安”来说,皇城南门,明为承天门,清改为天安门;皇城的北门,明为北安门,清改为地安门。天和地都突出一个“安”字。皇城六门的天安、地安、东安、西安、长安左、长安右这六座门,都突出“安”。这六个“安”,反映人们的愿望和期待:个人安康,家庭安福,人我安和,自然安顺,社会安泰,世界安宁。社稷江山,讲求谐和。
就“和”来说,宫城外朝的三大殿,明初分别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突出“天”;明嘉靖重修三大殿后,依次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突出“极”。清初重修三大殿后,依次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突出“和”。这个由神权的“天”,到君权的“极”,再到社会的“和”,反映出帝制社会虽然发展缓慢,思想理念却在不断进步。还有太和殿前庭院通向东华、西华的两门,东面左顺门(后改会极门,清改名协和门)、西面右顺门(后改归极门,清改名熙和门)——总之,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与太和、协和、熙和三门,都突出“和”。这六个“和”,反映人们的愿望和期待:个人和悦,家庭和睦,人我和敬,自然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以上这三个“凸”字形空间,在皇宫以南,沿着中轴线恢弘展开,高潮迭起,既烘托出皇宫的宏伟气势,更延展了城市轴线的开阔气魄。
总上,明永乐十八年间,兴建宫城、皇城、九*九*藏*书*网大城,以中轴线贯穿其南北,展现“中正安和”理念。在中轴线上:南有“三凸”,意境深邃,是起兴之笔;中有宫城,宏伟壮丽,是高潮之笔;北有“三靠”,平实厚重,是收束之笔。坐落在这条中轴线上的明清皇宫,既是北京的中心,也是天下的中心。
第二“靠”是钟鼓楼。中轴线上的通道,从南到北绵延近8公里,到此打住,收拢城气,形成皇宫的第二靠。
第三个“凸”字形的布局,依托内城向南凸出。从正阳门(前门)往南,到永定门,两侧最重要的建筑群是“左天右地”——东面是天坛,西面是山川坛即先农坛。这两组建筑群,天与地、乾与坤,相互对应,彼此对称。这个布局,进一步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现出天地对应、天人感应的神秘色彩。
但是,“中正安和”在帝制时代只能是一种理念,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故宫前有“三凸”,前面已说,后有“三靠”,下面介绍:
第一“靠”是景山。在皇宫北侧堆土,形成高49米的万岁山(又称煤山,清改称景山),收住宫气,形成皇宫的第一靠。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在景山五峰上建起五亭——中为万春,左为观妙、周赏,右为辑芳、富览,增添了秀丽的景色,也为我们今天欣赏故宫提供了登高望远之处。
中轴线不仅是北京城的脊梁,而且是www.99lib•net北京城的灵魂。这条中轴线,从永定门到正阳门3100米,正阳门到钟楼4648米,全长7748米,过去称15里,现在称约7.8公里。在中轴线上,正阳门,突出“正”——中即是正,正即是中;天安门,突出“安”;太和门,突出“和”,所以,中轴线的主旋律是“中正安和”。“中正安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轴线即子午线《辞海·子午线》条:“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即所有经度圈都是地球大圆。它们在南北两极相交,并被等分成的两个半圆,这样的半圆称经线。经线的方向表示当地的南北方向,故又称‘子午线’。”子,为地支第一位,夜11—1时,也指北;午,为地支第七位,午11—13时,也指南。明北京城沿用了元大都城的中轴线,是规划设计中最先确定下来的核心要素。也就是先定中轴线,后建北京城。正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所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在明清时期,这条中轴线上,从南到北排列着永定门、正阳门、大明门(大清门)、天安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奉天门、皇极门)、乾清门、神武门(玄武门)、地安门(北安门)等10座最重要的城门,纵贯宫城、皇城、内城、外城;这条中
九九藏书网
轴线上,矗立着太和殿(奉天殿,皇极殿)、中和殿(华盖殿,中极殿)、保和殿(谨身殿,建极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即前三宫、后三殿,共6座雄伟的宫殿,全城建筑都以中轴线为基线而对称展开,皇帝的宝座,就安设在中轴线上。这些伟大的建筑,形制体量,平衡对称,结构疏密,壮美谐和,高低错落,井然有序,阴阳之间,不激不随,构成了一幅世间独具的隽美画卷,同时也形成北京中轴线的高潮。
第三“靠”是北城墙。内城北城墙正中不开城门,再守城气,形成皇宫的第三靠。
北京作为“天下之中”,另一个关节点是“脊梁”,就是有一条城市中轴线穿过皇宫,贯穿南北,好比北京的脊梁。北京建城,先有中轴线,后有北京城,而皇宫在这条中轴线上,前有出后有靠,形成中轴线上的一个个高潮。
第一个“凸”字形的布局,依托宫城向南凸出。北依午门五凤楼,经端门,南望雄伟壮丽的承天门(天安门),东西两侧,各有一道红墙或庑廊围合。两翼分别布置一组对称的建筑群:左祖——祭祀祖先的太庙(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右社——祭祀社(土地)和稷(五谷)的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前者,是生命的延续。感恩祖先,因为没有祖先,就没有子孙;后者,是生活的维系。感恩土地及其生长的粮食,因为没有土地和粮食,就没有兆民生命。“左祖www.99lib•net右社”按照明清规制,都在宫城之内。从社会伦理看,这个布局,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敬畏;从建筑格局看,这个布局,既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现出天之骄子的社会责任。
明清皇宫之前,通过承天门(天安门)、大明门(大清门)和正阳门(前门),可以看出宫城的大气象、大格局。北京确实是龙兴之地、雄险之地、居中之地和帝王之都,一条中轴线即子午线贯穿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中轴线上宫城“前有三凸、后有三靠”,贯穿“中正安和”的理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魂。
故宫以北的这“三靠”,还是沿着中轴线恢宏展开,高潮迭起。既收住皇宫的宏伟气势,更挺起城市轴线的空间高度。
第二个“凸”字形的布局,依托皇城向南凸出。北依承天门(天安门),中经大明门(大清门),南望正阳门(前门),东有长安左门,西有长安右门,中间为宽阔的御道,两旁有东西向的千步廊,各110间,折而北向,廊房各34间,共288间,连檐通脊,组成巨大的宫前场院,以红墙封围。两侧红墙外面(约今正义路以西、石碑胡同以东、长安街以南、前门大街以北),对称地布列着中央政府主要官署:左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和翰林院等,右武——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的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等,都在千步廊东西两侧和皇城www•99lib•net附近。这个布局,进一步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现出中央公务区集中办公的特点。
中与正——北京在全国居中,宫城在北京居中,三大殿在宫城又居中。北京城又是按照都城方正型理论建造的。居中与对称相呼应,北京的宫殿、坛庙等也多是对称的。在中轴线两侧,从南到北——天坛与先农坛、太庙与社稷坛、文华殿与武英殿、东六宫与西六宫、东安门与西安门、东华门与西华门等都东西对称,南北对称的如前三殿与后三宫、中和殿与交泰殿、天安门与地安门等,都对称布局,以求建筑平衡、理念和谐。
打开明清北京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在皇宫之南,有三个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的建筑布局,层层递进,在中轴线上形成三个高潮,显示出向前发展的磅礴气势。
这里就是现在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集会。记得新中国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学生、军人、干部等到广场拔草。到“十一”举行新中国成立大典时,广场上的黄土地干净平整。后来城市发展,拆除宫前广场红色围墙,又加以拓展,成为现今的天安门广场。宫前广场西拓,建了人民大会堂;东拓,建了国家博物馆;南拓,临近正阳门(前门),更增加天安门前的恢弘气势。
安与和——居中对称,讲求安和。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