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以民族利益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
目录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以民族利益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第二章 熊光楷 “新军事变革”格局中的中坚
第三章 房宁 民族不自立,谈何“全球化”?
第三章 房宁 民族不自立,谈何“全球化”?
第四章 秦晓鹰 喉舌、匕首、投枪
第四章 秦晓鹰 喉舌、匕首、投枪
第五章 江平 法的精神——只向真理低头
第五章 江平 法的精神——只向真理低头
第六章 余克礼 义正辞严,中国统一意志不可逆转
第六章 余克礼 义正辞严,中国统一意志不可逆转
第七章 解思忠 中南海里的学者官员
第八章 吴建民 挥扬外交之剑,折冲樽俎
第八章 吴建民 挥扬外交之剑,折冲樽俎
第九章 甄小英 奏响中国政治改革的最强音
第九章 甄小英 奏响中国政治改革的最强音
第十章 楚树龙 台湾、美国问题了然于胸,中国态度凛然在外
第十章 楚树龙 台湾、美国问题了然于胸,中国态度凛然在外
第十一章 张卓元 巨笔如山,参与起草国家“十五”计划
第十一章 张卓元 巨笔如山,参与起草国家“十五”计划
第十二章 温铁军 休养生息,以拳拳之心回报农民父母
第十二章 温铁军 休养生息,以拳拳之心回报农民父母
第十三章 海闻 以才通世,从北大到全国的影响力
第十三章 海闻 以才通世,从北大到全国的影响力
第十四章 宋晓军 大规模、大跨越式发展国防刻不容缓
第十四章 宋晓军 大规模、大跨越式发展国防刻不容缓
第十五章 沈伟光 信息战:“决胜于未战之前”
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斩中国形象“妖魔化”
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斩中国形象“妖魔化”
第十八章 李际均 “兵马未动,学术先行”的解放军老将
第十九章 宫少鹏 外交作为各种矛盾的纠合处,内中有深刻的学问
第二十章 陆建华 中国社会学界“四大金刚”之一
第二十一章 康晓光 孜孜探求社会公正的“政治良心化身”
上一页下一页
可以说,这是一个视野极广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国家安全内容,还从整个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进行了论述。
潘岳对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相当深入,他认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当务之急是要根据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资源、市场、民族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为出发点,依据中国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文化安全等领域的需要,加强国家安全战略决策机制,确定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出路,明确周边国际关系与战略对策,重整国防建设体系。其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集中精力,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手段,解决台湾问题;东和日韩,以东亚区域化形成亚太经济主导力量;北联俄罗斯http://www•99lib.net,力争结盟,完成军队现代化;西稳中亚,采取强硬措施保住能源基地;与印和好,解决纷争;远交欧盟,发展经贸;以新型思维衡算中美关系之利弊,化解不必要误解,力求实质性利益。潘岳认为,中华战略未来的真正出路,是在东南亚。
在经济上,潘岳主张区域化。认为通过区域化,既可以达到与国际社会交流,加强经贸合作的目的,又能避免全球化的不利因素。其所谓的区域化主要是指以东亚儒家文化圈为主体的“东亚经济圈”建设,和以华人为主体的“大中华经济圈”建设。
潘岳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仅体现在价值重建上,还放射到了国家安全领域。他认为,中国虽然在文化、人九九藏书口、幅员、经贸等方面都是世界性的大国,但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仍然没有真正享有大国地位。而要在国际领域树立大国地位,首先一点,就是要增强中国文化的凝聚力。潘岳认为,中国有两个概念,一是地理意义上的,也就是领土,这绝不能丢掉;另一是文化意义上的,这同样重要,丢掉了中国文化,同样也是亡国灭种。因此,一定要继承并光大中华文化。只有以此为出发点,才能建立相应的大国战略、大国产业、大国外交。才能保护国家利益,坚持维护国家统一,也才能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华人的文化认同感。
与国家安全战略相应的,是加强国防安全建设。潘岳主张,武装力量要与国家政治地位相符合,在和平时期对外有威慑作九九藏书网用;在战争冲突时可应对任何国内外的挑战;经济上能够与国家各项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拉动国防工业的需求。
潘岳还从环境安全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国家安全观。他认为,“环境无国界”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概念,未来生态工业文明领先的国家,将主导世界的格局。谁完成了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转型,谁就将取得道义、经济、技术和文化上的全面优势。他认为,发展中国的环境文化,不仅仅是对我们面临的环境危机的反应,也是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变化做出的积极应对。他指出:“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危机是短暂的,往往影响于一时,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99lib.net破坏,民族生存就会受到根本威胁。而环境不安全的根子,在于我们继续沿袭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发展路径和生活方式。这不仅对资源和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加剧了社会失衡与国家稳定。解决以上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涉及体制、机制、法制的一系列改革,涉及到领导人观念的改变,涉及到干部考核的综合指标(如增加资源生态与社会人文等绩效考核)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当然,还涉及到我们文化价值理念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在环境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环境文化所倡导的生态经济,也应成为调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人群差距等利益关系的内生变量。如通过建立区域环境补九*九*藏*书*网偿机制,让东部地区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持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如通过建立城市对农村环境的补偿制度,加大对农业的绿色补贴;如通过引导富裕居民支付更多的环境成本改善环保公共设施,让遭受环境危害最大的弱势群体得到实惠;如通过建立自然资本的市场机制,使良好的自然环境转化成为经济优势。总之,要使环保理念真正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新杠杆,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与资源配置的调节器,就必须大力弘扬环境文化。任何区域开发,都要考虑资源环境;任何经济建设,都要尊重自然法则;任何赶超战略,都要兼顾社会公平;任何市场行为,都要补偿生态环境。这才是环境文化极力营造的道德氛围与社会共识。”(参见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