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宋晓军 大规模、大跨越式发展国防刻不容缓
目录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第二章 熊光楷 “新军事变革”格局中的中坚
第三章 房宁 民族不自立,谈何“全球化”?
第三章 房宁 民族不自立,谈何“全球化”?
第四章 秦晓鹰 喉舌、匕首、投枪
第四章 秦晓鹰 喉舌、匕首、投枪
第五章 江平 法的精神——只向真理低头
第五章 江平 法的精神——只向真理低头
第六章 余克礼 义正辞严,中国统一意志不可逆转
第六章 余克礼 义正辞严,中国统一意志不可逆转
第七章 解思忠 中南海里的学者官员
第八章 吴建民 挥扬外交之剑,折冲樽俎
第八章 吴建民 挥扬外交之剑,折冲樽俎
第九章 甄小英 奏响中国政治改革的最强音
第九章 甄小英 奏响中国政治改革的最强音
第十章 楚树龙 台湾、美国问题了然于胸,中国态度凛然在外
第十章 楚树龙 台湾、美国问题了然于胸,中国态度凛然在外
第十一章 张卓元 巨笔如山,参与起草国家“十五”计划
第十一章 张卓元 巨笔如山,参与起草国家“十五”计划
第十二章 温铁军 休养生息,以拳拳之心回报农民父母
第十二章 温铁军 休养生息,以拳拳之心回报农民父母
第十三章 海闻 以才通世,从北大到全国的影响力
第十三章 海闻 以才通世,从北大到全国的影响力
第十四章 宋晓军 大规模、大跨越式发展国防刻不容缓
第十四章 宋晓军 大规模、大跨越式发展国防刻不容缓
伊拉克战争优秀的军事评论员
第十五章 沈伟光 信息战:“决胜于未战之前”
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斩中国形象“妖魔化”
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斩中国形象“妖魔化”
第十八章 李际均 “兵马未动,学术先行”的解放军老将
第十九章 宫少鹏 外交作为各种矛盾的纠合处,内中有深刻的学问
第二十章 陆建华 中国社会学界“四大金刚”之一
第二十一章 康晓光 孜孜探求社会公正的“政治良心化身”
上一页下一页
宋晓军,男,1976年入伍,曾在海军驱逐舰部队和潜艇部队担任过通讯军官和教官。现在《舰船知识》杂志社担任编辑,对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都有深入研究。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好比人的“上肢”和“下肢”,如果下肢发达了,上肢却弱小,这个人就会失重,走起路来是会打晃的,拳头打出去也是有力量的。
——宋晓军

伊拉克战争优秀的军事评论员

但是,传说仍然不胫而走:有人说宋晓军是凭央视的影响进入高层视野的;也有人说,宋晓军本人乐意走“槽帮”模式的传统智囊路线。(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中枢建立政情渠道的几个模式是:“国师”型和“槽帮”型,所谓“国师”型,是以天文的占卜和各地异相的分析来影响政令出台,“槽帮”型——这是一个很少为人所知也鲜见于史籍的政情系统,以走南闯北的“槽帮”“盐帮”,甚至侠客来为高层提供可靠的民情,进而影响国策。)以宋晓军的闲云野鹤性格,他是把自己归于“侠客”一类了。宋晓军除把时间花在研究和宣讲他的观点之外,其余的时间则在世界各国旅行。如今的他,今天可能在波罗的海的一个码头对着一艘退役的战列舰凝神冥想,明天则饶有兴趣地观察着阿尔卑斯山的古代要塞。但是,这种外在的自由散淡丝毫不影响宋晓军思想和预见的分量。
已被《简讯防务周刊》称为“中http://www.99lib.net国最有影响力的非官方国防问题专家”的宋晓军,普通人至今仍记得他在伊战评论中的精彩表现。然而,惟有国防战略研究人士注意到了最近伊拉克发生的事态与一年前宋晓军预言的关系:
而今天读者正在看到:美国军队捉住了萨达姆,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沓无影踪,布什面对全世界的诘问,仍然宣称美国的决定是正确的。全世界越来越看清布什“倒萨”的真实意图,昔云“项公舞剑,意在沛公”,如今可以说“布什倒萨,为救美元”,此言不虚。
也许是因为宋晓军在中国已经成为电视时政、军事类节目出镜率最高的专家,他的“电视明星”的形象掩盖了他作为当代中国战略研究界最具真知灼见的智囊型学者之一的另一面。
宋晓军的信息量的储备源于他若干年丰富的知识积累。他的研究兴趣延伸到经济、宗教、文化、新闻、国际政治等各个方面,在北九九藏书网京名人圈中也是公认的“博学家”。从他的时评文章和电视评论中都可看出,由纵横捭阖而产生的信息丰富度和思想的深刻性,令人惊叹不已。
作为一个“非官方色彩”的战略专家,宋晓军多年前便向政府建言:必须以我们的政治意志反制美国以其意志强加别国的做法。中国政府近期对美、对日在某些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不再仅仅是“保留进一步行动权利”的强硬辞令,美国“在台协会”负责人夏馨的辞职,切尼匆匆访华之举,都说明“反制战略”的现实可行性。
其实,明白就里的人都清楚,宋晓军决不是军事战略界的“客串”角色。
一年前,宋晓军以一种漫不经心的口气说:“伊战”的核,不在于萨达姆犯了多大的罪,也不在于伊是否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在于美国迫切需要这样一场战争来拯救美国的经济。
伊境内乱事又起,西班牙、日本、韩国成为因为伊战受到报复的国家,切尼亚洲http://www•99lib.net之行,力欲缝合同盟,让所有的盟友继续为伊战买单。
然而宋晓军似乎更喜欢保持着自由职业者的形象,虽然已有访间传出他被一重要战略研究机构“收编”的消息,《简讯周刊》更是将宋晓军言论与中国军事战略的某些微妙调整联系起来加以郑重的评估。然而宋晓军仍对此戏称为“我只是客串”。
2003年3月至4月间,在人们在把目光聚焦到伊拉克战场,倾听中央电视台对这场战争的现场评说的同时,也在不经意中记住了一个中国专家的名字:宋晓军。
宋晓军的名气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飚升,可称得上是央视新闻频道开播后的一个“事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为中国最有影响的电视媒体,中央台视台似乎从来也没有在如此集中的时间内让一个军事专家如此频繁地在荧屏上亮相,而且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以至观众对宋晓军熟悉得哪怕闭上眼睛也听得出他那富于表现力的声音。当
www.99lib.net
然与宋晓军一起成为电视新闻宠儿的还有张召忠、阎学通、金一南、杨成绪、朱锋等中国专家。宋晓军以他平和的姿态、大容量的知识储备和极具个性化的解读打动人心。正因为有宋晓军等强大专家阵营的支持,才使得中央台新闻频道的收视率提高了15倍以上。有人说,宋晓军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起走红了;也有人打趣说,伊拉克战争使我们结识了两位陌生人,一个是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言人布鲁克斯,一个就是中国军事专家宋晓军。伊拉克战争使宋晓军名声大震,也正因为这样,战争给他留下了“后遗症”: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通过各种途径寻访这位神秘的军事专家,找他做军事或文化评说的人户限为穿。
很多人把宋晓军看做一个神秘的人物是可以理解的。尽管他从事了27年与军事有关的工作,创立了中国第一个个人军事网站,尽管他是清华大学国际传媒中心特约研究员,但他行事极为低调。这使得宋晓九-九-藏-书-网军的名字多年前就在北京人文圈和军界中小范围地流传,而更多的人对他的庐山真面目识之甚少。
同样的场合,宋晓军带着一种他特有的“阴笑”表情说:希望你们记住我今天的话,伊拉克战争究竟谁来买单的问题,会是一个微妙的问题,美国会面临盟国“走人”的麻烦。
作为受大众欢迎的军事、时政评论员,宋晓军并不媚俗。一件十分典型的事是:2003年非典期间,当一些不明就里、片面讲新闻报导“人民性”的媒体大树特树一位老军医为“民族骄傲”“社会良心”的时候,惟有宋晓军告诫一些媒体要冷静对待。在国内一片“叫好”声中,宋晓军“冒天下之大不韪”只身站出来,痛斥这位军医率先向美国媒体“陈情”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违反军纪的。这位军医后来的许多言行证明:他滥用民众对他的同情四处点火的做法使他走向反面。
有人据此指责宋晓军甘当“鹰犬”,但大部分公众仍为宋晓军在军事评论领域的杰出表现而折服。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