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宋晓军 大规模、大跨越式发展国防刻不容缓
《舰船知识》网络版:中国的非官方军事智库
目录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第二章 熊光楷 “新军事变革”格局中的中坚
第三章 房宁 民族不自立,谈何“全球化”?
第三章 房宁 民族不自立,谈何“全球化”?
第四章 秦晓鹰 喉舌、匕首、投枪
第四章 秦晓鹰 喉舌、匕首、投枪
第五章 江平 法的精神——只向真理低头
第五章 江平 法的精神——只向真理低头
第六章 余克礼 义正辞严,中国统一意志不可逆转
第六章 余克礼 义正辞严,中国统一意志不可逆转
第七章 解思忠 中南海里的学者官员
第八章 吴建民 挥扬外交之剑,折冲樽俎
第八章 吴建民 挥扬外交之剑,折冲樽俎
第九章 甄小英 奏响中国政治改革的最强音
第九章 甄小英 奏响中国政治改革的最强音
第十章 楚树龙 台湾、美国问题了然于胸,中国态度凛然在外
第十章 楚树龙 台湾、美国问题了然于胸,中国态度凛然在外
第十一章 张卓元 巨笔如山,参与起草国家“十五”计划
第十一章 张卓元 巨笔如山,参与起草国家“十五”计划
第十二章 温铁军 休养生息,以拳拳之心回报农民父母
第十二章 温铁军 休养生息,以拳拳之心回报农民父母
第十三章 海闻 以才通世,从北大到全国的影响力
第十三章 海闻 以才通世,从北大到全国的影响力
第十四章 宋晓军 大规模、大跨越式发展国防刻不容缓
第十四章 宋晓军 大规模、大跨越式发展国防刻不容缓
《舰船知识》网络版:中国的非官方军事智库
第十五章 沈伟光 信息战:“决胜于未战之前”
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斩中国形象“妖魔化”
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斩中国形象“妖魔化”
第十八章 李际均 “兵马未动,学术先行”的解放军老将
第十九章 宫少鹏 外交作为各种矛盾的纠合处,内中有深刻的学问
第二十章 陆建华 中国社会学界“四大金刚”之一
第二十一章 康晓光 孜孜探求社会公正的“政治良心化身”
上一页下一页
宋晓军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想读大学了。”
宋晓军1957年生于北京,1976年入伍,曾学习过导弹和攻击雷达,后来到驱逐舰上当雷达兵。由于他刻苦好学,作风严谨,不久就被提升为雷达班长。
“一个人的网络战争”真是名符其实。1998年10月29日网站开通之初,宋晓军只是出于个人爱好和以之为平台在全国普及国防知识的朴素愿望,一个人支撑起了这个网站。他以丰富、准确的信息,独到、多样的评论很快树立起了自己在网友心目中的权威性。网站开不久,很快在全国形成影响,成为国内著名的军事专题网站。这让宋晓军兴奋不已。
19九-九-藏-书-网78年,宋晓军如愿以偿考上大连舰艇学院雷达专业,毕业后回到驱逐舰部队当军官,后来,还到海军潜艇学院做了两年老师。
宋晓军结束了“一个人的网络战争”,深度融入新浪大家庭,成为新浪网的军事评论员。他在论坛上发表具有前瞻性的军事和文化评说,成为新浪网的一个重要看点。后来他又网罗志趣相投的知识精英,成立北斗工作室,对全球焦点事件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1999年12月的一天,在邻近北京大学的一个咖啡馆里,出现了3位中国IT领域的领军人物:汪延、陈彤和宋晓军。
国外观察家犀利地指出:中国的非官方战略研究机构如清华大学战略研究所已经开始影响中国战略决策的思路,而宋晓军等人主持的非官方军事论坛在中国的崛起,似乎又让人看到20世纪40、50年代美九九藏书国民营军事研究机构逐渐成为政府所倚重的智库的历史。
宋晓军不但是个军事迷,也是各种新兴科学成果的追逐者。1990年个人电脑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宋晓军已经超前消费,花3500元买了一台像模像样的电脑,要知道,当时他全部的积蓄只有7000元。
1998年他看到了网络的无穷魅力,决定开通《舰船知识》网络版。它是得到网络媒体主管部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所颁发同意上网正式批件的第一家刊物。网站依托《舰船知识》杂志,传播世界军事的最新资讯,普及国防知识,为军事爱好者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被宋晓军的热情所感动,欣然给网站题词;中国军事科学院政委张序山中将给宋晓军题了一块匾:一个人的网络战争。
《舰船知识》杂志社1979年创刊,是国内有影九九藏书网响的军事普及刊物。宋晓军认为在这里工作是他10年海军事业的延续,又是一个新的领域的开始。
2000年3月18日,宋晓军正式与新浪网签订合约,从此新浪网和《舰船知识》网络版打开了新的局面。新浪网通过与《舰船知识》的深度合作,开启了它与传统媒体深度合作的新模式,而《舰船知识》利用新浪提供的资金迅速把原《舰船知识》网络版的内容扩充至海陆空军种,真正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军事网站。这个网站也成为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国防论坛,在科索沃战争、炸馆事件后,在伊战等热点问题上,《舰船知识》所发表的许多前瞻性观点和建言,不仅被军方内部资料广泛引用,而且频频进入高层视野,继1996年“人民外交”浪潮成为国际瞩目的力量后,21世纪在中国兴起的“人民国防”热,也成为中国国防新思维的99lib•net新鲜的资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受到国外观察家的重视。
汪延于1996年与李嵩波共同创建四通利方公司国际网络部并任部长,并于同年6月创办了国内最早的商业中文网站之一——利方在线。1998年成功地完成了与华渊资讯网的融合,成立中国新浪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邓小平审时度势,对国际战略格局、战争与和平的发展态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要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问题。1985年5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1986年宋晓军离开部队回到了北京。当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中央电视台人事部,一个是到《舰船知识》杂志社当编辑。出于对专业的热爱,宋晓军选择了后者。
“你是想直接当军官,还是想读大学九九藏书网?”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前夕,舰长问宋晓军:
汪延、陈彤与宋晓军早就心有灵犀。这次他们碰在一起就是商量《舰船知识》的网络版事宜。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合力将宋晓军原有网站在短时间内办成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军事网站。
陈彤于1997年成为四通利方的“网站主编”,在业内被称作“中国互联网新闻的先驱和精神守望者”。
为了把网站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中文军事网站,宋晓军意识到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要使自己拥有的资源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在网上发挥出来,需要一种强力的支持,而在很多方面商业网站具有提供这种支持的优势。宋晓军想到了已在新闻传播领域确立了地位的新浪网。
舰长会心地笑了笑。
宋晓军有整整10年的海军生活,除了航空兵未接触,其他兵种都接触到了。他把这10年视为人生的最珍贵记忆。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