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余克礼 义正辞严,中国统一意志不可逆转
附录 任何形式的“台独”图谋都不会得逞
目录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第一章 潘岳 民族先锋队的思想守望者
第二章 熊光楷 “新军事变革”格局中的中坚
第三章 房宁 民族不自立,谈何“全球化”?
第三章 房宁 民族不自立,谈何“全球化”?
第四章 秦晓鹰 喉舌、匕首、投枪
第四章 秦晓鹰 喉舌、匕首、投枪
第五章 江平 法的精神——只向真理低头
第五章 江平 法的精神——只向真理低头
第六章 余克礼 义正辞严,中国统一意志不可逆转
第六章 余克礼 义正辞严,中国统一意志不可逆转
附录 任何形式的“台独”图谋都不会得逞
第七章 解思忠 中南海里的学者官员
第八章 吴建民 挥扬外交之剑,折冲樽俎
第八章 吴建民 挥扬外交之剑,折冲樽俎
第九章 甄小英 奏响中国政治改革的最强音
第九章 甄小英 奏响中国政治改革的最强音
第十章 楚树龙 台湾、美国问题了然于胸,中国态度凛然在外
第十章 楚树龙 台湾、美国问题了然于胸,中国态度凛然在外
第十一章 张卓元 巨笔如山,参与起草国家“十五”计划
第十一章 张卓元 巨笔如山,参与起草国家“十五”计划
第十二章 温铁军 休养生息,以拳拳之心回报农民父母
第十二章 温铁军 休养生息,以拳拳之心回报农民父母
第十三章 海闻 以才通世,从北大到全国的影响力
第十三章 海闻 以才通世,从北大到全国的影响力
第十四章 宋晓军 大规模、大跨越式发展国防刻不容缓
第十四章 宋晓军 大规模、大跨越式发展国防刻不容缓
第十五章 沈伟光 信息战:“决胜于未战之前”
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第十六章 张文木 天鹅绒手套中要有外交铁掌
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斩中国形象“妖魔化”
第十七章 李希光 劈斩中国形象“妖魔化”
第十八章 李际均 “兵马未动,学术先行”的解放军老将
第十九章 宫少鹏 外交作为各种矛盾的纠合处,内中有深刻的学问
第二十章 陆建华 中国社会学界“四大金刚”之一
第二十一章 康晓光 孜孜探求社会公正的“政治良心化身”
上一页下一页
这种顽固坚持“台湾独立”的心态,还体现在刻意要与祖国进行对抗、挑衅的言辞中。在演讲中反复强调所谓“自信”和“尊严”,声称“以希望克服了威胁,用信心克服了恐惧”“威权和武力只能让人一时屈服”等等都是冲着祖国大陆来的。这难道是“善意”的表现吗?
余克礼
台湾新领导人在蓄意与祖国大陆进行较劲的同时,却竭力迎合、呼应某些国际势力,企图寻求搞“台湾独立”的国际保护伞。在演说中,一方面大肆鼓吹所谓“民主”“自由”“人权”来满足某些外国势力所渲染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又声称要“为国际人权的维护做出更积极的贡献”,将台湾“重新纳入国际人权体系”,让台为“21世纪人权的新指标”等等。这表明,台湾新领导人企图利用近年来西方某些国家所鼓吹的“人权高于主权”的“新干涉主义”,将台湾问题国际化,以寻求国际人权这顶保护伞,来搞分裂独立活动。九九藏书网九九藏书网
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不管台湾的新领导人怎样巧言令色,刻意包装,都掩饰不了其“台独”本质。任何形式分裂祖国的图谋和寻求“台湾独立”都是行不通的,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也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在这篇演说中,不仅见不到自己是中国人,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说法和有任何走向统一的姿态,而且露出了“台独”的本质。虽然台湾的这位新领导人,对“台独”理论刻意进行精巧包装,九-九-藏-书-网没有提到过“台湾独立”的字眼,但贯穿演说通篇的主线是“台湾独立”,要凸显“台湾”与“中国”的“民主对等”地位,刻意切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分裂意识、分离主义的字句俯首可拾。整个演讲稿中不提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而以“华人社会”“华人文化”的概念取而代之;只有一次提到“中国”,并且是与“台湾”相并列提出来的,而有40次提到“台湾”;同时,演说以“台湾站起来……”为标题(文中还3次以排列方式加以强调),以“台湾人民万岁”为结尾,来强烈表达“台湾独九九藏书立”的寓意,可谓煞费苦心。
2000年5月20日,台湾新领导人发表了题为《台湾站起来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时代》的所谓“就职演说”。这篇演讲稿表面上看似较为温和,而实际上却是软中带硬,绵里藏针,处处坚持其一贯的“台湾独立”的立场,拒绝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竭力讨好迎合外国势力,字里行间充满了要与祖国大陆进行对抗、较劲的浓厚味道,而看不出有什么善意与诚意。
现在,两岸关系的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台湾当局如果真有诚意缓和两岸关系,就应该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不要再抱其藏书网他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台办、国台办受权就两岸关系问题发表的声明,已为台湾新领导人打破两岸僵局指明了方向。这就是,当前,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两岸就可通过所授权的团体或人士接触对话。台湾当局的新领导人应当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以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摒弃“台独”分裂主张,确定展现善意与诚意,尽早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使两岸关系真正能出现柳暗花明的前景。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