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蔡师德泽弟子
目录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蔡师德泽弟子
上一页下一页
就是说,如果一个师者没有了作为人之为人的仁爱的本性的话,那么教化就会失去它的真正价值。应该这么说,蔡师是一位极具仁爱之心的师者。仁之本旨在于立已立人。蔡师给我们另一个感受就是他积极为众弟子在学术界立身而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我们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弟子在他亲自关心和策划下,出版了他们的个人独立专著,在他亲自关心和推荐下走出国门参加学术会议和留学深造。我们真的没有理由不从心底流露出对蔡师这种泽及众弟子的无私之举的感激之情。沐浴着蔡师如此厚重之德风,惟有“高山仰止”矣。
对孔子的这一思想,不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它的意思,而在于在实践中具体而又切实地予以贯彻。蔡师在教学上一个最大的成功之处,即在于他对孔子这一思想的具体运用,并被实践证明了他的成功。而这种运用之妙,对于受惠的弟子来说,确实是存乎一心的问题。如果稍微留意一下蔡师门下众弟子的专业方向,以及其后在学界所取得的成绩等情况,你就会为蔡师得心应手实施“因材施教”之法所带来的奇特效果而折服。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蔡师如欲成功运用此法,一定是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思维方法全面了解的前提之上。但仅有此还不够,还要对所www.99lib.net处学界研究历史和现状有非常透彻的了解,以及对学术前途展望的穿透力。此三者缺一不可。可见它是个系统工程。如没有相当的功力者,是无法做到的。
我的本科专业是哲学,从一开始我就对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接下来的硕士阶段以及在哲学系任教的十几年间,本人都是进行有关中国传统哲学和宗教方面的研究。而当我进入蔡师门下攻读中国近现代历史博士学位的时候,立即就涉及一个方向和博士论文的选题问题。如何根据本人的学习历史、研究特长、知识构及思维方法等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和实施培养计划,就成为蔡师对我的第一步“施教”对于蔡师的“因材施教”给本人在学术上所带来的新的突破,我确实感慨良多。记得我在我的专著《罗教、佛教、禅学》后记中曾这样写道:“几年前有幸投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蔡少卿师门下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在职博士学位。蔡师是中国历史学界和社会史界的著名学者,对包括中国民间宗教领域的研究状况了解甚深。他有感此方面的研究大有文章可做,九九藏书网于是从一开始就鼓励一直从事于中国哲学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我来对中国民间宗教进行一番研究,并将‘罗教与《五部六册》研究’作为我的博士论文选题。我从内心感谢导师对我的信任。虽然哲学与历史两个学科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它们毕竟有其自身不同的‘道’,尤其是中国民间宗教,对于本人来说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因此,面对这一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我总是心存畏惧,生怕由于我的能力不逮,不能很好实现导师的厚望,而有辱师门。蔡师是位极有心的人,他发现了我的畏难情绪,在以后的多次交谈中,有针对性地帮助我分析自己的长短,树立我战胜困难的信心。正是在这种循循善诱下,终使我义无返顾地投身到本课题的研究之中……自蔡师将我引入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我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变化。一个全新的研究空间给我带来了一份格外的惊喜与愉悦。”
当我决定选择这个题目来记述恩师蔡少卿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历程的时候,就一直在体会古人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可以称为师的,在中国古人看来,其必要条件是有特指的。在这里所要突显的是“道”是“德”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教师没有一定的“道”和“德”那就不成其教师。从受教的弟99lib•net子来说,即从师,就是师法其“道”。
徐小跃(博士南京大学宗教学系教授)
现在我也可以这样自豪地认为,在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方面,特别是关于中国民间宗教与佛教的关系问题,本人的研究成果是具有突破性的,也是有发言权的。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蔡师对我进行因材、知人式的教化,我就不可能将我已有的佛学研究视角拓展开来,更不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对与佛教有着天然的理论渊源关系的中国民间宗教进行研究。所以,这是关系到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变化。大家应该明白,这一点对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来说有多么重要。
古人已代我作答:“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说真的,虽然作为蔡师弟子的我,现在也是一位博士生导师,但对此一“导”之功夫实在不能望蔡师之项背。“方便点化”之“导功”,不经历相当的岁月以及独到的领悟是无法获得的。
要知道,有许多材料是蔡师在国内外自己花钱并亲自复印回来的。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此话说起来很容易,然真践履之,实属不易。
诚如以上所云,蔡师诸弟子都是这一师法的得益者,然有多少弟子,就会有多少种个人不同的感受。99lib.net换言之,这是一个“存乎一心”的体悟问题。有鉴于此,我就以己为例,以明此法。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作为人之为人的仁爱的本性的话,那么礼制就会失去它的真正价值。此语深刻之极自不待言。在这里我只是想借助孔子的这句话,来表达一下我所做的立论。我将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师而不仁如教何?”
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蔡师时常与我谈起他长达五十年的教学心路历程。我每次都能从他的感受当中获得某种启示。那么,蔡师当他回望之后而身处当下的时候,最大感受当然地就剩下面对自己亲手栽培的对象一个个茁壮成长以后而享受到的快乐本身了。经蔡师亲启的弟子多达六十多人。可以这么说,经过一人指导,为国家培养出如此多的合格的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博士,这在时下中国历史界亦是少有的盛事。仅凭这一点,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我们的导师而由衷地感到自豪。了解了这些,你才能品味出古人的那句话所蕴涵的意境,即孟子为什么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君子三乐之一的原因所在了。这种意境只有那些像蔡师一样的人才能获得。因为在获得这种快乐之前,是他们饱尽风霜的磨砺和艰辛精进的耕耘之过程。
当我即将写完此篇短文的时候,对此语似乎有了新的慧解。面
九九藏书网
对神圣之道,崇高之师,作为弟子应当如何?
因为在我看来,要做到这一点,其“大者”一定要立起。这个大者,就是一颗仁爱之心。这是根据我自己当老师的切身感受,来体会蔡师的用心。诚如古哲王阳明所言:“东海西海,心同理同。”
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精神来说,它强调“德业”双修,“道术”并进。孔子言“文、行、忠、信”《中庸》倡“君子进德修业”韩愈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德业”、“道术”是师者的一体两面。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成功的师者,在他实施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运用一定的“术”或者说“方法”来教化他们,使教育对象能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和研究。说到底,这仍然是孔子所强调的“因材施教”问题。
当我师从蔡少卿先生之时起,无时不在真切而又具体地沐浴着堪称师者的德风之中,实在是经历着人生一段意义非凡的时光。
作为师者,他的快乐是要使他的学生尽快成才。而在这一培育过程中,师者又多超越了属于功利的自我。他会无私地把自己所悟所得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惟其具有这种“超然”的德性,他才能获得快乐。关于这一点,蔡师给众弟子留下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每一位弟子或多或少都得到过蔡师亲手提供的材料。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