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七章
目录
第一部
第一部
第一部
第一部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二部
第二部
第二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七章
第三部
第三部
第三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四部
第四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五部
第五部
第五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六部
第六部
第六部
第六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第七部
第七部
第七部
第七部
第八部
第八部
第八部
上一页下一页
奥勃朗斯基虽然竭力想做个体贴入微的父亲和丈夫,却总是不能牢记他是个有家室的人。他喜欢过单身汉生活,迷恋这种生活方式。他一回到莫斯科,就得意扬扬地向妻子宣布,一切都已准备好了,房子修缮一新,布置得像个神话世界。他再三劝她搬到那里去住。在奥勃朗斯基看来,妻子下乡的好处很多:可以增进孩子们的健康,可以节省开支,他自己也可以更自由些。陶丽则认为到乡下过夏对孩子们是必要的,特别是对那个患猩红热后还没有复元的女孩子,再说还可以借此摆脱那经常折磨她的种种屈辱,暂时拖延木柴商、鱼贩和鞋匠的小额欠款。此外,她高兴下乡,还因为想把吉娣叫到乡下来住一阵。吉娣将在仲夏时节回国,医生要她用水浴疗法。吉娣从温泉写信来说,同陶丽一起到充满童年回忆的叶尔古沙伏来消夏,她觉得没有比这更令人神往的事了。
“您瞧!您不是总以为没有办法吗?”马特廖娜指着烫衣板说。
奥勃朗斯基为了完成一项重要的公九九藏书网务到彼得堡去。这种公务局外人无法理解,但对官场中人来说却是最自然不过的。不完成这种公务就无法在官场供职,无法使部里想到自己。在完成这项任务的同时,奥勃朗斯基几乎随身带上家里所有的钱,兴致勃勃地在赛马场和别墅里消磨日子。就在这时候,陶丽带着孩子到乡下去住,以便尽可能节约开支。她来到了叶尔古沙伏村,那边的地产原是她的陪嫁,也就是春天刚卖掉林产的地方,离列文的波克罗夫斯克村大约有五十里。
村居头几天,陶丽觉得生活很艰苦。她小时候在乡下住过,在她的印象中,乡村是逃避城市各种烦恼的场所,乡下的生活虽然十分冷清(这一层陶丽是不在乎的),但很便宜舒服:样样东西都有,样样都很便宜,样样都可以弄到,对孩子们也很有好处。这回她作为一个主妇来到乡下,却发现根本不像她原先所想的那样。
开头几天,陶丽没有片刻安宁和休息,却遇到对她来说是可怕的灾难,使她九*九*藏*书*网大失所望。她竭力张罗,还是觉得束手无策,时刻都在忍住涌上眼睛的泪水。管家原是司务长出身,生得相貌堂堂,彬彬有礼,很得奥勃朗斯基的欢心,因此从看门人的职务被提升上来。可是他一点也不能体会陶丽的苦恼,总是一本正经地说:“毫无办法,老百姓就是这样可恶。”但什么忙也帮不了。
他们甚至用干草搭了一个洗澡棚。莉莉首先到那儿去洗澡。对陶丽来说,她的部分愿望实现了,她开始享受虽然还不安宁,但还算舒服的乡村生活。带着六个孩子,陶丽是不得安宁的。平常总是一个孩子病了,另一个孩子像要生病的样子,第三个孩子缺乏营养,第四个孩子显得脾气暴躁,等等。难得,十分难得有几天太平日子。但这些操劳和忧虑,对陶丽来说,却是唯一能够获得的幸福。要是没有这些事情,她就会独个儿思念那并不爱她的丈夫。不过,虽然常常担心孩子们生病,有的孩子真的病了,有的孩子爱发脾气,这些都使做母亲的十九-九-藏-书-网分苦恼,然而孩子们如今也都开始以微小的快乐来补偿她的苦难了。这种快乐是那么微小,就像沙里的金子一样。在她不愉快的时刻,她只看到苦难,只看到沙子;但在心情愉快的时刻,她却只看到快乐,只看到金子。
她们到乡下的第二天就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夜里,走廊和育儿室里漏水,只得把小床搬到客厅。找不到厨娘;九头母牛,照挤奶妇说,有的已怀孕,有的刚养过头胎,有的太老,有的奶汁很少;没有奶油,连孩子吃的牛奶都不够。鸡蛋也没有。母鸡弄不到,只好拿一些又老又瘦的公鸡来煮和油炸。找不到洗地板的女工,因为大家都到马铃薯地里去了。不能乘马车出去玩,因为马的性子很躁,不能拉车。没有地方洗澡,因为整个河滩都被牲口踏坏了,而且暴露在大路旁;连散步都不行,因为牲口穿过坍倒的栅栏,到处乱闯,还有一头可怕的公牛大声吼叫,看来像要顶人。可以放衣服的柜子也没有一个。衣柜是有的,但柜门不仅关不拢,而且逢到人在九*九*藏*书*网旁边走过就会自动打开来。铁锅和瓦罐也没有,洗衣室里没有蒸汽锅,下房里连烫衣板都没有一块。
叶尔古沙伏巨大的旧宅早已拆毁,老公爵就把厢房重新翻造,加以扩建。二十年前,当陶丽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厢房还很宽敞舒服,虽然也像一般厢房那样盖在甬道的一侧,方向也不朝南。如今厢房已经破旧了。当奥勃朗斯基春天出卖林产的时候,陶丽就要求他看看房子,吩咐管家做些必要的修理。奥勃朗斯基也同一切变心的丈夫一样,特别关心妻子生活上的舒适,亲自察看房子,做了他认为必要的安排。他认为必须把全部家具都换上新的提花装饰布,挂上窗帘,整理好花园,在池塘上架一座小桥,种上各种花草;可是他忘记其他许多必要的事情,弄得陶丽后来受罪不浅。
看来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但是在奥勃朗斯基家里,也像在别的家庭里那样,有一个不受人注目,却极其重要、极其有用的角色,那就是马特廖娜。马特廖娜安慰太太,向她担保说,一切都会解决的(这99lib•net是她的口头禅,马特维就是从她那里学来的)。说着她自己也就不慌不忙地干起活来。
现在,在这种冷清清的乡村生活中,她越来越经常地意识到这种快乐。她往往静静地望着他们,竭力在心里说服自己,她做得不对,她作为母亲,太偏爱自己的孩子了,但她还是无法不对自己说。她的六个孩子个个都很可爱,尽管长得不一样,却都是少见的好孩子,她因此感到幸福,感到自豪。
马特廖娜立刻同女管家搞好关系,第一天就同她和管家一起在槐树下喝茶,商量各种问题。不久,槐树下就成了马特廖娜的俱乐部。就在这里,通过这个由女管家、村长和办事员组成的俱乐部,生活上的困难渐渐克服,一个礼拜以后,所有的问题真的都解决了。屋顶修好了;厨娘(村长的干亲)找到了;母鸡买来了;母牛开始出奶了;花园用栅栏围起来了;木匠做了个轧布机;衣柜装上搭钩,门就不会自动打开了;还做了块用粗布包住的烫衣板,搁在安乐椅扶手和五斗橱上;下房里也就散发出烫衣服的味儿来了。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