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边地”与“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印文化交流
2.古印度人的地理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目录
第一章 九州、四荒与国中——先秦时期交通的形
第二章 驰道、丝路与楼船——秦汉时期交通的开拓
第二章 驰道、丝路与楼船——秦汉时期交通的开拓
第三章 “边地”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印文化交流
第三章 “边地”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印文化交流
2.古印度人的地理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章 水陆通,贡赋等——隋唐时期的海内外交通
第五章 神舟、站赤与水运——宋元时期交通的发展
第六章 商贾士农咸乐业——明朝的交通与旅游的兴盛
第六章 商贾士农咸乐业——明朝的交通与旅游的兴盛
第七章 火炮、西学与使团——明末清初中国与欧洲的交流
第七章 火炮、西学与使团——明末清初中国与欧洲的交流
第八章 从玩偶到导火索——铁路的修筑与近代中国政治
上一页下一页
《法显传》中多次提到“中国”,梵文原意是指任何东西的中央、中部,地理上用来指称北从喜马拉雅山、南到文迪亚山脉间的恒河中流的广大地区,我国史籍中一般称之为“中天竺”。“中国”以外的地区,则被称为“边地”。法显用“中国”、“边地”这两个词,生动地反映了古印度对世界的认识及其地理观念。唐朝高僧道宣所著《释迦方志》,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印度人的地理观念。
随着佛教的继续东传,西域僧侣东行到黄河流域,接触到汉文化之后,就很自然地将黄河发源地昆仑山与阿耨达池所在的阿耨达山、黄河与斯陀河联系在一起。东汉末年献帝(189~220年)间,中天竺国僧侣孟康详在翻译《佛说兴起行经》时,在所作的序中,就表达了这种观点:“所谓昆仑山者,则阎浮利地之中http://www.99lib.net心也。山皆宝石,周匝有五百窟,窟皆黄金,常五百罗汉居之。阿耨大泉,外周围山,山内平地,泉处其中。泉岸皆黄金,以四兽头,出水其口,各绕一匝已,还复其方,出投四海。象口所出者,则黄河是也。”《法显传》成书后的一百年,北魏郦道元在注《水经》时,也采用了黄河重源说,并且多次采用《法显传》中的有关记载。这种错误的认识,一直影响到近代。
西域的许多河流,下游大多消失在沙漠之中。古人不理解这种现象,就认为这些河流是潜入地下,会在东方某一地方重新流出地面,汇成黄河。张骞出使西域,就接受了这种观点:“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形成黄河重源说:“http://www.99lib.net其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释迦方志》卷二《统摄篇》记载了古印度人对世界的认识,认为世界是由苏迷卢山和四大洲组成。苏迷卢山一名须弥山,地处大海之中,半出海上八万由旬,日月围绕着苏迷卢山山腰回转。苏迷卢山之外的海中,分布着四大洲:东洲名毗提诃(即胜身),南洲为赡部,西洲名瞿陀尼(即牛货),北洲名拘卢(一作俱卢)。四大洲一称“四有”,它们形似荷花的花瓣,围绕在苏米卢山周围。
中天竺之所以自称为“中国”,是因为“天竺之国,夏至之日,方九九藏书中无影,所谓天地之中平也”。黄河流域的中国,则被古印度人称为“振旦”。
古印度人的这种世界地理观念,也对中国人对黄河源头在哪里的认识产生过重要影响。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活动在黄河流域,但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黄河源头在哪里,则长期认识不清,这一方面是因为黄河源头地处高寒、沼泽地带,不适合人类居住,不易调查,另一方面是因为黄河源头所在的青海省中南部,历史上有较长的时期不在中原王朝的控制范围之内,也无法调查。因此,成书于春秋末年至汉代初年的《山海经》认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于昆仑山在哪里,又是说法各异。而古印度人则有一种认识,认为在“中国”有一条大河,同出一源,四向分流99lib•net。佛教兴起后,继承了这种观念,并把它编入佛经:“雪山中间有宝山,高二十由旬。雪山埵出,高百由旬。其山顶上有阿耨达池,纵广五十由旬。其水清冷,澄净无秽。七宝砌垒,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种种异色,七宝合成。……阿耨达池东有恒伽河,从牛口出,从五百河,入于东海。阿耨达池南有新头河,从师子口出,从五百河,入于南海。阿耨达池西有婆叉河,从马口出,从五百河,入于西海。阿耨达池北有斯陀河,从象口中出,从五百河,入于北海。”这篇《长阿含经》中的阿耨达池,在《大唐西域记》中作阿那婆答多池,是神话中的天池。恒伽河即今恒河,东海当即今孟加拉湾。新头河即今印度河,南海可能是指阿拉伯海。婆叉河为今阿姆河,西海大致为今咸海和里河。斯陀河所指不明,指雪山(喜马拉雅山99lib•net脉西部)以北的某一条河流。随着佛教由中天竺传入中亚的葱岭一带后,僧侣就以斯陀河来指称今新疆境内的河流。
释迦所居之中天竺国位于赡部洲之中。赡部洲在苏迷山(即苏迷卢山)以南的大海中,东西24万里,南北28万里。中天竺的四至为:“东至振旦国五万八千里(振旦即神州之号也。彼人目之),南至金地国五万八千里,西至阿拘遮国五万八千里,北至小香山阿耨达池五万八千里。”在赡部洲的中央,“有一大池,名阿那陀答多,唐言无热恼也,即经所谓阿耨达池。在香山南,大雪山北,居山顶上,非凡所至,池周八百里,四岸宝饰。”显然,古印度人已经认识到地处中亚的帕米尔高原是世界屋脊。“故此一池分出四河,各随地势而注一海。故葱岭以东水注东海,达嚫以南水注南海,雪山以西水注西海,大秦以北水注北海。”
更多内容...
上一页